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跫音第一次轻轻回荡在上津古镇静谧的街道和清幽小巷时,我的脑海里不断蹦出修文先生那本书的名字—“诗来见我”,是的,我像是对这句话着了魔,它不断的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来,到嘴边时又硬生生被我憋回去。我喜欢它的大气和磅礴,这是霸气的呼唤,也是自信的风范。就像上津古镇与我相遇一样,我曾经很多次听到这个富有历史韵味,沉淀着光阴的古镇名字。我想,我一定也是着了魔,不断的念叨和思念,并坚信自己有一天一定会赴他的约会。就像一个热恋中的女子朝思暮想的去见她的心上人一样。
古镇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他默默的守护着岁月,守护着时光,守护着山水。他在等一场烟花般璀璨耀眼的约会。世人那么多,那么热闹,却不是我们。是的,和我们的约会。“上”乃天子, “津”为渡口也,上津,意为“天子渡口”。渡口即可渡人也可渡物,更可渡灵魂。
在金钱河畔的文化长廊里,我见着了老外的画作。那些色彩明媚,构图奇妙,想象丰富的画作,缤纷了眼眸,也氤氲了思绪。我在现实和梦幻间穿梭,将历史同现实重叠,那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在河畔边的栈道上,我静静的望着金钱河水。弯弯绕绕的水,清清浅浅的流逝,河床很宽,岸边和河底有大小不一的卵石铺陈,见证了流金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沧海变桑田。
河水两岸是密集的村落,幢幢楼房,默默的告诉前来探访它的的人们,生活的红火和富足。远山蜿蜒连绵,山尖上偶遇一团白雾,岸边一溜黄绿色的柳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构成一幅空灵淡雅的画卷。这幅画卷不仅留在我的相机里,也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们在金钱河畔流连忘返,止步不前。却忘了上津古镇就在不远的地方等候。她像是一位洗净铅华,深藏闺中的美妇,不落声色就已经魅力四射,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接近她。而金钱河就是她的秀发,丝丝缕缕牵扯着我们的目光和视线。数声催促之下,我们缓缓离去,略有遗憾。可一想到马上可以一睹古镇芳容,心底的那份小小的失落顿时化为激动和雀跃。
一踏上古镇,就仿佛走在时光的隧道。街道不算宽,但是整洁有序。两边的建筑装饰成仿古的门窗,这些门窗均为原木色,只在上面涂一层清漆,露出木头的本来纹路,很有古色古香的味道。历史上此处因广种柳树,又被称为柳州。我忽然就想到了狄仁杰探案系列里提到的柳州,明知此柳州非彼柳州,我还是感到亲切和欢喜。
明清时期的古城墙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印入眼帘。瞅着这些青砖,历史的画卷仿佛就在眼前。每一次的战争,每一次的溃败,每一次的逃亡,每一次的胜利,每一次的辉煌。它们镌刻着历史,记录着时光。它是天子的渡口,也是百姓的乐土和屏障。我看到一处瞭望口的苔藓,在秋风中摇曳。它寂寞的生长,寂寞的死去,只与春风、夏雨、秋日、冬雪为伴。
深秋季节,寒意袭人。老街却是春意融融。青石铺就的小径,马灯高悬。黛瓦与白檐同框,夯土与木门共存,月季同雏菊争辉。当我们驻足留恋,目光定格不移的时候,往事就铺陈开来。怀旧,怀的不只是旧时风物,怀的更是那段回不去的时光和文化。悠闲随意的狗或者猫,在街道两边窜来走去。有老人蹲坐店铺门口,抽烟或摘菜。我们就似一群误入画卷的莽撞孩童,兴奋的不知所以。一面斑驳的墙成了照相留影的好背景,一个传统艺人的手工就能惊叹半天。我们互相合影,互相偷拍。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卞之琳的那句名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或许我们也入了小镇人们的梦吧。
一匹淡绿色的马破墙而过,卡在时间的墙体里。前蹄高扬,嘶鸣声仿佛在耳畔想起。像一幅慢镜头,时光被定格,时空被暂停,时间被停滞。从古代到现代,从前尘到往事,光阴在这里诉说着一段又一段的悲欢离合。身后是造型独特的高楼,有大红灯笼高挂,瞭望着远方。一名大叔,蹲在自家门口,表情严肃的盯着我们。他是在责怪我们惊扰了小镇的安静,分享了对小镇的热爱吗?我跳上台阶,蹲下笑着同他合影。大叔,小镇永远是你的,我们只是过客,匆匆而来,匆 匆而去。
光阴里的古镇,时间在空间里交错,空间在时间中蔓延。她是厚重的也是飘逸的,是严肃的也是浪漫的。置身其中,仿佛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错觉。愿这座小镇,在光阴里沉淀风华,在岁月里浅唱低吟,以更昂扬更繁盛的姿态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