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代散文》的头像

《当代散文》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12/18
分享

百岛湖之意境

文/杨志勇

自从第一次见过以后,我就一直觉得大秦岭南麓的黄石滩水库应该有一个昵称,或者雅号。原来的名字与其山水风光显得很不搭调。这就好比长相漂亮而又有气质内涵的女人取了虎妞、狗娃之类的俗名,免不了在社交场合里遭遇尴尬,让自己难堪也让别人难堪。

怀揣此意,我通过观看航拍视频和手机拍摄的照片,发现此水库之水源来自秦岭山脉的千沟万壑,涵养于万顷绿色植被的毛发之中,日夜吸纳了天地之灵气,捧在手心里就能照见人影儿,于是就羡慕了那水中的鱼儿就像人生活在蜜糖罐子里。再看其悠长而又宽阔的水域与苍茫的群山,俨然构成了秦岭一道独一无二的自然人文景观,形容“高峡映平湖”或许不稀奇,称之苍天巧手描绘在秦岭南边的一幅山水画,可能比喻得太普通。仔细数了数,其水与山自然形成的各种样式的半岛和岛屿,竟然达三四十个之多,借鉴浙江的“千岛湖”,便以为此水库称之“百岛湖”一点都不夸张。

然后,它就成了我心中所爱和一直推崇的“百岛湖”。

记得与百岛湖认识的那一天,两个当地的好友陪同一起走走停停,滔滔不绝地介绍它的前世今生。我的耳朵一边在听,一边也用眼睛从头到脚在仔细打量着它。时光到了初夜,按照事先邀约,在一处半岛上的农家乐里,吃湖里的鱼,喝当地的烤酒。席间,大家感慨生活,东拉西扯,情趣越来越浓。有人起头划拳论输赢喝酒,之后就收不住了,你来一轮他又接着来一轮,最后变成了人人过通关,于是推杯换盏间,热闹极了。高潮处,聚在一起的每个朋友,都不自觉卸下了包裹,言谈毫不设防,掏心窝的话倾泻而出,因而喝到肚子中的酒和听到耳朵里的话,皆令人酣畅淋漓般的痛快。不是人生难得几回醉,而是因为平时生活繁忙和应对复杂的世事,在身心疲惫之后,突然遇到了一个可以彻底放松的环境。

借着小解走出房间,临近中秋的月亮的清辉洒满湖面,可见波光粼粼。半岛周围的村庄还有几许灯光,我想那灯光或许在等待回家的人,或许也在欣赏月夜的湖水风光。近处的岸边,有人在垂钓。此时,房间的划拳吆喝和说笑声,在这个世界显得格外清晰和张扬,似乎还传得很远。

回到酒局,我说:“此地此景,适合喝酒聊天,还适合干啥?”

“你净想美事!”一人言毕,大家都心领神会,笑而不宣。

方才吃了一盘金枪鱼,又上了一盘红烧鱼。一小一大两种鱼,两种做法两种味道。如果喜欢,如果能吃得了,师傅还可以做出许多百岛湖鱼的很多种美味来。我打趣,想继续品尝,恐怕当下钓鱼来不及了。服务员接话,鱼是不用钓的,主动就跑上钩了。因为着急呀,有远处的食客等着享受,它们以投怀送抱牺牲自我为荣呢。撞上钩了,那是它们的幸运和愿望,被端上席面了那就是它们的奉献和价值。我说,它们的最大奉献和价值就是被人吃掉。因为境遇所限,要想成为鲸鱼或神鱼,时空环境条件不允许,也不可能。

一阵逗趣,一阵精神狂欢。

吃着,喝着,我忽然又陡生悲悯之情来。想着人是多么残忍呀,说要吃了鱼,一会儿就把它端上了餐桌,而它一点都奈何不了。有人不屑我的假慈悲而反驳,照这个逻辑,你吃面条,是否心疼麦子被碾碎了?你吃米饭,是否心疼稻谷被脱了壳?你吃猪肉,是否心疼猪在喊叫疼呢?……我接不上话,只管吃鱼喝酒就是了。

第一次亲近百岛湖,与山水、人物和酒食交欢,满载欣喜和诗意而归。

此后,经常往返百岛湖最上游附近的村庄,却难得有机会游览那湖边的风光美景。驱车从安康上西康高速路,在谭坝收费站驶出,或者经西康高速路,在茨沟收费站驶出,过松坝社区,到后沟村方向,似乎就进入了一处盆地,夏秋季节最为养眼的就是“百亩荷塘映柳林”。那一日,去了,见满眼碧绿的荷叶望不到头,五颜六色的蝴蝶与点缀其中粉红的荷花卿卿我我,黄色的蜜蜂嘤嘤在身边,不时又从柳树林里传出一阵急促的蝉鸣,入迷中,正伸出一只手想擦一把汗,偏偏是一位穿着白色裙装的高挑女子,打着一把红伞迎面款款而来,为了遮掩尴尬,我便顺势用手在额前划过半个圆圈后自然地放了下来。而后心里偷着乐,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搭配了,尽管无人在荷塘中吟唱和歌舞,我与她的偶然组合便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了。

