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晓彬
大学文化源流深,格物致知也有根。
刨根问底在何处?山东平邑话曾参!
山东省平邑县历史悠久,西周时属于颛臾国,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孔门的三千弟子中,有不少平邑籍人或者长期生活于平邑这个地方。比如曾皙、仲由、原宪、澹台灭明等属于“生于斯”,高柴、子夏等则属于“长于斯”,而司马牛等则又属于“老于斯”了。尤其是平邑县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曾子,其蜚声中外的《孝经》让平邑县成为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本文将要陈述的主要观点是:曾子所著的《大学》,事实上已经让平邑县成为天下大学文化的发源地。
曾子名参,是现在的平邑县郑城镇南武城村人。关于曾子是哪里人,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争议。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争论,祖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目前,中国教育出版社等国家权威机构,明白无误地将曾子标注为平邑人。
古代科举制度,文科所考的内容主要就是“四书五经”。“四书”之首是《大学》,《大学》的作者是曾参。——这是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研究结果。故而可以说,平邑是大学文化的发源地。而大学文化的发源地则为平邑县打出了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可以被视为平邑县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
一、关于《大学》作者的辨析
在《大学》一书中,尽管作者自始至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注记,但是后世历代儒学研究者及当今学术界普遍认可《大学》的作者是曾子的结论。有四点论证:
其一,从其所倡导的儒家有关理论方面来看,《大学》确实与曾子一生的理论“一脉相承 一以贯之”,有着极为近似之处。《大学》提倡人伦秩序,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在各种人伦关系中,尤以孝悌二者为重,谓“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以为这种家庭伦理能够扩展而成为治国为政之道。而曾子即以其孝道理论著称于世,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孝道理论亦与治国为政相关。他说:“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可以看出,在有关孝道理论方面,两者具有一致性。在忠恕之道方面,曾子强调发自内心的真诚,他说:“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这个思想在《大学》里面也处于重要位置,《大学》谓“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其宽厚真挚的待人之道,与曾子思想如出一辙。
其二,《大学》与曾子思想相通的另一个突出之点,在于两者共有的“正心诚意”的修身论。而这一点也正是后儒以为《大学》主旨与曾子一脉相承的重要论据。高度重视个人的思想修养,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一大特色。曾子在传统儒家理论的基础上,开始注重“修心”,即将外在的规则、约束等都内化于心灵,使得美德不仅是外在的,而且更是内心所拥有的。曾子将孔子的思想线索,“一以贯之”概括为“忠恕”之道,宋儒曰:“中心为忠;如心为恕。”(朱熹:《论语集注》卷二)忠恕二者,事实上隐含了突出“心”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的意蕴。曾子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以本心为标尺的反省论。这一思想特征,与《大学》所强调的“正心”论若合符节,“正心”就是注重内心修养,其关键环节,在于“诚意”,即内心美德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使得内外、表里和谐地统一于“一”。曾子说:“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行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认为外在应当是内心恰如其分的体现,无须任何虚饰。而《大学》在论述“诚意”时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都认为君子只求内心有所得,不以装模作样而自欺欺人,其所强调的与曾子完全一致。总之,在修身,尤其是重视“心”之作用这一方面,曾子理论与《大学》完全同步。因此人们常将曾子一派同《大学》联系起来,朱熹将《大学》的成书归于曾子,可谓目光如炬,清晰地注意到了儒家学派“修心”理论实肇始于曾子,而又在《大学》中得以充分发挥这个关键问题。
其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提出了儒家道统说,鉴于朱熹的表述更为准确。朱熹注《中庸》序里面提出一个概念,古代圣贤一个一个相传都有一个所谓的道统,圣圣相传从成汤到文武,在到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就是一个传承谱系。《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论,《大学》曾子的作品,《中庸》子思的作品,再加上《孟子》记载孟子的言论,这四位的作品合一起就是“四书”。
其四,《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出处。《三字经》第五十二句“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外国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过,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这就是《大学》所要主张的观点。总之,《大学》所阐发的主旨与曾子的思想是高度吻合的。如果不是曾参本人,其契合度不会达到如此天衣无缝的衔接。
二、大学的主要的九个贡献价值
(一)《大学》提出了一个政治哲学纲领。《大学》以不长的篇幅使儒家思想理论化、通俗化,便于学者学习掌握,而儒家思想为封建王朝的稳固提供了保障。
(二)《大学》可以作为科学启蒙第一书,它提出的“诚意正心”是必备的科研心态、“格物致知”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强烈的创新意识。
(三)《大学》虽然充满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认知到治国的规律。
(四)《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儒学重要的思想载体。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依据,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大学》提出的经济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最为有利的文化根基。如提出的“德本财末思想”、“财聚民散思想”、“生众用舒思想”,“先义后利思想”。
