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沧的头像

罗沧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2/15
分享

为人性僻耽佳句

唐代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中“为人性僻耽佳句”之句,如今因为笔者在这里就是阅读了北宋宋祁《玉楼春·春景》与北宋张先《天仙子》(并序)两首词及其相关内容以后而所写有感之作,所以这篇读书札记拙文的文题而已。

如今我们所见在宋祁《玉楼春·春景》与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中,其中分别对“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与“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的炼字,从而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对此在后世许多文献资料中均有相关的论述是了。

北宋宋祁《玉楼春·春景》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与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尤为著名,其中分别着一个“闹”字与“弄”字来进行拟人化而将境界写得生动活泼,如在民国王国维《人间词话》书中对此就有相关的评述,也因此张先被宋祁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后人也简化为“红杏尚书”之称)与宋祁被张先称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后人又有“三影郎中”之称)而得二人相互赠送雅号是了。

关于宋祁《玉楼春·春景》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与宋代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历来就为后世词家所称颂不已,然而在清代李渔《窥词管见》文中则提出了质疑,后有钱钟书《论通感》专文以及周振甫《诗词例话》论著中所引李渔《窥词管见》文中之语来进行了有关的评述。

宋祁《玉楼春·春景》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与北宋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如在在清代沈谦《填词杂说》文中均认为这两句不如北宋李冠《蝶恋花·春暮》词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之句为佳,然而在清代沈雄《古今词话》书中也认为这两句是士大夫家中为主人传话之语罢了。

(一)清代沈雄《古今词话》上卷宋词话两张先写道:“愚按‘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将命之语,人或疑之。”

(二)清代沈谦《东江别集》卷一《填词杂说》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三)清代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写道:

古人多工于此技,有最服予心者,“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是也。有蜚声千载上下,而不能服强项之笠翁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是也。

“云破月来”句,词极尖新而实为理之所有。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宋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氏,意以此作尚书美号,岂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予谓闹字极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者,皆子京一人之流毒也。

(四)民国王国维《王国维全集·人间词话》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五)周振甫《诗词例话·境界全出》一写道:宋祁的《玉楼春》词写春景‘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天仙子》写夜景‘云破月来花弄影’,都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早春时最足以显示春光的是红杏,春夜的月下花前景物最美,这里已显出作者选择的工夫,作者还选择景物的动态来写,写闹和弄,用这两字就把春意和花写得好像有知觉似的显得生动了。闹字又唤起人们许多联想,人们可以把自己体会到的春意蓬勃景象来丰富这句诗意。弄字使人想象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这样构成的画面是美的,也使人感到月色的美好。”

宋祁与张先是朋友,时不时有诗词互答,在宋祁与张先的词中《玉楼春·春景》与《天仙子》(并序)是其代表作,其中分别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与“云破月来花弄影”两句最为著名,由此为二人留下了相关的别号来历以及后人对其评述等诸多内容。

〔一〕

当时坊间曾流传宋庠与宋祁兄弟是双状元的佳话,宋仁宗皇帝以令在宋州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修建双状元塔,以此来纪念宋氏兄弟的盛名。金榜题名后的宋祁正色立庙堂不同,他将及时行乐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他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才华,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名作。

(一)

宋祁乃何许人也?宋祁,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后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历任官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承旨等要职,死后谥号景文。

他是北宋官员、词人、文学家、史学家,与欧阳修等人合修《新唐书》。司空宋庠之弟,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而时称二宋(或称大小宋)。其诗词多写优游闲适生活,语言工丽,描写生动,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春景》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而被时人张先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世称“红杏尚书”)是了。

〈一〉元代脱脱与阿鲁图《宋史》卷二八四列传第四十三宋祁传》写道:“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别之。”

〈二〉清代厉鹗《宋诗纪事卷十一宋祁写道:“祁,字子京,天圣二年,与兄庠同举进士,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

〈三〉民国唐圭璋《全宋词》第一册宋祁写道:字子京,安州安陆人,徙开封之雍丘(今河南杞县)。生于咸平元年998),天圣二年(1024)与兄庠同举进士,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史,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

〈四〉张撝之与沈起炜《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宋祁写道:“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字子京。宋庠弟,兄弟齐名,时称二宋。”

