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代散文》的头像

《当代散文》

内刊会员

散文
202103/12
分享

救赎失去诚信的脸皮

文/犁米

“小—鸡—了—哬!卖小鸡了……”

八十年代以前,乡间春天的街头,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卖小鸡的人。说是卖,其实是先赊给买鸡的人家,等到秋后小鸡长成或能下蛋了,他们才拿着账本到赊鸡的人家去敛鸡钱。这一相互信任的买卖关系在民间沿袭了几百年,大多数人都能够遵守这一信用法则。但是,也有不守规矩的人,那是极少数。在我们村有“一人赖账,全村受辱”之说,谁若触摸诚信这条“红线”,村人就会让他在在全村民面前“红红脸”。

卖小鸡的男人挑着一对用竹篾编制的圆形大鸡笼,走街串巷地在村里招揽着他的生意,长长的扁担两头微微地上翘,随着卖鸡人的前行,那两个扁圆形的大鸡笼也有节奏的、一上一下地弹跳着,小鸡仔唧唧地叫声,透过密密麻麻的笼隙洒满了窄窄的山村小巷。

卖鸡人高吭的喊声、小鸡的鸣嘀声,引来了一群看热闹的孩子,他们就像一群饿食的跟脚狗,似跟似离、不紧不慢地粘在卖鸡男人的屁股后面,那卖鸡的男人挑着沉甸甸的挑子,借着扁担一起一伏地弹性,扭秧歌般行走在崎岖不平的石板路上。

“担子直,担子弯,扁担底下压汉奸……”

卖鸡人背对一群唱顺口溜的孩子,不温不火,不理不睬顺着崎岖不平的石板路向前走着。有时实在憋不住了,也会掉转脑袋向他们训斥道“熊孩子,回家吃奶去。再这么没大没小,我就去你家告你的状,让你爹打你的屁股蛋子。”

“小—鸡—了—哬!卖小鸡了……”

高吭的叫卖,打破了小山村的平静。站在大街拉闲呱的大嘴女人们,扯着嗓子朝着卖鸡人大声喊道:“卖小鸡的,你窜得那么快干啥?是不是前面有人掉了块肥肉等着你去抢?”

卖鸡人听到有人喊,急忙来到女人堆前,放下担子,随手抽下搭在肩上的毛巾,边擦汗边笑嘻嘻地说道:“俺这些鸡娃子,根正苗壮,秋后个个都是‘小银行’”于是,他将鸡笼子上面的圆顶形的盖子轻轻地推到一边,只露出巴掌宽的一条缝。一只只金黄色的小鸡,像一只只毛茸茸的黄绣球,你挨我、我挤你地转来转去。挑鸡的女人不管不顾、伸出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拨来推去地捉拿心仪的小鸡,把笼子里的小鸡吓得挤成一个团、搭成一个垛。也有勇敢的鸡娃子伸出它那尖尖的嫩喙,在那女人的手背上捣米似的啄来啄去,直把那女人痒得咯咯咯地开怀大笑……

还有似乎有挑鸡经验的女人,急匆匆地从家中端出一盆清水来,把鸡娃子的双脚轻轻地蘸上一点水,然后再放在地上,赶它向前跑,用土法子来甄别小鸡的性别。如果小鸡仔跑直线,那肯定是“鸡婆子”,假如东张西望、曲里拐弯的不走直道,这鸡仔八成就是个“鸡汉子”。那个年代,老百姓辛辛苦苦地养几只鸡,图得就是让它多下蛋,换俩个零钱维持生活,哪有养了公鸡杀肉吃的。老百姓过日子,除了饲养一头猪外,家家户户几乎都养鸡。养鸡不单单是下蛋换钱,而且还是农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如果谁家不养一头猪、不养几只鸡,暗地里就会被人指责为“不过日子”,只有猪打滚,鸡跳墙、六畜兴旺才像户人家。

“张爱卿小鸡10、王永强10只、吴家林15只……”不一会儿,卖鸡人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下了一连串的姓名和赊鸡数量。

赊完鸡后,卖鸡人高高兴兴地挑着空空的鸡笼子回家了,不用担心赊鸡人会出现欠账、赖账、不给鸡钱等现象。秋后,鸡娃子们都长大下蛋、鸡蛋换成钱了,卖鸡的人拿着赊鸡账本,挨村挨户地来敛鸡钱。卖鸡人与买鸡人之间,执行的是一种互相信任的实物“借贷关系”,卖鸡人卖得是“信任”,买鸡人赊得是“诚信”。

俗话说,有交易就会有欺诈,不讲诚信的事情偶尔也会发生……

记得有一年秋天,有个卖鸡人来到我们村,他站在春天卖小鸡的那个地方,焦急地转来转去,从中午一直找到日落西山也没找到那位叫“向北照”的赊鸡人。他打听其他赊鸡人,都说我们村没有这么个人,为了证实这件事是真的,卖鸡人还仔细地描绘起了当时赊鸡人的模样:男的,三十五六岁,矮个,驼背,邋里邋遢的,浑身还有股脑油味。

“吴、王、张、朱、孙,李、孟、亓、毕、刘。满村就这么几家姓,扳着手指头也能数得过来,就是没有姓‘向’的。”村里鹿王氏大娘快人快语、竹筒子倒豆子般地向卖鸡人把村的情况做了个简单介绍,就在卖鸡人准备放弃的当儿,鹿王氏大娘一拍脑袋自言自语地说:“难道是他?”

“你等着,我去会就来!”说完,她颠着小脚噔噔噔地顺着胡同向北走去,进了一户人家,不一会,将一位三十五六岁模样的男人拖了出来,揪着他的耳朵,将赊鸡青年提溜到了卖鸡人的跟前,问道:“你看是不是这位‘向北照’赊得你的鸡仔?”

卖鸡人对着“向北照”的脸面,看了看后激动地说:“就是他。”

“快把钱还给人家,不能因你一个人坏了咱们全村人的名声。”

“就这三角钱了……”

“向北照”哆哆嗦嗦地从裤兜里摸出了三张皱皱巴巴的一角纸币,伸到了卖鸡人的面前。

“还欠人家多少钱?”

“还有七角钱,那个我就不要了。”卖鸡人赶忙说道。

“不行,欠账还钱,天经地义,耍赖皮不行!”鹿王氏大娘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头戳着“向北照”的脑袋说,“人要脸树要皮,没钱就说没钱的话,做事要有实心眼,不能用花花肠子坑人家。”同时,她还从自己的衣兜了掏出了七角钱替“向北照”垫付了所欠的鸡钱。

原来这位“向北照”’的真名叫亓昌平,平时比较懒惰,为了迷惑卖鸡人,他在登记自己的姓名时,想打擦边球,于是就耍了个小聪明,因他在赊鸡地方的北边住,所以就登记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假如卖鸡人找到了他,算卖鸡人有运气,找不到算是卖鸡人倒霉了。

现在,村巷里虽然再也看不到挑着挑子卖鸡人的身影了。但是,诚信是一个人、一个村庄的“脸皮”与“符号”。老百姓讲究,丢啥也不能丢了“脸皮”,“脸皮”比生命重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