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乡隐居士的头像

乡隐居士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7/19
分享

水中绽放的绚烂人生(报告文学)

 ——记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薄学锋


       前段时间,与薄学锋叙谈,得知薄氏家族欲出版《群星谱》(薄一波生前题写书名),人物为薄氏精英,正高职称突出业绩政绩,各行俊杰。学锋弟完全具备条件入选,但缺入书之文,便含蓄婉言相求。我对其学术成就及人生履历早有笔述之意,但苦于无由,未能成行,现有用“文”之地,吾即欣然应允!细访薄学锋,四十年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坚守,令人瞠目结舌,高山仰止!

自感笔拙墨浅,心生怯意。将其数年学术成就和人生简历整理堆砌书撰成文,是为访谈记。

薄学锋,1980年12月毕业于山东省水产学校海水养殖专业;1996年7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1980年12月至1995年11月在滨州地区水产研究所历任技术员、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对虾、罗氏沼虾的越冬、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1995年12月至退休在东营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盐碱地池塘渗水中国对虾养殖、盐碱地低盐水南美白对虾养殖、黄河口大闸蟹大规格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及漠斑牙鲆和黄金鲫的引进示范等工作。

参加工作4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专职从事渔业科研、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等工作,为优化全市养殖品种结构,促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渔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系统的技术带头人、领头雁,水产学术泰斗。现为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二级研究员,东营水产界首屈一指的水产专家,大名鼎鼎,名声显赫!凭其对东营海洋与渔业发展之功绩,被业界誉为“东营海洋渔业之父”。

薄学锋,性格直率、为人诚实、处世严谨、工作执着、作风谦卑,学者风范实足,深受同学同事同行朋友尊敬。四十年雨雪风霜,四十年岁月如歌。油然而生的敬意,是对他一生最美的勋章。让我们一起走进他默默奋斗40年献身海洋与渔业的青葱岁月!

命运的馈赠

我与学锋弟是发小,同学,朋友,兄弟。他小我一岁,高中毕业回村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年俺村六君同考,唯他独中榜,成为我村娇子。余名落孙山,我列其中。受他的影响和激励,我发奋努力,两次高考而考中,才有了与学锋弟的渊源情谊,才有了此文的机缘。

他先我一年走出农村,考入山东省水产学校,自此,与水产结下不解之缘,相伴一生。

毕业后,他在滨州,我在淄博,少有联系。峰回路转,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同回故土,在东营同一城市工作、居住、生活,交往甚密。

说到薄学锋,海洋、渔业、水产,科研、学术、专家、人才等关键词不约而同纷纷脑海闪现,荣誉最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社会地位享受副厅级待遇二级研究员(此两项成就被戏誉为“二魁”)。家乡娇子,国家栋梁,社会人才!引以为傲!我只有羡慕,无嫉妒、恨,时有自叹不如:同生一个村,共住一座城,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艰辛的求索

学锋弟学为水产,干为渔业,一生与水产为伍,与渔业相伴。从研四十年,勤奋敬业,潜⼼科研,创新奉献,硕果累累,业绩显赫,贡献卓著。

家——办公室——养殖场三点一线,是他在职期间工作生活的轨迹。

在养殖场,餐风宿露,风吹日晒,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一如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调动其钟爱的鱼卒参王、虾兵蟹将;在办公室,经常伏案到深夜,与他的挚友——水产对话。如此的辛劳,为社会创造无尽的财富。他家弟妹时有迁怒:“他心里谁也没有,就和鱼鳖虾蟹亲!整天不着家,回家也是书房啃他的水产!”

在养殖场,与工人师傅同吃同住,生活工作在简陋的工棚里。工友们开心得开玩笑:我们和专家一起吃住脸上增光。

为探究黄河口大闸蟹夜间生活习性,他晚上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围着蟹池巡塘。2017年夏天,他像往常一样夜间巡塘,30多个池子转到一大半,因白天下午下雨,池坝路滑,不慎跌入泥坑,扭伤左脚,疼得半天没起来,脚腕肿得老粗。走不了路,他索性蹲在池边,与蟹“对话”,看蟹“共舞”,直至养殖场吃早饭不见薄专家,场长便派人满池子找,才发现他在一蟹池的坝坡上起不来。大家送他去医院,他不同意,只是去了当地的卫生院简单处理了一下,开了少量的止痛消肿药,就又回到场里,还不让告诉家属。山东省地方标准—《黄河口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就是他那年制订的。