〈五〉魏新河《词学图录》宋祁写道:“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卒谥景文。”

(二)

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一〇六〇年),宋祁与欧阳修等人合修《新唐书》历时十余载而终告完成,他因撰书之功迁进左丞与工部尚书。而宋祁这首《玉楼春·春景》词作,应当作于他出任尚书期间,可是具体创作时间而至今难以考证得知了。

北宋宋祁代表词作之一《玉楼春·春景》,上阕写尽风光,下阕转出感慨,其全词则如下写道: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北宋宋祁《玉楼春·春景》,又名《木兰花·春景》,上阕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而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上阕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与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全词集中地赞颂了一种明亮美好的春光,从而表达了作者一种及时行乐的情趣。

宋祁这首《玉楼春·春景》词作,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全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把执著人生、惜时自贵以及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从而具有一种不朽的艺术价值。

〈一〉

关于“玉楼”之名,如有词作、歌曲、禁书、品牌、琴曲、小说以及电视剧等多种名称。

<一>玉楼,又叫玉楼子。如在清代赵翼《瓯北集》卷七《牡丹将开作布幔护之》诗中写道:“改砌花台作幕遮,玉楼春色倍秾华。”

<二>玉楼,道教语中的肩膀。如在明代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十七出焚券七娘子戏中写道:“银海生花,玉楼起粟,竹炉相对添僝僽。”

<三>玉楼,传说中仙人的居所。如在北宋张耒《柯山集》卷十九《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一诗中写道:“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四>玉楼,女妓居处的楼阁。如在北宋柳永《乐章集》卷一《归朝欢·双调》(别岸扁舟三两只)词中写道:“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五>玉楼,一种牡丹花。如在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四十二《天彭牡丹谱》花释名文中写道:“玉楼子者,白花起楼,高标逸韵,自然是风尘外物。”

<六>玉楼,华丽的楼。如在南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又称《稼轩词》)卷十三《苏武慢》(帐暖金丝)词中写道:“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琼室。”

<七>玉楼,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如在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简称《十洲记》)凤麟洲昆仑文中写道:“其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

〈二〉

关于“春景”之名,如有词作、歌曲、禁书、品牌、琴曲、小说以及电视剧等多种名称。

<一>春景,春天的景致。如在唐代卢照邻《卢升之集》(又称《幽忧子集》)卷二杂曲歌辞《行路难》诗中写道:“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二>春景,春天的光景。如在元代丘处机《长春子磻溪集》(简称《磻溪集》)卷二《忍辱仙人·春兴》词中写道:“春日春风春景媚,春山春谷流春水,春草春花开满地。”

(三)

北宋词人宋祁曾任工部尚书,因在其所作《玉楼春·春景》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故被时人张先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而后人也简称“红杏尚书”,如在南宋吴泳沁园春·生日自述》词中有“红杏尚书,碧桃学士,看了虚名都赚人”之语即是,有道是“因《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魏新河《词学图录》宋祁)而已。

〈一〉北宋陈正敏《遁斋闲览》(又名《遯斋闲览》)卷三云破月来花弄影写道:“宋子京往见之,先令人戏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

〈二〉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张子野写道:“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

〈三〉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十六宋宋祁写道:“时张子野以乐章擅名,子京奇其才,先往见,遣将命者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

〈四〉清代蒋义彬《千金裘》卷七人部人品红杏写道:“宋子京往见张子野曰:‘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

(四)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呈纤手、春晓曲、东邻妙、梦乡亲、木兰花、西湖曲、惜春容、续渔歌、归风便或归朝欢令,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而以五代词人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变体。

在后蜀赵崇祚选编《花间集》书中顾夐《木兰花》词有“月照玉楼春漏促”以及“柳映玉楼春日晚”之句,而在宋代无名氏《尊前集》书中后蜀欧阳炯《木兰花》词有“春早玉楼烟雨夜”以及唐代韦庄《玉楼春》词有“日照玉楼花似锦”句得取为调名。如南唐李煜词名“惜春容”,南宋朱敦儒词名“西湖曲”,南宋康与之词名“玉楼春令”。

