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胜宏的头像

卢胜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23
分享

东湖赏荷忆苏轼

今年夏天我忽然想去东湖看荷花。

于是,夏日的一个午后,我来到了位于宝鸡市凤翔区的东湖,放眼望去,满眼的碧绿,密密麻麻的荷叶中挤出一个个活泼的小脑袋……,犹如众星拱月一般。荷花的形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尽情绽放,有的随风起舞,有的亭亭玉立。

眼前的这个荷花池不算大,但却很古老,相传周文王时,有凤凰曾在此池饮水,故名饮凤池。传说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她喜欢吹笙,尤其擅长吹奏《凤凰鸣》这支曲子。有一个吹箫的俊美少年萧史,骑着凤凰,降临弄玉公主面前。二人一见钟情,结为仙侣,这就是《弄玉吹箫》的传说。凤翔名字也由此传说而来,唐肃宗时,取“凤鸣于岐,翔于雍”之意,定名为凤翔。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远处传来诵读声,是池对面的一位老者,他正在给孩子们讲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听出来了,这是苏轼《浣溪沙·荷花》中的诗句,写的是颍州西湖中的荷花。

“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这两句流传已久的诗句,是说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尽人皆知,而诗句中的东湖却鲜为人知,这个东湖就是我身在其中的凤翔东湖。

凤翔府是苏轼踏上仕途道路的开始地。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春天,26岁的蜀中才子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此前一年,在宋仁宗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苏轼取得了“制科三等”的好成绩。由于一等二等全部空缺,所以,苏轼是事实上的第一名。

凤翔府在夏代以前称雍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在商代称为岐州,是先秦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十九位公王在此建都,是嬴政称霸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加冕。

苏轼经过约两个月的长途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西北边陲凤翔府。这里是苏轼仕途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一生中仕途最为平坦的三年。大约十年后,36岁的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又疏浚治理了西湖,兴修苏堤,并留下许多诗文传世,尤其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最为有名。

当年苏轼供职的凤翔府不光是今天的凤翔区,还包括现在的宝鸡市岐山、太白、麟游、扶风、眉县等地,面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泉源従高来,随流走涵涵。”这是苏轼《东湖》里的诗句。

年轻的苏轼从蜀江碧透的四川家乡来到渭北黄士台原的凤翔,眼前的景况使他心中很不是滋味。但想不到在城东竟有一潭清澈的水,顿时心旷神怡,好似梦境中美丽的故乡。

苏轼带领百姓在饮凤池里栽荷,湖边植柳,建亭修桥,并将饮凤池改名为“东湖”,后称为内湖,清朝时又修了外湖,就是现在的东湖。

远在千里之外苏辙,看到哥哥信里的《东湖》诗后,即兴和诗一首。“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兄弟二人当时都是才子,他们的唱和往来,给凤翔东湖增添了大大的名气和满满的诗意。

我漫步在东湖,欣赏着满池的荷花,有的出自污泥,却不沾染污秽,仍傲然屹立。行走在东湖畔,登上一览亭,满池荷花和喜雨亭、鸳鸯亭、春风亭、宛在亭、君子亭、洗砚亭……尽收眼底。

这是北方难得的园林,想着当年风华正茂的苏轼,率领凤翔百姓热火朝天的建湖场面,还有诗人工作之余在湖畔漫步,作画、吟诗的情景,令人感慨。

如今的东湖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园林名胜,更是苏轼青年时代的一块丰碑。多年之后,苏轼将在东湖堤上种树种花的工程搬到了西湖,建造了著名的苏堤,而远隔千里之外的东湖,作为一段历史永远留在了关中大地上。

苏轼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过凤翔,但东湖畔他植的柳在风中起舞,湖面上他种的荷花竞相绽放……赏荷花,怀苏轼,今年夏天赏荷不同往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