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逸青的头像

逸青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9/23
分享

雅集谈吃:原汤化原食之汤圆

原汤化原食不仅适用于饺子,也适用于汤圆。

很多人分不清汤圆和元宵。南方人讲“包汤圆”,是用开水将糯米粉和成团,将馅儿包于其内,如同包包子。北方人讲“滚元宵”,是先将馅儿切成块,再和糯米粉一起放在匾里晃动,使馅儿不断粘上糯米粉形成一个球。所以汤圆和元宵的结构基本一样,只是做法和称呼不同。

我家是包汤圆派。包汤圆首先要准备好馅儿。我们常吃的是豆沙馅儿和芝麻馅儿。红小豆焖烂,加糖炒干,要是加点桂花或桂花糖又是另番滋味。生芝麻洗净炒香,炒芝麻可是个考验耐心的活。铁锅,小火,不放油,需不停翻炒,直至闻到焦香,听到芝麻不断炸开的“噼啪噼啪”声。熟芝麻用磨粉机磨碎,我们叫芝麻面儿,然后加糖,加猪油拌匀。红豆无需去皮,芝麻也并非磨成了细粉,就是为的增加咀嚼感。自家调馅儿的好处在于可以控制甜度且食材新鲜。

我家还有一种汤圆叫水晶汤圆,名字听起来很美妙,吃起来却要勇气(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水晶”并非形容皮而是形容馅儿,什么东西在常温状态下为白色固体,加热后就变成了透明液体?猪油!对,这是以猪油为主角的汤圆,记得选用上好猪油。水晶汤圆馅也分两种,一种是纯猪油拌上砂糖,另一种是用砂糖腌制过的猪板油丁。吃水晶汤圆时要十分小心别被烫到,用勺子舀起一个,轻轻咬开一个小口,让滚烫的猪油流到勺子里,多多吹凉,然后连嗦带咬一大口,顿时猪油的香气溢满口腔,又甜又糯,没有任何腥味,没有任何不愉快的怪味。尤其在寒冬腊月的阴霾早晨,水晶汤圆带着充满能量的厚重幸福让人从头暖到脚。猪板油丁的汤圆比纯猪油的腻一些,因为板油丁不会完全融化,还能吃到一点肥肉。豆沙可以加猪油,芝麻也可以加猪油,甚至能用纯猪油做馅儿。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在物质匮乏年代的百姓们对于猪油是怎样的狂热崇拜。猪油可以长时间储存而不易坏,因此比猪肉更易得到、更方便使用,而且油脂和蛋白质一样具有饱腹感,价格却远低于蛋白质(肉)。过年时宰一头猪,板油炼成猪油,可以吃大半年。没有肉吃的日子,炒菜放一勺、下面拌一勺,可与真正的荤腥相媲美。

水晶汤圆比较少见,我家还有一种汤圆,恐怕也是世间独创——菠菜汤圆。菜包子常见,但菜汤圆,大家恐怕没听过。菠菜洗净焯水,稍稍挤干切碎。鸡蛋摊成蛋皮,切小方片。虾米用热水泡软,去壳,砧碎。少许葱、姜各砧成末。以上食材混合拌匀,加素油、胡椒粉、盐调味,菠菜馅儿就完成了。菠菜鲜甜,虾米鲜香,如此鲜美又营养丰富的汤圆实属少见。这汤圆好像是我外婆的妈妈发明的。大概是有一天,曾外祖母想给孩子们包咸的汤圆换换口味。她出身盐场,贱价的海米既营养又鲜美,常常用来代替肉类。那为什么是菠菜呢?这也许就是个美丽的巧合,恰巧那一天手边有的是菠菜;又或者是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择了最特别的这一组合。即使贫苦,曾祖母也在用她独有的天赋和创造力竭尽全力地丰富家人的餐桌,制作营养又美味的食物,我觉得这是一个母亲最具魅力的特质。感谢我的曾祖母,她让一种美味诞生并代代相传,这是她留给我的独一无二的珍贵遗产。曾有一次我想包菠菜汤圆给我的同事吃,买菜时看到还有塌菜(绿油油且扁塌塌的菜),也顺手也买了点。按照菠菜汤圆的做法,我把塌菜也包进了汤圆里。不出意外,也很好吃,因为塌菜也有它独特的浓郁菜味。同事们确实很惊讶,上海有咸汤圆,但是是肉馅儿的,菜馅儿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馅儿做好了,就和面。把糯米粉放入大盆里,边缓缓倒入开水边用筷子搅拌,当糯米粉搅成松散的块状时即可停止倒水,换成手来揉,中间酌情加水,揉成不粘手的糯米面。糯米粉和面粉不同,粘性太大,所以倒水时一定要谨慎。否则下手揉的时候才发觉面团太黏,急忙加粉,一不小心加多了粉,又只好倒水,水又加多了……好嘛,没完没了,满桌狼藉。用开水和面是因为糯米粉被半烫熟后延展性较好,便于包馅儿,用冷水和出的糯米面会像湿沙一样一捏就散。一开始用筷子和面,然后改用手,是因为,谁有铁砂掌?汤圆皮需和好就开包,否则凉了变得冷硬,延展性就差了。和包饺子一样,先将糯米面搓成长条状,然后揪剂子,剂子的大小决定成品的大小,不同的是无需先将剂子全部备好并擀皮,而是揪一个剂子,就包一个汤圆。先用双手掌心部分将剂子搓圆,左手托球,右手大拇指沾点糯米粉,按到糯米球正中央,余下手指扶住球边缘,手势形似鸡爪。以大拇指为中心,向下按压的同时,左手和右手的其余手指配合转动米球,让大拇指像电钻头一样深入球心,形成一个中间凹陷、四壁厚度均匀、开口较小的长椭圆形。如果你做成了碗状,也可以,只是包馅儿后的收口工作会不如长椭圆形的利索。填入馅儿,将长椭圆形的上边缘放在右手的虎口处,左手转动的同时,左大拇指做向上推糯米皮的动作,右手做捏合的动作,直至开口越变越小,完全消失。把收口处多出来的面头揪掉,再次搓圆,一个汤圆就包好了。用这种手法包的汤圆,皮厚薄一致,不会底薄而收口处很厚,也不易有裂缝。如果你的皮是碗状的,由于开口太大,而不适用上述手法,只能像包饺子一样将两边皮对合捏紧。只要不贪心塞太多馅儿,你也可以得到一个不太圆的汤圆,不然又要走向“片儿汤”的结局了。

