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代散文》的头像

《当代散文》

内刊会员

散文
202102/01
分享

“颂碑”寻访记

朱长忠

朝阳刚刚露头就像是个火球,放射出灼热的 光线。此前的连日阴雨,空气湿度很大,从高速 公路远远望去,地面弥漫着一层如梦似幻般的雾 纱。

看来今天将是一个分外潮湿闷热的“桑拿天”,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急不可耐地踏上了寻访一座 颂碑的旅途。

前几天,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领导不经意 间谈到,多年前,他在局水利建设科担任科长期 间,经常驻守在德州潘庄引黄干渠最上游的一级 沉沙池工地上。在那附近有两个村,一个是杨庄,一个是王楼,由于地处偏僻,盐碱涝洼,生产生 活条件十分恶劣。更不巧的是,由于引黄,大量 的泥沙需要处理,必须占用这一带大量的耕地。 起初,村民们担心,本来就不多的保命田被沉沙 池占压,原就很苦的日子会更加雪上加霜。可是 为了全市的引黄大局,他们还是忍痛割爱,砍伐 了果木,迁走了祖茔,把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薄 田让了出来。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无私的奉献, 对于他们的生存状况也挂在心上。市水利局与齐 河县政府商定,两个村统一规划,整体搬迁。同时, 将原本是盐碱涝洼的土地淤积上 4 米厚的黄河泥 沙,再在沙土上面覆盖半米的红土,并按田成方、 路成网、林成行,沟渠路林相结合的标准,将还 耕后的土地交还给村民。村民们搬进了新村,耕 种上了平整肥沃的土地,十分高兴。他们在村子 里立下了一块“颂碑”,以表达对水利部门的感激 之情。

在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这位老领导很动情。 他说,退休多年了,挺想念那个地方,惦记着乡 亲们,也不知道那块用水泥做成的碑还在不在? 我年纪大了,行走不便,你们要是有机会就去看 看吧! 这是一条极有价值的线索。持续了很长时间 的扶贫攻坚世界瞩目,目前到了最为关键的收官 阶段。因工作性质,水利部门一直处于扶贫第一线, 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清楚。我们的扶贫攻坚做的 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竖立在村里的那块 颂碑就是最好的见证。于是,我们决定去村里实 地考察一番,寻访那块颂碑,与村民们零距离接触, 看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听听他们的心声。

刚刚八点,汽车下高速公路,拐向省道,再 走入乡村公路。许是习惯了宽敞的国道,乍一进 入狭窄的乡村公路,还真有点担惊受怕,路旁是 几排杨树,高高的玉米棵紧紧依偎着眼前的小路, 连日的大雨,路上坑坑洼洼里积满了水,汽车时 而在积水中跳跃,时而紧擦着下垂的树枝和歪斜 的玉米棵而过,只要对面驶来摩托或电动车,我 们就得贴边缓行,以免泥水四溅。

我们决定由远 而近,先去杨庄,然后去王楼。并且不和乡镇领 导打招呼,把车停在村外,漫不经心的去寻找那 块碑,与老乡们随意聊天,这样,我们看到的、 听到的才是最真实的。 车到杨庄,我们便在村口外面下车,像是游 客的样子,说说笑笑向村里走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齐整的街道。宽宽的水泥路, 修剪过的绿化带,一排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伸 向村尽头。朝村里走去,农舍呈井字状排列,整 齐划一,一条条胡同里,门楼两两相对。这种结构 布局依稀地反映着是当年统一规划、整体搬迁的 模式。沿街的墙不知何时被粉刷成米黄色,经过 雨水的洗涤,显得更加整洁。几乎每家沿街的后 墙下部都布设了自来水和天然气管道。

记忆里, 晨霭中井台上挑水的身影,暮色里缥缈的炊烟, 曾经是乡村美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随着自来水 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的开通,使得这一美景不再, 当然这不值得怅然。略感美中不足的是,管道的 布设有点生硬扎眼,甚至是有些“煞风景”。还有 那些网线架的设很凌乱,高高低低,横横斜斜的 穿街过巷。不过·,这些些小的“瑕疵”丝毫没 有影响到我们的兴致,行进途中的风景里哪里又 是十全十美的呢。 村子里面很静谧,几乎听不到声音。我们想 一块碑嘛,应该是在比较显眼的位置,比如村口 或十字路边之类的地方。可是我们在这些地方并 没有发现任何碑刻之类的建筑。

