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相遇不期年
丁酉年冬日,与阳西的朋友们在一起饮茶,谈天说地。朋友们夸赞我的家乡贵州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千奇百怪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我兴奋不已。其间,阳春的一位画家陈先生很自豪地介绍,他的家乡阳春也有一处景区甚是奇妙,欢迎客人们择日前往欢赏。
陈兄所说的凌霄岩风景名胜区,位于阳春市西北部的河塱镇。距我们所驻的阳西县是毗邻。戊戍年春节到来的时候,我们结伴数人成行,走近了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我们选择了自驾前往。新开通的高速公路通达顺畅,不足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景区。虽临近春节,但景区的游人仍然不少,大多以家庭为主。老老少少的游客,向着景区的大门口聚集。
我们进了洞口,偌大的空场摆了很多小摊,大多是游人所需纪念小件和饮品。凌霄岩以雄伟壮观著称,被誉为"南国第一洞府"。仰望洞顶,约有100多米高。拾级而上,洞室不仅宽大,而且纵深很远。上下分三层,有凌霄大厅,凌霄宝殿和观景台。凌霄大厅高大宽敞,岩底小溪清澈透亮,潺潺流水穿岩而过,洞内景物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景象万千,仿佛进入神话世界。踏上百步云梯便进入凌霄宝殿,我们沿"寿星迎宾"、"灵芝巨柱"等景观径直向深处。九根擎天巨柱呈现在眼前,每根钟乳石柱顶天立地,成九鼎之势,巍然屹立,再攀上观景台俯瞰洞内景物,"仙女思凡"、"八仙过海"、"群狮起舞"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尤以"吉星高照"、"一线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四大天然奇景,实为世间罕见。
凌霄岩分为正岩、东岩、西岩三大洞,我们沿正岩进入。正岩高约100米,长、宽近200米,分五层游览。洞内一根根如楼宇般高大的钟乳石柱直撑岩顶,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天然形成的一线天、一颗星、水底月为洞内奇景,神奇奥妙。
由于我们一行数人,结伴成行,在洞室内形成规模不小,聚散次数多,不便前行。仅在洞内游玩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有游伴声称体力不支,只好草草收兵出洞,结束了游玩,多少留下些遗憾。中午,我们与当地的几位朋友共进午餐,席间又结识了几位新朋友,其中一位是世界岩溶洞穴研究专家冯教授,他认为凌霄岩是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溶洞,有着无可比拟的地质学课外教育优势。凌霄岩洞口壮观程度位于国内已发现洞穴的前列,无愧于"南国第一洞"的称号。在凌霄岩洞内,到处是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巨大石柱、石笋。他指出,"凌霄大厅"内的石柱、石笋是喀斯特岩溶地貌中典型的棕榈片造型(国际通用称谓,也有国内学者将其命名为"石灵芝"),凌霄岩"石灵芝"类型之全、形态之高大、数量之多以及其发育生长年代之久,在国内绝对独占鳌头,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这里完全可以称为"世界石灵芝王国"。同时,凌霄岩内有许多形态多样、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典型石盾。在凌霄岩岩壁上,多层河床砂石沉积层和钙化板记录了阳江市的母亲河--漠阳江上游的几十万年乃至几百万年的发育史。听得冯教授的一席话语,让我的内心充实了很多,不枉此行。
其实,我们此行还购有游船票,无奈半途而返,只能作罢。据说,游玉溪三洞,荡着轻舟,一路上弯弯曲曲,听歌赏景,领会"石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世外桃源意境,在"刘三妹"和"阿牛"的对歌中,轻舟已过三重山。想必别有一番情趣。
在返程的路上,冯教授仍兴致不减。
他说,霄岩中最年轻的石笋,仅有十五厘米高,但是它的开始形成年代,也是在一千五百年前了。当它出生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叫阳春的城市呢。
实际上,凌霄岩真正算得上沧海桑田。凌霄岩的暗河河床,是在7万年前形成的,地壳运动的结果,是把20万年以前的河床抬升到溶洞的顶层。这是一段凌霄岩的古代河床的遗迹,地质学家称为古河床剖面,在这几十米长的河床剖面上,保留了阳春地区几十万年前重要的气候信息。
我们听着冯教授的讲解如痴如醉。人类觉着漫长的人生,在这历史长河中又是如此的渺小。此时,远处传来了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和熙春风又将随着那轮初升的丽日轻拂大地,盛世中华将迎来生机勃发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