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乡隐居士的头像

乡隐居士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3/28
分享

多姿花鸟 绚烂人生(报告文学) ——王锡强花鸟画艺术作品赏析

之前,我与王锡强不熟悉,只仰大名,未见其貌,辛丑初夏在黄河口湿地画派石建勋画展由社会活动家吴观渭兄引荐,有缘一见,给我留下十分特别的印象,才得以一睹其风采,颇有艺术家“范”。风趣幽默,这是我见到锡强的第一感觉。几次小聚浅酌,推心置腹,相谈甚得,互为欣赏,友情日深,遂成莫逆。

与锡强相识两年多了,期间我亦多次想给锡强和他的画作写点东西,曾提笔多次,每次斟酌良久都迟迟未动笔。一则因为我不想用流行的对花鸟画品评的套词去敷衍一位从心底尊重的艺术家;二则多位大家有评,我才不及,恐非如椽巨笔,不能述其清徽,不敢贸然妄自评论。近几年与锡强频繁接触,对其人其画有了一定的认识,贤弟高尚品德,令人企慕。癸卯岁末,客于锡强书斋,把酒言欢,席间拜读大作,颇有感想,欲吐之为快,但囿于对书画知识的匮乏,遂有只语片言,只能讲些对他的人和画的粗浅感受,略去浮词,事必直书,以志彼此兄弟之情。

时值孟春,阳光正好。沏上一杯茶,端坐桌前,翻开王锡强先生的画册,跟随他细腻的笔触再赴一场诗意斑斓的花鸟盛宴,让思绪在欲暖还寒的春日里氤氲弥漫。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扉,走进王锡强先生的花鸟写意世界,融入自然的灵动,聆听天地间爱的私语,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硕果累累,名利兼收。漫步王锡强的艺术殿堂。

王锡强,淄博人,著名花鸟国画艺术家。字金弓,号云峰斋主人,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国画院院委、东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民进东营开明书画院执行院长、东营市新世纪书画院院长、东营市文化传播联合会副主席兼书画院院长、黄河口湿地画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东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副主席、东营市“五老”书画院名誉院长、东营市画廊联盟副会长、东营市国画院副院长、山东省将军书画院东营分院名誉院长、东营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东营市环境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东营鲁东艺术学校校长。

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长、中国九州美协艺术平台副主席、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顾问、中国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京华书画院名誉顾问、吉林文化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艺术学院高级院士、中国《艺术导报》社特邀记者、等多个社会职务。

其作品传略先后入编《中国历代书画名家辞海》《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 《中国书画名家大典》《世界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选集》《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集》《中国书画家精品集》《国际名人专题作品精选》《中国东方艺术家大典》《中国文艺杰出成就艺术家》《中国书画家作品集粹》《中国当代青年书画家艺术鉴赏》《中国名家作品收藏与鉴赏》《百年巨献-百年大家》等多部大型书刊。作品多次在台北、新加坡及全国、省市大展和书画大赛中获不同等级奖,并发表于多家报刊,被中南海博物馆、纪念馆及知名人士收藏。

并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家名人”、“世界书画艺术名人”、“中国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中国公众影响力艺术家”、“09年度中国画坛百杰”、“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中国书画行业模范艺术家”、“2020年当代中国书画百杰”、“中国百杰书法家”、“中国百杰国画家”、首届全国百家文艺奖、东营市“首届德艺双馨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他可能还有更多的职务与头街,罗列头衔、荣誉,或许枯燥乏味,但这些都是时光见证他成功成名的有利“证据”,当您看到实实在在的一本本红皮证书和满墙一个个相框“奖状”时,或许您会别有感触。

锡强出生于齐国故地,今山东淄博,有清大学者王渔洋的后人,生长在古齐国桓台马踏湖边,酷爱丹青,自幼即磨墨礼纸,沉溺书画。沐浴着齐风文韵,游学四方,研习书画。启蒙于田宜厚老师、田根成先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初登艺术殿堂后,又受业于李波、叶毓中等诸老师的教诲,得益非浅;几经名师大家提携点拨,技艺日进。为了艺术的发展,背井离乡20多年,在东营开辟出了一片艺术天地。多年来临池不辍,孜孜以求,笔耕墨耘,其习画先博后专,逐步形成了以小写意花鸟画为代表的自家面貌,功夫不负,终有大成,成为山东东营花鸟画名家。

