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有一条河,无事时我常喜欢到河边走走。
近些年,通过治理,这条河两岸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不仅河堤砌上了平整的青砖,而且修建了伸手可及的亲水平台。河的两岸遍植垂柳花草,一年四季花团锦簇。河面上飘荡着画舫游艇,一到傍晚便霓虹闪烁,灯光水色交相辉映。2017年10月,一座秦汉建筑风格的风雨廊桥飞架南北,更是为它平添了一分典雅的古意。漫步河边,我的心底时常涌起一分莫名的欢喜。
这条河,从遥远的鸟鼠山出发,过定西,穿天水,一路浩浩荡荡奔流而来,黄土沟壑陷不了它,崇山峻岭挡不住它,出小陇山后,它桀骜不驯的灵魂从苍茫高原跃入八百里秦川的怀抱,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上汇集起秦岭七十二峪大溪小流,欢呼着,跳跃着,左扭右拐,最后在潼关汇入滚滚黄河。
这条河太古老了,以我有限的知识,我不敢去回溯它的过往,翻开中国历史,似乎每一页上面都有它汩汩流淌的影子,不知道它的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也不敢去遥望它的未来,看到它在夕阳下无休无止日夜东流,那声沉重的叹息就在耳边油然响起:“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进而想到人生韶华如这东逝之水,有多少光阴能够供我挥霍。当年,孔子并没有到过这条河边,但是也无法考证具体是那条河,所以从文人多愁善感的内心来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流淌着这样一条让人暗自惊心的时光之河。
还是回到当下的河边来吧。
这河边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统一广场。据说这个广场是按照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大致地图轮廓设计而成,整个广场高低错落。花岗岩雕塑的秦始皇站在广场的最高处,手握剑柄,目光炯炯,两千多年过去,他还是那么威风凛凛霸气侧漏。统一广场往东大约五百米,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咸阳古渡。渡口采用现代建筑材料,用浮雕、圆雕、镂雕、平雕等诸多手法再现了古时渡头的情景,南来的北往的,骑马的坐轿的,挑担的推车的,饮酒的送别的,撑船的拉纤的,不远处就是清渭楼、南阳门。统一广场与咸阳古渡之间的草地上,还别出心裁地在显眼位置摆放了昭陵六骏的浮雕,一路走着,从秦汉到唐宋,不是历史而是文化的浓缩,稍一联想,不知不觉就把人带到古意中去,在河堤上迎面遇到陌生人,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晚上去河边走走。晚上环境相对静谧,游艇画舫泊入码头,整个河面显得宁静空阔,潮湿的晚风掠过河面,把两岸的灯火揉碎在波光之中,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我的心就随着细碎的波浪一层一层荡漾到远远的夜色中,简直要和月光相接了。我以为只有此刻,才是这条河最美丽的时候,我可以静静地伫立河边,敞开心扉与它默默地对话。白天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芜杂思想、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在沁凉的河风吹拂下,烦躁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放眼望去,河面开阔,波澜不惊,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其实我是了解它的,它的内心里不时有泥沙注入,偶尔还有人类排放的生活污水,但是无论怎样,它都能以博大的胸怀吸纳它们,消化它们,从来不会因为外来的浑浊而停下自己向东的脚步,它在不断运动之中,保持着强大的自净功能,为我们带来一个清爽的世界。《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恰恰因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也许就是所谓水的品德“厚德载物”了。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无具象,却又随物赋形,一方面,它性情至柔,悠然,淡泊,阅尽世间万物,另一方面它又无坚不摧,以水滴石穿的韧性,从高原上切割出峡谷,在地表切割出壕沟,千千万万滴细小的水珠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哺育人类的河流。哲学家也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流水它有脚啊,当你默默沉思的时候,它从你的眼前过去了;当你想掬它在手的时候,它从你的指缝间溜走了,要不为什么说时光如流水呢?从这个意义上看,奔腾不息的河流又让我们时时警醒,你看刚才还在眼前打旋的叶子,转眼之间已经不见了影踪。我们有多少梦想、愿望在徘徊、犹豫、等待之间而让沉舟侧畔千帆过了。
我在很多场合听人说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河对于黄河的意义,决不是一条支流那么简单。今天,它流经的地方,正是五百万年前的黄河古道。
这条全长818公里、覆盖陕甘宁80余个县市的河,名叫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