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代散文》的头像

《当代散文》

内刊会员

散文
201911/06
分享

朦胧之美

韦君

黄昏开始的时候,我俩相伴去郊外。寻 一处高高的土岗,依偎着坐下来,等待着暮色 降临。

圆圆的太阳渐渐落下,在远山的后面。 暮色开始蔓延,在迷蒙天地间,天空一派青白。 背后灰色的城市有些朦胧了,高楼矮房的轮廓 也模糊起来,与落照远去、暮霭融融的颜色融 为一体。黄昏渐深的静谧,一点点弥漫开来, 远山、田畴与村庄,在无边的宁静中一派安详。 天地浑然一色,充满着你的感知空阅, 不敢发出丁点声响。

肃穆的静寂中,沉醉于这 宏大的天地合一,任这颗渺小心灵融入其中, 飘忽游走。

一、朦胧的样子

“我喜欢黄昏的样子……,还有,秋天的 颜色。”我喃喃自语。“我也是呀!”她不知我 在说什么,却惺惺地追随我,我自言自语:“黄 昏是平静,是奔波喧嚣后的安宁。

万物都要休 息了。如此结束了一天,你不觉得舒畅么?” “为什么呢?”这个“舒畅”她能听得懂, 转过脸来痴痴看我 :“白天不好吗?早晨不好 吗?白天多明亮!大家忙碌工作 ;清晨是一天 的开始呀!让人充满希望和力量。” “不错。但白天和清晨的好处,或者也是 它的短处,不能与黄昏比美。”好像在搭理她, 却是说着自己的话 :“清晨,是一天的开始, 希望的开始,莫不也是奋争和奔波的开始?白 天很明亮,但明亮之下呢?那些欲望、拼搏与 心计,莫不是明亮下的黑暗?那些争抢拼搏、 尔虞我诈、肮脏龌龊,不是在你死我活地厮杀 么?何况辛苦劳碌!”她愣愣地看我,眼睛睁 得好大,准是被我吓着了。 我无须管她 :“但黄昏呢?却恰恰相反!

一天的辛苦纷争后,人们乏了、累了,终于可 以停下歇歇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永 恒的真理,是人类在敬畏自然,尊奉自然,顺 应自然。因此,黄昏是劳作的憩息、收获与安 慰,是停歇与整理。黄昏到来,人的心境才可 以平和,才可以休息身心,喝茶吃饭饮酒、逛 商场买东西,可以享受生活了!这般轻松的心 境与时光,清晨和白天可有?” 她住住地看定我,一点一点听着,又完 全懵懂地“哲学”地点点头 :“你说的对。”然 后比着我的话再说一遍 :“我觉得也是。黄昏 是安宁的,那如梦如幻的迷蒙,安慰着人们 疲惫的心,安慰着辛劳的白天。”莹莹暮色中, 那脸儿温润柔和,如太液芙蓉。

二、朦胧的景色

“我刚才说的,不过是黄昏对于世俗的意 义。黄昏的美好伟大,更在于她的审美,在于 她审美时所昭示的思想和哲理。”“说说看哪!” 她转过身,把手放在我臂弯里,好奇的脸儿直 冲着我。

“你看那些树,原本一点也不茂盛、不好 看。可现在呢?黄昏的朦胧中,它们显得那么 茂盛,那么葱茏!没有了稀疏,没有了杂乱, 也没有了平凡。你再看田野丘陵,白天挺枯燥, 现在却全不一样了 :在暮色中,白天的简单平 凡不再,而丰厚、凝重、蕴蓄。再看村庄,小 河和远山,白天时多么平常,现在也浑厚,深 远,缥缈起来!只是由于黄昏,只是由于朦胧, 由于你看不清,它们才美好起来,神秘起来!” 学着我的样子,她也眯起眼睛,尽量向 远处张望。我觉得,最好将这个质里再重申一 次 :“正是因为黄昏,因为她的朦胧,才遮掩 了它们的原本、它们的缺陷、问题和简陋,淡 化模糊了它们的本来。

才让你看见眼前的模样, 一片迷蒙,一派混沌。

让你将平常、平凡与平 淡,变成了美好。变成了遐想与追寻。遐想那 里的神秘美妙,追寻他们的内里未知。”这时, 她就装作一副遐想的样子了!

