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清安的头像

冷清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01
分享

书法功夫在字外

自小就喜欢读书习字,少年时受族中一长者的影响,使这一兴趣日渐浓厚。长大后离开家乡,但习字的习惯始终保持着。许多年过去了,同事们都常夸奖字写的不错。但我认为这不是我习字的最高标准。在我的意念中想求得一种习字的自如,用心去体验写字的愉悦,书展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这种境界至今不曾显现。

说来也巧,去年的秋天,有几位文友相约我去参加一个大型的书法展览,我推辞自己不懂书法,去参加这样高规格书法展会不太适宜,但盛情难却还是成行。也就是这次参观,见识了诸多的书法作品,结识了一些书法家,使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书法也有了一些肤浅的认知。同时,也使自已感悟出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习书法,除需要循序渐进地勤学苦练外,还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学书法还要在字外下功夫。

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有句名言:“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明读书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我们除了必读一些书法理论著作,了解书法的原理,掌握书法艺术内在的规律外,还要更多地了解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书法创作又与文学紧密结合,因此,学习书法,要读一些文学书、文字书,如古典诗词、名篇散文、文学著作等,提高文学、美学和艺术修养。

学习书法,要加强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书法艺术讲究笔墨情趣、节奏韵味、整体布局等。它与绘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我很赞同:“书画同源,各艺同辙。”的说法。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书法作品必定具有线条美、墨韵美、空间美、意境美。高明的书法家还善于捕捉和提炼社会生活或自然界中美的现象,把它溶入书法艺术的创造之中。传说王羲之为了研究执笔和运笔,曾仔细地观察鹅在池中浮游的神态,从中悟出写字的道理。唐代书法家怀素,夏日观看天上奇峰般的云彩,夜间静听嘉陵江的涛声,从中激发起书法创作的灵感。然而,如今我们学习书法,在加强多方面文化艺术修养,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把生活中的美巧妙地引用到书法艺术中努力的空间却是广阔的,我们要尽力减少些许“一字之功”、“一体书法”家的诞生。

在我看来,在学习写书法的同时,学习一些相关书法外的一些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书法史、国画欣赏、古代诗词、篆刻金石、古玩收藏等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升华我们的审美观念,扩展我们的艺术境界,反过来又可以使我们的字写得更有“意境”,有“气势”,有“韵味”。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不可偏废。许多造诣很深有成就的书法家一般都有很深的文化功底,不少还是文化名人,也佐证了这个道理。当然,现如今,对书法家的定义有了新的取向那就另当别论了。

书法功夫在字外。细细品之,意味深长。在一次几位书友聚会时,一位先生提出,当下谁的书法写得最好。这个问题自然没有人回答。如果我们的书法只能让人看出字写得好,那么,书法作品里就难充分表达与体现书法家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会令人难以产生共鸣。“如果欲学书,功夫在字外!”倘若一个书家,“两耳不闻窗外事,”整日沉淫于笔墨点画,时时琢磨书写技巧,与世隔绝而忘乎一切。他的字就是写得再好,字字得体,那只能是个“字痴”、“写字匠”。到头来,书作永远不会被社会认可,不会为世人所称道。因为,他的书作不是社会的产物!作品离开了艺术的源泉,它就缺乏“灵性”!没有“精、气、神”!

我们的当今书家要对我国古今诗文书画,多读、多研究、多体会、多鉴赏。不然,雅俗高低都分不清,谈何艺术,更不要说深造了。要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多游历一下祖国大好河山。把自身融于社会,在社会与生活里体味人生、感悟自然。日积月累,逐步达到“闻多见广、学识渊博。”书法以抽象的点画组合形态反映物象的构造和运动规律及其所蕴藉的意象美,这物象的构造和运动规律是符合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书法追求提按、方圆、疾涩、顺逆、疏密和正奇等对立形态的统一和谐。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的高超境界,都印证着对立统一的法则。哲学影响到整个人生追求与思想境界,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是儒道释,受不同思想影响的书家有着不同的书法风格。王羲之受玄学的影响,放浪形骸,书法也潇洒飘逸;颜真卿以儒学积极态度入世,书法雄伟沉重,气势磅礴;弘一法师以佛理入书,洗净铅华,宁静淡远。

当前,书法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坚守书法的本真,还是迎合所谓的时代书风?乃至颠覆书法的规律!这是一个不难回答的问题。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会因为一个时代让她淡去光彩,而是让她更具魅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