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沧的头像

罗沧

网站用户

其他
201809/28
分享

左思与“洛阳纸贵”及其他

如今我们由西晋著名文人陆机对左思的鄙视之词“伧父”可知,说明当时左思自己的身份地位卑贱寒微。后却经过左思不懈努力写成了《三都赋》而风靡一时,最终达到了洛阳纸贵的炒作目的,可见当时左思的作品影响很大而流传甚广。

这里无论左思是“伧父”也好,还是达到了“纸贵”也罢,如今我们都得用正确客观的目光去审视当时左思的所作所为方可,否则就会对左思的某些事实造成错误评判而已。

当今一些默默无闻的骚人墨客,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提升自己的文艺作品知名度,想方设法请来名家学者为自己的文艺作品序或题词,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不是什么稀奇罕事了。有些文艺作品通过商业性的大力炒作,便将作者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一下子吹捧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方之家。同时使有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快餐,下子就炒作风靡一时的热销盛宴

古往今来在中国文坛进行商业性炒作的典型案例,并非是今人作秀的独特现象,即使在中国古代也有典型的炒作事例。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文坛进行商业性的炒作,应该首推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莫属了。正所谓乌鸦变凤凰需要经过痛苦的涅槃再生,那时左思走上了洛阳纸贵的炒作途径,终于由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而变成为一只翱翔太空的白天鹅了

古今中外一些骚人墨客为了附庸风雅,特别邀请社会上某些大家名流来为自己那种覆酱烧薪之作写序或题词,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典型的炒作事例,就得首推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是了。

那时左思从一个被文学大家陆机鄙视嘲讽为伧父的无名小卒,却经过不懈努力写成《三都赋》后一举成名而风靡一时了当时人们争相传抄左思《三都赋》而造成京城洛阳的纸张昂贵,因此不但在中国成语里就有了一个典故“洛阳纸贵”,而且也是这个成语典故的由来之处罢了。

关于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具体生平事迹,在中国古今诸多文学史书籍里有相关的记载叙述如今我们所见有一些书籍对左思的表字记载也略有出入,在此是对左思的生平事迹和表字进行略作介绍,因此让大家能够初略地了解一下左思的人生历程而已。

〔一〕

左思乃何许人也?左思字泰冲,齐国临淄人西晋时期文学家。左思家世儒学,出生寒微。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父亲左熹的激励,故而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然而辞藻壮丽,曾用年时间写成《三都赋》被当时人所称颂,由此就产生了一个中国成语典故“洛阳纸贵”而广为流传,因而真正是有着“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坏,古度古心,不绝于来兹者,非太冲其焉归”来完成罢了。

左思所著诗歌作品,尤其以组诗《咏史》八首为代表作。当时左思借用歌咏历史来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感慨,不但笔力雄劲、情调高亢、气势昂扬而影响深远,而且是对那时主流思想“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并且与那时所流行的华丽诗风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被钟嵘评价为“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是了。此种艺术风格就是后人对西晋太康时期文学家左思诗歌精神的形象概括,因而世人将左思这种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称作为“左思风力”。

左思在幼年时代“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后在晋武帝时,由于他“复欲赋《三都》,会妹棻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于是举家迁居京都洛阳,出任“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的职务

左思在晋惠帝时,依附权贵弄臣贾谧,成为当时文学政治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核心成员之一。晋惠帝永康元年,因为“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齐王冏命为记室督,辞疾不就。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所以左思就这样走完了他“亦有英姿限时命,坎坷名不登文场”惨淡人生之路

〔二〕

左思表字实际上是泰冲在唐代房玄龄所撰《晋书》中则太冲可是如今在河南省偃师县出土的左棻墓志”上则“泰冲”。

如今我们考证相关的文献资料可知,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字形,是因为当时应无“太”产生人们却常用“大”字与“泰”字同音通假来书写”字,故而可以断定在史书《晋书》中记载的“太”字应后世所改而得了

如是有泰冲”与“太冲两种记载并存时,由于西晋时所刻左棻墓志”要早于唐代所编《晋书》的相关记载,于是左思表字就应当以“泰冲”为正确用词了。

如今我们纵观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具体生平事迹,可知他一生坎坷艰辛。当年左思勤奋好学,他所写诗文以辞藻华丽而闻名于世。他曾在写《齐都赋》时就小有名气,后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了名篇《三都赋》。

当时就有著名学者皇甫谧权、张载张华等其《三都赋》进行写批注作序由此使得一时就是京师洛阳抄写该作品却造成纸价上涨而供不应求,因此就有一个中国成语典故“洛阳纸贵”而广为流传了如今我们可知当年左思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逐渐成长为一个鼎鼎大名的知名人士了。

〔一〕

当年左思从一个被著名文人陆机嘲讽为伧父之人,后却经过了十年的不懈努力创作,终于因写成了汉代大赋《三都赋》而成为闻名于世的大方之家,因而由此也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成语典故“洛阳纸贵”而广为流传了

