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松生的头像

罗松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4
分享

谒秦始皇帝陵

 在我的意识中,创造了许多天下第一的帝王,他最后的归宿之处,应是唯天上有而人间无的完美福地。作为二千四百年后的一个造访者,我是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前去拜谒的。

 车子使出西安古城不久,朝东而望,只见远处正横垣着一座大山,有人说那是骊山。啊,此次行程的目的地很快就要到达了,我前来寻访的,就是座落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

 这时,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秦始皇,这位曾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结束诸侯割据长期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版图的王者,可谓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可关于他本人的身世以及当时都城的况貌,由于战火蹂躏,加上时间久远,大都化为了云烟,幸好还有一座秦始皇帝陵,总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正在漫无边际遐想中的我,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陵区,一下车就连忙朝四下里张望,满以为这次定能见到许多让人感到惊奇的文物和古迹。可是,到了广场中央,除了一排排松树柏树之外,整个陵区都是空荡荡的,既没有雄伟的碑楼,也没有庄严的宝塔,更谈不上皇家的威严,难道这就是天下第一陵?依我看来,与一般性的纪念陵园并没有两样。抬头望去,前面仅有一座小山包,没棱没角,根本看不出有何奥秘及藏有什么玄机,唯满山满坡的树木给它带来些许的生机,据说那座小山下就埋葬着秦始皇的龙体,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这就是我来到陵区时的最初印象,内心不免产生出一丝丝的失望。就在这时,我突然有所醒悟,原来忘记背后还站着一位时间老人。二千多年以来,多少帝王将相,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成飘飞的齑粉,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冲洗得消声匿迹;何况区区一座陵墓,无论它的工程有多么浩大,筑造的时间有多么漫长,结构有多么坚固和完美,可在时间老人的面前,都不值一提。

 待明白过来之后,对于眼前景物,便愈来愈感到肃然起敬。于是,我便放慢脚步,时不时还低下头来,仔细地辨认,静静地倾听。到了山脚之下,终于看见一块比人还高的石碑,碑的上方雕有吉祥图案,正面刻着秦始皇帝陵墓几个大字,这确实就是秦始皇的永久之家了,碑后的小山包,从目测便可以断定,最多不过五、六十米,山上既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狮虎麒麟,一副朴实无华的景象,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王者之气。这不由的又让我想起那漫长岁月,这里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到处硝烟弥漫,战火连天,从没真正平静过,就因为这里是秦始皇帝陵,数不尽的财宝就埋藏在这里。最先的盗墓者是楚霸王项羽,他带领着大军,捣毁陵园,掘到一批珠宝后,便扬长而去。接着就是赤眉军、王巢等等,一来便东挖西掘,见啥抢啥,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还有财迷心窍者,半盗半抢,捞到油水就走,一座让许多贪婪者垂涎欲滴的皇陵,一块如此多灾多难的土地,经过漫长岁月,不是战乱频仍,就是盗贼蜂起,连那坚固的城防都毁于一旦,唯有这秦始皇的陵寝没有被挖开,所挖掉的都是陪葬坑与陪葬品,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也是历代皇陵中的一个奇迹。

 秦始皇帝陵,实质上是一座地下迷宫,其规模之庞大,结构之完整,完全可与地上的皇城相媲美。这位自称功盖三皇,德超五帝的王者,他生前是如何风光,死后便要同样地奢华。有史料记载,他带进去的奇珍异宝,金玉翡翠,多得无法计数,只能用金山银山来作比。设计者为确保永久之计,还内外设有机关,处处藏有暗器,并且灌入剧毒水银,可谓是绝对禁区,万一有潜入者,也不会再有出来的可能,这样一座固若金汤的地宫,就连那些胆大包天的盗墓者,也只能望而却步。

据考证,地下的主墓室并无挖过的迹象,秦始皇的棺椁也没被人撬开,里面的宝藏基本保存完好,难怪已变得愈来愈神秘、愈来愈神奇了,还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我再次把目光投向前面这座小山时,仿佛变成了一把龙椅,后面的骊山,就是宽阔的靠背,旁边绕过的流水,分明就是被坐过的痕迹,我甚至还相信在某一天,秦始皇会从大梦中醒来,当然,这是一种幻想,秦始皇的长生不老之梦,只做了十二年,他所建立的显赫帝国,便随之宣告结束。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帝陵,并非一般性公园,它没有多少休闲娱乐的亮点,若是专为游玩或看风景而来,那现在就可以离开了,这是一处古人的领地,一个历史窗口。它只默默地告诉人们,当时的秦朝是如何强大,当时的帝国是如何的昌盛,如果你想了解秦始皇的生平与功绩,那就不妨来此寻幽探秘,并用思想的钻头往深处探去,因为在这厚厚的泥土下,在层层的岁月覆盖中,确实还有太多的秘密,除了那些宝贝之外,里面还躺着许多筑墓人,尽管已经看不到他们的面目,也听不清他们的声音,但他们的热血还浸染着这方土地,他们的脉博还跳动在幽幽的地宫里。只要用一种历史的触角,或用心灵去感应,就能辨认出当时的状况,倾听到筑墓人的声音,从中判断出,那是一种怎样的世道,是人间还是地狱?他们是一群会说话的牲口,还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