古人云:“功夫到处,格法同归;妙悟通时,工拙一致”。王锡强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画道,其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俱佳,尤擅写意花鸟,于业内当属翘楚。笔下题材广泛,老梅新竹、山花野卉、走兽鸣禽,可谓信手拈来;表现形式亦是能工能写或是工写兼并;传统当代、表现构成、重彩水墨,上手游刃有余;无论咫尺小品,亦或宏篇巨制,无论四时花卉,亦或文房清供,纳万顷之浩浩,收四时之灿灿,自出机杼,焕然出新,随意涉趣,信手之间,氤氲哲思,慰藉灵魂,境界皆是也。多年砚田耕耘,渐次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人耳目一新,实乃艺坛之新鋭也。

锡强画作朴实灵透,清新雅蕴,墨气淋漓,五色氤氲,劲道而不损典雅,豪放而不失严谨;细腻处如纤风弄花,粗狂处如渴骥奔泉。他的作品笔势雄浑而富灵气,潇洒自如,意境深邃而且超凡脱俗,显露出深厚的笔墨功力和驾驭自然的能力。笔法运用自如,风格雅淡清润,色彩鲜亮,意境生动,格调清新,形成重传统、重写实,古今结合,继承传统创新的风格多样化,不拘一法,能因景、因时、因地而异,可谓阴阳相生,动、静得益,深悟溢出自然的卓伦华章。作品有此盎然生机者,应为得静、书、品三字之妙理也。

纯厚率真,朴实墨舞。王锡强的花鸟画“赢在品高”。

人品是画家艺术格调的基石。

品不以画重,而画益以品重也。所谓品高者,韵自胜焉。清人刘熙载于《艺概》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此,画亦如是。刘熙载在《艺概》曾云“书者,心画也,画者,心声也;书如也,如其心,如其志,如其人也”。画如其人的道理就在于此。

中国画的笔墨贯穿着人格的力量,人画一律,是中国画的本质状态。中国画是画心境、画情趣,写心写意的艺术,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独白,是性情品格的外化。花鸟画的情趣与韵味,往往是画家内心世界的折射,画面的意境之美最能体现画家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取向,故而有“画品即人品”“观其画如见其人”之说。

观赏作品、欣赏艺术,扑面而来的一股气息就是画家人格气质与品质的彰显。一幅好的作品,可以让欣赏者为之愉悦、为之赞叹、为之动情、为之倾倒,大概就是因为画家表现出了物象之气象、气势、气魄、气韵,且具备了高雅的、正直的、向上的、积极的、昂扬的、大美的精神境界。具备了这一系列文化品质、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方能显出国画作品的格调。

王锡强先生风骨铿锵,气象峥嵘,有一种天然气场,一张嘴便是风神飒然,浩气冲天。古书里说,文人武相,必是异人,这大约是真的。锡强在圈内是公认的好人,朴实、憨厚、善良、仗义,讲义气、够哥们是他一贯的为人和做派,其性情豪迈,坦坦荡荡,心胸阔达,不拘小节,对朋友真诚热烈、古道热肠,是一个性情中人也。人们常说,画如其人,此言不虚。

在王锡强画室,我有幸结识了欧阳湘先生。欧阳湘,祖籍湖南,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受父亲影响,自幼便濡墨礼纸,从临摹其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入手,随着年齿渐增,又拜当地名家为师,下功夫临习赵孟頫的胆巴碑,后又学褚遂良的圣教序等,其作品透露着朴实无华的自然神韵,是一名潜心向学、崭露头角、未来不可限量的画家。曾在全国各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出版发行过不少花鸟书藉,得到各界朋友的认可和喜爱。欧阳湘潜心致力研习中国花鸟画,周游拜访名家,癸未年,慕名“投奔”到著名画家王锡强斋门,彼此结缘于东营。欧阳湘钦慕王锡强的绘画技法,王锡强欣赏欧阳湘的执着追求,两人遂结下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欧阳湘得遇知音,如鱼得水,安下心来拜王锡强为师,潜心学习花鸟画技艺;王锡强喜逢爱徒,倾情传授所知所能,成为东营艺术界的一段佳话。

锡强弟画作朴厚率真,妙趣横生,高格者,终得之于人品也。正所谓酒杯一端,四海之内皆朋友;大笔一挥,五州之间起风云;佳兴忽来,诗能下酒;豪情一往,剑可赠人。如此胸襟,画作焉能不逸气横出哉!他的作品是他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美学情感、个性禀赋的显现,质朴体现了他的为人,性情塑造了他的艺术和人生。他的人与画都守礼谨严、清醒自知、与世无争;其作品率意天成,性情具焉。读他的画,仿佛与他进行心灵的会晤,与大自然对话。

