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文念
蓬莱,城内有一个奇特景观,让这座海滨小城从睡梦中醒来,已经不再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取而代之是藏匿于街头巷尾灯火通明的各家面馆,循着灯光望去,面馆里若隐若现是师傅紧张忙碌的身影,这是师傅们正在为这座城市的早餐“积极备战”。早餐不是别的,就是满城人情有独钟,都爱吃的蓬莱小面。王福禄是这其中的一位响当当的小面师傅。
一
见到王福禄的时候,他紫红色宽大的办公桌上放了四盒已经煮熟的蓬莱小面面坯,旁边还有各色图案的塑料袋里装有的冻干卤、浓缩卤、鲜卤……只见他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望、闻、问、吃”对用四家工厂的面粉做成的蓬莱小面,从“色、香、味、筋、形”等几个方面做着细致甄别,以测知哪份生面做的蓬莱小面更筋道、不坨、不粘,更适合精湛工艺,落口更有面香……
“这是对蓬莱小面的第一道关口,面粉把关,每个环节都疏漏不得!”寒暄之后,王福禄看我一脸的疑惑,笑着给我做了解释。我心想:无关乎不管是游客还是市民都愿到他的店吃小面,说他家做的小面好吃,鲜美,原来如此!
现年六十五岁的他,老骥伏枥,一如既往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喜欢的蓬莱小面,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从不退缩抛弃,从不为各种诱惑所动,自始至终割舍不了蓬莱小面那份情怀,一直执着坚守做着蓬莱人离不开的这碗小面,让正宗的蓬莱小面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以蓬莱人特有的耿直与细腻,精益求精地把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舌尖美味从蓬莱的“博物馆”里请了出来,不仅做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还让这个足不出蓬莱的“小家碧玉”掀起了盖头,以大家闺秀的姿态,高昂着头颅,神气十足地走出了蓬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自觉地接受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海内外客商的啧啧称奇。
看似平常的一碗小面,他含辛茹苦的付出了一辈子心血,48年来,他一心一意只为做好这碗面。从一头乌黑铮亮头发的小伙子做到两鬓斑白的饮食大师。如今蓬莱小面已经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成了这个美食项目的传承人。这个荣誉对他来说实至名归。
同时,他一方面在传承中创新,一方面在创新中传承,他还结合蓬莱小面的制作、传承和研究,做了大量发掘、抢救、传扬工作,通过追溯、挖掘和整理蓬莱小面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硬是把散落在民间的记忆、行走于江湖的技法、口口相传的“秘籍”“绝招”,去粗取精,以教科书的方式记录传承下来,不仅起草制定了《鲁菜蓬莱小面》地方标准,还独具匠心,先后推出了八仙面、一窝丝、齐王面等三十余种系列新品,让蓬莱小面再度成了蓬莱的又一身份证明和刷脸印记。
二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蓬莱,一个梦幻仙境般的城市,自古素有“山海名邦”和“人间仙境”的美誉,神奇的海市蜃楼,美丽的八仙过海传说,东寻不老药的秦皇汉武,迷人的海天风光,奠定了蓬莱东方神话的策源地。更让人羡慕的是苍天偏爱蓬莱,在黄渤海交汇这块物华天宝的圣地上,早就巧妙的安排了大海的珍品与陆地的小麦姻缘,勤劳朴实的蓬莱人千百年来不负大自然的馈赠,从山海精华凝练出来了鲜美风味的蓬莱小面,让散发着神奇而诱人光泽的“蓬莱小面”成为地域美食文化的翘楚。蓬莱小面虽说算不上中华美食的“名门望族”,但在仙境蓬莱、胶东绝对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地方名吃,在山东负有盛名,甚至在全国也享有盛誉。蓬莱小面已沉淀为自己独有的专属美食记忆,一座城市的鲜明性格和符号!