正在疑惑间,胡同里一户人家的大门“吱呀” 一声,从里面走出一位老乡。咋一见到生人,他 的神情略显惊讶。我赶紧递上一支烟,自我介绍, 然后说明来意。听说我们是“市里的”,要找一块碑, 这位老乡很是热情。他思量了一会说道,我们这 个村搬迁时,我正在外面做生意,具体情况不是 很清楚。要说石碑,我们村委会院里倒是有一块, 我领着你们去看看吧。

在去村委会的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他说, 他今年六十七岁,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在县 城买了楼房,闺女也已出嫁外地。他们老两口一边看着小孙子,一边种着六亩多地,没啥愁事, 日子过得挺顺心的。当我问他你们老两口有多少 老年补贴金时,他显得格外兴奋,忙不迭地回答道, 有啊,还不老少呢,两人加起来有三百来块钱呐。 在城里,一个小孩子的零花钱足以是这个数 目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区区三百来块,至于 这么兴奋吗?我心里话。

在村委会大院的草丛里,我们找到了已经断 为两截的石碑,拂去泥土一看,却是一块记载着 该村杨姓谱系分支的族碑。见我们有些失望,这 位老乡说,要不,我给村主任打电话叫他来给你 们说说吧。我们连忙说不用了,咱们随便转转走 走看看就行啊。

从村委会大院出来,刚好碰到一位老人赶着 一群羊出门。赶紧上前打个招呼,这位牧羊老汉 说道,地里没啥活计,趁空到河边沟畔去放羊, 也当是出门遛弯透透气。他的老伴站在大门口, 目送老汉出了村。我们问她,你家这是养了多少 只啊?值不少钱。她像是有中风后遗症,手扶着 门框,说话有点颤抖 :也没养多少,十来只,要 是赶上好价钱,能卖个万把块吧。几年前我得了 一场大病,亏着新农合给报了一大块,再加上老 头子勤快。要不然这日子还真有大麻烦哩! 看着她说话不太麻利,我们也不忍心多聊, 便继续向前慢悠悠地走。

一座门楼下面,有几位老太太围着一张小矮 桌喝茶说笑,神情悠闲。看到我们几个走过来, 颇为热情地招呼说,今天天热,来喝口茶吧。我 们这里的水好。前几年市里来扶贫,给我们无偿 打了机井,安装了自来水,水质好,水价还低, 基本不用花钱。我信步走进门楼坐了下来,一边 接过一位老太太递过来的茶碗,一边说,你们这 里的水肯定好喝,因为你们这里是引黄沉沙池淤 积起来的,是黄河粗砂,水的赋存条件好,又加 上有引黄干渠侧渗补充。

她们好奇地问,你们是 哪里的,大热慌天的,到我们这个偏远的地方来 干啥啊?领着我们的那位老乡说,他们是市里来 的,要寻找一块碑,说是当年咱村里搬迁时,村 民们立过一个碑,有这回事吗?一位看上去年纪 最长的老太太眯着眼睛回忆了一会说,是有这么 回事。当时我们和王楼村一块搬迁的,我记得好 像是两个村商量着立了一块碑,把这块碑放到王 楼了,就立在他们村的路边上。

提起那块碑,一大群人就七言八语地打开了 话匣子。 这位说,共产党真好,没忘记咱们这些又偏 僻又穷困的老百姓。原先咱们这个村穷得叮当响。 那时候有个顺口溜 :旱年收蚂蚱,涝了养蛤蟆, 不旱不涝收个啥?白花花的碱疙瘩。我嫁到这个 村六十多年了,头些年,除了过年就没见过白面 馍馍是啥样的。咱们的穷那是远近有名,村里的 姑娘不好找婆家,打光棍的小伙子可多了。自从 有了引黄清淤,有了扶贫,咱们这才过上了好日子。

这位还没说完,旁边的那位就抢过了话茬, 过去做梦也想不到能搬到新村,住上宽敞明亮的 房子。原先的荒碱涝洼成了风水好地。那些老光 棍现在也都儿孙满堂喽! 一位一直默不作声的老人,眼里噙着泪花, 慢言慢语地说,现在的政策多好啊,做饭有天然气, 喝茶有自来水。以前人老了,全靠儿女们。要是 赶上有不孝的孩子,就只能听天由命,自生自灭。 越老了越没有尊严,全看儿女们的脸色,要是生 个病闹个灾,连寻死的心都有。哎!自古到今, 都是如此啊。你看看现在,到了岁数就有老年补 贴,病了有新农合给报销一大块。

