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鲁继田的头像

鲁继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31
分享

炉灶的变迁

烧火做饭,谁也不陌生,液化气,管道煤气刚刚被人们摸准脾气,天然气又将闯进居民的生活中。

刚记事儿的时候,也就是建国最初几年吧,记得祖母、母亲烧火做饭用火镰引火。印象中火镰是一种钢制的,形状像镰刀,打在火石上,发出火星,点着火纸,再引燃灶膛里的柴火﹣﹣棉花柴、高粱秆、棒子秸...…

小时候有两个情景记忆很深:一个是爷爷拾柴火。他常说:秋天弯弯腰,春天跑三遭。一到秋天,他总是拿上绳子,扛上铯子,到野坡荒地或秋收净地后的大田里拾柴火。每当快吃饭的时候,他就背着小山样的一大捆柴火进家了。等他把柴火堆到柴火垛上,还要反复叮属家人:看好孩子,别着火烧了柴火垛……

还有一个就是母亲做饭。每当她要下厨房做饭了,头上总是先蒙上一个手巾,一边烧火,一边拉着风箱,等灶膛里的火着旺了,再起身去炒菜、蒸干粮。凉锅里贴饼子—零出溜,这个歇后语大人小孩都知道,因为凡烧过柴火,做过大锅饭的人们都有体会。冬天还好,夏天真是烟的双眼流泪,嘘的满脸汗珠,那才叫烟熏火燎、汗流浃背呢!

祖祖辈辈,天天都是烧柴火过日子,可是不几年,说变就变,烧煤了。

垒个自来风炉子,烧煤泥、煤块。又过了几年开始用蜂窝煤。一九七几年,城里人凭购煤本,每月一个炉灶220斤,但买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一年我从部队回家休假,要为妻子买一次煤。早晨6点起床,拉上借来的小拉车,去了南园路的煤建公司。买煤的人排队等候,交钱开票还快点,取煤的长队进展非常缓慢。快中午了,前边还有4个,关键时刻,煤店的工人要下班了。回家吧,下午要重新排队,不回去吧,夏天午休时间挺长。干脆,和前后几个取煤的人商量一下,继续保持着队形,大家轮换着吃饭。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上班,可是卖煤的工作人员还要先打发几个熟人,到4点多才排到我,点好数,装上车,拉回家,搬上楼,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又过了大几年,石油液化气来到居民生活中。这东西太好了,电打火,蓝火苗,又快,又干净。哪个单位的领导如果给职工办了液化气,用上燃气灶,真让没用过这玩艺儿的人羡慕。但是要一个月左右换回气,特别是刚开始一灶一罐儿,正做着饭没气了,要立马去换气站。后来有了经验,一个灶准备两个罐儿,就没有做饭中途断气的窘况了。

等用上了管道煤气,感到比液化气还好,而且不用惦记着换罐儿的事。烧管道煤气和液化气的人们刚刚烧出了经验,很快又用"绿色燃料"天然气了,还有电磁炉、微波炉……

如果爷爷、奶奶在天之灵,也知道人世间的变化,一定会感慨万端:你看孙男弟女们多享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