(一)

左思的父亲左熹,先前发迹刀笔小吏,武帝殿中侍御史、太原相和弋阳太守等职务。左熹一心要让儿子左思成为书法家,请来名家大师主持教授不但左思却毫无兴趣,而且死写滥画不成气候。

左熹后来转而让左思弹琴,由于左思缺少必要的领悟能力,于是学了许久也弹不出一支好曲子来示人此时左熹才真正发现,由于左思内向多思偏爱文学,于是就左思改学诗赋结果左思如鱼得水,最后为了一代文学名家。

西晋时期的左思在孩童时代,就连他的父亲左熹也从来看不起这个不肖之子,更不必说其他人会对“思为人无吏干而有文才,又颇以椒房自矜,故齐人不重也”而刮目相看了。

先前左熹从一个无名小逐渐晋升为殿中侍御史,致使官居要职而地位显赫。他每当见到儿子左思身材矮小而其貌不扬,说话语无伦次而不善于言辞,显出一副呆头傻脑的模样,时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不才的儿子。到后来左思长大成年,左熹也对友人直言不讳地说:“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这明显道出了左思小时候不及其父左熹的文学才华,因而遭受到他父亲左熹的极度瞧不起。

那时由于左思不甘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鄙视,于是开始用心发愤学习,并致力于著书立说。当他认真品读了东汉班固所写的《两都赋》张衡所写的《两京赋》后,虽然很佩服班张二人文中的华丽文辞和宏大气魄,文章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华气派,但是从中看出了班张二人文章里的大而无当和虚而不实的弊病。

由此他决心依据历史发展的事实,再创作气势恢宏的《三都赋》,把三国时期的魏国都城邺城、蜀国都城成都和吴国都城建康都写入赋中。左思为了写好作品《三都赋》,由于要使文章的笔法有依有据,于是就开始收集大量的地理、历史、物产和风俗人情等有关的各种资料。

后左思深居简出,在家中四处挂满了纸笔,以便将随感写成备忘录,作为后来创作三都赋备用材料从此他“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终于将凝结着他呕心沥血的《三都赋》大功告成了。如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中对其评价道: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

当左思将自己的作品《三都赋》交给别人阅览时,他却遭受到了别人的无情讥讽。当时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有写《三都赋》的想法,他听说这个无名小辈的左思写成鸿文《三都赋》时,不由得“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从而鄙视嘲讽左思道:“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却因为左思的《三都赋》闻名于世而影响太大,所以陆机不得不“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故而只能是做到那种“陆机辍笔”罢了

虽然左思撰写《三都赋》遭受到当时文坛名流大家的鄙视嘲讽,但是最终以“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而登大雅之堂了。

(二)

左思所写的《三都赋》在当时文坛进行品评时,因为那些资深的骚人墨客一见作者是个无名小辈,根本不予细看就将其放置于高阁了,所以左思“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并且把作品《三都赋》批评得一文不值。由于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水,将自己的成果毁于一旦,于是就走终南捷径的道路,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来对《三都赋》进行品评。

张华先是逐字逐句地阅览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经过和写作动机以后。当他再重头来味文中语句的含义和寄寓时,不得不为文中的优美词句所深深感动了。

由于张华越阅读越受益匪浅,到后来竟然爱不释手,于是称赞左思道:“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因为左思“少博览文史,欲作《三都赋》。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稔”,所以三都“赋成,张华见而咨嗟,都邑豪贵,竞相传写”而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云: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这样一下子将左思的身价提高了百倍,从此左思越来越声名大噪了。

(三)

经学家皇甫谧看了《三都赋》以后也赞叹不已,他对文章给予了“皇甫谧序《三都》,足以重左太”的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谧称善,为其赋序”同时他还请来文学家“张载为注《魏都》”,然后请来中书郎“刘逵注《吴》、《蜀》而序之”。

刘逵在《三都赋》注中评价道:“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斯文吾有异焉,故聊以余思为其引诂。亦犹胡广之于《官箴》,蔡邕之于《典引》也。”

皇甫谧再请来著作郎“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故而左思“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终于达到了“造《齐都赋》,一年乃成”的非凡境界。

又有卫权在《三都赋》序解中道:“余观《三都》之赋,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辞义瑰玮,良可贵也。有晋征士故太子中庶子安定皇甫谧,西州之逸士,耽籍乐道,高尚其事,览斯文而慷慨,为之都序。中书著作郎安平张载、中书郎济南刘逵,并以经学洽博,才章美茂,咸皆悦玩,为之训诂。其山川土域,草木鸟兽,奇怪珍异,佥皆研精所由,纷散其义矣。余嘉其文,不能默已。聊藉二子之遗忘,又为之《略解》。增烦重,览者阙焉。

