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宣统三年农历闰六月初八日,李根源及随从历时 7 个月完成的《滇西兵要界务图》126 幅及《滇西兵要界务图注》3 卷。这些注释以日记体出现,记录非常详细,已著篇成文,文章师承徐霞客《徐霞客游记》记述方式,实录地貌地质、村舍、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战略攻防,是否可驻军都有记载,重点突出军事布防。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宣统二年十二月,边地云南入冬。李根源奉云贵总督李经羲之命,沿迤西道前往片马交涉边防外交事务,同行的有督队官潘万成、队官辛丞贵、任宗熙、刘礼权、排长王秉钧、聂绅文、何文麟、土州代办景绍武、测绘生蔡勋、杨锡绶等人。一队人马从昆明碧鸡关出发,经老鸦关、炼象关,来到禄丰县城。
李根源有个习惯,身边时常带着各种书籍和石匠,一是核实看到的与史书记载是否相符;二是把一些即将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重大历史事件以石碑或摩崖的方式题刻于醒目位置。
此次边关之行,李根源就把《一统志》《云南通志》《永昌府志》《腾越州厅志》《徐霞客游记》《绥缅纪事》《滇行日録》《征缅纪闻》《云南勘界筹边记》等书籍带在身边。
禄丰是明东阁大学士王文毅公(锡衮)故里,其祠墓建于禄丰县公鸡山上。对于明朝跟随沐英,迁滇始祖李德的后裔李根源来说,跟随祖辈出生入死的重臣都值得自己敬重。宣统三年元旦这天,李根源偕诸员生,前往离县城十五里的公鸡山拜祭明东阁大学士王文毅公(锡衮)。
考察完禄丰县城,经广通县城、回登关,便来到楚雄府。李根源到楚雄做了两件事,考察楚地,得出楚雄乃滇中产盐之最,且出产银、铜、铁、煤,还有虎掌菌等山珍;另一件就是拜祭杨文烈祠。
杨文烈,又名杨畏知,明末云南按察司副使、分巡金沧道,陕西宝鸡人,曾两度率兵保卫楚雄,使黎民免遭涂炭。
除了这些,李根源还顺便逛了逛鹿城书院,了解楚雄历史上的知名人士。过了大石铺,便有镇南地方官员到吕合迎候。
镇南“虽元时未开文运,不闻哲士比肩;阅有明初破天荒,早见英贤接踵。于以宏寺观,整庙坛,东启巩华,南敞文明,西耸来远,北峙龙泉,变沐氏之庄……”这是南华修志始祖清康熙知州陈元编撰的志书中的描述。镇南在明代是沐英家族的后花园,陈元笔下还有没收沐英家族勋庄的记载。南华自明洪武年间大量移民,屯兵、屯田、屯垦、屯商,文化经济十分繁荣, 4 道城门叫得颇有气势:巩华门、文明门、来远门、龙泉门。有诗为证:东矗巩华迎朝阳,西迎来远景色优,南启文明立序庠,北眺龙泉翠珠流。
镇南即今天的南华。她地处亘古延绵的滇中高原腹地,云南“山”字型地理构造的脊柱部分,县城位于一块富饶而又美丽的河谷平地──龙川坝子。它像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巍峨的群山之中,仰视着蓝天白云,展示着亚热带独具魅力的边陲风光。登高鸟瞰,它形似一艘由北向南行驶的巨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南华有东南走向的大中山脉、龙潭山脉、脑头山脉、马鞍山脉,有龙川江、马龙河、礼社江、兔街河四条主要河流。大自然的恩赐让这里有了山的神韵、水的灵秀,是一个多元文化组合的整体。
龙川江源于南华,江水如玉带蜿蜒向东奔流注入金沙江,汇进长江,最终抵达大海,实现了河流的梦想。
遥想当年,只有五尺道一条官道。百年后的今天,杭瑞高速、广大铁路、320 国道、217 省道穿境而过。浓得化不开的千年五尺道、滇缅公路遗存,让南华成了名符其实的道路博物馆。
李根源随镇南地方官员从巩华门鱼贯而行。来到镇南,李根源拜访了郭燮熙,围炉叙语,论时政品道艺,交谈甚欢。郭燮熙赠李根源一幅水墨梅花,李根源即兴赋诗一首《宿镇南赠郭理初先生》回赠:南关亭下驻征轮,即向风尘问故人。有道先生真有道,深情赠我一枝春。两人诗画互赠情谊被后人传为佳话。
