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腊月门,忙年的脚步就停不下来。
今年很特别,忙年从送年例开始。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岁月在腊月里拐了个弯,我们向光而行,我们乘车而来,我们登堂入室,我们年例慰问,送上的物品可简单,留下的温情不简单。从腊月初二下午开始,我们兵分三路,每路包人,我们马不停蹄地开始节前拜访,给病友送去慰问金,给离退休同志送来慰问品,把节后的送温暖惯例搬到年前来解决,把疫情的影响缩小在可控的范围内,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忙年例的脚步,从集体之忙到个人之忙,忙不喘息。“牵手致富”挂心上,节前走访不相忘,结对农户走一走,见缝插针访一访,帮扶日记写一写,过年困难解一解,一起牵手过上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
和往常一样,夫妻俩忙着买年衣。新年穿新衣,是过年的约定习俗;腊月买新衣,是多年的不变程序。爱人忙着刷单,唯品会看样,逛天猫选衣,进淘宝挑裤,下蜂鸟比价,拼多多抢货,上午下单一件羽绒服,下午支付一双鞋,忙着不亦乐乎。我负责取件,忙着东奔西跑,今天一个电话,让我南去天猫电器取快递,明天一个语音,让我北往雨林超市取邮包。夫妻同心,其衣也新,从上身到下身,从内衣到外套,新年新衣貌,自会换装一新。
要去连云港陪老母亲过年,得忙着备年礼。四时八节,晚辈要给长辈送“茶食”,春节年礼更是“重头戏”。过去,父母亲忙着赶集,忙着买年礼,那“果子大糕”是首选,那饼干玉米脆是必选,那首乌粉牛奶粉是备选。年前或年后,他们总去拜访硕果仅存的几位老年亲戚,这是传统的风俗,也是孝道的礼数,更是无声的身教。造访不能空手去,必带“茶食”来,有提四样礼的,有拎六样礼的,有送八样礼的,反正不能“空手套”。那“果子”,就是油炸果子,颜色金黄,大小如蚕,一口蹦脆,既可以当年礼,也可以做茶礼。新年里,来客要烧茶,一般就用开水泡“果子”,烧一碗“果子茶”,这就是茶礼的“金字招牌”。“大糕”就是阜宁大糕,是孩子们守岁时枕边的“开口糕”,寓含“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那糕片白如雪,体柔如云,肉软如棉,形薄如纸,味甜如蜜,是春节茶礼的好选品。把大糕撕成一片片算一盘,“油果子”抓一盘,饼干堆一盘,玉米脆放一盘,简单的,凑成上三两盘,宽裕的,端上五六盘,来了几个客人,就倒上几杯水,主人陪着客人围桌而坐,喝着白开水,就着小点心,这就是现在乡村最常见的“来客茶”。现在,我也像父母那样,忙着网购茶礼,乐着选年礼。去年我给老大几个送的是首乌酒,今年我给他们选的是“五粮新喜”酒,我在农行网上商城里优购的,给老母亲嘛,还是给红包吧。
想着口福,还托人定粉条。老家的粉条,不预定,很难搞。它纯手工手艺,无任何添加剂,一般要经过红薯粉碎、沉淀淀粉、淀粉晾干、制作芡糊、和粉揣揉、漏丝成形、自然冷冻、解冻晾晒八个环节才能得以制作完成,下在菜汤锅里久煮不糊,盛在菜盘里晶莹剔透,吃在嘴里口感劲道,吞在咽喉里柔韧滑爽,像白菜粉丝汤、菠菜炒粉条、老鸡烩粉条,早已成为乡亲们餐桌上的家常菜。犹记小时候的腊冬画面:我们扒在生产队长二叔家门口,窥见“开牛行”的三两客人,坐在八仙桌旁,筷子上拖着长长的粉丝,往嘴里送,其中一位矮小老头被粉丝烫得只往嘴下扯,就跟蜘蛛吐丝一般;屋外朔风如洪水一般怒灌,漫过晾衣绳,绳上挂着山芋粉条,硬如银针。成家后,我总会花上一百元,买一蛇皮袋粉丝,要吃上一整年,这个习惯,雷打未动,今年也不改。
想着旧年味,也馋着要“都富”。豆腐豆腐,都富都富,多多益善,冻冻不妨。小时候,年跟里,母亲会做一水缸豆腐,备过年用。她先要选取粒粒饱满的黄豆,淘洗后放在水盆里浸泡一夜光景,待到黄豆被水涨得皱纹全无,圆润透亮,再到水磨上磨豆。我们会争着拉磨,使出浑身解数来,按顺时针转动磨盘,母亲左手按着转臂,带着我们转盘,右手会适时地舀一勺黄豆,倒进磨盘的圆孔里,豆浆和豆渣会顺着磨壁流下,流淌到水缸里。我们会先弄一碗豆浆,充充饥,不然,我们就罢工了。磨好黄豆后,就是扯浆了,用一被面,兜起四角,两根木棍交叉系着大布兜,坠挂在屋梁下,两个大人反复摇晃,让布里的浆水漏下去,豆渣留在兜里。我们帮忙烧火,母亲把新浆水倒进锅里,待猛火煮沸后翻滚的浓汁散发出冲鼻的豆味时,就起锅,倒入缸中点卤。先点入红卤,用勺子迅速地搅拌开来,待浆中的蛋白质产生凝聚,缸里的浆水会慢慢地变成豆腐脑。然后把豆腐脑倒在特制的木格子,用纱布兜住,用石头压在盖子上,压出里面的浆水。没有大石头时,会用扁担和长板凳绑着豆腐模板,那模样,就像犯人被绑在凳子上用刑一样。待到天亮,就有豆腐煮咸菜吃了;豆腐渣也舍不得扔,会拿来喂猪。有时候,我们等不及锅里的煮豆腐,就用冷豆腐抹上甜面酱,就着稀粥,一哧溜,一碗粥就下肚了。跟岳父生活一段时光后,我学会把豆腐放在数九天的屋外冻冻,冻豆腐烧菜,又是另一番滋味。这数九寒冬,到大菜场多买点豆腐,豆腐白菜汤,红烧豆腐,萝卜烩豆腐,总吃不厌,感觉天天如过年。
想着老家,请人求着购千层。千层和豆腐,是“孪生兄弟”,常常“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怎么也得多购点放冰柜里。蔡桥千层历史悠长,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薄如宣纸,色泽锦白,质地柔韧,清香爽口,烧炒纯卤,回味无比,历来是家乡土菜“八大碗“的上乘佳肴。上中学时,我最喜欢买的菜,就是百叶烧肉,三角钱一份,有汤有水,价廉物美;现在的我,还喜欢大煮干丝,沾沾辣椒酱,弄两杯小酒,顿顿如年夜饭,不亦快哉。
越到年根,年越忙。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家家户户,城里乡下,不是忙着蒸馍头就是忙着炸肉团,不是忙着杀年猪就是忙着灌香肠,不是忙着炒花生就是忙着炸米花,不是忙着洗被褥就是忙着扫尘,不是忙着祭灶爷就是忙着迎财神……忙的有条不紊,忙的兴致勃勃,忙的有奔头,忙的有希望。
忙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