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代散文》的头像

《当代散文》

内刊会员

散文
202109/17
分享

王家庄,一个品海渔村的沧桑记忆

单宝剑

眼前的王家庄村,已经完全融入现代化新农村行列,就连叫了千百年传统的“村”字,也被“社区”二字所替代了。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前,这个临海的渔村,曾经留下过一些苦涩的记忆……


王家庄村的由来


葛洪在《神仙传》里记载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说自从她当仙女以来,已经见到东海有三次变为桑田了。后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城阳区上马街道王家庄社区的变迁,用“沧海桑田”来形容,虽不够确切,却倒也形象。王家庄社区位于城阳区上马街道办事处西南5.8公里。据老人们回忆,王家庄村改社区是2004年的事,祖祖辈辈他们都是以王家庄村相称。王家庄村现在约有近八百户人家,村内有王、苏、周、李等11个姓氏,其中王氏为第一大姓。该村位于黄海胶州湾畔北部海岸线上,村前不到一公里就是海边盐田,海岸线从村前蜿蜒向西折向南,形成一个半环形天然的渔港盐滩,是远近闻名的滨海渔村。

王家庄村历史上曾长期属即墨县治管辖。该村始成于明朝万历初年,王氏祖兄弟四人自青州府临朐徙迁入即墨之西以居,取名王家老庄。如此算来,距今约有四百余年了,当然这些对现在的村民来说,都是遥远的历史了,他们只是靠口口相传了解个大概,没人细究。但有些直接或间接的记忆,却是深深刻印在他们的心中,象一个个抹不去的历史符号,各自演绎着不同的版本,相同的故事。


渔盐之村的往事


对过去的王家庄,村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村前的那片盐田记忆。

这是一片有盐有味的土地,深深地烙印在村里人的记忆里,这是一处被沧桑斑驳与厚重渲染过的地方,承载着这个渔盐之村的品格和梦想。王家庄,古来以盐闻名,因盐而兴,在几百年的盐业生产外运过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晒盐运盐打渔持家渔盐文化。

由于该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个村的土地很少,村里人主要是靠打鱼晒盐、运盐为生,素有“北种地、南晒盐”和“夏捕鱼、冬运盐”之说。王家庄人肯吃苦,善经营,逐步置办起了自己的盐田,购置起了自己的渔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盐场主、渔船主等有能力的户为主的渔盐大户和靠为盐场主、渔船主帮工为主的打工户,另外还有部分靠耕种几亩田地为生的农户,这一自然分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局。据说最好时村里拥有既可捕捞又可运盐的大船就曾达到十八条之多,私家盐场二三十户。记忆中,那时村前的一大片白晃晃的盐田,被这些私家盐场自然分割却又相互毗邻,鳞次栉比,海风吹来,村子附近到处都弥漫着混杂渔腥和盐咸的味道。这些大船,平日里渔民们用于出海捕捞,冬天没法捕捞时也闲不着,可以用来运盐,把盐场里堆积成山的海盐源源不断地运出去,年年如此,成了区别于其他渔民村落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每年的冬日里,在属于王家庄的这片海面上上演。

这样的情形,大概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民户滩互助组、高级盐业社,后又经公私合营,与邻近的其他几个高级盐业社并入国营青岛东风盐场。使这里从一个单打独斗式的濒海渔盐村落,发展成一个占地36平方公里的中型盐场企业,一度成为国内闻名的实现海盐生产机械化的样板盐场,当时的东风盐场还拥有自己的盐业专用码头和专用铁路,可见其规模和红火程度。

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推进,这样的场面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盐场的撤离消失,王家庄村人因地制宜,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濒海优势,逐步发展起了养貂、养猪和近海滩涂养殖等产业。


令人难忘的茶余记忆


留在王家庄村人记忆里的,还有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茶余往事。据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大集体时,村里有十个生产队,队队都拥有自己的集体渔船,生产队里经常将下海捕回来的鱼等海产品按户头和人口分到家家户户,分鱼成为人们的一种期盼和独特的风景,每家每户派人到渔船码头,围拢在小队里的队长、会计们身边,随时听着自家的名字,拿着分到的鱼有说有笑地回家。

那时,凭借大集体人多的优势,在村前海滩上,二三十人拉滩网的场景也令人历历在目。大家共同喊着号子,随着潮涨潮落一起拉网,不仅拉上的各种鱼虾令人兴奋,单那种欢乐、那种融洽、那种男男女女齐心协力合作的氛围就让人陶醉不已,以至时常怀恋。


闻名乡里的柳腔草班


柳腔,是发源于即墨、胶州一带的地方小戏,很受当地民众的喜欢与厚爱,当地有宁可三天不吃饭,不可一日不听戏的说法,王家庄村的人自然也不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庄的柳腔在当地可是很有名气的。据说早在140多年前的清末年间,村里有个名叫王化杆子的挑头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经常在即墨、胶州一带外出演出,长此以往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王家庄风格",代代相传。大集体年代,每当冬季来临,渔船封船上岸,渐次闲下来的村民们便开始自己找乐子,唱柳腔当属首选。村里专门组织起小剧团,白天晚上的练、唱,不仅在自己村里演,正月里还到临近的其他村里演,很受欢迎,往往每年春节过后要演到正月十五才不得不停下来开始忙生产。据说该村的柳腔剧团人人都拿得起放得下,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拿捏的有板有眼,很是到位,曾有人将他们与专业剧团混为一谈,不相信他们是来自农村自发组成的小剧团,为此村里人常常引为美谈向亲朋故友谈起,那种自豪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