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松生的头像

罗松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29
分享

茶马古道之歌

   如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除了吃住之外,又加上了一个关键词:旅游,此举不但可以放松心情,消除工作压力,若能进一步去观察和体验,还可以了解到其中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我现在来到的就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它叫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一个著名的驿站,是滇川藏接壤的一个小镇,可能有许多人还不太熟悉,可它风光奇丽,是块得天独厚的土地。早在南诏时期,普洱、思茅的茶已经芳名远播,为了销售转运的方便,四方茶商纷纷云集于束河,从此,这一原来不起眼小地方,顿时人欢马叫,随之便商铺林立。经过600多年的变迁,已经成为了一个商贸重镇。可惜在多年前的一次强烈地震中,这里也曾遭受重创,但很快又恢复了元气。如今,在古香古色的街巷中,许多人又来寻找当年的古驿道,想再一次聆听赶马人所唱的悲怆骊歌,去解读那早已消逝了的历史传奇。由于年代久远,故事又纷繁复杂,歌声也隐隐约约,似有似无,我也只能静下心来,仔细倾听,并用漫笔的形式记录下来。

   远在数千万年前,印度和欧亚板块发生了剧烈碰撞,于是,在中国西南部,便隆起一条条山脉,形成了奔腾的河流和斧劈般的绝壁。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那虎吼狼嚎,咫尺天涯之地,居然有条千年古道,它绵延数千公里,无论春夏秋冬,一队队的骡马,满驮着茶叶及各种贷物,艰难地行走在仅能容足的绝壁中,还要从那命悬一线般的竹缆之上,滑过咆哮的江河,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这条有着千难万险的古道,如同一条长长的独弦琴,专为那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赶马人,用双脚去弹奏一曲曲悲凉凄怆的命运之歌。

   在旅途中,我一般是不读书的,因为我的眼睛要留来读山读水读断砖残壁,但我总会随身带本有关地理方面的小册子,不明白的地方便翻开来看看。如今这个地方对我来说,确实存在太多的疑团,如果不认真查阅,很多细节便会忽略过去,也就不会知道,在一千年前,这一带尚属南蛮之地,因其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那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野生茶树,并将它的枝和叶,用来制作生津解渴的饮料。到了唐代,这里的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已得到蓬勃发展,人们便开始把它制成了茶饼,受到广泛欢迎。其时的西藏牧民,所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茶,他们的主食是牛肉羊肉,唯有饮茶可以帮助消化,在他们看来,茶,实属神品。藏民们因大量放牧牛羊,自己又食用不完,正好用来以物易物,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再带些皮毛、胎胶、麝香、鹿茸、雪莲、虫草等,就可以把那些茶砖茶饼以及各种生活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回藏区各地。

   无奈路途遥远,彼此又相隔千山万水,用货物互易,谈何容易。只能依靠骡马帮忙,马和骡不仅能走善驮,且任劳任怨,一向都是牧民的好帮手,既可身负重物,又能长途跋涉,除马骡之外,还有谁能够胜此重任?于是,这里便出现了一支特殊的运输队伍——马帮。试想想,背上驮满货物的马队,由普洱、丽江、束河、林芝,直到拉萨,得经过多少高山,跨过多少急流,走过多少戈壁?途中还会遇到多少凶险,传来多少噩耗?每走一趟,多则一年,少则十月,据从这条路上回来的人说,无论哪片丛林,哪条沟壑,哪片沙丘,都能听到呜咽的悲风,看到累累的白骨。

   那种悲惨的历史,那些沉痛的哀歌,随着时代的更迭,早已消失得无踪无影。然而,这里的一块块石头,一方方青砖,经过长久的马踏人踩,依然光亮无比,如同一轴摊开的历史长卷,唯有风沙来浏览,唯有细雨在阅读。如今,茶马古道又渐渐地热闹起来了,这回可不是马帮,而是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挎着相机的背包客,他们来到茶马古道,不是为了普洱的茶,也不是为了拉萨的虫草,他们远道而来,目的是想一睹这绝地风光和塞外风情,并在荒滩戈壁及崎岖山道上,追寻那马帮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蹄印。

   茶马古道,不同于李白放歌的蜀道,也没有那么诗情画意,这是一条古驿道,是滇、川、藏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各族人民的生命之道,想要真正了解它,首先就要了解那时的马帮,在马帮停留歇息的地方,也叫做驿站,无论是中途歇息,还是茶马互市,都是其它地方所不能代替的。当时最著名的地方,就是我现在来到的这个名叫束河的古镇,这镇子不大,它紧邻着丽江,我一走进来,立即就感觉到它古老纯朴的气息,街道两边,尽是古香古色的客栈、酒家和饭庄,漾溢着浓郁的纳西族风情。在元末明初,这个驿站最为兴隆,那时滇西的茶,经由大理、丽江,再从迪庆运往拉萨,束河便是一个最重要的中转点,每当黄昏时分,队队马帮以及肩扛背驮的行客,便会陆续来此投宿,一到入夜,满街满巷,灯火通明,饭菜与酒香,顿时弥漫着整个古镇。

