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上,总见到火盆子。看了密信,无一例外,都要烧了,扔火盆子里;准备逃路时,会把一些信件和档案,匆匆点燃,扔进火盆子。
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火盆子。
祭奠时用到火盆子。家乡有人去世时,要烧火纸,一般找个火盆子,把火纸放在盆子里烧,不让火纸乱窜,又卫生又安全。一般用旧瓷盆,当火盆子用。
结婚时用到火盆子。家乡人结婚,新娘到婆家要挎火盆子进门。新郎家门口放一个火盆,新娘在伴娘或全福长辈老太的搀扶下跨过火盆,又消灾又辟邪,更希望小夫妻未来日子红红火火的。一般在火盆子里,烧木炭,有讲究的烧桃木、柳木、荔枝木的,甚至烧檀木的,还在盆内放三钱红豆和三钱朱砂。
冬天烤火用到火盆子。小时候,冬天特别冷,爷爷就在堂屋里用四块大土砖围成一个火盆子,四周用污泥抹一层,在火盆子里烧木块、烧干牛粪。我们围在火盆子边烤棉袄、烤棉裤、烤棉鞋,边烤边拉家常,茶余饭后的美好时光开始了。还依稀记得,“懂事爹”常常吃过晚饭,一边烤火,一边向他的堂哥我的爷爷叙说着他们一天的所见所闻,什么牛行什么牛价,什么八大家九头鸟,什么王维洞无头案。还依稀记得,我和哥放鸭子,有一次跑到“懂事爹”的生产队养牛房里,一边烤火,一边听他讲故事,什么牛粪堆里发现宝藏,什么鲜花插牛粪上跑出花姑娘来,听得入神,把放鸭子一事忘得一干二净,结果鸭子全跑得无影无踪了。还依稀记得,爷爷一边吸着旱烟,一边向我们聊着他的解放前“那大头”历史,什么十岁跑滩头,什么双枪打飞鸟,什么夜下夹堆追强盗,什么独闯强盗窝救外甥,什么“六汪塘撵强盗——脚跟脚”。我们在煤油灯下学习,偶尔也会停下笔来,认真聆听,追问几句感兴趣的话题。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围炉夜话啊。
火盆子上燎鸡蛋。小时候,父亲会用铜勺子放在火盆子的火苗上烤,铜勺子里打着一只鸡蛋,父亲称之为燎鸡蛋。看着勺子里的鸡蛋汁,一点一点的,由液体变成固体,空气里散发出熟鸡蛋羹的阵阵清香,不停的咽着馋水,不断地期盼早点吃上几口熟鸡蛋羹。这就是我们那时难忘的夜宴啊。
火盆子上烤山芋。小时候,夜特别长,学习一阵子,就会感觉饿得慌,母亲便会放下手上的针线活,找个好山芋,扔进火盆子里,反复烤。吃着烤香的熟山芋,常常能睡个好觉。这就是我们那时难忘的宵夜啊。
那场景,那滋味,怎么还记忆犹新呢,恍如昨日啊。哪知昨日,一去已经四十载矣!
家乡的火盆子,也不常见到了,冬天都空调代替了火盆子,结婚都到饭店了,唯有逝者的火纸偶尔用上火盆子。
家乡的火盆子,还在我的心田里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