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嫒的头像

云嫒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1/25
分享

担当的勇气——《国王的演讲》

几个月前,时任英国女王的伊丽莎白二世谢世,结束了她无比辉煌且壮丽的一生。作为君主立宪制政体之下的国家,以伊丽莎白二世为首的英国王室成员们早已成为了整个英联邦的象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有形或无形中影响着英国国家命运的走向。而这部电影讲述的则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如何成功克服自己的言语障碍、给予国民抵御战争的勇气的整个过程。

乔治六世的口吃问题由来已久,本来生活在哥哥爱德华八世光环笼罩之下的他却临危受命接替哥哥成为了英国国王。在二战即将爆发之际,乔治六世在医生的帮助之下刻苦练习,最终战胜了那个怯懦的自己,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君主、真正的国家象征,他面对话筒大声发表演说,鼓励了深陷黑暗的英国民众们。

这个故事的确是现实中乔治六世的个人人生经历,只是电影通过戏剧化的手法加深了他与医生罗格的冲突,加深了他内心的斗争,深化了他对自己的思考——思考自己是只做一个虽平凡但乐得自在的闲散公爵还是选择承担起国家的责任坐上君主之位。这部电影由此看来,其实反倒是更像是一个纪录片,见证了一个君王的成长,他成为了受到战争威胁的英国戮力同心、抵御外辱的精神寄托之所。

很多的影视推荐将这部电影捧得很高,对它的评价也是不一而足,因为每一个人对于“好影片”的判定方法都不同,并且人们喜欢的电影类型也是不同的。都说“公道自在人心”,那么我想,对于影评来说也是这样的。《国王的演讲》是很平静的那种娓娓道来式的叙述,我并不觉得这值得所有电影人争相效仿推崇,但其实往往国产的大部分电影反而缺少的就是这种娓娓道来的底气,总觉得平静就是“冷淡”的代名词,追求一波三折的情节,注重恢弘的气势,以人物关系的复杂支撑电影的脉络、推动故事的发展,历史片或者科幻片等固然可以这样做,但相对文艺片和爱情片等来说,一两个主角之间的故事,旁的人物过多难免不会有“水”的嫌疑,况且一个电影也就是两个小时左右的讲述,镜头的切换、场景的铺垫和人物关系之间的梳理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本身电影的容量已被固定,那么抓重点就必是这类电影的核心讲述环节的内容。时间线冗长、人物线复杂、场景随意改变、配角过分抢戏……这就会离“好电影”的本质越走越远。

这部电影是很典型的欧美式电影,剧情简单到一句话就能概括,超不出20个字就能很好地总结其中的精髓。

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还是正面多于负面的,那么可以说《国王的演讲》能被吐槽的点还是很少的,或者说会被攻击的某些角度可反驳点不强。我当然也会从我自己的角度对我所有看过的电影有自己心里的评价,而我评价一部电影的价值(价值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总结)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我是不是会再次主动地在影视页面中选择观看它。很显然的是,这部电影我应该不会再看了,因为这之中并没有很吸引我的人物和镜头,也没有很让我难忘的价值观的输出。

它并不失为一部精品,这是我要承认的。在看过电影之后,我的确能够共情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去推荐它、它的评分为什么如此高。镜头感很强,画面很厚重,主角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去鼓舞民众的勇气必然是可歌可泣的,这点我毫不怀疑。

历史上,乔治六世的演讲给予万千英国民众以莫大的勇气去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将这一幕极度认真地演绎出来,我想,这就是担当的勇气,哪怕临危受命,也要肝脑涂地。

王室只作为整个国家的象征,这是好几百年以来的规律,但哪怕只是一份象征,乔治六世已然在尽力而为了。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地传承或者销声匿迹被掩埋于沙尘之下,都会有难以言说的秘密。我们时常怀念,总是渴望从其中学习到某些能够警醒世人的道理,所以我们编纂了历史,所以世界也就有了历史;从历史的水网中乘舟而行,所到之处皆是新篇章的绪论,无论湍急或平缓,我们都在一刻不停地行驶着,历史也就在这其中洋洋洒洒地继续着,所以更迭或交替的事情就从个体到族群再到一整个国家了。我们总能拾起前人的遗迹,并且通过这些遗迹想要更好地去体会这个浩渺的世界,哪怕是一颗星星、一株水草,好像万事万物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应该存在的道理。我们去看每一段历史,就是在翻看某一段曾经的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是某一瞬间的遐想,没准也能带来改变世界的勇气。

或许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