搜索
陇耕的头像

陇耕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7/02
分享

以诗为史述平生

以诗为史述平生

——杜甫一生的四个阶段

时间在流淌,一个灵魂却在掩埋的岁月里执著流浪;王朝在覆灭,一个诗人却在亘古的时空中深情吟唱。

——题记

 

他是杜甫,那个愤满吟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翩翩少年;他是诗圣,那个默默哀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霜鬓老人。世事变迁,许多文学作品都已随岁月湮没在历史洪荒中,他的作品却能够在时间的淘沥中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驻足。

杜甫所处的时代,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描绘的,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纵观其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较为明显的时期。

 

读书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既是书香门弟,还是官二代,7岁即能作诗文,15岁时便在文坛上崭露头角。19岁时,杜甫开启了游历山川的生活。在洛阳得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结伴同游,留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美好画面。后来又遇高适,三人开启了寻仙草,炼仙丹的追梦之旅。这期间,杜甫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

杜甫曾独登泰山,写了一首《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语言的精炼,着实“惊人”。是的,杜甫的凌云壮志不止诗和远方,还有朝堂。

 

困守长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公元746年至755 年,杜甫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亲眼目睹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奢靡与腐朽,写下《丽人行》等批评与讽刺权贵的诗篇。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杜甫见到哭声震野、妻离子散的情景,含泪吟出了这首悲怆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以及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流离战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获,押至长安。一同被俘的还有“诗佛”王维,惊喜的是杜甫因官职太小,没有被囚禁。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全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此后,官军一再败退,杜甫一再流离,他用诗的形式把这流离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漂泊西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成都过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期间,杜甫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那首感人肺腑的咏史怀古诗 《蜀相》。那句光耀千古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委婉表达了自己未能建功立业以及忧国忧民的心情。

不幸的是,第二年八月,狂风不断,吹破了杜甫的茅草屋。屋漏偏逢连夜雨,令老杜一夜无眠,忍痛写下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震耳发聩之声向当时的朝廷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公元766年,杜甫再度飘泊,来到夔州,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第二年重阳节,56岁的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百感交集,写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首《登高》道尽了诗人晚年落魄的心境,将国破家亡的愁苦及自身坎坷命运融于萧瑟的秋景之中。明朝胡应麟评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在夔州住了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公元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年仅59岁。

杜甫一生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杜甫诗中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原载于《中国中学生报》2020年6月2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