   我在街上转了一圈,它的特色是很明显的,到处有走马,骑马者有男有女,一般都不是单枪匹马,多为长长的马队,前面有个带路的牵马人,牵马者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让人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异域风情。这古镇的位置依山临河,故名束河,河岸绿树成荫,有小桥有栈道,河水清澈见底,各种鹅卵石历历在目,游鱼穿梭其中,耳畔还有蝉鸣鸟唱,蝉噪林愈静,鸟鸣古镇幽,此情此景,不仅让人心旷神怡,还会让人流连忘返。

   我正漫无目的地走着,不觉来到一条古香古色的小巷中,看到有块长长的木牌,上面写着“茶马古道博物馆”,我便好奇的走了进去,一踏入门就见到一个阔大的园子,园中有不少人物塑像,再里面就是展览室,室内展出马帮用过的各种各样实物和图片,除了有各个时期保存下来的诸多样式的茶砖茶饼茶柱外,还有马鞍、蹄铁、皮衣、皮袋以及各种各样的钱币票证等,由于时间的侵蚀,上面已覆盖着一层斑斑驳驳的痕迹。在展馆中我还看到了天神壁画以及各种唐卡,从前的马帮,每次出发,家人不仅要担心半路有土匪劫掠,同时还可能遭遇各种不测,因此,祈求天上诸神保佑,便成了这里最为隆重的启程仪式。

   走出博物馆,不一会便来到一处风景点,名为九鼎龙潭,潭中绿波荡漾,深不见底,岸边曲径通幽,红亭隐约,有人正在观景,有人正在小憩,山边立着一座寺庙,临水映影,景致独特。我进入里面合掌参拜,除了观音菩萨,其他都是纳西族的神。束河古镇的景点并不算多,但与其它地方不同,这是个清静安然之福地,可以来这里观花赏草,可以来这里寻幽探秘,即使什么也不想,单单游手好闲也行,就来这里打下坐,发下呆,当回明清时代的隐士与闲人。

   我离开寺庙后,继续溯流而上,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水源头,山边悬挂着一道瀑布,真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惜我没有诗人王维的那种洒脱,正欲返回,偶然看见前面立着一块牌子,上写“茶马古道”,我真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对于茶马古道,我曾经千百次地想象过,也梦见过,相信终有一天,肯定会与它相遇,甚至连什么时间地点,用什么方式遇见,也曾想到过,可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之下遇见。更出乎我意料之外,这茶马古道,实在是太不起眼了,这宽不过二、三寻,边坡乱草蓬蓬,杂树丛生,中间多用不规则的石头铺成,凹凸不平,那是因为经过了无数人踏马踩而留下深深的痕迹,由于长期的风雨洗刷,看去依然光滑无比,看得出,这里经常还有人迹走过,要不然,它早就被那疯长的野草吞没了。我急忙抬起脚步,终于踏上真正的茶马古道,此时,我不由的百感交集,在我的想象中,这被马帮踩了千百年的古道,这条经由滇川藏辗转到达尼泊尔印度的交通要道,是直接联结丝绸之路的国际通道,不仅行商巨贾,贩夫走卒,也有朝庭官吏;不仅西南各民族,也有藏族回族穆斯林以及汉人走在这一条古道之上,在过去的岁月里,可谓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可惜我来晚了,当时的马帮,已经一去不复返,当年的盛况,也早已烟消云散,真叫我深感遗憾,就象早年约好的一个女子,待相见时,却已经老了,这不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人老了,经验就会丰富,若是路老了,就会形成积淀,这就是历史。一朝一代,一代帝王或一代王爷,与一条道比起来,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茶马古道,可以说是一条时空隧道,只要静静地倾听,依然会传来沉重的马蹄声,那是一曲无尽的长调,一首漫长的悲歌,从唐、宋、元、明、清一路唱来,虽曾几起几落,几度兴衰,但从没有停息过,也没有沉寂过,直到祖国解放,公路铁路,已经穿山过河,那悲凉的长调,才宣告结束。

   现在的我,已经放开所有官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目的是想捕捉到那些微弱的音符,收集到那些散失的信息,去复原那首旷古长调,以此唤起对往事的记忆,它就是茶马古道之歌,虽然它已经失传,如今无人能唱,但作为边地人民的心声,相信会有永久生命力的,我坚信这里的高山还记得,这里的深谷已收藏,因为马帮的铁蹄,已经把一个个音符写在了无数石板之上,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发现,就能聆听并且还原出那首唱了近千年的茶马古道之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