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天的头像

秋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5
分享

除夕那天,在深圳

时节如流转眼又是一年,除夕前的风雨就像是专门为了辞旧迎春来的,喧嚣的大地焕然一新,清风徐来阳光不躁,好像一切都准备好了,春联贴上了门窗,灯笼摇曵在街巷,剪纸的福字落满鹏城,公园里的鸟语花香已经等不及了,家乡和他乡的春天,都是从中国红开始的。遥远的年味儿早早从微信里冒出来,心里有点慌,终于知道,父母在的地方才是过年。新年来了,张灯结彩的城市,仪式感的氛围和诚意满满当当,就地过年的号召让很多人选择了留守当地,虽然不够圆满分隔两地,但各自健康顺遂不就是我们对家人最好的守护吗。

踩着春天的节拍,在睡到自然醒的除夕,将自己收拾妥当,描眉画影的淡妆,一袭和过年标配的衣衫带点红,风暖花开的窗外,内心原本的一丝小遗憾逐渐被春光抚平。早就应了子萱姐一起过年,午后时分赶到刚刚好。年三十的路上车不多人也少,千家万户都在以各自庆祝的方式在家里忙着和亲朋好友准备年夜饭。衣食无忧的现在,即便没有了儿时对于春节的激动,却并不影响我们在新年来临之际和过去庄重地告别,好的坏的都从心头卸下来,或删除或存放,然后怀着憧憬仰望未来,在万物生长的希望里摸索着向前走。

年三十的厨房是一年里最热闹的,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是从早上醒来就开始的忙碌,尤其中午过后,每个人的时间不自觉地回归家庭,这是传统,也是情怀,大江南北在此时融合一体,从着装到饮食的碰撞,演绎着不同的年味儿。子萱姐在厨房忙乎着不让帮手,我们便落坐沙发打开电视嗑着瓜子花生看看各地方的春晚。欢腾的歌舞从屏幕里漫出来,大红的颜色极尽张扬,掩饰不住的笑脸一看就是春节的符号,从未变过。得闲的我们互相分享着家乡的记忆,闲聊着东北的年夜饭吃什么,中原的新年怎么过的,南方有什么必要的春节仪式,多少年前的老家味道,被我们怀念一遍又一遍,那些离去的健在的亲人,终究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惦念。年纪渐长,追忆童年趣事好像成了我们过年的必备情绪,无法抑制难以自拔。岁月不居星辰流转,过年的样子,已经刻在我们的骨子里了。

闲谈中大半天过去,直到霞光落西,偏偏吃素的子萱姐为我们准备好了一桌秀色垂涎的年夜饭。一方长桌,罩上简约灰调的桌布,配套的碗碟盘托摆放有序,一枚紫色的纸帕默默地躺在每双筷子下面,红酒微醺,果汁在旁,十二个菜都已装盘登场,热凉混搭荤素皆有,蒸煮焖调后汤鲜叶醇,几片生菜伴着海鲜,来自东北的香肠自行成盘,大盘鸡和酱猪蹄色泽浓郁,我喜欢吃的皮冻晶莹如玉,天南地北的口味在餐桌上被照顾有加,光看着就忍不住手机咔咔几张,我们对生活的追求,大概是从吃开始的。拿起筷子就停不下来,好像等待了一年光阴的年夜饭格外地香。在大快朵颐的佳肴面前,借着举杯换盏大家期许新的一年可以少些波折,但愿身边的每个人都能离自己想要的状态近一点。俗如你我,唯有过年,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将那些放不下的都暂时放下,也唯有过年,我们可以如此隆重又认真地矫情。

看春晚,似乎是每年一成不变的除夕夜流程,不管是以前贫穷的年景,还是如今智能时代,且不管春晚的节目怎样,晚上八点钟雷打不动都会调到央视。或许,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是习惯了。一边看着春晚笑语满堂,我们一边慢言碎语,随便一个喜庆的画面都能让我们沉浸在思索里,话题由现在到过去,那些熟悉的陌生的明星,回不去的小时候,还有说不完的变化,不断切换的往事提醒着我们时间就像个神偷。少不更事时老觉得一天就像一年,好漫长。现在一年犹如一天,一眨眼,青春就成了过去式。明明我们一直想告别,却总是在回头,年复一年,在跟现实的磨合和较劲中,慢慢学会了接受普通的自己和这个搞不明白的世界,就像春晚的相声小品一样,每个人看到的角度都不一样。

对于每一个吃面食长大的人来说,饺子绝对是最熟悉的过年标配。子萱姐说午夜12点要再吃顿饺子,于是在春晚直播欢闹的音律中,和面,擀皮,调馅,临时起意放几枚硬币混包在饺子中,这是来自祖辈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话说图个好彩头,结果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大家分工合作说说笑笑包着饺子,各个地方吃饺子的风俗在津津乐道中化为浓浓的乡思,让我们身在他乡也不会慌张,可以找到安心的归处。虽说盛世之年东西南北方互相兼容衍生出了新的饮食习惯不分彼此,不过,那些有生以来的家常味道,已经在我们身体里根深蒂固,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基因,让我们一生都念念不忘。

当新年倒计时的欢呼在耳边响起,内心也如释重负般自在,终于,庚子已随旧岁去,春燕又来催新枝。小时候老嚷着要守岁,因为只有今天可以随意放飞,现在倒是顺其自然,并非不想而是不再年少。凌晨两点钟实在熬不住便倒床睡去,客厅里隐约飘来麻将亲密的对碰声,迷迷糊糊中好像看到春天的阳光蹑手蹑脚地走过来,不小心和春风撞个满怀,分不清是家乡还是他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