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会强
这是两个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消失的物品,都与布料有关,此前可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连它的名字也被人们淡忘了。
铺衬
一日,在微信里偶见最近几十年没有人再提起的“铺衬”一词,勾起了我对这个词及其意义的记忆。
“铺衬”一词,分别有名词和动词之意。用作名词时,是指做衣服补丁用的碎布头或是旧布,用作动词时则是铺垫衬托的意思。本文的“铺衬”是取名词之意,20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人群中熟知这个词的含义,估计70年代生人就有些模糊了,再往后出生的年轻人恐怕就不明白这个词的名词含义了。
“铺衬”,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人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尤其是家庭妇女,几乎会天天挂在嘴边,因为过去旧衣服多,甚至每天都要缝缝补补,自然就会用到“铺衬”。
当时,有一个形容废旧物品的话,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口头语“破铺衬,烂麻穰”,“铺衬”是一些碎布头或是旧布,“麻穰”则是编制麻线绳索的下脚料,既“破”又“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破烂”。一是不值钱,二是没有多大使用价值,属于可要可不要的物品。勤俭持家的人,可能会挖掘它的使用价值,废物利用,年轻人则会直接扔进垃圾桶,一扔了之。但在那个年代,“铺衬”肯定不在扔掉的范围。
布票的使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停止于1983年12月。布料的紧缺,自然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没有化纤只有棉布布料的年代,衣物的损坏自然是家常便饭,屁股、膝盖、上臂肘以及领子、袖子等处,是极易被损坏的部位。那个年代每个家庭人口多,体力劳动又多,棉线布料的衣服又不结实,需要缝缝补补的衣物就多,日常生活里“铺衬”这个词用的就多。所以那个年代工厂里质地紧密、结实耐穿的劳动布工作服(有大、小帆布之分),在做新工作服时,就在屁股、上臂肘等处提前加上了一层补丁,针脚有圆形、方形等,在今天看来似乎是点缀、装饰的作用,但在当时确是为了防止磨损而设。如果当时像今天这样流行开了故意在膝盖、腿部等处磨损成窟窿、散状线条的“乞丐裤”,那就根本不用加补丁了。只是当时的人们没有现代的意识,若是穿着“乞丐服”,只能认为是贫穷、邋遢、流浪的表现,不知如今看见穿着“乞丐服”的青年人,当年打着补丁穿衣的老人们有何感想?
“铺衬”本来就是经过无数次洗涤过的“乏布”,而且过去都是些棉布,不来就不结实,再加上是被人们称之为“破”的,就可见是多么的廉价与不值钱。贫困的年月,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充分利用有限的物质材料,不会轻易扔掉大自然的馈赠。碎布头或是旧布,除了做衣服补丁,家庭主妇们会打上浆糊,把它们粘贴在一起,做成了鞋底、鞋垫、鞋帮里子等。
小时候,假期里我经常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一位长我十几岁的老兄,经常拿“铺衬”这个词,和某位同龄人开玩笑,原因是这位同龄人的乳名与这个词近似谐音。此事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仍记忆犹新。
耳枕
20世纪80年代之前,“耳枕”是作为一种成年女性的陪嫁品出现的。它长约半米左右,宽度大约20公分,高度有十几公分,多用染成的黑色或蓝色棉布制作,枕头的两端用浆糊粘成的多层布料,在上面用五颜六色的花线刺绣成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或是文字图案,中间有一个凹处,不过不是为了保护耳朵,而是填充物的入口处,一般填充细碎的麦穰或是陈旧的棉絮,其实就是普通的枕头。这种枕头,几岁的小孩用正好,大人用就显得太小,似乎是一种装饰品,也好像是专门为小孩准备的。是不是有着娶媳妇接着生小孩“双喜临门”的寓意,不得而知。
母亲和当时的老人们都管这种枕头叫“耳枕子”,很可能是缘于古代“耳枕”名称的由来。在古代,“耳枕”是一种保护耳朵的枕头,在枕头中间挖去一块,空间大小正好保护耳朵不受头部的压迫而得名。因其有古老的传统,属于手工制作,在古代为达官贵人专享。近代民间有变形的“耳枕”流传,而且制作过程繁琐,寓意深刻。
那个年代,谁家的闺女出嫁,就把大约三五十个不等的“耳枕”,用红线绑在三抽桌或是柜子、箱子上,连同家具一起抬到男方。那个年代,有老式的衣橱即是很高档的了,大多只是柜子、箱子、三抽桌等,最轻快的是杌子,就是那种方形面板的凳子,后来发展成了椅子,这是最轻的一件嫁妆,即使是最好的木材做的,能有多沉?而且还要两个人抬着,这样的嫁妆即使走上二、三十里的山路,也是不会犯愁的。
到男方的第二天,是“分盘”,分媳妇从娘家带来的饼干、点心、旗子(一种油炸菱形面食品)等喜干粮以及“耳枕”。这些“耳枕”一般不分到邻居以及本家族远亲,只分给本家族直系亲属,比如男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姑、舅等。他们收到后,会给上多少不等的几元钱,作为赏给上门新媳妇的见面礼。
所以有闺女的家庭,平时就把这些“耳枕”保存下来,反正大人也无法使用,在自家闺女长大成人出嫁时,也就不用自己制作“耳枕”,用积攒下来的足够派上用场。
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不符合时代要求、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以及不合理的风俗总是会被淘汰的。到了80年代末期,这种“耳枕”就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先是布鞋,后是皮鞋。于是,女方在出嫁之前,就要先打听被送鞋者双脚的尺寸,然后根据尺寸去买鞋。人们常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老人们也常说,一人难称百人心。别人购买的鞋子,肯定有不合适之处,还因为若是买了太贵的鞋,收了鞋的人肯定要还给数倍价格至少也要稍高的人民币,也有些难为人,这样也就难免去买一些廉价的鞋子,于是说三道四的言语肯定不少。也有的认为是礼钱给少了,就会被相互议论好长时间,认为是小气、不大方的表现,好事办出了自家包括亲戚相互的矛盾。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一风俗也在逐渐消失了。
和婚事“耳枕”有关的还有“轿杆”,20世纪60年代末,老家东边是本家族的一位爷爷,家里有一副祖传的“轿杆”,这个年代已经不兴抬轿了,不知道借去的“轿杆”派上了什么用场,小时候在家也没见过轿的模样,估计就像电影《红高粱》里的那种轿子。“轿杆”长约六七米,直径10厘米左右,不知是什么材质,弹性很好,经常见到有人来借来还,在当时狭窄的巷子里来回拿动格外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