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天永的头像

李天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7
分享

遇见“沙街调”

沙桥豆腐吕合酒,镇南月琴家家有。这是民谣,点透豆腐、酒与月琴不俗的名声,正可谓雅俗共赏。

沙街调,顾名思义就是源于沙桥坝子春耕栽种期间的民歌,是迤西道上汉民族独特的坝子腔,一个音魂。

沙桥自南诏国至元朝,曾经是南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八郡通衢”美誉,素有“滇中旱码头”之称。明清两代在此设驿、堡、铺、塘。民国末期为凤山镇。所以,沙桥又有“凤山”之称。

沙街调以地方方言口语为主,唱词极富乡土气息,每首前必有一句拖腔“哎说”,其表现形式为独唱、领唱、对唱,唱时多即兴发挥,唱词内容丰富,演唱者反应敏捷,应变能力强。字数一般为七言四句。其腔为“四平腔”,男唱时一人独唱,女应时则由一主唱者领唱首句全体齐合。首句大起大转,犹如波澜起伏,能激起听者心灵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该曲调委婉流畅,高音起调,音域宽,高声转调,放腔,轮腔(长词一气呵成),旋律跳跃大,词赋押韵,内涵悠远,经广大群众的不断传唱,再经音乐人的修改,最终被立在文艺舞台上,而成为南华县沙桥镇汉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如《薅秧调》,女声:(哎说)大田薅秧稗子多(嚜哎),拔去杂草让苗棵。哥是青苗妹是水(姊妹哎),水进大田苗不弱(嚜哎)。男声:一坵大田四角叉,四个角落四盆花,哪个妹子和我好,卖掉大田花送她(吔)。又如《新房调》:女声:(哎说)新盖楼房三丈高(嚜哎),妹在楼东、楼西、楼左、楼右、楼前、楼后、楼上、楼下、楼正中间绣荷包。(说)你去哪里不说下(姊妹),何时望见情哥哥(嚜哎)。男声:郎在山东、山西、山南、山北、山左、山右、山前、山后、山正中间摘葡萄。男女混合唱:(说)郎摘葡萄给小妹,妹绣荷包坠郎腰(嚜哎)。又如《留郎调》:天阴下雨莫走妹呢门前过,恩恩不舍小仁意,留下脚迹妹腊疼。天阴下雨要从妹呢门前过,恩恩不舍小仁意,留下脚迹忘不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沙街调反映了一个时代和一个地区人民的文化特征,调子具有与时俱进的新歌词。过去苍凉的调子,经过对节奏的即兴处理,机智地在一些地方加了花腔,还有尾声拖得很长,也有欢快的表现力,道出了庄稼人的幸福和欢乐。高菊英是土生土长的沙桥人,从小就跟随长辈学唱沙街调,在演唱中嗓音、技艺等把握到位、传神。1996年,高菊英参加南华县本土艺术表演获三等奖,目前已培养了一批传唱沙街调的文艺骨干。2010年5月,经楚雄州人民政府批准,高菊英被命名为楚雄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菊英曾师从淑惠,也在母亲哪里学到不少的沙街调。沙街调的传承主要靠世世代代口耳相传,也有记录式传唱。余华乾,男,71岁,沙桥镇沙桥村委会东街一组,南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华乾从父亲哪里学会沙街调,余华乾父亲王德才(后更名余朝阳)、母亲余白丫、姨妈余白秀都是唱沙街调的民间艺人。代表曲目有:《小郎得病把把斋》、《妹绣荷包坠郎腰》、《送郎送到沙桥街》、《新房调》、《粉团调》、《草帽调》、《采花调》、《甘蔗调》、《留郎调》、《晌午调》、《十朵梅花开》、《叠小调》、《早早就等这一句》。

据沙街调传承人余华乾讲述,沙桥西街大阳沟民间有个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沙桥这个地名,在大阳沟的两旁(现沙桥西街),有很多很多蚂蚁在抬沙。也不知过了多久,人们非常惊奇的发现,蚂蚁用沙子在大沟上筑起了一座桥。为了纪念蚂蚁造桥的壮举,从此以后,当地的老百姓便将这里取名为沙桥。