关于宋祁《玉楼春·春景》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而得“红杏尚书”的雅号,而在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意思就是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其中着一个“闹”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杏花开满枝头的春景已经跃然眼前,更是把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而呼之欲出,从而就是写尽那一种春意盎然的景象,便把蓬勃生机的活力表达出来了。

宋祁词作《玉楼春·春景》,在民国唐圭璋编纂《全宋词》以及民国上彊村民选编《宋词三百首》等书中均被收录于内。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浮,言情直率而不别扭,着墨不多而描景生动,将对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韵味十足,因而属于一首当时誉满词坛的传世名作。

(五)

宋祁因《玉楼春·春景》词中上阕末尾“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而闻名于世,后在南宋赵师侠《浪淘沙·杏花》词中上阕“独向枝头春意闹”之句也进行了化用所得,因而被张先称为“红杏尚书”而传为一段佳话。也如同北宋苏轼因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词中首句而称其为“‘山抹微云’学士”一般,有道是“然犹以气格为病,故常戏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而已。

虽然“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明代刘体仁《七颂堂集》卷一《七颂堂词绎》宋祁一闹字卓绝千古),但是“不能形容其红之多,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清代方中通《陪翁集》卷四《与张维四》),只因“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清代沈雄《古今词话》上卷宋词话两张先),故而“红杏尚书,艳夺千古,为乐当及时,有心人语”(清代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

〈一〉清代王士禛《花草蒙拾》宋祁本花间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吾友公㦷极叹之,以为卓绝千古,然实本花间‘暖觉杏梢红’,特有青蓝冰水之妙耳。”

〈二〉清代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极炼如不炼写道:“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宋景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触著之字也。”

〈三〉清代贺裳《皱水轩词筌》词宜本色语写道:“如李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萧淑兰‘去也不教知,怕人留恋伊’,魏夫人‘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身闲’,孙光宪‘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严次山‘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观此种句,觉‘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安排一个字,费许大力气。”

〈四〉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宋<木兰花>》写道:“此首随意落墨,风流闲雅,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绿杨红杏,相映成趣。而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

〈五〉钱钟书《钱钟书全集·论通感》写道:“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二〕

关于“张先”之名,如有官员、导演、副镇长、副教授、革命烈士以及《三国演义》人物等古今多个名称。

(一)

张先乃何许人也?张先,字子野,浙东路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氏。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历任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曹掾、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知县、嘉禾(今浙江省嘉兴市)判官。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今重庆市)与虢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又因曾经知安陆(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故人称张安陆。

他后来常往返于浙江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与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蔡襄、李常、苏轼、赵抃、郑獬、梅尧臣等名士登山交游,吟唱往还。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以及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在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而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美,因《天仙子》(并序)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而被时人宋祁称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人称“三影郎中”)是了。

〈一〉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写道:“张先郎中,字子野。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二〉北宋王暐《道山清话》(简称《道山》)写道:“先,字子野。其祖母宋氏,孝章皇后亲妹也。”

〈三〉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十六宋张先写道:“张先,字子野。居钱塘,尝创花月亭于秀州。”

〈四〉魏新河《词学图录》张先写道:“张先(990—1078),字子野,吴兴人。晏殊知永兴军,辟为通判。”

〈五〉张撝之与沈起炜《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先写道:宋湖州乌程人,字子野。仁宗天圣八年进士,知吴江县。

(二)

如今我们依据《天仙子》(并序)词前小序可知,张先写这首词时任嘉禾(今浙江省嘉兴市)判官。然而词中所写情事,与小序中内容毫不相干,可见这则小序可能是时人偶记词为何人何时所作,后被误认为词题而传下来了。

北宋张先代表词作之一《天仙子》(并序),内容平淡自然,描写在嘉禾做小官时的平常生活,其全词则如下写道: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代表词作之一《天仙子》(并序),民国上彊村民《宋词三百首》与唐圭璋《全宋词》等书中也被收录。这首词属于一首临老伤春之作,与词中习见少男少女的伤春则不同,历来享誉词坛而被广为流传了。

这首词作《天仙子》(并序),属于北宋词人张先的代表词作之一,在这首词下的小序,说明词人感到疲怠,百般无聊,对酣歌妙舞的府会不敢兴趣,因而就是写了这种心情。全词静态得平淡之趣,而动态有空灵之美,其中上阕是写静态,反映了词人的思想活动;下阕是写动态,反映了词人的即景生情。

