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彻底沦为饲料的原料了,它再也没有了旧有的风光。对于不再依靠其作为食材的现在,玉米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即使生养它的土地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杯黄土,在我的老家,甚至完全成了一个笑话!
中秋过后,老家的地里玉米杆落寞地伫立在地里,没精打采地在秋风中摇曳,干枯的叶子更是耷拉下去,玉米白色的包衣敞开着像开败的莲花懒洋洋地挂在已经失去水分的玉米杆上。
在还可以为了一点玉米留守在乡村里的老人女人,将收回来的玉米,随便地挂在树杈上,屋檐下,或是院落搭起来的椽木上。不怕风,不怕露,更不担心有人盗去。白天黑夜都那样,直到干透了心,因为没有人稀罕它。黄澄澄的玉米棒子一点都不招人喜爱了!玉米失去了曾经辉煌的岁月,现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的土地的累赘!因为现在好东西都吃不完,谁还愿意去吃粗硬的且含糖量极高的玉米呢!
在多年前,小麦并不高产,农家除了上交公粮,余下的麦子除了留作种子所剩根本不富余,而玉米就口粮。那时候,玉米即将成熟的时,许多玉米杆黄亮黄亮的,粉红粉红的又丰富的糖汁,甜甜地让人喜欢;嫩嫩的玉米棒子在灶火里被柴火烘烤得又香又甜;而在锅里煮熟后就满屋飘香了;成熟的玉米颗粒加工成糁子,烧糊汤,煮稀饭。稠的叫玉米粥,稀的叫糊汤,没有油和肉,酸菜辣子就这这样的饭食也格外地能喂饱饥肠辘辘的肠胃;玉米面可以做成稠稠的糢糊,在钻出许多空的葫芦瓢里压成鱼鱼,没油水也罢,有辣子红辣椒绿辣椒都是糢糊极佳的佐味,别提多爽口;还可以蒸成玉米糕,没有白馍,玉米糕同样是宝贵的食物;玉米颗粒,在腊月里冬天还可以爆米花,是大人孩子们最爱的零食。
这就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艰苦岁月玉米为食的年代里很为金贵的粮食,而在难度的的春荒时节,没有可下锅的米面,借别人家一斗四十斤玉米是在是不容易的,能借一升二升都挺难,谁家有多余的口粮啊!有一年,五哥在收了玉米后的地里捡漏,拿到集市上卖竟然得了十余块钱,还给我买了双儿童黄胶鞋,一到下雨,我都舍不得穿。
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小麦大获丰收,粮食有了盈余,玉米退为配角。粮食不缺欠,季节不缺粮,就连白米也能在市场上买到。有白面,谁还喜欢食用玉米?大不了用它烧些稀饭,做一次二次玉米粥而已。
当老家的年轻人大踏步走向城市的时候,小麦也不大有人种了,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土地就荒芜着。而玉米纯粹是一件堵心慌的闲事情。劳作了一辈子的乡亲们不忍土地荒废,干脆在春天种上一料玉米,好在能看到满地的绿色和稠秧秧的禾苗,也是一种安慰。人是不可无事的,无事也会生非生坏。所以在地里劳作惯了的那些老一代乡亲们自发地种起了玉米,算是还在土地上耕作,而玉米也就成了一个难于舍弃的选项。哪怕不吃,看着它也是一种满足。
但是玉米实在是不堪大用了!对于玉米的收获,对于满院的玉米,我看不到乡亲们有欣喜的快乐!这对于玉米似乎也无可奈何!因为离了它,人们可以活下去,而且活活得也不错!因为老家人连猪都不养了,玉米的作用微乎其微。
到今天,玉米终于完成了天诞生于这个世界以来的使命,走向了衰落!
这好像与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相同的命途哲学,发生,成长,辉煌,衰败。就像人无百日红花无百日艳,尽管它仍然生长地蓬蓬勃勃。
我一点都不为玉米惋惜,在土地这个大舞台上长袖善舞过的玉米,毕竟也曾普惠众生,也算是它历程上的成就。和人一样后浪推着前浪涌,世界潮流一起滚滚向前。
我想,这个世界许多许多的东西都销声匿迹了,工业文明的车轮碾碎了农耕文明的脚步,玉米自然也要走到尽头!但不知它会不会随着季节轮回岁月更迭日月变换逐渐与这个世界彻底告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