从建国以来,叶剑英、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蓬莱时,都品尝了蓬莱小面,对其赞不绝口,并鼓励将其传承下去。
旧时,蓬莱农家喜食面食,馒头、花卷、千层饼、包子、面条等,尤以面条为最。蓬莱小面逐渐从蓬莱乃至胶东沿海地区民间日常面食打卤面基础上脱胎而来,打卤面是胶东老百姓的最爱,红白喜事,过年过节,招待客人,都要吃面。参加婚礼,不叫吃席叫吃面。大喜她妈吃面——没数,人人皆知,说明吃面深入人心。蓬莱小面演变为地方传统名吃,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期间有兴有衰,但其影响日渐扩大。来源于民间传说,是由清末将领宋庆的父亲所创立,后在民国时期一个叫衣福堂的人将蓬莱小面推陈出新,把蓬莱小面做到了极致,人称“衣福堂小面”。他的做工及用料很是考究,而且颇有经营之道,食客慕名而来。每晨只售百碗,引得蓬莱城里及城外人一时以吃不到他的小面为憾事,小面却因此名声大振,遐迩闻名。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这为蓬莱小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蓬莱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蓬莱小面的商家众多,店铺林立,王福禄蓬莱小面脱颖而出,成为翘楚。经过48年的探索,从事餐饮行业近半个世纪的王福禄义不容辞地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从最初的为谋生到后来的以振兴蓬莱小面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已经成为蓬莱小面第三代传承人,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中坚守诚信底线、又在发展中赋予新的内涵,才得以使200多年匠心之旅的蓬莱小面,成就了“小面乾坤大,精琢福禄长”的“非遗”光芒。
在胶东一带,许多美食都是以大为奇,以大为美,以大闻名,如大鲅鱼水饺、胶东大馒头……唯独蓬莱小面以小命名。这里的饮食多为大江东去派,总是大盘大碗吃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但蓬莱小面独树一帜,颇有些江南袖珍细腻韵味。它以面坯精致、柔软、卤汁多、又以其清鲜味美、风味独特别具而自立特色。蓬莱小面在用料、做工、火候十分讲究,制作技术高,工序很繁琐,包括和面、溜条、出条、制卤等工艺流程,操作技术难度高,是其它面条操作技术难以比拟的。做小面,和面最见功夫,手要一松一张,讲究三遍水、三遍碱、九九八十一遍揉。这样调制的面,柔中带韧,韧中见柔,在摔面师傅手中一个柔软面团,三拉四摔,几个回合,几近绕指柔,上下翻飞,一个面团即被摔成白条细细软软的银丝,将面条下锅煮熟捞出,冷水过凉,此时小面黄里透白,爽滑劲道,碱香味好。如果算得十分,摔面只占三分,倒很像贾平凹对女人的评价:三分漂亮,七分态。这小面的卤即是小面的态,正宗小面的卤一直延用当地叫作加吉鱼的一种海鱼熬汤调制,十分鲜美。现在除了加吉鱼以外,还可以用辫子鱼、黑鱼、海蛎子等做卤,味道也很鲜美。制作小面的卤要先做底汤,就是把老母鸡和新鲜棒子骨放入清水中文火炖九个小时以上,然后捞出汤开卤。随后将加吉鱼洗净去鳞,剔除鱼肉放入底汤中煮10分钟。最后再依次加入葱花、姜末、黑木耳、食盐、老抽、大料、香油等佐料,待汤烧开时,再将打散的鸡蛋撒上。这样一碗细如发丝,汤卤鲜美,热气腾腾的蓬莱小面即大功告成,不及下箸,已是垂涎三尺,有幸吃得,三生难忘,实在是海滨风味地方名吃的佳肴,几有仙气缭绕于身的滋味。