我想象,荷塘深处有小径,有亭台楼榭,在其中或谈情说爱话人生,或有三五好友相聚品茗,言商磋艺聊闲话;或避暑纳凉讨清净,都好不自在。月夜微风吹,在柳林边、荷塘边,唱或听山中民歌;或就着花生米、毛豆、凉拌竹笋和烤串,慢悠悠地小酌;或有蛙鸣相伴,有琴声、笛声从荷塘中来,即使孤单一人,也是无限快意在心头。

从百亩荷塘沿湖岸道路向下游走,可供观赏的湖面之长有五六公里,当地朋友介绍,一湖清水映衬着两岸四季不同的风景——春季,漫山野花斗美艳;夏季,山水一色共长天;秋季,红叶芬芳耀人眼;冬季,时而银装扮江山。这就让人特别羡慕了岸边的乡村人家,家家户户住的都是湖景房,不用花费闲钱和时间,每天眼目触及之处都是美丽风景。

因为这一湖两岸的景致,让当地单身的游子在寻觅梦中伊人中有了满满的自信。有个男青年给心爱的人在手机短信中写道:“在这里,只许你一生一世,牵着你的手,朝夕相伴,听虫鸣鸟唱,观赏山水风光,享受每一天的浪漫,你不来,我不老。”那远方的女子收到短信后感动了,到此实地一游,当下就定了终身。

他们应该是自信的,因为生存环境不仅有山水景致,而且还拥有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战天斗地、英勇无畏的拼搏奋斗精神,至少长期在这种精神浸淫中。追溯这种精神的形成,在此不得不讲述一个真实故事,其名曰:《我来了》的“前世今生”——

2007年人工建成的这个百岛湖,原名叫黄石滩水库,包容了原来的那个小水库——八一水库。恰恰是,最感人最宏大的劳动场面就发生在之前的“八一水库”建设过程之中。

1958年动工修建的八一水库,安康当时先后在全市调集了10万民工和3万余名退伍军人参与建设,工地上有父子、兄弟、姐妹、爷孙,甚至还有一家三代人同时参战的情形,此外还涌现了许多个“铁姑娘英雄排”,历时十八年艰苦奋斗,终于在1976年建成投入使用。

面对这一次规模宏大而又火热的建设劳动场面,安康日报记者于邦彦激情澎湃地创作了一首民歌《我来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首简短的民歌很快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史诗,当年被郭沫若编选的《红旗歌谣》(300首)作为压卷之作,后来被载入当代文学史,一度还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之中。

那些年,这首民歌在生产劳动中被老少传唱,人人耳熟能详,一度红遍大江南北,且成了一国一域之民歌经典。

当时,从全国各地海量之多的民歌中,选出了工农兵三首代表作,报毛主席最后审定。其中工人代表作——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创作的《石油工人一声吼》:“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一声喊,地球也要颤三颤!”军兵代表作——安康地区白河籍战士方存第改写的《我是最亮那颗星》:“天上有多少星,地上有多少兵。要问我是哪一颗?我是最亮那颗星!”农民代表作——来自安康地区八一水库建设工地上传唱的《我来了》。这三首民歌代表作,当年被称为“中国民歌三‘巨头’”。

《我来了》这首民歌面世后,曾经有很多外省刊物或人士将其偷梁换柱据为己有,也有人擅自更换作者姓名而搞得洋相百出。为此,安康日报李大斌先生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充分证实这首民歌出自安康日报老报人于邦彦之手,创作时间为1958年,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八一水库建设工地指战员的深入采访和现场切身感受。

曾任安康地委副书记的王化群老人,当时是八一水库工地建设“铁姑娘排”的党支部书记。她回忆,那个排33个铁姑娘,虎口拔牙打硬仗,在集体干活劳动中,把《我来了》当号子吼——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我来了!

如今虽然已过了六十七年,但在距离八一水库不远的付家河“跃进桥”,依然可见当年镌刻在桥体上的这首民歌完整内容,一共33个字,依然为人所熟稔,为人所乐道。

在百岛湖欣赏或歌唱《我来了》,都会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气吞山河的精神力量浸润身心。

我之所以讲述这一首民歌相关的事,在于它对当地的现在和未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也是一笔永远的财富。

岁月刻在现实里的是,百岛湖周围的乡亲生活环境和面貌越来越好,干部群众始终彰显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风貌。我亲历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和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乡村振兴,见证他们一直用行动生动诠释着这首民歌的丰富内涵,好像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就是在这一种精神背景中,位于百岛湖边上的松坝九年制学校原校长邓良军,因为连日紧张工作导致突发疾病,永远地倒在教育扶贫战线上再也没有起来。我和扶贫战友们在他的灵堂前肃穆磕了三个头,其意在于为告慰一段短暂而珍贵的友谊,更是对同志《我来了》的这种拼搏精神表达崇敬。从此,因为百岛湖和这个人,我的心底便铭刻了一位《我来了》的精神具象。

结缘百岛湖之后,我又在大局上观察发现,它属于当地牛山风光的一部分,设想把它与牛山组合成一条乡村旅游线路,然后大家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实际感受:牛山风景有看头、民间故事有听头、百岛湖有逛头、浑身力量有来头。而诞生于此的《我来了》的内涵,无疑是这一方山水和人们的魂,也应该是游客游览所得之魂。

千言万语一句话,这是百岛湖带给我的生活快乐和旷达意境。

【作者简介】杨志勇,陕西旬阳市人,现供职陕西工人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艺创作百人计划人才,西安市百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迄今,出版各类文学著作13部,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先后获得重要文学奖项三十多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