匠人精神,为艺之道。王锡强的花鸟画“精在匠神”。

纵观历史,但凡有成就的人,其人生道路大多是曲折坎坷的。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迈出校门踏入社会后,这时,深藏心底的艺术之魔开始躁动不安,心灵中埋下的艺术种子开始萌动发芽了。思来想去,决定要干自己最想干的事。在父亲和书法老师的指点下,下决心在坚持书法深造的前提下,向着更高的目标——中国花鸟画领域攀登!

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扩大自己的艺术眼界,开启了艰难的艺术游学的道路。多年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一路之上,车马劳顿,风霜雪雨,既吃尽了奔波之苦,也欣享了艺术界同仁的同情热情和亲情。其中甘苦,如鱼喋水,冷暖自知。

王锡强经历复杂,年轻时曾开过酒店干过厨师木匠鲜为人知,每有画友雅集,便重操旧业亲自下厨掌勺,做得一手正宗淄博风味的鲁菜,众友称赞,称画家中的厨师。他谦卑风趣地自嘲“俺是三匠,曾经的木匠、厨匠,摇身一变成为了画匠”。朋友们绕口令似的调侃:厨师中最好的木匠,木匠中最好的画家,画家中最好的厨师。锡强饶有兴趣地说,木匠讲究精细,做菜讲究火候急缓,绘画讲究着墨浓淡,匠至极致为之家,匠品极致即艺术,文化艺术相通,具有共性。将厨师追求的美食“色香味”三要素在绘画作品中“形神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实现了匠到家的蝉变!

每每旁观锡强兄作画,其气定神闲之态,精益求精之功,一遍一遍地思考,一次一次的审视,从画面的整体构图到笔墨之间的节奏的把握,再到用色的讲究,乃至作品最后的收拾包括提款用印无不用心经营。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以书入画,写照人生。王锡强的花鸟画“功在书法”。

锡强兄作画,写形用线,笔到线立,如此随心所欲者,盖得书法之厚积也。

书画同源、同技、同法、同质、同气。如果解决不了以书入画的问题,充其量是照猫画虎的画匠,永远成不了高标独树的书画艺术家。清人李瑞清乃以《散氏盘》的笔调画老树枯枝,其斑驳陆离古朴之姿跃然纸上;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笔触线条画花鸟藤萝,其笔墨意蕴更具韵致;黄宾虹以《毛公鼎》、颜鲁公之笔关照山水丛林、高天流云,其山水画迄今成为无人逾越的一座艺术高峰。

书理通,画理亦通焉。锡强对此领悟颇深。其早岁便习诸体,吉金汉隶,魏碑唐楷,悉细临池。当其时,家境贫寒,外出务工,辛苦劳累,仍惕厉不辍,研习书法。书法先帖后碑,先摹后临,他先是以二王楷书入手,后又从颜鲁公《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练习行草书。近来他又转益多师,潜心研习《张迁碑》、《史晨碑》等隶书,吸取传统融入现代,取众家之长,悟笔墨之情,师古而不泥,追求书法艺术创新。从而走上了一条规范的学书之路,多年浸染,书艺大进。现已是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东营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东营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王锡强在做画的同时于书法用功尤勤,真草隶篆诸体皆能,尤精楷书与行草。他的楷书师宗询通,结字严整俏丽,呈玉女春睡之静美;他的行草取法羲献,飞洒灵动,现猛士缚虎之豪放。这对他的笔墨表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于他能以书入画,使其作品严谨隽秀,运笔自如洒脱,用笔老辣遒劲,字体流畅生动,苍劲凝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画貌。

王锡强的画也绝非等同于单一的“画院体”,其本人具有相当深厚的书法功底。“直从书法演画技”,王锡强是具备书法那样的“写”的,虽然这种写以工巧见长,却不乏灵动飘逸。之所以拿他的画与吴昌硕的“大写意”相对比,是因为我们把他的画定义为“小写意”,但吴氏首先提出:“画当出己意”。没有任何一种成功是通过“雷同”所建立的。

