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闻小泾的头像

闻小泾

网站用户

诗歌
202010/28
分享

家乡吟

 

 

       我的村庄

 

 

离城三十里。幽静而孤寂。太阳

从一棵苍松的枝叶间

筛下来,在水面上粼粼发光。

一只蛇从溪的对岸

游向溪的这岸,又往回游。

岸边一公里的长街,有的路段建起了

雨亭廊,人们在其中休憩,下象棋

打扑克,说故事。坐在亭廊边,风

微微的吹来,使汗珠全无。

敲锣打鼓的声音,在春节间穿过

那是游神的队伍。我曾站在其中,手持

一炷香,为我的家人

祈祷。

 

 

       老宅

 

 

老宅坐落于田野的中央,面朝后门山的

方向。小时候,曾到它里面游玩

惊诧于它的大,前后三进,还有后花园。

老宅建于何时,没有书本记载,据说是

清朝末年了。第二次进老宅,惊诧于它

泥塑的多,以及窗棂的雕花。

最新一次进老宅,惊诧于它墙壁的夹缝

板墙中夹有砖墙。据说主人是

因经营茶叶而得了暴利,而建起了老宅。

总之,它在我们村里,是因富丽堂皇

而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近来回乡时,我总要到里面走走,看看

它门口边的一口井,是不是还在

汩汩地冒着清水。

 

 

       老街

 

 

老街坐落在溪边,风一吹来

老街里的人的影子

就会摇摇晃晃

我曾长久地坐在老街的横梁上

接受风的抚摸

并长久地看着老街溪里的鱼

在自由自在地游弋,互相追逐

在溪边放钓是件幸福的事

尤其是鱼儿咬钩的刹那

几十年后,老街的人影都散了

唯独老街还留着

以自己的老,对付天地的沧桑

 

 

      时不时响起柱杖的敲击声

 

 

面向溪边的一侧,是一排店铺:

糕饼店,豆腐店,缝纫店

理发店,猪肉店......

我曾捏着两分钱,去买一块光饼

捏着两角钱,去买几两猪肉

好回家做成肉糜给曾祖母吃

没事的时候,我就坐在溪边吹风

吹着吹着就长大了

犹记得老街里的一把二胡,幽怨的琴声

在水面上回荡

但拉二胡的人已经走了,老街也衰落了

下来,只是铺在老街上的石头

依然光滑,时不时响起柱杖的敲击声

 

 

       送喜报

 

 

每年春节上午,村干部就会敲锣打鼓

往烈士、军属家里

送喜报。村干部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手里拿着“光荣之家”的横幅

锣鼓队在中间

后面跟的是小屁孩。我往往在家门口等着

因为我家是烈属。转了几家

就会到我家来,这时,妈妈、叔婆就会忙着

沏糖茶,给他们一 一捧上。

曾祖母在时,就会高兴地坐在堂上,

等着他们敬礼。

横幅就放在厅堂的八仙桌上,喝完了糖茶

就会转往下一家。敲锣打鼓的声音

在村庄的上空回响,甚是热闹。

后来听说这一活动停了好几年,最近又开始了

省政府的“光荣之家”,贴在

烈军属的门楣上,让他们激动得

不知所措。

 

 

       磨坊

 

 

家乡原来有两架水车,一架是

榨坊的,一架是

磨坊的,磨坊的水,从我家的房屋的

下面经过,越走越急

最后到磨坊时,直冲而下

驱动着水车旋转

磨盘里常放些小麦,转动时

就发出扎扎的声音。

我的一个同学的家人,曾是

这家磨坊的主人。可惜初中时

他因家庭成分

辍学了。这次回去,没看见磨坊

也没看见我的同学。

磨坊早已消失了,只留下一块草地

有一些乌鸫在上面停留

跳跃着,在寻找一些麦粒。

 

 

      榨坊

 

 

睡梦中出现家乡的榨坊。烟雾

袅袅。水车转着

淋漓的水。农民们推着双轮车

把成捆的甘蔗往

榨坊里赶。榨坊的石轮子前

一个工人穿着工作服

正把甘蔗往石轮子里喂,一个工人

在对面出渣。蔗水向桶里

淋漓而下,工人一边把蔗水往大锅里

倒,一边翻搅着大锅

五个大锅一圈排开,下面炉灶

火焰往大锅里递,烟气腾腾。

直到最后一个大锅里的蔗水转化为糖

起伏着粘稠的波浪

方铺开竹席,把糖水一瓢一瓢地

往竹席上浇,等待凝固

这时间是漫长的,好在我们已用甘蔗

滚了一圈熟糖在手上

边吹边吃,甘甜无比。

 

 

       吊脚楼

 

 

从村口进去,是一排吊脚楼

几根柱子

插入水中,撑起一片悬着的阳台

底下是一个深潭

有云朵在深潭里飘来飘去

除非水性好

不敢在深潭里游泳,曾有一个

中学生,溺毙于此

这些吊脚楼,有时作为客栈

有时居家自住

但我出去几年,回来一看

吊脚楼没了,变成了

砖瓦房,那几根插入水中的柱子

也没了。只有一潭的白云仍旧

仍旧以不变的姿态

来来往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