自家包汤圆,一般是紧着¹馅儿包,为防止糯米面不够,会有意多和一些。那多出的糯米面怎么办呢,当然是要坚持“做人家”的原则,搓成手指头大小的实心小圆子。红豆汤酒酿小圆子,是我外公极其钟爱的一道甜食。红豆冰糖熬成甜汤(红豆先煮烂再加糖,否则不易烂),小圆子煮熟,捞至红豆汤中,再挖几大勺连汤带米的酒酿,还有最特别的一料——山楂糕(外公从小就爱吃的零食),稍拌拌,开吃!仅仅一口就混合着酒香、豆香、米香三种香味,小圆子又糯又韧,山楂糕、糟米和红豆皮很有咀嚼感,整体的味道又酸又甜又醇厚。一口接一口,呼啦啦一大碗就这么干光了。每次吃完,外公总会餍足地靠在椅背上,带着小孩子一样幸福的表情,摇头晃脑地说着“香、甜、美”,用这最朴实、最富有感情的三个字来赞叹红豆汤酒酿小圆子的美味。因此我倡议大家,吃这道甜品时不妨按自己的喜好,“放肆”地加各种小料,诸如桂花蜜、葡萄干、桂圆干、奶酪干等等。这样一来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用小小的东西满足大大的贪心,得到简单的幸福。

我妈小时候学做家务时(非自愿),我外婆反复用“笨手笨脚的女人”的故事来教导她,比如上述和面时不断加面加水而和出了满屋子的面团,比如缝被子²把针缝进了被子里而把老公的屁股给戳了等。现在的我听来只觉得这些故事夸张得可笑,但是对于我妈来说却是困扰童年的愚昧、封建、贬低女性、束缚女性的不快言论,如同现在某些我外婆爱看的赞扬封建妇德的电视剧³一样,被我妈称为“大毒草”。我和我妈相反,我是自愿学做饭的,当时只是简单地希望我能像她一样,为心爱的家人、为心爱的孩子带来切实的幸福。在小孩子那单纯的、不很宽广的世界里,妈妈制作的美味食物就是一种无上的安慰、嘉奖、满足和自豪。而现在看来,会做饭的技能首先实惠的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外漂泊,自己做饭又经济又适口,既能照顾到身体的营养全面,又能安慰下思乡的心。更有意义的是,家传菜谱的传承是一种情感和文化的传递,是联系两代人、维系一家人的重要方式。

注释:

1紧着:方言,以……为优先。“紧着馅儿包”,就是说以把馅儿包完为优先、为目的。

2缝被子:以前没有“被套”这种东西,是由“被面”和“被里”两块布将被胎包住,然后把两块布连同被胎一起,用线将它们的四条边缝住,使布与被胎贴合不散。

3 赞美封建妇德的电视剧:无论是古装剧还是现代剧,其大致内容都是女主角一生命途多舛,老公无德又无能,婆婆嘴利又刻薄,但女主角始终对他们不离不弃,一起渡过难关,最终用爱感动了他们,迎来完满的大结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