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城市里的感觉与农村不同;过去的感觉与现在不同;老人的感觉与孩子不同;男人的感觉与女人不同;最关键的是,好的心情与坏的心情,那是绝对的不同。
在城里过年,一定要等到年来到眼前的时候,大概要到腊月二十七、八的那几天,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办置点年货,看看老人和亲朋。为什么呢?忙!听说现在有的城里人忙的连三十包饺子的时间都没了,只能到超市去买点方便食品和速冻水饺。所以,在城里过年,简洁、简单,节奏明快,但是,却少了一种氛围,少了一种热闹,也少了一种味道----那种渐渐远去的传统的文化气息。
这种情况到农村就大不一样了。家住农村,无论你是在街头巷尾,还是池边树下,也不用看老人脸上挂着的笑容,也不用听孩子们朗朗的歌声,早早的便能闻到年的浓香、年的酱香。喝了蜡八粥,人们更是进入了春节倒计时。到了二十三,农村还要举行一个简短而隆重的仪式,把灶王爷送上天。一般情况下,这项工作大都有家中的男主人来完成。摆上糖果,点上柱香,叩几个响头,希望灶王爷到了天庭,在老天爷面前报个平安,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人们尽管向往天堂,羡慕那里的神仙逍遥自在,羡慕那里的器宇清新。但是,天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人们感到非常迷茫。一天,人们遇到一智者,智者告之:其实,天和地的距离并不遥远,也就是七八天就可以往返的路程,性急的也有五六天就打个来回的。人们愈发不解。智者笑曰:腊月二十三送灶王上天,就看你什么时候请灶王进家啰。
农村还讲究“七高八低”,“七高”意思是二十七那天要蒸花糕,象征着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高;“八低”呢就是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煮肉、熬骨头,准备炸鸡、炸鱼、炸丸子等。在农村,煮肉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煮完肉,过年的一切准备工作才算基本结束了。而啃骨头,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煮肉那一天,大人早早的把肉分割成十五公分见方的---老家叫肉头---肉块,在清水里洗干净,等着下锅。至于骨头,就要随其型,有多大就要多大,不用砍断。放到大锅里---这种锅,在普通农家里过去有,现在也有,足够十几人、二十几人吃饭用---添足水,加足大料,架上木柴大火烧起来。开锅以后,那浓浓的香味在空气中慢慢地飘散开来,三里五里的都能闻到。临近中午,肉熟了,骨头煮的也是入味十分,肉离了骨,又不至于掉下来,这是最好的状态。大人把骨头盛在一个盆子里,对孩子们说:“趁热吃吧,过年的肉,吃多了也不伤人”。于是,孩子挽起袖子,伸出双手一边嬉笑着,一边狼吞虎咽地啃起来。嗯,啃骨头的样子多姿多彩,肉确实很香,浓浓的年味更香。
到了年三十晚上的除夕夜,全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一边包饺子,一边看着春晚,另外还准备了几个下酒的菜。那感觉真好!
这样的感觉虽然好,但是如今的年味和过去比起来,还是不一样。记得小时候过年,总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忙!大人忙,小孩忙,男人忙,女人忙,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忙。
在农村,刚进腊月的门,大凡有点手艺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有做灯笼的,用玻璃纸糊的那一种。过年的时候,小孩们手提着灯笼,喜喜笑笑,打打闹闹,做着游戏,有的灯笼一旦着了火,玩耍的孩子们有的气得哇哇直哭,有的喜得哈哈大笑。
有做红蜡烛的。大蜡烛一般放置在中堂跟前,一边一个,除夕夜点上,使得整个房间灯火通明。映在中堂,上面供奉的是列祖列宗,照在下面,满屋的人们的喜笑颜开。特别受欢迎的是小孩玩的手持蜡烛,蜡烛的杆好像是细芦苇做的,芦苇的一头裹上一层棉花,在熔化了的石蜡里一沾,一支小蜡烛便完成了。
有书写春联、印制门神的。门神大都是关公、张飞等。门神的印制也是手工制作的,桌子上放着模具,刷上染料,把红纸附在上面,用毛滚刷一推,一张门神就算完工了。春联与现在确实不一样。那时的春联都是街上有一定文化功底的人亲自动笔写。把一张张大红纸按规矩裁剪好,拿出保存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笔记本,找到传抄来的春联,一笔一笔写成的。那时的春联,才叫真正的春联,有韵味。如爆竹一声辞旧岁、如雪中梅花迎新春...春联里诗情画意,都和春天、和辞旧密切相关。虽然累了点,但是,里面有浓浓的文化,淡淡的喜悦。现在的春联一般是祝福吉祥的、企盼好运的,并且,全部变成了机器印制的。
还有破冰捕鱼的,到现在我都没弄明白,人们是如何把网放到冰下拉鱼的。我倒是见过抽干鱼塘里的水捕鱼的---这种捕鱼的方法一般进行的比较早,在鱼塘还没有结冰或刚刚结薄冰的时候就要开始,人们把捕到鱼转移到一个事先挖好的小的水池里,等到年关临近时,再拉到集市上去卖---人们在鱼塘边上安装好柴油机,固定好水泵,开始往外排水。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围观,最吸人眼球的要到鱼塘里的水快要抽干的时候。首先是比较大的鱼抢着跃出水面,一个漂亮的鲤鱼打挺后又落入水中。鱼塘里的水越来越少,显得里面的鱼越来越多。跃出水面的鱼此起彼伏,在冬日的阳光里,煜煜闪着光芒。这时,鱼塘的主人倒显得十分淡定,他把喜悦藏在了心里,他在心里估摸着今年的收成,他要寻找今年的鱼王---那个个头最大的。他,其实很想开怀大笑!