无论是柳芽返青的春季,还是白雪飘飞的冬季,每天清晨大街小巷的酒店、宾馆、寻常小店,都是挤满了最钟爱、最渴望吃到蓬莱小面的人流,蓬莱小面成了市民情有独钟的早餐,满城只吃一碗面,似乎人们永远没有吃倦,更没有吃够似的。只要能来吃上一碗地道的蓬莱小面,鱼肉带着刚出海裹着一缕缕海风席卷舌尖,微风过处洋溢起鲜美无比的面卤弥漫周遭,顿感神清气爽、浑身劲儿十足,那可是再舒服不过的选择了。什么是珍馐美味?大致不过如此罢了。难怪有人调侃,蓬莱小面金不换、赛过神仙不一般。蓬莱小面除了作为大众消费的早餐,还在隆重丰盛的筵席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醉如梦之时,最后每人来上一碗现场制作的蓬莱小面,既表达了宾主之间绵长悠远的牵挂和感激之情,又为彼此增进互信、携手并进作了最好的见证。席间,再畅快地打上一个舒服的饱嗝,那才叫真正的酒足饭饱。这些人间烟火味的隐约之笔,诠释蓬莱小面锦上添花和画龙点睛的奇妙所在。
三
蓬莱小面,融进非遗传承人王福禄的生命里,是从他年轻就开始了。回想其中的甘苦,王福禄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说起来仍陶醉在年轻第一次摔面成功的喜悦里,脸上闪烁着幸福和自豪的光。
1975年5月份,17岁的王福禄到蓬莱县招待所学徒,进门先干三个月的杂活,每天凌晨4点起床,收拾客房卫生、用拖车外出拉水等。厨师分工不是那么细,炒菜面案混合一起干,过了一段时间,师傅看小伙子勤快,舍得下力气,就开始教他学习鲁菜。那个年代,蓬莱小面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平日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吃上的,大人手里的钱宽裕了,才舍得买一碗面吃。只有上面领导来了,招待所才上蓬莱小面招待。怀着对吃碗蓬莱小面的渴望,他开始用心关注蓬莱小面,想跟师傅学这门手艺。
“那个时候学小面是个苦差事,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厨师一身油烟味,在社会地位也不高,男的不好找对象,有许多人劝我另谋出路……”他回忆了当时学小面的情景。
但好学的王福禄逐渐喜欢上了蓬莱小面,心里这份小面情怀在日益生长,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制作蓬莱小面的手艺学到手,冥冥之中好像他要终生与蓬莱小面相伴。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尤其是冬夏两季,小面和面的水温是最难掌握的。师傅看他能吃苦,悟性高,便毫无保留地把和面的绝招窍门传授给他:比喻说夏天和面,那时候没有冰箱,头天晚上可以把和好的面装进水桶里放入深井里,冰它一宿,第二天调面冰凉的,就好像用的是冰水一样,这样和出来的面软硬合适,便于小面制作。经过他勤学苦练,师傅一次次点拨拉扯,他日渐技长,拼碟炒菜、打条摔面拿得起,放得下,基本能胜任了,得到师傅的认可,一年的时间他就出徒了。
说到这里,他眉飞色舞,说出他刚出道不久外出制作蓬莱小面带来的快乐和荣耀:“农村乡下办喜事儿,师傅带着我去打个帮手,我高兴地用围裙包着头,就和现在当帽子用,穿着白色力士鞋,骑着自行车,带着工具,一路哼着小曲,高兴地到了喜主家。一做就是三十多桌菜,蓬莱小面是压轴主食,在客人一声一声赞叹中将宴席推向高潮。每每宴席结束后,喜主的夸张和那份热情至今不忘,临走还要赠送二斤桃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内心的高兴劲儿如初,甚至我当时听到他内心的欢笑声。
从乡亲吃小面的眼神里,从喜主认可感激的招待中,王福禄敏锐察觉到蓬莱小面发展的前景,从此以后,他更坚定学好蓬莱小面技艺的信心,蓬莱小面在他的心里情结更浓厚了。这种触动心弦的美好或许就是蓬莱小面温柔的力量。
1978年,王福禄到北京化工部蓬莱水城疗养院独自挑摊干厨师长,真正意义说他走上了独自制作蓬莱小面的舞台,拉开了与蓬莱小面一场忠贞不渝,天老地荒的爱恋与传承。