李根源随后看望了自己的学生潘毓英。潘毓英是镇南州龙川镇中街人,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步兵科毕业。老师教育了学生,学生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潘毓英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官至上校团长。其子潘尔伯在其父的教育影响下,也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导团。因作战勇敢,升任 12 师 34 团团长,1941年 5 月,在中条山与日寇作战中,突围后又返回援救师长寸性奇时不幸壮烈牺牲。1987 年 5 月 2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其家属颁发了烈士证书。同时牺牲的军长唐淮源、师长寸性奇也是李根源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生。
李根源在镇南巡察,走访调研后。做出了几项重大决定:一是撤换不称职的文武官员;二是考证确定了镇南是郑和故里,并写入自己编著的《滇西兵要界务图注》;三是将城西灵官桥旁明代建筑灵官殿毁去神像,重塑郑和像,将灵官殿更名为郑和庙;四是亲书镇南“郑和故里碑”,竖式立轴,以石碑及摩崖形式呈现出来。上款:大中华国四千六百九年十月;正中书:前明开拓南洋各岛之大冒险家三保太监郑和公故里;下款:陆军第二师长节制迤西各属文武官吏西防国民军总统官李根源立石。碑文为李根源亲书,石匠延工所刻。从最后落实的情况看,一二四条落实得非常到位:即时撤换了不称职的文武官员;郑和故里写入《滇西兵要界务图注》中;亲书的镇南“郑和故里碑”,两块石碑分别立于县城东西城门旁,摩崖立于县城西郊逯家屯石门山石壁之上。唯有第三条做得半途而废,灵官殿神像毁去,在没有李根源亲自督促下,郑和像未立,对后人来说应该说是一桩未完成的憾事。
郭燮熙对李根源题“郑和故里碑”一事有唱和,写下《明三保太监郑和故里碑》:鸡和忽有郑公乡,新矗丰碑孔道旁。一代朱明迁百地,千秋青史拓南洋。马来群岛今谁属,逐鹿中原又几场。记得卓如曾立传,争墩岂待辨昆阳。李根源在南华立郑和故里碑一事郭燮熙是亲历者,作为地方史学家,他没有轻易去迎合,而是客观地记述了此事。但郭燮熙在《镇南县志》中收录了其子郭荫超《明三保太监郑和事略考》一文,说明他对郑和生于昆阳,后被南华郑姓收为养子的说法持肯定态度。
出了来远门,一干人沙桥打午尖。李根源随口就是一首《沙桥》:
沙桥古驿乱山崦,
小憩征车打午尖。
嫩煮鱼羹餐豆饭,
香生馋口梦回甜。
把沙桥的美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过了沙桥,就一直上山爬坡。苴力铺得记上一笔:杨慎咏《垂柳篇》之地。此地出售午膳,是一丁字路口,西通祥云,北走姚安。杨慎当年驻足此地,咏下令人伤感的《垂柳篇》:
灵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里光风吹。
千门万户旌旗色,五陌三条雨露姿。
苍凉苑日笼燕甸,缥缈宫云覆京县。
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
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竟彩毫。
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
金明绿暗留烟雾,旧燕新莺唤朝暮。
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妒?