 只要想一想那遥远的过去,想一想那一去一复返的社会,不由地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此时此刻,我除了用目光去扫描外,还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步一步地去仔细探听。遥想当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除了毒蛇猛兽,很难见到村舍人烟,想不到那时侯,却有人独具慧眼,不但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还认为它有帝王之气,并且禀报到百里之外的咸阳都城,结果被秦始皇采纳了。不多久便派来数十万壮丁,其中有不少是苦役犯,开始在这里大兴土木,兴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城,这可并不是用来代替当时的首都,而是用作他死后的安寝之地,从他十三岁登基开建,直到他死后一共花了三十多年才宣告完工,它就是这座秦始皇帝陵。

 如今,这座规模宏大的地宫就在我的脚下,那些曾经倾尽一国之力,从五湖四海搜来的各种珍宝,仍然静静地躺在地宫之内,这是一笔天文数目的财富呀,假如秦始皇还活着,也用不了其中的十分之一,各种各样的稀世珠宝、金银器皿、应有尽有,至于那些金鸡金鸭金大雁,如今唯在古籍上才能窥其一斑。

 让人感到不思议的是,堂堂一个大秦帝国,仅仅延续了十余年,就被摧毁了,唯这座地下宫殿,却至今保存完好,这简直如同天方夜谭。在陵园中,我一边行走,一边漫无边际地遐想,这样那样的谜团确实是太多了,最让我着迷的,并非那些翡翠宝石,它本质上依然是石头,只不过质地较为纯净、洁白或者暗中会发光而已,并无半点实用价值,既然在下面沉睡那么久,就让它们永久地沉睡下去。但只要我想起那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和他们的神奇技艺,就会让我心境难平。从某些方面而言,那时的建筑技术,已经超过当今的水平,尤其是那些精英们,可谓一国之宝,却为何偏偏在大功告成之日,这座宏大地宫,反而成了埋葬他们的地狱,连同那谜一般的筑造工艺,也永远在人间消失。

 一将功成万骨枯,为秦始皇千秋功业所付出的代价,何止数十万枯骨,他的赫赫功绩,包括平定六国的战功,也因此而大打折扣,还被后人骂为暴君。平心而论,秦始皇短短的一生,确实做过许多宏伟事业,除了统一国家,还有治国安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方面,让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这可谓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他还制定了一系列如人同伦,书同文,车同轨等,这些方针政策,有的还一直沿用至今。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帝王,一方面,他高瞻远瞩,具有雄才大略。另一方面,他又是非莫辨,焚书坑儒,后来还被那些江湖术士所诱骗,多次去东海寻找蓬莱仙山,若不是让那些所谓的长生不老仙药所迷惑,就不会死得那么早,也会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来。

 历史是严肃的甚至是冷酷无情的,可有时也会跟人们开一下玩笑。这在我参观兵马俑陪葬坑时便深有感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本地村民在挖井时,无意中掘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那些如真人般大小的陶俑,慢慢地从泥土中裸露出来,从此,这个神奇的兵马俑陪葬坑,很快便公诸天下。当时,有些人确实被这一发现冲昏了头脑,为让世人惊奇一下,已顾不了太多考虑,也不作技术方面的考量,不管有无维护能力,一场大规模的清理和发掘便从此开始,在一种好大喜功、一切以眼前利益为动机的驱使下,很快就从深度数米到数十米不等的地下,刨出了一批又一批铜车铜人和铜制器皿,更多的便是陶俑和兵器。据说,当时它们不但整体完好而且色泽鲜艳,可一接触到空气,就迅速转化为泥样的锈色,除了几个现场目击者之外,很少人能亲眼看到那种让人感到惊喜万分的一瞬间。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和出土,确实激起了人们一阵又一阵的狂欢,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变化,那些与真人一般大小,且表情各异的秦兵秦将,他们的面目已经开始变暗,那些排列整齐,表情生动,那气吞山河的操练场面,还有他们的战袍,他们的颜面,便逐渐地退色,甚至脱落了。原来他们是被泥土包裹着的,如今却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渐渐被氧化、被腐蚀,眼看世界第八大奇迹有可能被毁掉了,这让许多人感到痛心不已。为此,有关方面才开始认真对待起来,并请来许多专家,经过种种努力,却始终解决不了这一科学难题。无奈,只好依照原来的办法:怎样发掘出来,便怎样用泥土覆盖回去,待我这次前往参观时,只看到区区一个坑道,陶俑已经不多,场面也不再壮观了。

 骊山,不愧是一座神奇的山,更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仅有秦始皇帝陵,还有华清池、大雁塔等著名风景区,它们正在等待着我前去。在陵园之内,我一路走走停停、寻寻觅觅,虽然只有二个多小时,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跨越了二千多年,领略了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并且重新认识了那个叱咤风云的秦始皇帝,可我的心情并不觉得轻松和愉快,想着那一场又一场猛兽般的战火和那生灵涂炭的场面,心情一直是沉甸甸的。当我跨出陵园大门、即将与其告别之时,眼前突然一亮,一棵棵金灿灿的银杏树,顿时扫去了胸中团团阴霾,这时才意识到,眼下正是金秋时节,在经历了一次思想远游之后,我终于又回到了艳阳天的二十一世纪。

                         首 发于《骏马》文学月刊2019年11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