由于他能以书入画,他的画作就弥漫着一种浓郁的书卷气息。其实书画中的书卷气,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但是确实存在。书卷气是养出来的,需要扎实的书法功力、深厚宽博的学识修养做积淀,以其文化品格为写照。锡强能得其一二,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翰墨丹青之余,锡强还潜心诗辞歌赋,加强文学修养,使技艺与学识并驾齐驱。观其画款之纯熟精妙,可见一斑,知吾言非虚矣。

博涉众贤,厚积博发。王锡强的花鸟画“奥在汲取”。

中国画大都以宫廷画匠之为,而宋元以来文人进入中国画,便使本来工细板滞的画工之作转变为含蓄内蕴、精神超迈的文人画。进入现代,花鸟画越来越不趋附社会审美时尚,越来越看重的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和笔墨线条的韵味。近代以来,中国画坛上出现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其中吴、齐、潘皆是以写意花鸟为主的国画大师。横览当代花鸟画,有食古者,有创新者。然多是两级状态,一种是学习前人,必步趋接踵,情境再现。一种是妄自立意,如孙过庭所言:“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飘萍,徒青翠而奚托”。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多元化格局中,有一批致力于中国画创新的画家,他们传统功力深厚,将新的形式和理念融入画作当中,同时又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趣味,在绘画创作上取得了相当的高度,在绘画审美上做了大量探索与延伸,王锡强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首先是以宋元文人画入手,继而又从八大山人、吴昌硕等人的画作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画风。

宏观探道,微观求理。作品的优劣,不在于尺幅的大小,不在于表现手法的新旧,而在于立意和表现的深度。“无从傅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艺术发展至今,既有许多似乎已经在迷失,又有许多正在被创造与发明。当今的书画创作,主题是一场对古人传统的“解码”,还是对新生活的一场抒发。

王锡强传承着历史的文脉,在前人基础上,吸收着现代元素的营养,自出机杼,在画面审美形式的拓展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和主观导引。他突破了传统花鸟画中的“小我”,如果定义当代许多“文人画”为“假古董”,而他着重表现的是“新生活”。他的花鸟画作,摇曳着古人的影子,又有自己对艺术的认知。在王锡强的画面中,你看到的是对传统技法的运用娴熟下,力求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他尽量让自己的线条在保持流畅的同时又不失含蓄。他用笔随心所欲、浑洒自如,对传统的绘画元素解构重组,赋予一草一木新的美感与活力,焕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娴熟的技法和新奇的形式背后,我们能感受到王锡强画作当中强烈的文化底蕴和生命的鲜活,表达人生感悟的意境,注入全新的时代精神,使作品充盈着生命的诗性与激情,这已不再是咏物言志的表述,而是王锡强生命本身和自然万物生命形态的交融和碰撞,是他个人生命形态对审美的一种探索和表达,是他对自身艺术家园的探寻与向望。

纵观锡强的画,你就发现,“传统”和“当代”这俩词,完全可以完美结合并可无缝式焊接。他的画贵有古意,但不是对古画的复制与死摹。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他清晰的笔墨来路,很纯正,很厚实,也极富新意。王锡强所追求的,是能够自由抒发“文人画”的莞尔小品外,还能让花鸟画实现庞大的“场景”创建,以让自己的作品进入当今画坛更“主流”的视野,而不是只取得“新文人画”或“旧文人画”的认同。似锡强这般上接宋元高蹈时代,博涉众贤,出自家面貌者。非其聪慧过人,实乃辛勤耕耘,厚积博发,用心精诚所至。

王锡强笔下的绘画形式,是属于在感性浪漫的追求中又兼具法度的精严,构图的开合,笔墨的精妙,形式的张力,意境的高古,个性的彰显,于程式中又游刃有余,于法度中又自由驰骋,营造了声响交织的厚重而又清雅的效果,给人以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观夫画作,远追青藤白阳,近取时贤诸家,得西画色彩之妙,悟天地自然之道。师古法而不泥,师造化而自运,非古非今,洗脱畦径,一花一叶,天姿浑然,赫赫然,自家样式。

笔墨酣畅,写意成真。王锡强的花鸟画“实在笔墨”。

中国画是以笔墨为基础,以写意为精神的。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精要,更是中国画的文化本质,是中国画文脉和精神之所在。笔墨是画家美学思想的心灵迹化,更是中华民族素质内在美的具体呈现,因而笔墨不是“笔”和“墨”的工具概念,也不是单纯技法的概念,而是中国画的灵魂。黄宾虹云:“笔力是气,墨彩是韵。”笔墨与心境合而为一,心灵的愉悦无以言状。一个画家的艺术修养如何,笔墨是一面镜子。画虽小道,而旨趣之微妙,义理之高深,往往积月累年而不能竟其业。画家笔下的一笔一墨,无不传达着画家的内心感悟及审美追求,“胸中造化,笔为意之用”,“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中国画传统的写意笔墨语言,应该也必须负载一种主观的精神蕴涵,只有这样,笔墨才具有一种生命的力度与价值。