从此沉沦万里身,可怜惟悴四经春。
支离散木甘时弃,攀折荒亭委路尘。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
肠断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坂。
李根源重吟此诗,多少有点伤感。此地离姚安不远,到了家门口,只因公务繁忙,不能亲到岳父家拜访,有点对不住聚少离多的夫人徐葆庄。另一方面,自己的父亲李大茂曾随文祥出征姚州,兵败;先祖李殿琼曾随副将福兆厄战于离此不的英武关,差点全军覆没,命丧此地。
行云南驿、清华洞、下关、永昌府城,转眼来到腾越厅城,在腾冲得到李学诗、彭蓂、和朝选、方涵的大力协助。
渡怒江,经六库,抵等埂、卯照、称戛各地,知英兵大营驻拖角。片马、小江各地均有重兵,乃越高黎贡山至明光,改傈僳装束经甘稗地、茨竹、派赖至拖角。混入土人小贩中露宿英军营门外二日。溜藤索桥过小江,经片马至古浪、冈房、板厂山一带。视察后,南出火草地,即英人列敦逼石鸿韶签字注图之处,次日回到至茶山河。英军已察觉,下令缉捕,但已来不及。
向李经羲电呈敌情,并进三条策略(进兵驱逐英国侵略者是上策;推翻五色线图,向英军索还所侵之地,提请世界各国公断,此是中策;由外交部要求英人先退兵,然后再勘界,此是下策)。李总督只采用了下策。
历时半年多,用脚步丈量熟悉的每一寸土地,让人心生诸多感慨。这一趟行程可谓艰难险阻。都说三十而立,此时的李根源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这与他的学识,与他的冒险精神有关。在云南,打通熟悉迤西道至关重要,战略意义非同寻常,这从滇西抗战中得到有力印证。而清政府只采用了下策。这对于深谋远虑和心怀抱负的李根源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但有一点是成功的。那就是《滇西兵要界务图》126 幅及《滇西兵要界务图注》3 卷最终成为解决中缅边界的有力证据。
在南华立郑和故里碑的前一年,即1910年12月,李根源刻成《明滇南五名臣遗集》《雷尚书残集》,编印《担当遗诗》。镌刻黔宁王沐英及嗣裔列传碑、傅忠壮公(宗龙)碑及故宅碑、孙清愍公传碑;后一年,即 1912 年,李根源建腾冲明贤崇极祠、刘邓二公祠、顺宁龚彝祠、楚雄杨畏之祠、禄丰王锡衮祠、博南山永国寺、大理大石庵三公祠、大理永昌先贤祠。同时,新创吴井傅友德、沐英、蓝玉三公祠成。
李根源有一首金石诗提到郑和:
马哈只儿功最奇,
晋王荒碣陷掸夷。
摩挲永历窜皇字,
王纽玺文空尔思。
诗中所言“马哈只”是郑和的父亲,其碑刻现存晋宁;次句中晋王指李定国,诗作时,李定国墓地陷于英手。诗人双手抚摸永历帝留下的数十通碑刻,面对永历帝的玉玺,复国复土之思,溢于言表。
站在古驿道上的李根源,深邃的目光,是否能看见如今的镇南(南华)从县城到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谁能穿越明朝,拨开迷雾一般的沧桑,还原郑和少年从滇中彝乡南华到南京这段凄厉屈辱的历史,让人感受到从高原湖走向世界海的心路历程,唯有李根源其人。
二
元朝末年,中原烽火连绵。边地云南。滇中高原,原始森林苍苍茫茫,峰峦叠嶂。辐射四面八方的羊肠小道路窄坡陡,关隘重重。乌蒙山、哀牢山、百草岭三山鼎立;金沙江、礼社江二水奔流。
云南边陲山川纵横,河谷湿热,半山凉爽,高山寒冷。村落隐于云雾之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四季的韵脚不偏不倚,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此消彼长。一条条永不枯竭的溪流依附在大山原始森林的肌肤之上,哺育着山下一代又一代子民。
1368 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帝号洪武。
而此时的云南,元朝蒙古贵族梁王巴匝拉瓦尔密坐镇昆明,利用盘踞在中庆路(今昆明周围地区)、曲靖路等地的元军残余势力,誓死抵抗明军。
朱元璋明白云南僻在遐荒,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巩固政权、安抚边疆的上上之策。随即五次派遣使臣到云南劝梁王投降,一再宣旨曰:“朕不欲用兵”。
一边是劝和,另一边,死心踏地的梁王却违背“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礼仪,当面将大明使者王祎、吴云等人先后斩杀示众。背后,梁王又派遣他的心腹密使,经西蕃绕出塞外,到元顺帝逃回的蒙古草原通风报信,“达元帝行宫,执臣节如故”,誓死孝忠元朝。
对峙的结果,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云南历史因此而改变。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出得力干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大军征讨云南。明军浩浩荡荡从贵州进兵。势不可挡的压境明军在曲靖击败元军主力,走投无路的梁王跳滇池自尽。随之,元朝在云南的统治宣告灭亡。
