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路力的头像

路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24
分享

天坛之旅

五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鲜花盛开,色彩斑斓。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一群参加诗会的文友在导游的引导下,在这美好的时光,走进令人心醉神迷的天坛公园。

天坛,我最早是从史铁生的《我与天坛》而得知。他写道:“天坛,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象征。”出于对作家的崇仰和敬畏,我一直想走进神秘的天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导游引导我们从公园的东门进入,首先我们来到了宰牲亭和神厨殿。导游介绍说,天坛原本是皇家祭祀的圣地,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在宰牲亭宰杀牲畜,制作好祭品,向西通过一段长廊把这些祭品送往祈年殿进行祭祀活动。

走进天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宽广的广场和高大的祈年殿。当我走近祈年殿前,我被它的宏伟气势所震撼。这座古老的建筑,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它是天坛的核心建筑,显得那么庄严而神圣。走进殿内,只见香烟缭绕,烛光摇曳,我仿佛看到古代皇帝在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场景。如今,祭天的仪式,早已远去,但那庄重的氛围仍在。

走出祈年殿,我仰望那湛蓝蓝的天空,大殿屋顶覆盖着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好似穿越在时空隧道,似曾看到了皇帝的龙辇,也听到了历史的回声。轻风拂面,回眸间,我与天坛,心灵相融,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难怪史铁生以他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天坛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情逐渐深化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走出祈年殿旅游区一路向南进发,去参观天坛公园另一处祭天的景点圜丘坛。连接祈年殿与圜丘坛的一条长廊通道,又名丹陛桥,全长约三百多米,桥身宽阔,台阶整齐,红色的石阶寓意着吉祥和繁荣。这条长廊通道建于明永乐年间,建筑风格简洁而优雅,红柱绿瓦,与周围的古建筑相得益彰。长廊两侧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这里漫步,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能感受到脚下每一块石头仿佛在诉说着永恒的故事。

走在天坛的路上,如走在人生的道上。心随景动,思绪飘荡,如同那飘散的云烟。地坛治愈了史铁生,而他的文字治愈了我。自一九八九年高考落榜后,我疾病缠身,身体残疾,命运多舛,曾几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甚至有过多次轻生的念头。史铁生对于地坛大费笔墨,倾注了浓厚而又特殊的情感,他写道:“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史铁生把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地坛用自己美丽的文字描写出来,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生活”、对“世界”的另一种解读。他的文学光辉一直影射着我的精神家园。

他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气灵于自己的精神,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由于时间仓促,导游的催促声,把我的思绪又拉向了圜丘坛的方向。游人如织,或是驻足观赏,或是在天心石上虔诚祈福。路遥曾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因此,平凡的人都具有平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我还是没有站上天心石。正如史铁生所言:“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从圜丘坛出来,我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天坛的侧柏古老而坚韧,浓郁葱茏,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我的脸上,带来一丝温暖。这里的环境清幽宜人,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我感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心灵宁静,才能看到世间的风景;浮华散尽,才懂得岁月的深情……就像史铁生说的一样,“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走在天坛的路上,我收获了一份宁静、平和与感悟,也更加珍惜和热爱这片充满智慧和魅力的土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