在制作蓬莱小面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一踹而就的,不只有鲜花和鼓掌,也有当场给他个下马威,令他脸面无光,难堪与无奈。他给我讲述一个至今忘不了的“扣盆”故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蓬莱涌现出兴办乡镇企业的先锋——新八仙,当时新八仙这些人都在家里请客。有一次冬天,我和师傅袁克伦、沙喜家到一位新八仙家做菜摔面。和好面放在锅台上,我们喝完酒轮到我摔蓬莱小面时,在面案上操作几下,我傻眼了,心里极度慌张,浑身冒出一身冷汗。毁了,出徒多少年了,摔不出蓬莱小面了,给客人造成浪费不说,在蓬莱这些有头有脸的和师傅面前丢尽了脸面,当时我无地自容,有个洞儿就能钻进去……”但他知耻而勇,虚心请教师傅,沉下身子分析“扣盆”原因,找出了冬天水凉了,面筋大,和面水温、比例掌握不好而导致。
这次败走麦城的教训,对他的打击很大,几天几夜他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给年轻气盛略有心浮的他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深知驾驭蓬莱小面的娴熟技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成功的。
不经炼狱般的煎熬,哪来的高光闪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王福禄全身心地投入到蓬莱小面制作中,从和面入手,在小面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上深钻,苦练。和面是第一个技术节点,他反复实践,对比,也不知他和了多少吨面,最终找出和面成功的密码——“甩手水”:其次在余下的工艺上他反复锤炼,熟中生巧,直至游刃有余。醒好面后进入第二道工序:溜条,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顺筋”,面在案板上反复摔打、有节奏似的“啪啪”作响,宛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入盘,然后在渐渐拉抻、两端对折成8字形打扣并条,如此反复抻抖多次直到将面溜顺。接下来就是“出条”,出条是制作小面过程中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先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醭面,用手将面条搓得粗细均匀。手中指朝下勾住打扣,手心向上,两手同时朝两边抻拉,如此反复7次,即7扣256根成细匀条,细如毛发。一个动作常常在面案上练习好多次,动作要连续性,一气呵成,直到满意为止,一天站得腰直立不起,胳膊有时累得肿胀、双手举不起来,晚上睡觉也痛。
“夏天做小面是最苦的,穿着白色工作服,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衣服湿得透透的,急剧的消耗体力。夏天温度高,和面、打条速度都要快,慢了,面粘了,摔不出来小面了……”王福禄一股脑儿说出夏天做小面的那种艰辛和付出。
春夏秋冬,蓬莱人,是在早晨吃上一碗小面迎来新的一天,王福禄则是雷打不动每天凌晨4点钟已经开始制作调卤了。
风霜雨雪,他在蓬莱小面的娴熟技术、规范工艺、严格的食材标准、恰到好处的拿捏分寸,矢志不渝地跋涉、攀登……他的魂魄已经融进蓬莱小面,熟知他的人都称他为“面痴”。写到这里,让我想起冰心在《繁星》里的一句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如今王福禄的蓬莱小面制作技术,匠心工艺,炉火纯青,现场制作的仪式感赏心悦目,成为饮食文化独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食之酣畅若狂的不仅是鲜香趣美、柔韧有余、丝缕情长的蓬莱小面,还有那给人们带来的令人目接不暇的艺术般的视觉享受。