不错,现在我 们这些老人一个月一二百块钱,在你们城里人看 来不算多,可我们能解决大问题了,少拖累孩子们, 在儿女们面前也有了尊严。 听着她们的话语,突然想起给我们带路的那 位老乡在说起老年补贴时的那股兴奋劲,不禁为 自己的浅薄而羞愧。

告别了杨庄,又来到了王楼。 王楼村比杨庄稍大,有 1300 多口人。但村庄 的布局与杨庄几乎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在村 口有一个颇为壮观的牌楼,上书三个鎏金大字 : 王楼村在牌楼底下,我们遇到了一位颇为健谈的村 民,据他自我介绍,他是一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毕业的老高中生。那时候的高中生在村里可算得 上是挺高档的知识分子了,一直干民办教师。当 他得知我们是市水利局的工作人员时,显得格外 亲切,他说,我年轻时经常修河,你们水利局的 同志也常驻我们村,有些局领导都认识,至今还 记得他们的名字。

就在我们聊得起劲的时候,有几位村民路过, 也都停了脚步,一块说话拉呱。 关于那块碑,他们几位记得都比较清楚,当 年村民们非常感谢水利局、感谢各级政府对于我 们的关心,让我们过上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好 日子,大家伙就商量着立一块颂碑,告诉后人, 记住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记住共产党的大恩。 立碑的位置就在村口,可惜的是,当时我们本地 石材很缺乏,也找不到刻碑的石匠,没办法,就 用水泥板做碑材。随着时光的流失,那块用水泥 做成的颂碑历经风化剥蚀,破旧不堪了,前几年 村里扩建公路时,碑就破碎解体了。那位老高中 生还能背诵出碑文的大致内容。 冒着大热天跑来,却没有亲眼目睹那块碑的 尊容,这不禁让我们生出一丝丝地遗憾。

说到当下村民的生活,这几位的叙述与我们 在杨庄听到的大致一样。不过,那位老高中生因 为肚子里墨水多,对于外面的世界也比较关注, 他的话引起了我们格外的兴趣。他说,现在咱们 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这是不假,老百姓深得改 革开放之利也是货真价实。但是,这一切都是在 党的领导下,我们自己艰苦奋斗得到的。

想当年, 我们也是出大力、流大汗,着实不容易哩!你们 问问这几位,当年也都是修河挖渠干出来的。 可不是咋的。一位一直坐在电动自行车座的 老同志说到,我从十六岁就出河工,黄河、徒骇河、 马颊河、漳卫河,除了在本县,济阳、商河、临邑、 庆云、武城都去过。

秋收一完事,推起小车就修河, 一直干到天寒地冻,过完年一开春又马不停蹄地 接着干。在工地上,吃得是地瓜面窝窝头和萝卜 咸菜,喝得是玉米糊糊。从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上工, 一直到天黑顶着星星才收工。 听我们聊得热闹,一位老太太也凑了过来, 大门大嗓地说,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出去修河,我 们在家里的这些大姑娘小媳妇也没闲着,成立“铁 姑娘队”,修大寨田,整地修渠搞绿化。你们是用 推车修河,我们是手抬肩扛,手上磨出了茧子, 肩膀被压得又红又肿。

那时候的口号是,干到腊 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再下手。咱们的这些事,现 在的年轻人没经历过,说出来他们都不信。 老高中生像是作总结似的说到,那时候不像 现在都是机械化,全凭人拉肩扛,我们祖祖辈辈 吃苦受累,兴水利、除水害,战天斗地,水利工 程的老底子都是那个时代建成的,为今天的发展 打下了基础,党和政府没忘记我们当年的奉献, 给我们扶贫,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第一这是我们应得的 ;第二我们很知足 ;第三, 我们懂得感恩。咱们年轻时苦也吃了,累也受了, 但是总算是赶上了好时代,可以说是青春无悔, 不负韶华。

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声音,我们很受感动。 就要离开这儿了,还真有点不舍。刚才因没 看到那座颂碑的遗憾一扫而空。金杯银杯不如老 百姓的口碑,那座颂碑虽然没有找到,但群众的 眼睛是明亮的,人人都有一杆秤,那杆秤就在他 们的心中。

车子驶出乡村公路,这里离黄河大堤很近, 听说黄河上游连日大雨,小浪底水库正在提闸放 水,以便腾出库容,迎战洪峰。

我们决定登上黄 河大堤,去看看母亲河那浩浩荡荡东归大海的磅 礴气势,这股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气势会给我 们的扶贫攻坚战役以深刻的启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