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福安城西南20多公里,高耸的交椅峰下,有一座村庄名叫磻溪,那就是我的故乡。
磻溪以溪闻名。那是一条从周宁、宁德、福安三县交界处汇流而来的小溪,平日溪水不大,甚是清澈,从村边绕过,跌落几个深潭之后,向东南方向奔流而去。
但若遇上雨天,山洪暴发,小溪则变了一个模样,狰狞咆哮,如一匹野马,失去了缰绳的维系,其低吼之声在夜里听来,则令人毛骨悚然。
平日里,小溪则成为村民们游泳嬉戏,妇女们洗刷衣物的场所。
在自来水没有到户之前,村民们都到小溪里挑水,那时污染很少,村民们都是使用农家肥,垃圾、粪便皆是珍贵之物,因此小溪水甚是澄净,几百年来,养育了一座村庄的繁荣。
那时候,小溪里鱼甚多,有各种颜色的鱼,最鲜艳且饱满的当数缸鱼与鲥鱼,特别是缸鱼,当与海里的黄瓜鱼相媲美,是淡水鱼里的皇帝,但要抓它却很难,因其灵活,除非用钓,或用毒。我们小时,更关注的是小鱼,用石头在水里扔几个,溅起几片水花,小鱼就慌里慌张的往石缝里躲,我们顺手就往石缝里摸,每次总能摸到几个。
沿着小溪边,是搭起的一排长廊,我们叫它雨亭廊,是村民们休息聊天的场所。每当中午或晚上,或雨天,村民们忙完了农活,就在雨亭廊里下象棋,走倒三,打扑克,或东家长西家短地闲扯,雨亭廊俨然成了村庄的俱乐部。特别是雨亭廊面对溪边的一排店铺,这时都开起了糕饼店、理发店、小吃店、缝衣店......糕饼店用小锤击打饼点之声,和缝衣店的机器转动之声混合在一起,汇成了一曲乡村伴奏曲。
每年中秋,乡村的好事者便会发起犁石。拿两块巨石,两边各躺一个人在巨石上,两边各用五个人,一人捧头,各一人拽住手、脚,发一声喊,两块巨石互相碰撞,溅起一阵火花,谁石头歪向一边就谁输。犁石有风险,好在那些年也不见有谁受伤的。
磻溪位于三县交界处,自然也成为农贸商品的聚散地,曾有“小上海”之称,繁荣时街道绵延近一里。村里建起了供销社、粮站、茶叶站、卫生站、小学,曾一度设置了初中班,这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今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正是看中了三县交界处的地理位置,闽东革命时期,叶飞、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将这里作为革命据点,发起了“兰田暴动”,从而打响了闽东革命的第一枪。如今,这里的闽东革命时期叶飞旧居,仍引来许多人流连忘返。
磻溪,历史不长,清康熙年间从福安甘棠迁居于此,也就几百年时间,但这里古民居众多,保存比较完好的也在十几座,最著名的是“节孝府”,设计别致,造型精巧,堪称古民居的精品。本人看过闽东几处古民居,皆不及于此。磻溪文风也很盛,著名的左联作家刘宗璜(白逢)就出生在这里。他三十年代在上海光华大学念书时加入左联,曾任左联小组组长,并负责编辑刊物《文学新辑》,同时写下大量的诗歌、散文、杂文等作品,他的作品被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著名作家周而复曾评价他“与那些大作家相比,他的作品毫不逊色”。至今,刘宗璜故居也成为人们参观浏览的景点。
时时想什么时候回磻溪看看,好久没有回去了。据说,最近美丽乡村建设,村里修葺了古街道,古民居,雨亭廊也恢复了原样,但街上那些糕饼店、理发店、小吃店、缝衣店......是否也恢复了起来?还能见到小时候的犁石,以及溪中那一群一群鲜艳无比又活泼善动的游鱼吗?我不禁充满了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