锡强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是清醒的,而对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更是崇尚的。做为一名中国画家,王锡强深知除了意境、构图、形式等要素外,笔墨本体的修养加强是十分重要的。

从某个方面来看,趣味性和随意性强、容易入手是写意花鸟画的最大特点或最大优势。特殊的绘画材料宣纸、墨、国画颜料、毛笔、水等有机融合,产生了泼墨、泼彩、浓破淡、淡破浓等神奇效果。笔墨与宣纸的碰撞,产生了变化无穷的变幻,在这个特定的范畴里建立属于自己的特有视觉符号,确立自己的审美思想,形成自己的画作品格,是王锡强多年来始终追求的艺术目标。笔起墨落间,我们可以感受到王锡强以独特的视角和纯熟的笔墨语言,对自然万物生命形态多元审美发现和表达。

因此,他在表现描绘自然界的生命万物时,特别注重笔墨本体的独立审美。在他的画作里,我们可以看到笔墨的苍茫厚重、巧拙互用,纵横捭阖而又不失秀润清雅,浓淡干湿得心应手,以书入画的优势更是技高一筹。

王锡强画作笔墨技法基础扎实,好作宏篇巨制,颇得气势,法度谨严、富生活气息、力求将绚丽的色彩与水墨协调。王锡强讲究骨法用笔,不枝不蔓,随兴写来。在线条与墨色中寻求一种思想的感悟与精神的会意,枝干穿插极富张力,精到的笔墨给人一种质朴清新之美。以线写形,以色表情,色墨相谐,一派天机澹澹,生机郁勃,物华楚楚,跃然纸上。国画之用笔,由书法性向书写性转变,线条质量与形状之变化,刚而非石,柔而非泥,用笔如锥画沙,符合天性之美。笔意丰富的表达,需要在笔道上狠下功夫,练成有动有静、绵里藏针、刚柔相济的线条,从而体现人的精神与秉性—有刚有柔、动静得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幅画好不好,就要看有没有刚柔相济的线条和浓淡相宜的笔墨。—笔一墨之间,一黑一白之际,强调笔墨修炼的水墨艺术成为抒发性灵,观照人生的载体。

构成王锡强国画的主题是线,那些密密麻麻的,那些纵横穿插的,饱满结实而浑圆流畅,浓淡相宜而疏密有致。中国画是笔墨的艺术,但又是“线”的表现主义。王锡强总是用一条条线的交叉来塑造主题,一条条树枝,一根根老藤。他在力求让他的国变得有细节,更有视觉上的深度。随着一条条气韵十足的线让观者回味与共鸣。他作品的笔墨所彰显出的性情和灵性正是他“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读王锡强的花鸟画是一种高尚的享受。这种享受来自于他严谨精到的构图和笔墨,更源于他充溢于笔墨中的精神品位。他作画笔墨简洁而淡雅,设色明快而不俗,章法谨严而生动,气韵端庄而娴静。

笔墨在他那儿,永远只为一个主题服务,那就是抒情与表达,他需要有更丰富的符号来构成他理想中的画面,来管造一种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意境。这种探索,完全能从他的画里看得出来。

从中不难看出他正逐渐确定自己的笔墨语言,磅礴而顺性的笔墨程式即将确立,不论是浓郁的重彩还是清淡的水墨都画的是如此畅性。

在这里,笔墨符号已成为了王锡强神经末梢的延伸,在无法之法、无形之形中,使笔墨受自身情绪驱使,在勾、皴、点、染中尽显他的才气、灵气和大气;点、线、面都成为了自然万物的任一部分,非常态性的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诗意境界,把自己对客观自然的主观认知与审美取向呈现在画作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给观者新的视觉和精神体验。

王锡强在写意性的基础上,将笔墨进一步概括,甚至在某些画作中提升到近乎抽象的程度,在笔墨飘缈、聚散开合之间,将自已的笔墨从浓淡干湿、快慢徐疾的言情状物上升为高品格的笔墨语言特质,笔与墨,墨与色的交融与对比创造出变化无穷的画面效果。这是他自己画作从形而下描摹物象到形而上精神层面的转变,是对中国画人文内涵的精神的自觉追求。

书画之作,本乃线条关系之表述,一画者,一画也。其言凿凿矣!一线破空,万象皆生,交迭叠加,纵横交错,变化中出高格,激荡中见真情,畅达气息,形势咸具。锡强深谙其道,并用功至勤。观之画作,线条起伏跌宕,细劲娴雅,枯润交织,淡浓相谐,真得宾虹老之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用矣!