(六)《大学》提出的诚信思想对当代探讨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以及创建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七)《大学》是讲学习法则的著作,影响着学风。
(八)《大学》提出了“做人”法则。
(九)《大学》是国学经典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三、《大学》一书的整体赏析
《大学》的总体思想,主要体现在“三纲领”及“八条目”的关系上。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领”及“八条目”又有阶级性,“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四、我们今天学习《大学》的价值
曾子《大学》开篇的三句话即“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实际上已经道出了人生之于学习《大学》的价值。
(一)“大学之道”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夏商周三代时期,设有大学与小学,小学是针对8到15岁的小孩子的学习内容,主要学习洒扫、应对等应事接物待人的具体细节,以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过了15岁,优秀的青年子弟则要学习大学内容,这大学的内容就是四书中的《大学》,主要是穷理、正心、修身、治国之道。
“大学之道”,纵观整篇《大学》,大学讲的是心性的修炼,领导力的培养。大学,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大人需要学习什么?这又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了。
(二)“在明明德”
这里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是动词,意思是使“明德”明,用功夫使“明德”明。明德是“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之本体。” 也就是说,明德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灵性、本体,他本就透彻明亮,通晓一切事物之理,可以处理一切事物。
只是在出生的时候被气禀拘束,以后又被人欲遮蔽,所以变得越来越昏暗。这就需要下功夫去修炼,去“明”这天生就具有的“明德”。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学说,这个良知就是明德,所以要时时刻刻去除私欲,致良知。
用镜子来比喻这明德、良知比较恰当,这镜子就是明德、是良知,原本是干净明亮的,时间久了总会沾染杂物,这杂物就是人欲,于是,镜子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映照不清外物了,所以,需要经常擦镜子,让镜子时刻明亮透彻。
(三)“在亲民”
亲民的“亲”,程颐和朱熹认为,亲就是新,鼓舞做新的意思,亲民就是新民,意思是:每个人原本都有明德,只不过被习俗、私欲遮蔽了,那么首先要做的是明自己的明德,然后推己及人,让他人也去除私欲,明明德。明明德是自新,自己明德之后,带动别人去明明德,就是亲民。
不过关于亲民有不同的争论,王阳明就认为朱熹曲解了原意,把亲民曲解为新民,他认为亲民就是亲民,亲爱百姓,对老百姓仁爱。
(四)“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止,可以理解为停止的意思,就是你到了那个地方就不再动了,停止了。那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是到哪里停止呢?就是至善。达到至善,就像到达家里面一样停止不走了。
那至善又是什么意思呢?按朱熹的说法,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不是简单的理解为灭绝人性,而是指对待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天理,不要掺杂进私欲在里面。
“明德”“亲民”“至善”,就是“三纲领”,也是修身的三个终极目标。
五、临沂人尤其是平邑人要传承“大学之道”
每一所大学都要有自身独特的精神引领,这是大学长期养成的文化内涵,亦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内涵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平邑县在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秉承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职责使命,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理念和价值导向,积淀成自身鲜明的文化精神,这些构成了平邑精神的基础和元素。以“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为基本内涵的“九间棚精神”,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新沂蒙精神,其中就蕴含着大学文化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是平邑县和临沂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学之根,在乎文化传承,文脉相递。“文化”之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新时代的沂蒙山人既要向前走,更要回头看。弘扬大学的文化精神,就是要守护大学作为道德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思想共同体的地位与尊严。
在当今很多人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很多人忘记了曾子《大学》中的“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如此谈“生财有大道”的,就是2600年前的曾子《大学》。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有德行的人会舍财修身,没有德行的人会舍身求财。2600年过去的今天,再来看看“舍财修身”和“舍身求财”的“仁者”和 “不仁者”,仿佛时间还停滞在曾子时代,只是那些“舍身求财”的“不仁者”还更胜一筹,一贪就是数以亿计,有的不仅“舍身求财”,甚至还以死谢罪!而奸贼贪官一旦把持政权,则离亡国不远矣!故“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就是说“国家不能以货财之利为利益,要以道德仁义为利益”的道理啊。
孝为德本祸端无,
古往今来岂有殊。
格物致知诚道法,
齐家有序乃良图。
大学之道存平邑,
宗圣厥功至伟乎!
文化化人千古继,
大学学子一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