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代散文》的头像

《当代散文》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7/03
分享

芦苇荡

文/藏润龙

“芦苇萧疏天气清,水含山色照重城。绿鞠何处管弦地,碧落旧时钟鼓声。三峡桥边秋雨过,六鳌宫里夜潮生。萧郎秦女无归约,十二瑶台空月明。”夕阳西下,河中的片片芦苇,在霞光中留下一道道婀娜多姿的迷人倩影。

史料记载,这条河发源于崂山的西麓。其源头有二:一是源于北宅街道峪夼社区东北蛤蟆石和东南莲花山诸涧之水。另一支鸿园社区北雾陆顶和茶花顶诸山涧之水,全长19公里。在崂山区境内先后流经鸿园、东陈、沟崖、南北龙口、牟家、枯桃、张村、下庄、东韩、中韩、西韩等自然村。其出崂山辖区后先后经过李沧区、市北区(原四方区的一部分),沿线大约经过20个村庄,在闫家山与李村河汇合,最后流入胶州湾,流域面积69平方公里。

五年前,我来到了这个单位。单位门口是一条能并排通过两辆车的柏油马路,马路的另一面就是这条河。我从小生活在海边,每天和大海朝夕相处。在海边,我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当不惑之年到来时,也算是中年大叔了,我到了这个新单位。单位虽然不大,但是附近有山有水,甚合我意。离单位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是几个尚未开发的城中村。这些自然村彼此相连,民风简单而又朴实。空闲时,我常常一个人沿着河边走到村落里,体验一下我以前从未感受过的风土人情。

我第一天到新单位时,被单位门口的这条河深深吸引了。她虽不像大海那样宽阔,但有着涓涓溪流。她虽然没有波涛汹涌,但是平静的河面上的倒影,常常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我喜欢这里,更喜欢河里成片的芦苇。

芦苇,是河中的一大美景。远远望去,一大片的芦苇上面都顶着一只只的芦花。风一吹,芦花飘到了树上、路上、还飘到了路人的脸上。这些野生的芦苇没有绚丽的花朵,也并不出彩,却能让人感到它的朴实和平淡。微风吹来,水中的芦苇仿佛是披着轻纱的少女,摇曳着婀娜身姿,舞起悠扬的水袖,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引发观者的无限遐想。

其实,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中可以看到,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将边缘化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演化为具有超越意味的审美文化。而究其思想根源大约可追溯至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它是中国古代士大夫调节入世与出世的一种方式。强调的心灵与艺术的关系,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因闲发情、以情寄闲,而将个体人格与精神气质放到山林田渚中张扬的隐逸文化显然是自然与心灵发生关系的典型代表。闲情隐逸成为士子带有皈依色彩的精神故乡,在这类诗词中我们也常常能见到芦苇的身影。

春光明媚。河岸边的柳树最先发出嫩芽,紧接着精致的樱花、美艳的桃花也竞相绽放枝头。与此同时,河中的芦苇也不甘示弱,它们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滋润在清冽的河水中,一根根争先恐后地吐露新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某个晴朗的日子,在河岸附近摘一根芦苇芯用嘴吹响,耳畔里听到的鸣响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童年的快乐记忆中。水面上零零星星的几只野鸭子,在春姑娘的召唤下,野鸭子扭扭身子,抖抖翅膀,在水里闲庭散步般的觅食,欣赏着早春的美丽景色。贾岛在《雨后宿刘司马池上》中这样描写芦苇: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炎炎夏日。河滩上的芦苇已长得很高,一阵风吹来,芦苇荡变得活跃起来,他们前推后仰,沙沙作响。运气好时,你能看见一些长着褐色或者是黑色羽毛的水鸟自由自在穿梭在芦苇之间,它们把这绿色屏障的芦苇荡当做自己的家,可以安全舒适的生活在这里。这些芦苇不图名利,以它弱小的身躯默默无闻地为张村河装点了一点姿容,也为水鸟们提供了栖息生存的家园。

秋风送爽。河中的芦苇已经开始枯黄,但它们仍然笔直地挺立着。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阵秋风吹过,纺锤似的芦苇叶全都平平地顺风指向一边,好像无数个风向标。此时苇秆顶上洁白的芦花随风徐徐升空,形成一个个绒球,在张村河上空飘曳,把秋天的小河装扮得更加美丽,更有成熟少妇的风韵。“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杜甫在《蒹葭》中如此写到。

寒冬将至,冬意凛然。河中的芦苇失去了往日的生机。白居易在《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中是这样写的: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此时,园林工作人员在芦苇丛中,正用手中锋利的镰刀或者割草机将成片的芦苇割倒。岸边散落着一片一片的芦苇叶。看到这一幕让人心中有一丝凄凉,心中难免有一些伤感。但是,如果不把这些枯死的芦苇割倒,将会影响芦苇来年的发芽、生长。冥冥之中,新与旧、生与死,又开始了新的轮回。

更神奇的是,我在单位的栅栏附近发现了一株芦苇。它长得并不高大,和一些蔷薇攀藤类植物长在一起,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秋末冬初,寒风袭来,北方几次降温后,树上的叶子基本上都脱落了。失去了树叶的保护,这棵芦苇藏不住了,露出了真面目,被我发现了。但我疑惑的是,这株芦苇是如何来到这里的?这里到河道还隔着一条柏油马路,它是如何生存的?事实证明:它就是一株在这里自然生长的芦苇。虽然历经风霜,远离兄弟姐妹,却顽强的存活下来。大自然太神奇了,更让我敬佩的是,这株孤零零的芦苇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忍受力。

当地人有句名言: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而这条河,是崂山的母亲河。当地的老人告诉我,最初这里先有了这条河,后来河流沿岸才有了住户,陆陆续续建成了一个个的村庄,如张家下庄,李家下庄,董家下庄。河水以前很干净,后来由于附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乱排污,没有进行雨污分流,导致河道被污染了。原先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了,河里的鱼虾也不知了去向。随着水质净化厂建成,不仅处理了市政污水管道中的污水,还为河道补充了充沛稳定的水源。现在,河里鱼虾成群,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茶余饭后,河两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散步的好去处。男女老幼,大家三三两两来到这里,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每逢周末,这里更被钓鱼爱好者称为“钓鱼圣地”,甚至有钓鱼爱好者不顾车马劳顿,从市区开车几十公里过来钓鱼。

夕阳西下,正是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的时候。漫步在河岸边的栈道上,凉风徐徐吹来,吹在身上是那么的惬意。空气中夹杂着芦苇丛中一抹淡淡的清香,闭上眼睛,用力做一个深呼吸,立刻感到神清气爽。一边是城市中崛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一边是小桥流水赛江南般的诗画韵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身临其境的我,感到时间仿佛静止了,整个人也已经陶醉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