李根源的先祖李德此时正行进在30万明军队伍之中。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随沐英戍边来到云南,可以说转了大半个中国,大多数官兵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和后人将变成地地道道的云南人。
现如今的大部分汉族就是当年跟随明军来到云南的。所以才有了“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弯”的祖籍之说。
这期间发生了影响世界的事件。明洪武四年辛亥(即 1371年),马和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4岁时被父亲马哈只米里金(滇阳侯)送来镇南 ( 今南华县 ) 郑姓回族家避难,马和到镇南后,“遂袭其姓”,改名为郑和。 1382 年,郑和 11 岁时被沐英在镇南俘获掳往南京。一同被掳的还有楚雄姚安人杨庆,时年 14 岁,一同押往南京被阉成为太监,又都同为北方的燕王朱棣服务,又因战功卓著而被提携,委以重任。杨庆官至正四品,即南京守备内卫都知监(相当于今天南京卫戍司令),负责朱棣皇帝的内卫安全保卫工作,曾参加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负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
当然,当时被掳被抓不止郑和、杨庆。但载入史册的并不多。尤其是郑和,被李根源冠以“前明开拓南洋各岛之大冒险家”。
李根源的先祖李德,字裕本,随沐英平定云南,世袭云南前卫所,是迁滇始祖。抓捕前朝“余孽”是平定云南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郑和、杨庆一干人的生死命运掌握在沐英及手下将军手中。
让我们穿越一下历史,看看李根源的家世。
李根源,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中峰石樵。他既是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民国元老、杰出的爱国人士,也是著名的文化人士,在金石、方志编纂、诗歌创作、书法艺术和古籍编印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滇西兵要界务图注》等。
俞寰澄的一首《赠印老八十寿》:“中原名族住南滇,奕世边功战绩传。少小尊师通道艺,早期讲武启英贤。转移运会勋名盛,历尽难危志节坚。八十鹰扬犹健壮,京华欢度太平年。”可以说是对李根源一生比较全面的概括。
1879 年 6 月 6 日(清光绪五年己卯四月十七日),李根源出生在腾越厅梁河县一个“以武传家”、世代守卫边疆的将门之家。李根源在他《腾冲绮罗本宗祠记》中写道:“吾李氏原籍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青州)。自德公随平西侯沐英定云南,世袭云南前卫所千户,是为迁滇始祖。正统间,思机发叛麓川,三世祖全公、和公奉调至腾冲,于绮罗建宗祠焉。祠址初在水尾山麓,即今水映寺也。山为吾族坟山。”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李根源的三世祖李全、李和奉调自楚雄、镇南、景东、以达腾冲,这条驿道每百里置一营,率兵屯粮以备之。
李根源在其自编年谱《雪生年录》中记载:他的家“本山东益都”。迁滇始祖李德,字裕本,在明初曾随平西侯沐英平定云南,以军功世袭云南前卫千户。三世祖李全,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因征麓川而改调腾冲,任腾冲卫千户,并在叠水河购地建房,定居于此。十世祖李镇雄官至都指挥佥事(为明朝正四品官员),封武略将军,明亡后,隐居曲石,临终时,曾“戒子孙勿仕”。从此以后,李氏子孙历代都习拳术,善骑射,以煮酒、造酱、养猪、栽竹、种植果林、种植蔬菜为生。李旭(李镇雄之子)、李琮伯(李镇雄之孙)“均绩学能文,尊遗命不与考试,以布衣终,三世为明遗臣。”到了李根源的祖父李殿琼一辈,开始“违背”祖先遗愿,担任清代巩固边防的将领。李殿琼曾任腾越镇中营把总、龙陵营千总,诰封武德骑尉。李根源的父亲李大茂,字蔚然,为人聪明机警,十二岁通“五经”,十四岁入乡兵,曾领蓝翎都司衔,任腾越镇中营千总,诰封武德都尉。曾经到镇南(今南华)英武关作战。自李氏家族迁滇以来,传至李根源,已是第 19 代。