三、朦胧的生活

“其实,朦胧在告诉我们许多东西,许多 生活的哲理。”回首背后的城市,除去高高低低、 星星点点、明明灭灭的一点微小灯烛,只有一 派迷蒙 : “当你执著于生活的真实具体、问题困难、 细节或丑陋,希望将它们弄个清楚明白时,更 多的问题困难、细节丑陋,也会不断生发出来。

现实中的许多东西,往往是可以淡化、可以模 糊、可以略过的。当你淡化、模糊、略过它们 时,真正的主体或大局,便会凸显出来 ;思路 于是清晰,解决处理于是畅快。现实太纷繁太 复杂,执着于某些细节,也许是不必要的。当 你宽宏豁达时,那些困难麻烦、纠缠烦恼,自 然会迎刃而解,争斗伤害也免去了。” 说话的功夫,那朦胧渐渐浓厚了,放眼 四望,几无所见。“这些,莫非不像黄昏朦胧 的效用么?”这回,她的思路有点跟不上了, 尽管在听。我管不了许多。仍然在朦胧中发掘 着什么 :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说的正是这个。 西方的模糊数学、模糊哲学、模糊科学,说的 也是这个。

一个‘难得糊涂’,把人生哲学参透, 精粹又凝重!朦胧模糊能将景物淡化精粹。同 样也能将人生和社会的问题淡化或丢弃。人生 愁苦艰辛太多,社会是非繁杂太多 ;如果只管 直面认真,弄个清晰明白,小小人生何以堪? 淡化一点、模糊一点、糊涂一点,有什么不好? 有什么不能?对世俗超脱一点,对繁杂是非割 舍一点。怎么不行?如此,心灵何不宽松,精 神何不畅快,日子何不快乐轻松?”这一番话, 简直是刀枪剑戟、刮风下雨都来了! 我不想装有学问,只是话到嘴边了 :“古 人说‘略带三分拙,兼存一份痴。微聋与暂哑, 均是寿身资!’不仅不是逃避,而恰恰是真正 的聪明智慧,真正的性灵放达。”我有点激动, 她表情全无。

四、朦胧的艺术

暮色浓了,山岭田畴愈加模糊,天地浑 然一色。她傻傻地沉默着,我欣赏着眼前,思 考着什么。许久,才轻轻开口,好像同自己说话: “艺术何尝不是?何尝不需糊涂淡化?当 文学艺术达到某种高度时,作家或艺术家已不 再关注具体或细节,而专注作品的精神或气象。 中国文学艺术注重写意,西方则注重写实。这 个差异,非艺术家之差异,乃东西方文化的差 异、宽宏博大与具体细微的差异。”

就是这个黄昏,就是这份朦胧,让我越 想越多了 :“大自然不是吗?中国人面对大自然时,并不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细节构成, 而是从整体中获取大的精神和思想,汲取自然 的大美。西方却恰恰相反。”这回,她是一声 不吭了。但没关系,她并不影响我谈话。

也许, 该讲个故事了 : “在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庖丁为 文惠君解牛’的故事……”她好像突然获得了 发言权,赶紧抬头问我 :“什么故事呢?快来 讲讲!”我不理她 :“文惠君看了庖丁解牛, 问道 :‘你解牛的技术怎能这么高?’庖丁说 : ‘我爱的是道,而不是技巧。我用心神与牛交汇, 细节自在其中,才可以游刃有余呢!’文惠君 高兴地说:‘听了你的话,我明白养生之道了!’ “文中庖丁所说的‘臣所好者道也,进乎 技也’,文惠所说的‘闻庖丁之言,吾得养生 矣!’正是在说 :万事万物无非一理,只有超 越细节具体、注重规律本质,才能够进入更高 的境界。道,永远高于技 ;养生之道,正在游 刃有余中获取。”

我回头看看她,并不是想取得她的呼应, 而是看看她的傻样儿。她只作沉思状,像是想 弄懂什么的样子。我想到了德彪西 : “德彪西在创作中,往往会半闭着眼睛, 让心灵去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才创作出天籁洋 溢的声音。他的作品充满了性灵情感之美,让 美妙清灵,缥缈朦胧、撼动心旌的旋律,震撼 着人们的心灵。

这些声音若隐若现,仿佛远在 天边,无边无际 ;又仿佛近在眼前,在抚摸亲 昵着你 ;仿佛在森林深处,让你听见草木的呼 吸,昆虫地呢喃细语 ;让你感受到依偎爱人怀 抱的甜蜜,两颗心地窃窃私语……” 昂首四面。四面一派模糊不见,仿佛混 沌未开 :“为什么在无形的音乐中,你可以听 见看见,并感受到万物的模样、心灵的颜色? 音乐不是绘画雕塑,不是视觉可见的艺术,她 没有具体,没有形象 ;德彪西的音乐,更如云 烟雾霭飘渺 ;但你为何能感受到那么多?能深 深融入你的心灵?不是精神与心灵在体味么? 在朦胧中体味,在无有中体味。

如此,你也许 会明白‘大音希声,大象希性。大方无隅,大 器免成’的玄妙所在了。”沉默,长时间地沉默。 夜色正在降临,朦胧不再。我俩牵手起身, 默默无语,转身走下山岗即之而来的,将是黑 夜,是万物憩息的时候,也是丑恶罪恶暗行的 时候了。然后,是白日的光明,万物生长收获、 劳碌奔波的时候。然后,又是一个黄昏。

2019年第2期《当代散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