在强调一种美丽的编织,却又尽量表现国画所特有的“疏密美”,在不对称中找一种失衡的变化。从这方面来说,锡强是具备传统的守成与创新能力的。尤其是画荷这一大象所喜闻乐见的题材,除了先贤名家所惯用的“泼墨”以外,他尝试用“破笔散锋”来素描荷菜的一种“肌理美”,这无以不是他对国画形式上的一种“新追求”,抑或是种新尝试。王锡强匠心独具,如在全国美展获奖的《十里荷香》,以山水构图立意,全幅浑厚苍劲,墨浓处乌墨如漆、墨淡处轻漫如烟,在恰当处安排小块留白,立时满幅皆活。虽为花鸟创作,但整体看去,气势磅礴,如嶂壁横亘,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宁静的荷花赋予强劲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画面中,笔、墨交织在一起,在水的作用下,化为一片形不再确定的虚幻,荷花己不再是真实的客观物象。悬壁细观,但见满纸墨色氤氲、纵横弥漫,在技法大量运用浓破淡、淡破浓、积墨、渍墨,遒劲的笔力和有韵律的线条安排,营造出一种墨海翻腾、弥漫八方的气势。老子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甚精甚真,其中有信”。锡强之画如此也。

率真朴厚,妙趣横生。王锡强的花鸟画“贵在质朴”。

质朴的外表,内秀的文心,难怪有评论家如此褒扬道:锡强其人、其画都在“质朴”二字上。质朴体现了他的为人,性情塑造了他的艺术和人生。我非常赞赏许好成先生对王锡强的评价,质朴是做人的本色,亦是艺术的底色。为人当真诚实在,切不可装模作样;为艺应率性而为,妙出自然,亦不可矫揉造作,陷入一种机械与板滞。

朴厚率真,妙趣横生。这与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刘熙载在《艺概》曾云“书者,心画也,画者,心声也;书如也,如其心,如其志,如其人也"。中国画是写心写意的艺术,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独白,是性情品格的外化。锡强的画逸笔草草,着意不工,不拘成法,不泥旧迹,乃以文人的笔触完成文人的心画。其作品率意天成,性情具焉。

老子云:“为道日损”。今之画坛,于损用力,减简并用,当为时尚,谓之得道。池蘋枯荷,只鸟幽鹤,寒林荒原,大漠孤烟,破败之象,充盈画面,以作出尘之欲。锡强反其道而行之,以妙有之饱满,活泼泼之灵动,直激生命活水,毫无遮蔽,坦然自若,于质朴率真间,悟得空性。他的画富有哲学意味,朴拙中寓着睿智,野逸中透着澄明,结构严谨而又自然天成。爽利灵动的笔墨中饱含深厚的情思,真正达到了景情一体,处处寓意,借物达意,化物为神。

在当今中国画坛,“学术”有时候又很飘渺,风马牛不相及故弄玄虚者有之,浅尝辄止不知所云者也有之,王锡强所走的,是一条朴实的路线,或者说所运用的是一种朴实的画法。路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他认为画自然需要一笔一笔的去画。他需要呈现给读者及观家的,是一个画家的热情,是一个画家对美的感受,他想的是把他认最美的东西呈现出来。所以他不刻意追求古文人那种“笔墨意趣”有他的道理。他需要有更多的力量来支撑他的书画梦想,甚至构建一个理想中的“书画帝国”。

厚重清雅,妙不可言。王锡强的花鸟画“雅在格调”。

绘画艺术最讲格调。格调是指艺术作品的综合表现以及人的风格或品格。格调是衡量一幅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体现作者的艺术造诣、学识修养和审美追求的品位。作品的格调高,即为高雅,反之则为低俗。绘画作品高格调的追求,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升华。要使作品有格调,画家的思想、品质、境界、追求、德行、审美、认识等等均要达到较高的层面。

画家王锡强的人品、修着、学识、理想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必然反映到对美的不同追求上,这造就了美的多样性,美的高低之别,其对造化的敏感性就在从表现对象中发现美,这就是一个画家最宝贵之处。