如今我们由此可见左思因为得于当时的名人张华、张载、刘逵、皇甫谧和卫权的大力推荐,所以他的作品《三都赋》很快就风靡了京都洛阳,故而骚人墨客无不对《三都赋》称赞不已

左思所撰的《三都赋》通过名流大家的作序或作注,结果使左思一举从默默无闻到鼎鼎大名,由此他完全成了一个真正的炒作高手,从而走进中国古代文坛大家之列了。

(四)

当时左思的作品《三都赋》,在西晋时期的京城洛阳广泛流传,人们相互传抄,一下子使纸张价格上涨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或三千文。后来竟然倾销一空,更有甚者只好到外地去买纸来抄写《三都赋》了。

因为那时“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达到了“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所以使左思这个不出名的后起之秀,一下子成了身价百倍的文坛明星。由此在中国传世的语言文化里面多了一个成语典故“洛阳纸贵”。

从此以后这个成语典故“洛阳纸贵”,原指纸价因出版或传抄的作品过多,洛阳的纸一时供不应求,因货缺而价格昂贵。后用来称赞他人文章写得好,人们争相传颂,广泛流传而风行一时

〔二〕

年左思请来著名学者皇甫谧权、张载张华等其《三都赋》进行写批注作序言,不但由此使得《三都赋》能够广为流传,而且也赢得了左思本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因而就是造就了《三都赋》成为汉代最后的大赋作品,并且也成就了左思从一个无名小卒到大方之家的非凡人生。

(一)

晋武帝太康年间,左思费尽千辛万苦写成的《魏都赋》、《蜀都赋》和《吴都赋》三篇赋体文章,由于是写“刘备都益州号蜀,孙权都建业号吴,曹操都邺号魏”,于是将三篇文章合称为《三都赋》。

左思虽然经过不懈努力才写成的《三都赋》,但是历经了许多波折才得到世人的重视。假如当时没有文学家张华等人对左思的赏识,或许《三都赋》就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后世了,所以说就是千里马也需要伯乐来发现。

左思经过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终于将《三都赋》对外出版发行了,结果是风靡全国,作品畅销于海内。左思所写“《三都赋》成”,通过假借名人“张载为注”和“刘逵为注”,而他与张载“交接亦疏”和皇甫谧“非思伦匹”,事实上“刘渊林、卫伯舆并早终,皆不为思赋序注也。凡诸注解,皆思自为。欲重其文,故假时人名姓也”,故而使左思最终达到了“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的炒作目的。

从此使左思由当年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如今变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白天鹅,真可谓是“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

(二)

如在南朝梁萧统编纂《昭明文选》里面,有唐朝李善所引南朝齐臧荣绪《晋书》注解云:“三都者,刘备都益州号蜀,孙权都建业号吴,曹操都邺号魏。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文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在这里是对《三都赋》所写名称来由的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左思所作《三都赋》的真正原因和最终目的。

又在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记述道:“左思于西晋初,吴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此言信矣。”在这里阐释了左思所作《三都赋》的真实目的所在,因此才有这三篇作品广为流传而已。

另在清代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中记述道“《左思别传》云:‘皇甫谧,西州高士。挚仲洽,宿儒知名,非思伦匹。刘渊林、卫伯舆并早终,未尝为思序注。皆思自为,以重其文。’按太冲《三都赋》,自足接迹扬马,乃云假诸人为重,何其陋耶?且西晋诗气体高妙,自刘越石而外,岂复有太冲之比?《别传》不知何人所作,定出怨谤之口,不足信也。太冲,吾乡临淄人。”我们由此可见王士禛在这里对左思床头捉刀的记载提出了质疑,值得我们今天辨证分析和吸收。

人们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于是造成了欣赏水平的差异。左思的辞赋作品很多,尤其以《三都赋》最为出名。人们对同样的作品《三都赋》,有的人将它贬得一文不值,有的人使它能够名噪一时,这就是人们对一些诗文进行品评时有差异的最好注脚人们对于《三都赋》的欣赏,这里面虽然有各自鉴别能力的高低,个人审美因素的区别,但是反映了人们能否重视新生的事物,是否慧眼识人才的问题。

〔三〕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由于左思开启了中国文坛炒作的先例,于是造成至今各种商业性的炒作却层出不穷。虽然左思伏案著述而奋笔疾书的执着精神可嘉,值得如今广大的骚人墨客去认真学习,但是他请人代理作序或作注来进行炒作的行为方式,实在人难以接受或有可取之处。左思邀请名人作序或作注的炒作行为,值得我们今天广大的骚人墨客冷静深思

我们可见古往今来若是要使文艺作品传世不朽,既要常销,又要长销,还要畅销,如同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一样经久不衰方可。文艺作品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炒作的是否成功,而在于质量的优劣。文艺作品不可依靠炒作来确定在文艺界中的历史地位,只能依靠思想内容来确立真正的价值所在。