每当秋季收获季节,看到自己研究引进推广的品种蟹肥虾壮鱼欢畅,与渔民一同欢欣鼓舞,他也会情不自禁轮上两网,过把“渔”瘾。

卓著的贡献

采访中,笔者从学锋提供的素材中找到一份《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事迹材料》,材料详细介绍了薄学锋从事水产科研与推广的先进事迹。细读材料,感知薄学锋的水产情愫更加浓烈,从而对薄学锋的学术人生更加敬佩。我看着材料中似懂非懂的术语、数字,只有向本人深入求证。谈及倾情一生的工作,学锋心情激动,一改平日不善言谈的严谨,滔滔不绝地与我讲起了他钟爱一生的辉煌的水产科研经历和奋斗史,他如是说:

科技攻关破难题,研究成果进《规程》。

多年来,薄学锋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资源优势,紧密跟踪渔业养殖技术前沿,致力于引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并对养殖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实施渔业科技攻关,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中,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对虾规模化养殖系列技术和黄河口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两大技术成果。一是突破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实现盐碱地区对虾规模化养殖。黄河三角洲地区有着广袤的待开发土地,但土地盐碱程度高是制约这大片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瓶颈。特别是由于盐碱区地下水盐离子不配平,致使大部分水生生物不能存活,当地以“上农下渔”为主的池塘,曾长期荒芜、养殖低靡、效益低下等。薄学锋作为一名渔业科技工作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了将在海水里生长的对虾引入盐碱地池塘养殖的设想。有了想法,必须付诸于行动,薄学锋于1998年至1999年,分别在东营市垦利县下镇乡和利津县明集乡主持实施了“滨海重盐碱地池塘渗水养虾技术研究”项目并取得成功,实验并提出了在重盐碱地池塘渗水养虾所需常量元素间的配比关系及补充钾离子的适宜浓度,首次提出了通过降低池水盐度以减少氯化钾添加量的科学方法,解决了中国对虾在盐碱地渗水池塘不能存活和生长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盐碱地池塘渗水养虾技术的新突破。在此基础上,2001年又在全省率先从南方引进南美白对虾,主持实施了“盐碱地地下水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培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盐碱地地下水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培育及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应用K+浓度调节、微孔曝气增氧等技术,调控水体生态环境、提高增氧效率,减少了虾病的发生,提高了养殖对虾成活率、产量、质量和效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盐碱地地下水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培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实现了南美白对虾由沿海滩涂养殖到内陆池塘养殖的跨越,切断了海水病毒的水平传播途径,实现了盐碱地区对虾规模化养殖。二是突破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实现了大闸蟹产业“二次创业”。我市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全市生态养殖面积近百万亩,但老百姓养殖的黄河口大闸蟹“长不大”,“老头蟹”过多,造成产量低,效益差,是制约该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很多蟹农的养殖池塘荒废或者改作它用,进入新世纪后,全市养殖面积不断萎缩,曾经风光无限的产业,迅速成为了夕阳产业。此时,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的薄学锋,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实现大闸蟹“二次创业”的重任。自2007年起,连续多年实施了“黄河口大闸蟹大规格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建立了以“早投、种草、投螺、稀放、配养”为核心的综合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制订了“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规范”,提高了产品规格和质量,大规格蟹(150g/只以上)总体提高15%以上。2017年主持开展了“黄河口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采取提前放养,种植水草,投放螺蛳,投放大规格蟹种,投喂鲜杂鱼和配合饲料,搭配混养鳜鱼等项技术,使黄河口大闸蟹单产、规格和效益翻了一番,制订山东省地方标准—《黄河口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试验养殖水面2200亩,平均亩产90公斤,平均规格雄蟹175克/只,雌蟹125克/只,总产198吨,实现产值1782万元。

技术推广创品牌,上农下渔成特色。

在开展项目科研的同时,薄学锋更加注重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普及推广给广大养殖渔民,让大家掌握更多的先进适用养殖技术和增收致富本领。实施渔业技术推广,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一直是的他的工作目标。

自2001年起,他主要开展了南美白对虾、黄河口大闸蟹和海参等名优品种的养殖技术推广工作,这三大养殖品种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市渔业的主导产业,年产业规模达到40亿元。一是在盐碱地低盐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推广方面,薄学锋采取技术培训、加强苗种管理等措施,严把离子调节关、虾苗淡化关、水质调控关、饵料质量关和防病治病关,广大养殖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迅速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加快了对虾“二次创业”进程,促进了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的盐渍土地利用和“上农下渔”开发,使盐碱地地下水养殖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养殖模式,促进了农村群众养殖增收致富,对我国盐碱地改造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01-2017年,全市盐碱地低盐水南美白对虾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达96.92万亩,产虾194247吨,创产值65.47亿元,利润33.11亿元。二是在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他主要依托资源、区位、技术等优势,确立了“突出产业特色、实施生态养殖、打造特优品牌”的总体思路,采取“政府引导、技术引路、科学统筹、整体推进”的工作措施,积极推广黄河口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7-2017年,全市黄河口大闸蟹累计推广养殖面积323.39万亩,总产104747吨,实现产值65.32亿元,利润43.85亿元。东营市现已发展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大闸蟹生产基地,黄河口大闸蟹已成为东营市水产养殖业的主导品种和品牌。三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方面,通过组织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科研攻关,搞好具体规划,引导科学发展,抓好典型培植,搞好示范带动等措施,不断加大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2012年至2017年累计辐射推广刺参养殖面积90万亩,产参120757.5吨,创产值156.99亿元,获效益52.17亿元。海参这一“外来品种”的养殖成功,打破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以滩涂贝类和甲壳类为主的传统养殖结构和模式,实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带动了我国河口沿海盐碱滩地开发利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教书育人“传帮带”,桃李芬芳“渔家乐”。