李根源由于是李家的长房长孙,从小备受家人宠爱,尤其是祖母黄氏,对其更是宠爱有加,亲自为其取名“定文”。据其自编年谱《雪生年录》中记载,在其六岁时,祖母即教其《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七岁时教其学习《鉴略》《孝经》,并教导其“为学宜恒,立身宜正,做事宜诚。”父亲李大茂亦非常重视儿子的学业,亲自教授《出师表》《正气歌》史可法《复睿亲王书》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在李根源十几岁时,为其订阅上海的新闻报纸,“逐日命小子阅之,小子关心国事始于此。”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后来李根源一生的所作所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根源自八岁开始,先后受学于李本学、张士荣、张子琨、赵端治、杜子涛、赵会楼等诸位先生,熟读“四书”、 “五经”、《古文辞类纂》《钢鉴易知录》《名臣言行录》《国朝先正事略》《近思录》《日知录》《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全书》《腾越州志》《二十四史》《九通》《云南通志》《天下一统志》《百子全书》《汉魏全书》昭明《文选》及各名家文选等,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除了跟从家乡贤儒学习外,李根源还曾在十五岁时听峨嵋山僧善恒讲解读书作文之法,有诗记之:“何来峨嵋僧,住锡太平寺。信口谈六经,登坛解八识。”青少年时代的李根源接受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教育,系统学习了中国的古籍知识。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李根源应永昌府试,中秀才。次年,李根源娶了楚雄姚安女子徐葆庄为妻。
1903 年,李根源离开家乡,向社会走出了第一步。这一年李根源考入云南昆明高等学堂,受学于陈小圃、孙绍元等诸位先生,学习性理、词章、兵学、史地等方面的知识。此时的中国,正值维新思想、革命潮流风起云涌之际。李根源即在此时通过各种渠道阅读了《 书》《革命军》《新湖南》《清议报》等进步书籍、报刊,认识了王灿、李鸿翔等人,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思想基础。
1904 年,李根源留学日本,入日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
1905 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第一批 37 个成员之一,后来,李根源亦有诗记其事“同盟初成会,三十有七人。滇士余参与,杨吕及赵伸。”1906年,李根源与章太炎在日本结交。同年春,李根源被推举为云南留学生同乡会会长,在孙中山的指导下,与杨振鸿、赵伸、吕志伊共同创办《云南杂志》和《滇粹》,秘密发往国内,宣传反清救国的革命思想,李根源任杂志社经理。同年夏毕业后,以代表身份回国控告云贵总督丁振铎祸国误滇的罪行。 1907 年在日本军队实习一年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六期学习。
1909 年回国,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任总办、云贵督练处副参谋官等。当时云南陆军讲武堂只招收滇籍学员,朱德从四川徒步来到滇南的蒙自校部投考,主考官见他是川籍青年,不拟录取,朱德感到十分沮丧,这时正好碰上李根源出来,看其意志坚定,就遂其愿,破例让朱德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所以李根源又是朱德总司令的恩师。辛亥云南起义期间,担任新军第十九镇副总参议(相当于副总参谋长),在云南军政府成立后,任参议院院长军政部总长,参与云南辛亥革命最后决策,并在事实上成为起义军临时副总司令(蔡锷为总司令)。可以说,李根源是辛亥时期云南真正的实权人物。
1911 年,李根源受云贵总督李经羲委任,办理片马防务,并会同迤西道筹办交涉事宜。在辛亥革命后,云南成立了以蔡锷为首的都督府,李根源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官(后改称总司令)”或称迤西国民军第二师师长,以便解决滇西问题。
也就是这个时期,李根源与南华结下更深的情谊。
三
李根源一生经历清末、民国、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经历非凡,地位显赫。他 20 岁娶楚雄姚安女子徐葆庄为妻,一起走过近五十年的风雨岁月,留下很多传奇故事。
与南华一衣带水的姚安,有荷城之韵,宛若一袭女子迷离你游荡的双眼。
这是一座浓墨重彩,举足轻重的历史之城。
姚安古称弄栋,又称姚州。昔为滇国地,汉武置县始归大统。唐设姚州都督府,为南中统率部,节制 57 州(县),后与南诏征战,引发朝野震惊,教训惨痛的“天宝战争”。元置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是时,有感于 “姚人安则滇政府无西顾之忧”而更名姚安。民国为县,相沿至今。