〈一〉

关于“天仙”之词,如有宠物、电影、地名以及网游等多种名称。

<一>天仙,常用来借称道士。如在唐代释皎然《皎然诗集·买药歌送杨山人》诗中写道:“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

<二>天仙,比喻容貌颜色绝世的女子。如在唐代韦庄《浣花集》卷二《春陌》二首其一诗中写道:“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

<三>天仙,天上的仙女。如在唐代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又称《白氏文集》)卷十二《长恨歌》诗中写道:“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二〉

关于“天仙子”之名,如有插曲、中药以及茄科属植物等名称。

<一>天仙子,又名秋江碧、万斯年或万斯年曲,唐代教坊舞曲,后用为词牌名,因唐代皇甫松《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词中“懊恼天仙应有以”之句而得名,曲调见五代后蜀赵崇祚所辑《花间集》唐末五代韦庄词中。其中子为曲子的省称,即小曲的意思,调名本意为歌咏仙女或美女的小曲。如在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序文中写道:“《万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进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

<二>如今有人认为《天仙子》是与道教有关的法曲,因李德裕为中唐时人,在唐代崔令钦编著《教坊记》书中就载有《天仙子》曲,又在敦煌杂曲子《云谣集》书中也有《天仙子》二首,由此可知曲名要早于唐武宗时李德与晚唐五代时皇甫松。如在民国任半塘《教坊记笺订》书中写道:“《天仙子》与《万斯年》应无关,因《万斯年》乃宰相所进之颂圣大曲,不应有小曲之别名。皇甫松作及敦煌写卷所见之《天仙子》,无不咏调名本意,辞内各有天仙、仙子、仙娥等字,尤不合宰相进乐之体。”

(三)

北宋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作,与元代就流行于词坛的宋金时期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吴激《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蔡伯坚《石州慢》(京洛三年)、邓千江《望海潮》(云雷天堑)、司马槱《蝶恋花》(妾本钱塘江上住)、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朱淑真《生查子》(年年玉镜台)十首古典名词,并称宋金十大乐、宋金十大曲或宋金十大名曲

如今我们依据张先《天仙子》(并序)词前小序“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可知,这首词写于他在嘉禾任判官时,因而“子野第进士,为都官郎中,此词或系未第时作”(清代黄苏《蓼园词选》中调《天仙子·送春·张子野先》)罢了。而按照在近人沈祖棻《宋词赏析》书中之说,张先在嘉禾任判官时,约在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一〇四一年),时年已五十二岁了。

张先这首《天仙子》(并序)词作,上阕写了春愁无限以及人生遗憾,五句话写了五件伤怨的情事。而下阕通过并禽来写出自己的孤独,月弄花影烘托出人生的无奈,并暗喻词人情绪的低落。全词把词人慨叹年老位卑以及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显得词调沉郁伤感,在情蕴景中用语精准,善于锻炼字句,从而体现了此词的一种主要艺术特色。

(四)

关于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意思是明月冲破云层而花在月光下摆弄身影,属于一种形容月夜如画的景色。如有元代张寿卿《红梨花》二折中“可正是‘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及元代无名氏《神奴儿》二折中“却原来是‘云破月来花弄的影’”等语即是,从而是“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清代陈廷焯《词坛丛话》子野词独开妙境)。

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明代杨慎《词品》),于是“云破月来句,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南宋何士信《草堂诗余正集),从而“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

〈一〉清代黄苏《蓼园词选》中调《天仙子·送春·张子野先》写道:“听水调而愁,为自伤卑贱也。送春四句伤其流光易去,而后期茫茫也。沙上二句言其所居岑寂,以沙禽与花自喻也。重重三句,言多障蔽也。结句仍缴送春本题,恐其时之晚也。”

〈二〉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张先<天仙子>》写道:“此首不作发越之语,而自然韵高。中间自午至晚,自晚至夜,写来情景宛然。首因听水调而愁,因愁而借酒图消,然愁重酒多,遂致沈醉,迨沈醉既醒,眼看春去,又引起无穷感伤。送春四句即写春去之感,人事多纷,流光易逝,往事则空劳回忆,后期则空劳梦想,抚今思昔,至难为怀。沙上两句写入夜凄寂景象,云破句写景灵动,古今绝唱。重重四句写夜深人静,独处廉内,又因风起而念落花,仍回到惜春送春之意。”