王锡强的花鸟画作品不是单纯的技法形式创新,而是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生命形式和审美思维嬗变的一种自然感情流露,对客观世界律动的一种把握。通过自身对自然生命万物的感怀观照,使得笔墨形式更加感性和富有生命力,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他的画既充满着丰赡而厚重的诗性品味,又洋溢着鲜明而强烈的精神内涵;他的画中渗透着浓重的感情色彩,那些朴实的充满灵性的家乡风物完全是他高扬的和谐、雅静、忠诚、包容等人文精神的象征。王锡强笔下的绘画形式,是属于在感性浪漫的追求中又兼具法度的精严,构图的开合,笔墨的精妙,形式的张力,意境的高古,个性的彰显,于程式中又游刃有余,于法度中又自由驰骋,营造了声响交织的厚重而清雅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锡强的花鸟画“妙在意境”。

意境最早是西方美术学的一个术语,西方所说的意境,就是一个字:美。如果要用三个字,那就是:整体美。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自然本身的美。表真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这便是心性的羽化,也是艺术的大美趣味所在。意境乃绘画的核心,“画之母也”。画家的学识修养、生活阅历、思想感情、审美水平,从画的意境中可以清晰窥见。

中国画的意境没有穷尽,笔下的功夫只有越做越深。因此,后天勤、厚学养、塑人格才是历练一位画家的必经之道。画家的品德、学识、功力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和价值。画家只有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才能取精用宏、厚积薄发,创作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绘画源自天生的热爱,源自对艺术的向往。

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花鸟画着重强调“意”字,对于“形”的要求似乎不过于苛求,这就是画家追求的“得其意而忘其形”的境界。

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为此,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自古以来,中国画就追求“心象”,以物寓神。但真正做到写物容易,写意难,难就难在真正写意作品的笔墨不再浮着于表层的生活现象和风土人情,而是要极力发掘一种深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蕴。而这正是画家成功的重要标志。

王锡强不只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花鸟”画家,严格说他应该是一位“主题”与“意境”意义上的画家。其作品也不乏“意趣”,其意境浓密浑厚,丰富深邃。他想的不只是雕琢,更多的还有“扩展”。这首先赋予了他绘画艺术的无穷空间,他是否能够成就自己绘画人生的价值与不菲?能否建立属于自己的辉煌殿堂?联想到他不乏探索又不缺勤奋,实现他自己所追求的“登顶”与“傲立”,他缺乏的只是时间。

细细读来,其写花鸟,终极旨归者,实为圆满俱足之表述,意在生命灵魂之安顿。非是外在之仰望,乃为内观之静守,觉悟人生之完美,“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画者心声也。所有笔墨,悉为画者外化,更为画者意识呈现。

久与浓抹艳场和纷纭境中的人,想必画不出这超然的意境和滋味。当然,他并不一味清淡,清淡之中,也偶有波澜,绘画是一种心灵产物,在大自然中捕获的束西,这些通过画家的心、手、脑的精神折合取舍表现在画面上,它也便不再是自然之物,而是第二自然,当酝酿的哲思涌动,便是他心中翻涌的浪花,而决不是自然的翻版,此种情怀在其作品《春风倦像醉素荣》中便彰显了出来。

清风摇影,安心恬荡。王锡强的花鸟画“美在洁静”。

王锡强沉静于心,执著于艺,缄默于口,风采于画,构成其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花鸟画人生。心中怀净土,笔下生静气。王先生的画注重“净”、“静”二字。

当下社会,滚滚红尘,纸醉金迷,虽隐居山林,尚难于自渡。如之奈何,唯心静而自守,闭门即是深山,安心即为道场,胸无杂念,净无纤尘,澄怀观道,静以得之,笔下自是清风朗月,画里皆出妙思雅韵矣。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下,王锡强离乡背井,忍受寂寞,凭着热爱艺术的初心,静静地坐着,冷冷地看着,苦苦地学着,默默地画着,以不争的姿态耕耘着他心中的一方净土,以执着的精神坚守着对传统的继承与欣赏。但从他的画里我能读出他的那种不入时流的寂寞,他对这种寂寞又是那么地心甘情愿,所以,他的花鸟画不求刻意地创新,不求夺人眼目,而是以沉实的内心与传统的笔墨为根基,笔墨之中自然流露出他内心对生活、对艺术最平实最真切的感受,我认为这才真正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真谛。