姚安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据《新唐书·南蛮传》等史料记载,天宝九年,为缓和与唐王朝的矛盾,阁罗凤偕妻子到姚州都督府拜谒张虔陀,希望与唐王朝解除误会。张虔陀借机要挟,索要大量财物,还辱骂阁罗凤,故意调戏其妻子,想激阁罗凤反叛。事后,阁罗凤愤怨难消,起兵攻陷姚州,杀了张虔陀,由此点燃了天宝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唐玄宗时,唐王朝不满南诏坐大而割据一方,五年间对其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而南诏则投靠吐蕃,联手两败唐军,致唐王朝元气大伤,由盛而衰。因其战争发生在唐天宝年间,史称“天宝战争”,又称“天宝之祸”。
天宝战争耗掉了唐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至此一蹶不振。第二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逃奔成都,“天宝盛世”宣告结束。
走进姚安,历史人物扑面而来。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李贽,曾任姚安知府。被誉为“川滇大儒”的彝族学者高奣映是清初姚安土同知(土司)。纪昀,也就是纪晓岚,这位《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的纪大学士可谓家喻户晓,其父纪容舒,字迟叟,清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曾供职刑部和户部,做过云南姚安知府,故称姚安公。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
甘雨,字润之,又字慰农,晚年自称卧云老人,咸丰间贡生,官广西州训导。工山水画,画风逸致。有孟贤、仲贤、叔贤、季贤四子,甘氏父子同时出名,并且以“一门四举子、三步两道台”的盛举被乡人传为佳话。甘雨在南华留下《游鹦鹉山记》,其子甘仲贤在南华讲学三年,留下《鸡和十咏》等诗篇。
消烟散尽,冬去春来。历史已翻开崭新的一页。姚安,彝族史诗《梅葛》故地。李根源与楚雄的渊源极深,尤其是姚安。可以想像女子穿浅蓝上衣、玄色裙子、白色纱袜、圆口布鞋,撑一把油纸伞,走在阡陌上的倩影。这幅纯真少女的印记怎样走进李根源的视野,让你充满想像。
1899年,这一年春节后的农历正月九日,英俊帅气的李根源,迎娶了楚雄姚安女子徐葆庄为妻,他俩同岁。
按彝家人的话讲:李根源是楚雄的大姑爷。
他俩的恋爱史李根源自己没有说,我想会否是在大理读书期间。但有一点很清楚,两家都是名门旺族。
说姚安女子徐葆庄是才女并非空穴来风,与李根源结婚多年后的 1913年,34 岁的徐葆庄自大理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的还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政治经济,这在当时边地云南来说是极少的。
李根源一生娶两妻,纳一外室。发妻正室徐葆庄生于 1879 年,云南楚雄姚安人。1899 年,20 岁的姚安才女徐葆庄嫁给李根源,生希牧、希靖、希声(女)、希晟,于 1945 年去世,享年 66 岁,葬在西山金塔坡。副室马树兰生于 1894 年,云南通海人,1912 年 9 月嫁李根源,工花卉,以画牡丹著称,解放后担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生子希纲、希膺、希泌、挹芳(女),于 1980 年去世,享年 86 岁。外室陈佩仪,北京艺人,二人“结合”不久即不欢而散。
李根源与妻徐葆庄(正室)相濡以沫 50 年。李根源在发妻去世后留下的一首哀悼诗,诗云:
与共清寒五十霜,
伤心不待我还乡。
人生到此无言说,
黄土一兜泪几行。
(《葬亡妻徐夫人葆庄于西山金塔坡》)
徐葆庄 20 岁嫁于李根源,两人同岁。二人可谓聚少离多,李根源奔波在外时,徐葆庄在家操持家务,可谓辛劳。1945 年 1 月 5 日,徐葆庄因病去世,其时,李根源并不在身边。该诗回忆二人结合近五十年的岁月,老妻去世时,自己却不在身边,李根源心中的遗憾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野生菌王国南华处在滇池洱海间,“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上,将成为滇中楚雄西部主城区,连接起南方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同时,南华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人生的出发地,他从高原湖走向世界海,七下西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领航人。
书写李根源让人想起劈波斩浪的郑和。
原载云南人民出版社《文化楚雄·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