(五)

关于张先先后被时人赠送了几个别号,如有张三影、张三中、三影尚书、三中先生以及桃杏嫁东风郎中等别号,分别在宋代以后诸多文献资料中有相关的别号来历记述是了。

〈一〉

张先有一别号“‘桃杏嫁东风’郎中”之称,则与‘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一样,则是由时人欧阳修所赠予,因有张先《一丛花令》词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语而得名,其事见于南宋范公偁《过庭录》书中所载是了。

张先《一丛花令》词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语,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以说刻划了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形象,在词中先用那位少女伤春怀远的心情来写离别感受,从而就将景物染上一种深意浓情了。

南宋范公偁《过庭录》桃杏嫁东风写道:“一时盛传,欧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二〉

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作得以闻名于世,主要是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则成为千古名句而传于世,然而在北宋王安石则认为此句却没有李冠《蝶恋花·春暮》词中“朦胧淡月云来去”那般有艺术感,有道是“王介甫谓‘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李冠‘朦胧淡月云来去’也”(北宋陈师道《后山先生集》卷十二《后山诗话》)罢了。

我们现据北宋范正敏《遁斋闲览》及北宋李颀《古今诗话》等书中所引各家评论,都说张先所作词中以三句带有影字的佳句为世所称颂,故被人们称为张三影。这个别号由张先所作《天仙子》(并序)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词中“帘压卷花影”以及《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般涉调)词中“堕絮飞无影”三词句或因其所作《天仙子》(并序)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题西溪无相院》诗中“浮萍破处见山影”以及《青门引·春思》词中“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而得名,因而所谓“曾以词中巧用三影字,人称张三影”(魏新河《词学图录》张先)是了。

张先另有一个别号“‘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为时人宋祁所赠予,因其曾做过郎中而被人称为三影郎中。由于“岂堪花月张三影,自比琵琶赵五娘”(清代赵翼《瓯北集》卷四《闲不可耐或劝余杂撰戏本以遣时日者余谢之》),于是“蜡烛五侯新制诰,秋千三影旧郎中”(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六谈艺六王威宁诗),从而“张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耳”(北宋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又称《东坡七集》]东坡集卷十一《题张子野诗集后》)。

<一>北宋陈师道《后山先生集》卷十二《后山诗话》写道:“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

<二>北宋王暐《道山清话》写道:

张先京师人,有文章尤长于诗词,其诗有“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之句,脍炙人口。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之词,人目为张三影。

欧阳永叔雅敬重之,尝言与其同饮,酒酣众客或歌或呼起舞,子野独退然其间不动声气。当时皆称为长者,今人乃以张三影呼之。

<三>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八张子野三影写道:“子野尝有诗云‘浮萍断处见山影’,又长短句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又云‘隔墙送过秋千影’,并脍炙人口,世谓张三影。”

<四>南宋曾慥《高斋诗话》张三影写道:“尚书郎张先,字子野,尝有诗云‘浮萍断处见山影’,又长短句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又云‘隔墙送过秋千影’,并脍炙人口,世谓张三影。”

<五>清代沈雄《古今词话》上卷宋词话两张先写道:“子野自谓何不谓之张三影?如‘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并前句为三影,岂博山人为之乎?”

<六>张撝之与沈起炜《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先写道:工于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多花月艳冶之辞,时称张三影。

〈二〉

关于张先别号张三中或张三影之称,最早记载于北宋李颀《古今诗话》书中所载,后在北宋范正敏《遁斋闲览》以及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等多种文献资料中均有记述。我们现据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以及北宋李颀《古今诗话》等书中所载张先别号张三中或张三影之称较为详备,从而“细味三说,当以后山、古今二诗话所载三影为胜”(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张子野)是了。

唐代刘瑶七言乐府《暗别离》诗中原有“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之句,后在北宋张先《天仙子》(并序)词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也是化用于此是了。如在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沿袭云破月来花弄影文中写道:“张子野长短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往往以为古今绝唱。然予读古乐府唐氏瑶《暗别离》云‘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意子野本此。”

