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落尘的头像

落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18
分享

人不知而不愠

 

我在拉萨的时候,住在一家客栈里。客栈旁边就是民居,不像平原地区的那些高楼大厦,拉萨的房屋都很低矮,据说是所有的建筑都不能超过布达拉宫的高度,这是一种敬畏之心,有点像古代的那种晚辈见到长辈的作揖礼节。那天应该是星期六或者是星期天,抑或是什么节日之类的,具体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就是学生放假的时候,早上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一阵稚嫩的读书声:只、吃、屎、日、自、此、死······

只是这声音中带着哭腔,我最怕人哭,或者说不喜欢人哭,虽然“人歌人哭”是为自然之现象,但是我还是喜欢“人歌”而不喜欢“人哭”。听到那哭声,我便瞬间清醒了,坐在床上发呆,突然间传来男子的一声呵斥,吓了我一跳,虽然这声音不是在我跟前,而且还是藏语,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随着那声呵斥,那个稚嫩的读书声彻底变成了哭泣,然后随着这稚嫩的哭泣,那严厉的声音开始“不啦不啦”起来,我半个字也没听懂,因为除了汉语,我实在是不懂别的什么语言。我那时候开始替那个小孩难过起来。

回到家之后,有一天在外边闲逛的时候,同样看到了一位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还是同样的情景,一边哭一边读的孩子,一边拍桌子一边瞪眼睛的家长。我那时候在想,难道这两位相隔千里的家长是打电话商量好的吗?为什么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这么如出一辙呢?或者说是那两个相隔千里的孩子是商量好的,非要表现的如此无独有偶。直到那天,我在手机上搜东西,偶然瞥见了一个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视频,点开看了一下,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视频之后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视频,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都是这样的千篇一律;也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虽然他们哭起来的声音并不相似。我那时候想到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过应用到这里,我想应该改一下:年年岁岁怒相似,岁岁年年哭不同。我突然间开始悲哀起来,不知道为什么,然而,或许,也知道为什么。

后来,有一天,小侄女在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她读完之后我问她知不知道什么意思,她就给我解释了这段话,在她说道“人们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这样不就是君子吗”的时候,我其实想到了另外的一种解释,然而,我回过神之后就一直在想“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我那时候立刻在手机上搜索这句话,查遍了各种百科,其结果都是一样的答案:“人们不知道‘我’,‘我’还不生气,这样不就是君子吗?”百科的解释之后还有对“君子”的解释:君子在这里指道德、品行高尚的人。

我那时候在想,按照当今世界上的统计数据,整个世界上的人们大概有七十亿,这么多人,他们不知道“我”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吗?如果人们不知道“我”,“我”就生气的话,那么“我”恐怕早就被气死了,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被气的呼啦啦的死掉一片,照这样的说法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是“君子”了吗?只怕,未必。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和谐的事儿:战争、偷窃、行骗等等。倘若都是君子的话,我想,这个世界上就是天堂了。于是,我便对这句话的解释做了怀疑。直到我跟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说起了这句话,朋友笑着说理解这句话必须要站在孔老夫子的思想高度上。我知道朋友读过很多书,他是一个为了读书连吃饭都觉得麻烦的人。我问朋友怎么理解,他说结合整个四书五经的内容和思想高度来看,“不知”在那句话里做无知解释,而“君子”其实是孔老夫子一味地对做官的人的惯称,他说那句话其实是做官的典范。他的解释是:人们无知,给他们说什么他们也不懂,然后我还不生气,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他还说,孔老夫子一生宣传仁政,仁政就是爱民,这样的解释符合了整个四书五经的思想观念。

朋友还没有说完的时候,我其实就已经想到了那“拍桌子瞪眼睛”和“哭”的场景,因为我也有这样理解的意思,只是还不是很确定。不过我又想到了百科上那对“朋”的解释:先秦时代称学生为朋。这样的解释,加上那样的场景,我于是就想到了,如果那些“拍桌子瞪眼睛”都去做了官的话,那么人民便只有嚎嚎大哭了,而且一边哭一边读着:只吃屎日,自此死······

其实,那时候,我还想到了一个画面:孔老夫子骑着一头牛在七个国家之间穿梭,遇见人就说“嗨,我叫孔子啊”,只是为了让人们都知道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