薄学锋作为全市渔业战线一名资深技术专家,身体力行地体现着教书育人和“传帮带”的作用。他参加工作近40年来,长期在基层从事渔业技术培训工作,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入户指导和培训,实施渔业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从业者整体技术水平。每年平均入户次数50次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95%以上,真正做到了“技术人员与养殖户的零距离接触”。2006-2009年,他被利津县聘为“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大力开展主体培训,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技术服务机制。2004-2017年,他作为全市千村万户渔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新型渔民培训的主讲教师,共授课114课时,培训渔民6987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600余份。在他所带的团队中,积极为年轻同志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项目实施和科研课题。目前已有7名同志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7名同志晋升为高级工程师,35名同志晋升为工程师,深受专业技术人员和渔民的爱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渗水养虾技术的突破,到南美白对虾、黄金鲫、漠斑牙鲆的引进推广,再到黄河口大闸蟹大规格生态养殖技术规范的建立,薄学锋一以贯之地履行着一名科技工作人员的职责,通过诸多科研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技术难点的不断攻克,全市厚实的渔业资源家底加快向经济优势、商品优势转化,有力促进了全市现代渔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南美白对虾和黄河口大闸蟹,现已成为东营市水产养殖业的主导品种和品牌,成为促进东营市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养殖,对帮助沿海、沿黄群众脱贫致富,加快渔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显赫的业绩

40多年来,艰辛的付出,薄学锋取得了显赫的业绩。他先后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6项,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4项;获地市科技进步奖21项,其中获东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主持承担“滨海重盐碱地池塘渗水养虾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主持承担“盐碱地地下水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培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承担“盐碱地低盐水漠斑牙鲆池塘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承担“滨海盐碱地改造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承担“黄河口大闸蟹大规格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滨海中重盐碱地改良及综合利用方法”和“基于滨海盐碱地的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方法”分别于2011年1月和2020年1月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第一作者31篇,已被引用52次。获2009年第三届“渔经杯”《中国水产》有奖征文二等奖1篇,获2008年第二届、2010年第四届、2011年第五届、2012年第六届“渔经杯”《中国水产》有奖征文三等奖4篇,获东营市科学技术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获东营市第十三届黄河口科技论坛一等奖1篇。

以上数字,不仅仅是记录的薄学锋学术研究成果和业绩,而且丰富了其学术人生的内涵和品位。

崇高的荣誉

交谈中,学锋打开书橱下层,搬出一摞摞红色证书,兴奋的告诉我:“这就是我这些年的收获”:1997年被评为东营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1年被评为第四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给予记二等功奖励,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选拨为山东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年被评为全市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给予记三等功奖励,2005年被评为全省科技兴渔先进个人,2008年被授予东营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东营市十大杰出工程师,2010年荣获东营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奖,2016年荣获东营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薄学锋,40年的付出,换来硕果累累,金灿灿的证书、奖状,是对他绚烂人生的肯定与褒奖。

无悔的人生

海洋遨游荡无穷学术,渔业驰骋漾精彩人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薄学锋始终秉承一名渔业科技人员的优良品质,在渔业技术攻关的道路上深入探索,攻坚克难,为全市现代渔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海洋徜徉游刃有余,绚烂人生水中绽放,40年,简单地看只是一个数字。但拆开来,却是辛酸与感慨。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海上颠簸,多少次餐风宿露,多少天养殖场生活,无人统计,鲜为人知的,可就是这无数个无法统计的数字和故事背后,才有了他如此光鲜的荣耀。

问及其事业和人生的感悟,学锋弟爽快回复:学以致用,终生选择,初心不忘,无怨无悔!

海洋渔业皆为水,水中倘佯恋科研,坚守一生无二念,硕果累累度赋闲。现学锋弟赋闲后再“履新”——去甘肃兰州给儿子照看孩子,享受弄孙之天伦!

囿于篇幅,余不赘述。愿学锋弟的晚年生活,康健平安,颐养天年。

乡隐居士

壬寅伯秋于黄河三角洲成之文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