半个世纪的小面生涯,王福禄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和面时反复揉搓的坚韧,还是抻面时折返摔打的刚劲;无论是甩面入锅时的飘逸潇洒,还是选材精益求精,打卤时的一丝不苟,都承载着制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对食材的理解、对人间烟火的热爱、对用心做出一碗好面的严谨和追求的完美体现。正是这些长年累月粗犷中的细腻、精致与讲究,成就了灵动鲜活蓬莱小面的前世今生。”
四
“在蓬莱地内,王福禄蓬莱小面怎么这样火?”这是长时间我心中的疑问。见到王福禄,他的经营理念独到让我豁然开朗。
“信誉是用不完的资本,诚实是打不倒的品牌!我请书法家写好放在店内最显眼的地方。蓬莱是个旅游城市,无论本地人还是游客,小面都是一个价格。有人说我傻,让我卖给游客贵些,但我不能那么做。以摔良心面、做良心人,以诚实和信用经营,维护好蓬莱小面的名声。”王福禄店内经营这样做,作为首任蓬莱烹饪协会会长在行业内也大力提倡。
在蓬莱家喻户晓,都知道王福禄蓬莱小面的食材很讲究,严把进货质量关,食材当天采购,当天使用,不积压。所有面卤底汤一律采用新鲜大棒子骨,五百天左右的老母鸡熬制,虽需要近10个小时,耗电成本高,但也不改弦易张;勾制面卤,始终如一采用地瓜淀粉,尽管操作麻烦,废料多出卤量低,市面上已有工序简单、成本更低的土豆粉可代替,但他从开业一直延续老辈使用的地瓜淀粉,这样开出的卤,正宗地道,味道醇厚独特,倍受消费者喜爱。
“开卤的海蛎子,第二天海上刮大风,市场海蛎子贵了,店内仍然不涨价,按原价出售。面条现吃现摔,如果哪天小面剩余,卤剩了,不管是十碗、还是二十碗,第二天改作它用,坚决不卖给消费者 !”王福禄说到这,从桌子上一个夹子翻出当时拍照的片子让我看。
每碗小面明码标价,均按标准化出售,每碗小面摇卤有几个海蛎子是有定数的,从不随机摇卤,保证每个碗里不少于四五个大海蛎子。
小面用水量很大,在店开业之前后院打了一眼井水,有的员工建议使用井水降低成本,但王福禄认为井水离小区污水管道太近,为了消费者健康,决不能用井水开卤、刷碗,坚守一直使用净化水。
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蓬莱小面美食,师傅在场,立即现摔:如师傅下午两点下班以后,则向其游客解释清楚,不是现摔的小面,这是在下班前制作的蓬莱小面,征求其同意后再售,然后赠送其它食品以示歉意。
“宁可生意不做,钱不挣,也不能砸了蓬莱小面这张金牌!”在坚守蓬莱小面标准面前,王福禄毫不动摇,寸步不让,铮铮铁骨,有股血性和骨气。
一家国企上门找到王福禄,想与他长期合作蓬莱小面政府推荐项目,为了降低小面成本,让他从面卤中剔除海参花和紫菜,卤汁只打个鸡蛋,放点味精就行。
“那怎么行,既然合作,就要按照正宗的蓬莱小面配比标准去做!”王福禄面带微笑,郑重说出自己的想法。
对方从王福禄的言谈中,察觉到想让他降低蓬莱小面制作标准,恐怕是不行的,婉转地说:“这笔长期合作大生意你不做,有多少人就抢不到手啊?”王福禄不是个糊涂人,听懂了画外之音。
“蓬莱小面是蓬莱人民的,不是我王福禄个人的,如果我只为赚钱,看你的生意大,不管蓬莱小面的声誉,那不就侮辱我的人格,毁了我48年坚守蓬莱小面的底线了,我也愧对蓬莱小面传承人的称号了!”王福禄掷地有声,最终,一口拒绝。
眼下有许多人看好蓬莱小面这张美食名片,各地纷纷登门加盟,一个加盟店可收取八万元。目前与他合作有两个店,事前签了合同,合同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定凡店里售出的蓬莱小面,各个环节必须符合其制定的标准。王福禄不是收取加盟费一走了事,而是常常不定期的秘密考察、走访,听听取消费者的意见,结果加盟店违约,偷工减料,减少工艺环节,赚取更大利润,直接影响蓬莱小面声誉。
“你砸了蓬莱小面的牌子,就休怪我端了你的饭碗!”
夜深人静,王福禄辗转反侧,思来想去,虽然没干到年限,尽管赔钱,还是要立即解除加盟,在他心里,蓬莱小面的声誉胜却金钱。
他找来加盟商,有理有据,陈述危害,干净利索,毫不留情,责令停止加盟合同。加盟商摇摇头,心服口服;知道底细的人说王福禄真傻,到手的钱不赚,眼下还有这样的人?
