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临近春节,就要吃各种各样的年夜饭了。或同学聚会,或亲友团聚,或战友会餐,或家宴,或宾馆,真有些应付不过来。年年这样,岁岁如此。虽各有特色,但要问到底有什么别样,一时还真说不出来。数来算去,倒是一九六零年除夕的那顿年夜饭,吃得特别,叫人终生难忘。
那年,我七岁,大食堂还没解散。
饥荒年景,大人愁过年,小孩子盼过年。虽说腊八没喝上腊八粥,祭灶没能吃上祭灶糖,但我们还是一天比一天兴奋。“腊八祭灶,春节来到,妮子要花,孩子要炮”,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童谣。春节前几天,小孩子唱得最响,唱的最亮,唱了前街,唱后街。我只知道,我们越唱越有劲,认为可以唱来新衣服,唱出爆竹,唱出肥肉,唱出油条,唱出压岁钱。却真的不知道,大人听了是什么滋味。
等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家家门上贴上了红对联。要过年啦,要过年啦!小孩子前街喊,后街叫。
夜幕降临,生产队开饭的钟声响了。小孩子们蹦着跳着叫着,跟在大人后面,到食堂排队,去打年夜饭。食堂有定量,一人一个馍一碗饭,三人一份菜。
饭菜上桌,筷子放好。我凑上去,一看,一闻,傻了。馍筐里没有油条,只有玉米芯窝窝头,只是比以前结实一些,表皮光亮一些。菜碗里没有肥肉,只有萝卜缨子掺萝卜皮,只是比以前多了几朵油花儿。饭碗里没有饺子,只有清水煮薯粒,只是薯粒比以前多了点。刚才的高兴劲儿,一下子没了,哭丧着脸,坐在一旁不再吭气。
奶奶说,开饭吧。我还是傻坐着,没吭声。
爹说:娃啊,吃吧,等过了这年景,过年,爹给你买新衣,买鞭炮,发压岁钱,给你做猪肉炖粉条,做红烧肉,让你吃个够。
小孩子爱来气,也最使哄。听爹这么一说,心里也就升起希望,觉着眼前的萝卜缨子萝卜皮冒着猪肉炖粉条红烧肉的香气。拿起玉米芯窝窝头,就着萝卜缨子萝卜皮,大吃大嚼起来。觉得,馍筋,菜香。喝一口红薯茶,哎呀,想象的甜味,怎么变成了煤油味,我差一点儿没吐出来。
后来知道,炊事员做饭,不小心,将煤油灯翻进了锅里。大过年的,让大家跟着喝煤油,作孽啊,炊事员跪下请罪。大伙儿觉得,炊事员不是故意的,原谅了她。带煤油味的饭嘛,倒掉怪可惜,大荒年的,就不要太讲究,将就一顿算了。就这样,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只能喝带煤油味的饭了。
我闭着眼,一口气喝完那带煤油味的红薯汤。喝了稀的,剩下稠的。一会儿工夫,嘴里的煤油气就没了。再来吃红薯粒,就只有甜味了。我砸吧着嘴,回味着。爹好像看出我没过瘾,就把自己碗里的红薯粒倒进我碗里,说自己讨厌煤油味,吃了肚子不得劲。娘也把自己的红薯粒,倒进了弟弟碗里。当时我倒是信以为真,替爹消化了。后来,回过味来,才知道那是爹娘疼爱儿女的惯用伎俩。
这事已过去几十年了,但总觉着恍如昨天,尤其接近春节。宴席上,吃着红烧肉,就会想起爹说过的新衣鞭炮压岁钱猪肉粉条的话。可惜,爹再也不会兑现许诺了。喝着玉米羹、鱿鱼汤、桂圆汤,就会幻现当年除夕夜的红薯汤。埋进心灵深处的那股煤油味,就会随着眼前汤羹的蒸气,飘出,游移。
(“不能卸载的心灵底片”系列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