如今文化快餐虽然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炒作而风靡一时,但是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永远成为历史长河中被淹没的对象。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在于如何进行炒作成功,而在于真正的社会实用价值。文艺创作者只有具备自身真正实力,才具有较高的创作能力,从而使那些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才具有真正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在中国古代文学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赋体作品,而其中就有两种《三都赋》的同名称谓,分别是三国曹魏刘劭与西晋左思所作的三篇大赋作品。由于左思所作《三都赋》而得以广为流传,于是造就了一个成语典故“洛阳纸贵”。

如今笔者在此就将一些文献资料之中,关于“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典故之意及其同源典故之事,姑且作为附录部分讲解于下,以供有关方面的研究人士,用作案头阅读或参考而已。

〔一〕

如今我们可知在中国秦汉魏晋时期文学领域里面,则被人们称作为《三都赋》的作品,却有两种不同的撰者著述:一是三国曹魏时期刘劭所作《三都赋》,二是西晋时期左思所作《三都赋》。

我们如是从时间上来判断,那就是刘劭《三都赋》早于左思《三都赋》,只不过前者没有后者那样广为流传罢了。

(一)

西晋左思所写《三都赋》,则是由《魏都赋》、《蜀都赋》和《吴都赋》三篇赋体文章组成,也是魏晋时期最后出现的大赋作品。

在此《三都赋》中《齐都赋》全文已经亡佚,若干佚文散见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和北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等书之中。现据今人傅璇琮考证,此《三都赋》写成于西晋太康元年灭掉吴国之前。

然而姜亮夫则认为《三都赋》,所作于西晋永平元年期间。由此我们根据这两位学者的考证可知,左思所作《三都赋》的最终时间,如今尚未统一确定,需得进一步考证后方可定案了。

左思所有作品旧传有集子五卷,如今存者仅有赋体文两篇和诗作十四首,从中就有《三都赋》三篇赋文与组诗《咏史》八首是其代表作。

如今我们所见左思作品则被收录在清代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今人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里面,现据清朝永镕《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载曾有《左太冲集》一卷传世。

(二)

刘劭,字孔才,三国曹魏冀州广平郡邯郸县人。在东汉献帝时入朝做官,当初为广平吏,后历任太子舍人与秘书郎等要职。后在曹魏时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和陈留太守等要职,曾被受爵关内侯,死后被追赠光禄勋。

刘劭不但学问博识,博览群书,曾经讲授经传,而且先编有类书《皇览》,后参与制定《新律》。

曾经著有《三都赋》,则是由《赵都赋》、《洛都赋》与《许都赋》三篇赋体文章组成,属于魏晋时期的大赋作品。然而在此《三都赋》中《洛都赋》现存残篇,并且《许都赋》如今亡佚。

刘劭著作大多数已经失传不存,如今我们仅见有《人物志》、《赵都赋》和《上都官考课疏》三篇文章,却被收录在清朝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五集《全三国文》之中。

〔二〕

关于中国成语典故“洛阳纸贵”之词,则来源于西晋左思撰写《三都赋》之事,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房玄龄编撰《晋书》之中所记载,不但还流传着几个相关的同源典故词语,而且也是如今柳为演唱的歌曲所用名称。

如今我们再考证“纸贵”一词的有关典源,在北朝魏齐时邢邵就与左思有着类似之处,只不过是邢邵没有左思那样具有影响力而已。

(一)洛阳纸贵,原指洛阳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故使货缺而昂贵正如唐代房玄龄晋书所云“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后用来形容某人作品为世人所重器,因此造成风行一时流传甚广。例如柯岩《我们这支队伍》有云:“自古以来,诗人唱和,赠友明志,常有洛阳纸贵之说。”

(二)纸贵洛阳,即是“洛阳纸贵”之意。例如民国阿英《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有云“译本《巴黎茶花女遗事》,在当时确实是一时纸贵洛阳,风行海内。”

(一)纸贵洛城犹如“洛阳纸贵”之意。例如卢照邻《双槿树赋同崔少监作并序有云“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二)纸贵京师犹如“洛阳纸贵”之意。例如冯惟敏《天香引·柬刘后溪》有云:名起当时纸贵京师健羡清才珍重娇姿

(三)长安纸贵如同“洛阳纸贵”之意。例如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有云: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

(四)都中纸贵,如同“洛阳纸贵”之意。正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所云: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唐朝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云:“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五)纸贵即是“洛阳纸贵”略语。例如唐朝李百药《北齐书有云“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

(六)贵纸,即是洛阳纸贵”同义。例如北欧阳修《回贺集贤韩学士启》有云“果膺帝柬,入耀书林,给札挥毫,耸如墙而骇目,奏篇称善,喧贵纸以传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