锡强的画无论识与不识者,皆能从中品出他的内心洁净,他用画诉说着自己的情思,展现着内心的渴望和追求。画画不是他宣泄情绪的方式,而是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温柔的最好形式。其画作,百读无厌,愈谈愈味浓,由外观者,而入画中,心迹相合,物象入心。画作引人入胜者,尽得一静字也。画虽色墨斑斓,任情挥洒,细实则闹中取静,繁里求序。

其作品《清观摇影》可以见出他毫无荆棘,深沉而又宁静的内心。清淡,故而虚静超逸,故而禅,澹若秋水又和如春风。仔细观赏,只觉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只见藤萝龙蟠蛇绕,绿意婆娑,尽显勃勃生机;又见花繁蕊盛,累垂成串,招来狂蜂浪蝶;劲竹拔地穿天,竿直叶翠,方呈阳刚之美;幼草匍匐丛生,娇嫩欲滴,尽展阴柔之姿;最可爱处,数只小雀依偎枝头,啁啾欲语,憨态可掬。远观墨气氤氲,云雾升腾;近觑笔精墨妙,毫纤毕现,让人如临画中之境。

单单从“花鸟画”这一领域来阐述王锡强的国画艺术难免以偏概全,他有着很广泛的涉猎与极高的眼界。他并没有把自己只看成是一个“花鸟”画家,在他富于“空间”管造能力的基础上,它还擅于用“青花”这一我们民族独有的元素来阐释我们的文化主题,用西方对“静物”的塑造来演绎中国画的创作。他表现的还是空间,表现的依旧是我们的家居与生活,而这种表现已不只是单纯意义上“花鸟”的表现,而是他对“山水”以及综合修着上的整合体现,也是我们在生活上对民族元素的要求与倡导。在马蒂斯的思想裹,绘画是均衡、纯粹与温静的艺术,王锡强青花这一系列的作品,很好的表现了这一诉求。

王锡强爱画石,他最稔熟或最快乐的是用各种笔触组合皴擦让笔下的怪石苍厚或玲珑起来,就国画理论中的“金石气”而言,总离不开“苍茫”与“浑厚”,他善画梅兰竹菊,常参以嶙峋怪石,这是我们的“文人画”水墨简笔与枯木窠石所传承的重要元素,王锡强所坚守的这一点,正是对中国画之传统的可贵认知。而无论是以文人画的金石之气还是工笔画的细腻繁复来评判王锡强的画,都是不恰当的。

我感慨王锡强在艺术道路上朝乾夕惕、困知勉行的苦学精神。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锡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幼年求学之难,致力于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经多年奋斗,已建成东营市新世纪书画院、东营市鲁东艺术学校、东营市中山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东营市世纪书画研究会等多个艺术机构,收授少儿书画爱好者近2000名,学生作品在全国、省、市少儿书画大赛中多次获奬,并有近百名学生考入全国正规院校,成东营地区艺术教育的佼佼者。一边创办自己美术学校的同时,一边从事着国画创作。陆续见过他出版的作品集,和一些网络平台关于他的艺术链接。每次看,心里就激动不已。

锡强刚过四十为惑,年纪尚轻,而他真正画画的时间并不太长,但他在花鸟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绩了然卓著,今后的艺术道路还很长、很远。对他今后的发展我有两劝:一劝他无所求,即在虚名解利上无所求,因无所求而无所持,无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活得轻松惬意,怡怿自得;二劝他有所求,即在艺术发展上有所求,因有所求而有所坚持,潜心翰墨、锲而不舍,选准发展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今后的发展中自觉地燃烧青春和生命,不断地释放激情和能量,执着而虔诚地塑造自己的艺术特质,自由而放任地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

静穆苍雄是王锡强先生将来努力的一个方向,未来可期,以他目前艺术成就,已是自成格调。他对艺术的追求如他认真地对待生活一样,渐益静悟,顺乎自然。人生艺术化,艺术人生化,应该是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吧。以锡强的真诚、质朴、率真,他的事业一定会通达顺利;以锡强的执着、勤奋、好学,他一定会写出真情、画出真意,而他的艺术和人生也一定会更加踏实和精彩。

正如我们所希望的,王锡强行走在一片广阔的水墨丹青天地里,恰似他笔下所创立的壮丽图卷。

愿小弟锡强内外兼修,博采广集,德艺双馨。

乡隐居士

癸卯岁末于黄河三角洲鸣丁书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