<一>北宋李颀《古今诗话》有客谓张三影写道:

张子野郎中善歌词,尝作《天仙子》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士大夫皆称之。子野初谒欧公,迎之坐语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恨相见之晚也。”

有客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为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予平生所得意也。”

<二>北宋阮阅《百家诗话总龟》(原名《诗总》或简称《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二乐府门写道:

张子野郎中善歌词,常作《天仙子》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士大夫皆称之。子野初谒欧公,迎之坐语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恨相见之晚也。”

有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为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平生得意句也。”

<三>南宋曾慥《类说》卷十张三影写道:“有客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为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弄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予平生所得意也。’”

<四>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才情雅致写道:“张郎中子野,居钱唐,以乐府驰名,人谓之张三中,谓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

<五>明代谢谠《四喜记》第二十出怡情旅邸写道:

姓张名子野,三中先生,何故叫我做三中?尊兄词有眼中泪,心中事,意中人之句,以此号为三中先生。

既是就词取号,何不唤做三影?愿闻其说,张兄词最得意是‘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这三句,所以当唤作三影。

<六>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十六宋张先写道:

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此余平生所得意者。”张初谒见欧公,迎谓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恨相见之晚也。”

时应子和许有云“两岸夕阳红,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或谓张子野为三影尚书,子和为三红秀才。

(六)

如在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书中,辑录了北宋范正敏《遁斋闲览》、北宋李颀《古今诗话》、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以及南宋曾慥《高斋诗话》等书中抄引宋祁《玉楼春·春景》与张先《天仙子》(并序)的有关内容,因而如今我们分别可见宋祁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与张先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影响极为深远了。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张子野写道:

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遂出置酒尽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

子野尝作《天仙子》词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士大夫多称之。张初谒见欧公,迎谓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恨相见之晚也。”二说未知孰是?

子野尝有诗云“浮萍断处见山影”,又长短句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又云“隔墙送过秋千影”,并脍炙人口,世谓张三影。

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介甫谓“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李冠“朦胧淡月云来去”也。

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

(七)

张先老年寓居于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大多数情况下为官妓而作词,由于把同为官妓之人龙靓(杭州著名营妓)忽略了,于是龙靓就给张先写了一首索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后张先就作双调《望江南》词回赠给龙靓,从而张先就留下一些与此有关的轶事传闻并被后人在一些野史杂著所记述了。

〈一〉

如今我们依据北宋李颀《古今词话》以及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等书中所载,相传张先年轻时与一个小尼姑相好,而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个小岛的阁楼上,不让二人见面。可是二人为了相见,每当夜深人静时,张先偷偷地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地放下梯子,以此来让张先上楼以私会。到后来二人被迫分手,在临别之时,由于张先不胜眷恋,于是写下了《一丛花》词来寄托自己心意。

<一>北宋李颀《古今词话》张先写道:“尝与一尼私约,其老尼性严,每卧于池岛中一小阁上,俟夜深人静,其尼潜下梯,俾子野登阁相遇。临别子野,不胜惓惓,作《一丛花》词,以道其怀。”

<二>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卷上《张子野潜登池阁》写道:“尝与一尼私约,其老尼性严,每卧于池岛中一小阁上,俟夜深人静,其尼潜下梯,俾子野登阁相遇。临别子野,不胜惓惓,作《一丛花》词,以道其怀。”

〈二〉

相传张先在八十岁时却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女子为妾,而后在一次家宴上,他春风得意写了一首七绝“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之诗,后有苏轼也即兴附上了一首七绝“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之诗。而此后这小妾八年为张先生下了两男两女,对此则有苏轼在《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中戏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来作为张先生活的集中写照,后在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又称《叶先生诗话》)、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以及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等书中相关的记述。

<一>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写道:“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先年已八十余,视听尚精强,家犹畜声妓,子瞻尝赠以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

<二>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张子野写道:“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年已八十余,视听不衰,家犹蓄声妓,子瞻尝赠以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

<三>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十六宋张先写道:

张子野年八十五,其家尚蓄声妓,苏子瞻作诗戏云:“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诗人谓张籍,公子谓张先,柱下张苍,安昌张禹,全用张氏故事戏之。子野和诗有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极为子瞻所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