更厉害的是杀猪宰羊,这个场面,女孩子是不敢去的,一般的小男孩也不会去,光临此地的都是些楞头小子。场面虽然恐怖,不过,吃起肉来,很香。
可是,现在的情况和过去真的不一样了。现在过年,从小孩玩的玩具,到家庭用的百货,一切都是现代化作业,大规模生产,所用商品,挥手之间,一切搞定。就连吃的也是应有尽有,你坐在东北的热炕头上,吃着海南运来的新鲜水果;你极目遥望着天山的雪莲,给你助兴的最佳酒肴,可能是产自胶东的海鲜。
过去和现在不同,老人和孩子的感觉更是不同。老人过年,就是一个态度:笑傲江湖!有也过,无也过,丰也过,俭也过。而孩子过年,那是一个盼哪!盼穿新衣,盼戴新帽,盼...新年第一件事,老人要在辞旧迎新的那一刻,在正房的门口东侧,设置一个供品桌,放些鸡、鱼、肉和水果一类的供品,企盼老天和各路神仙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同时也告慰先人,希望本族人丁兴旺;然后,大年初一打开大门,迎接孙男嫡女的叩头祝福;老人还要忙着分发压岁钱,忙着分发糖果给孩子们,希望他们将来学业有成,事业腾达。孩子们则在老人的祝福声中,无忧无虑,阳光灿烂的嬉笑着。
这个时候,老人们对晚辈说的最多的还是做人要本本分分,做事要脚踏实地,学习要刻苦,工作要努力等。也有的老人会讲一些诙谐的故事,一则活跃气氛,再则教育孩子。我就记得老人为我们讲过明末的《解人颐》,内容是这样的:“终日奔波皆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令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满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是教育儿孙们既要勤勤恳恳,又要知足常乐,切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事情。
过去的压岁钱,一般的家庭是一元、两元,好一点家庭是五元,还有十元的,但是,钱多钱少,孩子们的心里都是同样的感觉:幸福!现如今,孩子们对压岁钱的感觉也变了,压岁钱的多少也成了孩子们互相攀比的一个话题。这实属不该呀!
过年,最忙碌的就数女人。人们勤劳了一年。年来到,夫妻两人算计着全年的收入,高兴的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然后进行着再分配,给父母多少,给岳父母多少,丈夫买箱好酒,妻子添置新衣,当然,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当丈夫把年货置办完以后,他的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只要心情好,酒,想喝一点,便喝一点。不过,真正喝出兴致来,要到过了春节走亲访友的时候。再说,自古以来,就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敬意”之说。要饮,便饮出豪情来,古人也曾感慨到:饮酒,非饮酒之事,乃文化之事也。“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女人则不同,首先是打扫房间,一年啦,清扫清扫,除旧迎新嘛。再说,一般的女人都喜欢干净。当然也有很忙的人家,来不及打扫,这也无所谓,重要的不是环境,重要的是心情。我的印象中,打扫房间也有一首歌,要边扫边唱:“灰土神,躲着人,扫你二两,还半斤”。看,这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连一些小小的细节,也被赋予了极富灵性的内涵。
然后是洗洗刷刷,蒸蒸煮煮,煎煎炸炸。现在的家庭主妇,平时喜欢看美食节目,她们在《舌尖上的中国》走了一遍,被吊足了胃口,做起菜来也学会变着花样让你心悦诚服。悄然之间,在每道菜里,便多了一些韵味,多了一些诗情和画意。说起来,蒸煮煎炸也有讲究,这个时候,小孩子不能在一旁观看,如果真的不能把小孩子糊弄走,大人也要教导小孩不要乱说话,说,只能拣好听的,吉利的说,有多不能说少,有大不能说小。图的就是吉祥。这样忙来忙去,时间就到了年三十。
吉祥的春联贴了出来,大红的灯笼挂了出来,幸福的歌儿唱了出来:咱们老百姓,今个儿真高兴,咱们老百姓啊,今个儿就是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