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又名石头寨,现莱芜和庄镇境内,山之南而立。苗寨前面是茫茫的平原,后面是连绵的群山,是古时北通淄博南抵临沂的必经之地。因此,此寨虽然建在山上却比建在河畔、湖边上的村落还要大上好几倍。
寨里的人淳朴善良,大多是靠做来往生意人的买卖而过活;吃饭、休息、住宿、交换货物等。北边来的陶器、瓷器、铁器、手工品,南边来的花椒、大蒜、水果等农副产品,必从此经过。来往过客,童叟无欺,人们非常喜欢这里。
寨里曾“繁华”过,当年名声赫赫。这次我慕名而来,在表哥以及其好友苗成文、苗成伟的引荐下,终于见到了这个曾经车喧马乱的村落。
车子在快到达苗寨时便停了下来——山陡坡滑不便驾驶;我又想仔细地看看此地的山野村物。成文、成伟是当地人,于是便走在了前面充当向导的角色;我与表哥是新客,自然落在了后面。成文、成伟虽是本地人,但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搬了出来;他们看这里时惊异的眼神一点也不亚于我们。
村落建在山坡之上,村之东是高不可攀的山巅,村之西是深不见底的山谷。我们是打南面而来,向北面而去的。因此,远远地望去,南面的山头是一座高过一座。因为山路陡峭,我们迈着艰难的步子;惯走山路的我此刻也颇觉力不从心。路中由石块砌成一条较为狭窄且不太规整的石阶,车辆(木车、马车)通过甚是不便。路两侧是两条“宽阔”沙土路,也许是补遗的原因,颇觉画蛇添足。
冬天到了,落叶也快尽了。看看四围的房屋比比皆是:石头屋子,茅草房子,泥巴院墙。再普通不过的地儿。可是,狗儿四处乱窜,鸡儿跳到了人家的屋顶。颓废残垣,荒草弥漫,简直找不出一家人烟气。还好,有成文、成伟的引荐,七拐八别,我们寻到了一个颇为隐蔽人家。
地儿还算漂亮,依山崖而建。院儿宽阔平整,崖侧有巨石若干,迎客松一株,可以品茗赏景。天还不太冷,于是,我们就着冬天天上难得的“火炉”选定此处就坐。
此地为一大爷所有(成文、成伟喊大爷,我自然也是);虽是莱芜人,大爷却染上了一口浓郁的博山腔。他指着崖下的松树、山鸡,告诉我们说:“鸡散养,以松子为食,再以松枝烹饪,甚是美味。”于是,我们不得不指着一只肥大点的气势昂扬的大公鸡垂涎三尺了!
大爷有一姑娘,亭亭玉立,正在给我们焚火煲煮美汤。成文呼之妹妹,成伟紧跟之。姑娘看成文颇羞怯之,看成伟却不然。道其缘由,成文笑而不答。事后问之,原来是儿时“你情我愿”的玩笑话。可这个人不是成文,而另有其人——正是其双胞胎的弟弟成武。女孩现还单身,我们却都各自为家。然而这些,女孩哪里晓得。看女孩清秀俊美的模样,就着醇美的佳肴,我们不禁都多饮了三大白。
山里的姑娘性格天真自然,不沾一点铅华之气。我们静静地聆听着从她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那时,村落里炊烟袅袅,南来的北往的,无不在此住脚或留宿。毕竟,北面而去,过了这个村,群山绵绵,没有一个歇脚之地。而从那边赶过来的人,经过艰辛地跋涉,实在是太累了,迫切地想休息一下。因此,村里的人都有事干……”“如今,通了高速路,又修了国道,谁还往山里走呢?”姑娘又不无失望地告诉我们。
我有意想把她介绍给我的弟弟,问她:“你愿不愿意到城里来啊!我给你介绍工作”她叹了一口气说:“虽然乡下不比城里,但是乡下比城里过得更舒服、随意、自然……”
好一句随意舒服自然!可不就是这样吗?我们这次苗寨之行,不正是为此而行吗?
事后,我又了解到。村子虽然衰落了,但还剩下了许多孤寡老人。老人走沙土路容易擦滑,所以,在村里的年轻人大量搬走之前,人们又在沙土路中间嵌上了一条石阶路。
……
如今,多少年又过去了,谁还知道有这个村寨?有,也只是在我的梦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