沙桥自古以来,道路较为发达,上溯至秦朝的千年“五尺道”,直到今日的高速公路、铁路,名符其实的“道路博物馆”。汉民族文化与当地世居民族文化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云南高原的“红土文化”。据沙街调传承人高菊英、余华乾介绍,沙桥镇中心城市姓氏多(沙桥东街、西街、马路队),有:余、夏、段、王、高、张、施、蔡、陆、苏、韩、殷、范、秦、周、方、严、甘、溪、龚、司、习、徐、肖、罗、欧阳、杨、李、齐、汪、何、代、侯、闻、朱、狄、赵、孙、仁、慕、马、吴、兰、樊、思、唐、石、伍、毛、刘、揣、孔、童、沈、郑、胡、包、黄等58个姓,占百家姓一半多,让人叹为观止。难怪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的一位专家曾经说过:“60年代,他们曾在沙桥做过调查,沙桥是著名的侨乡”。因年代久远,笔者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但小镇如此多的姓氏,足以说明沙桥的人文历史非常丰富。也衍生出了独具沙桥地方汉文化特色的“沙街调”。“沙街调”作为一种田间劳作娱乐的地方曲调,曾经响遍沙桥镇田间地头,产生于明朝后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735年(雍正13年),知州王志曾在沙桥南泉寺设立义学,这些学子在闲暇间到田坝里听唱(因沙街调是一种田间劳动娱乐的地方曲调,没有固定的格式),然后与演唱者讨论、修改,逐渐形成固定格式。“调子”为男女对唱的“田歌”,流行于坝区,以龙川、沙桥两地为盛,盛唱于“薅秧”时之田间陇陌。唱词统为七言四句,多系即兴而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唱词朴实。状物简练准确传神。唱腔为“四平腔”,以“沙(桥)街调”为佳。男唱时一人独唱,女应时则由一主唱者领先唱出首句数字后全体齐和。首句大起大转,犹如波澜起伏,二、三、四句悠扬婉转,抒情动听,能激起听者心灵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盛唱时期听者甚多,一曲之后,陌上道旁赞叹声不绝。近年“沙(桥)街调”作为民间曲调登上舞台,曾多次赴州参加会演,博得好评。沙街调是沙桥汉族人民栽插和薅秧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它以悠扬婉转的旋律唱出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对爱情的渴望,对道德的赞美,对丑恶的鞭挞。

南华有一个关隘是南诏时期各种势力较量的重点,它就是如今的沙桥。樊绰《蛮书·云南界内途程》记载:“从安宁城至龙和馆一日,至沙雌馆一日,至曲馆一日,至沙却馆一日,至求赠馆一日,至云南驿一日,至波大驿一日,至白严驿一日,至龙尾城一日。”这里的“沙却”就是如今的沙桥。这条道路是从拓东(昆明)通向滇西大理的重要通道,是连接戎州(四川宜宾)至味县(曲靖一带)五尺道进入南诏王城的必经之路。清溪关道也由这里通过,这条道路是四川入滇的北路,经今永仁或元谋、大姚、姚安进入南华沙桥,西经白岩(弥渡)、云南(祥云)进入南诏太和城。也就是说,无论从五尺道还是从清溪关道入滇,沙桥都是一个交汇点,战略地位重要。咸丰《镇南州志·沿革》云:“上元中,南诏阁罗凤因中国多故,引兵东伐,拓其疆土。侵峨碌,取和子城,置石鼓县,又于沙刦(jíe,同劫)地置俗富郡,历郑、赵、杨氏无改。”按此推算,沙桥距今有千年历史。光绪《镇南州志略》载:镇南在战国时已属滇国。《汉书·西南夷传》曰:“秦时,使常额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括地志》云:“五尺道在郎州。”考郎州,即今云南县地,镇南,也就是今天的南华,去祥云县不远,祥云县过去称云南县,秦时应已通道、置吏。唐朝初年,爨氏降唐,实权依旧,土酋内附。公元648年,唐朝在沙桥置邱州,在吕合石鼓置化州。南华一带属邱州和化州管辖。同时,南华一带也是唐朝和西洱河地区各部族结合部,是唐王朝试图经营西洱河地区的前沿。公元1285年,沙桥欠舍千户所改置为镇南州,石鼓百户所改置为石鼓县。元朝在将欠舍千户所改置为镇南州的同时,将州治从沙桥迁至镇南土城,也就是说县城东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沙桥迁到龙川土城地盘上,时称和子城。沙桥这座千年古镇,南诏王阁逻凤、袁滋、杨升庵、朱由榔、林则徐、李根源、贺龙、徐悲鸿、郭沫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梅志等名人在些小憩打尖抑或宿营不足为奇。据清末军旅作家黄大琮《镇南杂咏》诗文记载:孔道西通大理长,沙桥驿外尽崇冈;天然设险为屏障,英武雄关镇一方。说明沙桥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通往滇西的孔道旁呈现“沙街调”,不足为奇。冥冥之中仿佛神定有这样的民谣。

沙街调,见证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大融合,是古道文化的一个产物,显得弥足珍贵,精心保护意义深远。

与民歌相遇,这需要缘份。流动的音符,泥土上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醇香。你仿佛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原载《楚雄社科论坛》2016年第10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