“蓬莱小面如何与时俱进,冲出突围,走出低质量徘徊的困惑?”王福禄说这是他成为蓬莱小面传承人之后思考最多的问题。
蓬莱小面在很长的时间,价格一直停留在三四块钱一碗,与蓬莱飞速发展的旅游业不相匹配,容易让游客对蓬莱小面的美食质量产生疑惑,经过市场调研,走访有关人士,他独树一帜,从提升店里软环境,小面的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入手,执行新的蓬莱小面质量标准,决心让蓬莱小面凤凰涅槃,来个华丽转身:一碗小面六元钱。
一时舆论哗然,说啥怪话都有,食客观望有之。结果小面价格的提高,来这里吃小面的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常常是门庭若市,排队吃小面,成为蓬莱小面旗舰店,全国游客品尝美食打卡基地。
五
近些年来,蓬莱小面名声越来越大,王福禄更忙了,公益传授小面、“非遗”展演、节目录制、外地人拜访学习,这两三年,他十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等全国主流媒体展演录制和访谈,大篇幅、多频次、全方位的跟踪报道了蓬莱小面,提升了蓬莱小面的知名度、关注度和美誉度。
“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2020年1月8日,我来到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现场展示了蓬莱小面技艺。”虽然过去三四年的时间了,王福禄谈起来一脸的兴奋和自豪。
自从他知道要去国外展演蓬莱小面,激动之余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做得更完美,更能通过蓬莱小面,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美食”的味道。
为了自己的味蕾敏锐,他不抽烟,戒掉了多年喝酒的爱好,我问他为啥这样做?
“这样可使味蕾保持最佳状态,尝尝面,喝喝卤,棒子骨汤新不新鲜,隔没隔夜,达没达到标准,一下就泾渭分明,方见知晓!从色香味很快分辨出来究竟了!”王福禄满有把握地说。
每天早晚,他主动练习太极拳,让身体保持柔软韧性,体壮形美。
临近几天,王福禄虽然高兴也掩饰不住内心压力,这毕竟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展演。
“晚上失眠,心想千万不能让年轻扣盆的事件重蹈覆辙,一旦扣盆,丢掉不只是我王福禄的脸面,更重要的是损害了祖国的形象!”王福禄说起当时最担心的事。
到了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天寒地冻,白雪飘飘 。他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走进超市面粉专柜,发现这里是全麦面粉,这种面粉筋道大不好摔。
第二天,就要现场表演蓬莱小面技艺,怎么办?
连夜调好面,稀一点,他根据经验,明知面筋隔宿会增大,第二天他再调块面兑上,这样面筋就适度了。
这天,总统来了,大使来了,美食专家来了,爱好美食的异国朋友来了……
寒风凛冽,王福禄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地马步站在面案前,端庄大方得体,双手握住一团面,打条像柳燕飞,凝聚强大的力量支撑两臂上下翻飞,左右开弓,神奇的舒展成胸前的无数条,齐刷刷悬着,行云流水,似画家的工笔画,紧接着双手举起亮面宛如大鹏展翅,数个面条精灵宛若活泼调皮的小丫头,气定神旺可劲舞着,如痴如醉地涌出一股股人间烟火,刹那间往锅里下面似天女撒花,沸腾之水化成道道白里透黄的彩虹,麻利捞面像沉入海底捞金,最后一道工序面条盛在碗里扣成绽放荷花一朵,浇上鲜美香气面卤,动作连贯之美,一气呵成,现场沸腾了,迎来阵阵掌声……
用蓬莱小面的鲜、香、趣、美锁住异国他乡朋友的味蕾,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蓬莱小面好吃,中国小面最棒!赢得了外国朋友的连声称赞!总台央视《新闻联播》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各大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蓬莱小面由此开启了“领略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的巅峰之旅。
一碗小面一生情,不用扬鞭自奋蹄。为了使蓬莱小面走得更远,全国各地都能吃上人间仙境美食,他花巨资用两年的时间最近研发创新即食蓬莱小面,匠人传承鲜香如初。王福禄早已过了耳顺之年,筑梦追梦的脚步依然铿锵。他说:“只要活一天,就努力将蓬莱小面向前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