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建云的头像

罗建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25
分享

问鼎中原一壶酒

很多人会觉得中原人胡吃海喝,铺张浪费,与厉行节约的传统背道而驰。其实,非也!他们会量力而行,只是面子上的功夫一定要做足,这是地方文化所决定的。——题记

此番中原之行,其实不打算喝酒。因为不胜酒力,每次见到酒,我就有一种先天的排斥。只是到了中原这片土地,遇到一群故友知己,不由自主地被他们带入酒局中,往往不能自罢。

从嵩阳书院到少林寺,从北宋皇陵到开封府,从清明上河园到太行山,可说此次中原之行走访的地方真不少。依照我的习惯,每到一处,尽量不打扰当地朋友,以免给他们增加麻烦。只是好友乃曹操后裔,见我将在郑州乘机,便一再说:“哥,安排一个时间,咱俩聚聚。”也许是方言,他讲“哥”时,对应普通话的四声,哪个音节也对不上。倒像古代七音中的半徵,声音很特别,感觉很亲切。也许是上年龄了,或许是太热情,不好意思再推脱,便答应返程前一个晚上到机场聚聚。再三说明,不喝酒。他连忙说:“哥,中,中!”讲“中”时,很坚决,很果断,似乎不可怀疑,不可否定,一定照办。只是对应普通话的四声,依旧找不到读哪一声,细细品味,应该是古代五音中的“羽”音。

时间约定下午六点,来我入住的酒店见面。可是,过了一个小时,曹公仍没来。我想,难道他忘了咱俩的约定?甚至想,再过半小时不过来,我就找个小食店吃点东西,早点入睡。大概晚上七点一刻,曹公给我电话,说:“哥,我在楼下,吃饭去。”他知道我是南方人,听不懂中原方言。可是,他依旧用纯正的中原方言跟我讲,让我似懂非懂。只是“吃饭”跟我老家“呷饭”发音不同,足够说明曹公所讲的方言不是古楚语,而我讲的方言属于古楚语。

到了酒店,说好只有我俩,结果里面坐满了人,仔细一数,包括我在内,九人。曹公歉意地说:“本来约好十人,寓意十全十美。可是,有个哥临时有事,只能九九归一。”他向我一一介绍,均是文学艺术界的老前辈。他们很热情地让我坐主位,说是中原待客之道,只有尊贵的客人落座,他们才能入座。道理是一套一套的,让我这个走马江湖的文人一时无言以对,只能听凭摆布,却又如坐针毡。

君子之约,不喝酒。可是,曹公约了一群朋友,不喝点小酒,如何制造气氛呢?何况,他们说的小酒,是每个人一个扎壶,一个酒杯,旁边摆一箱酒,似乎不喝过人仰马翻、天翻地覆,绝不罢休。我很诚恳地跟各位兄长讲:“小弟酒量有限,总量控制,二两,期望大家海涵!”各位兄长脸上写满岁月的谦和与走马江湖的老练,纷纷附和:“二两,中,中!”我也以为“二两”真“中”。

先上四道凉菜,我不知道中原人为什么喜欢吃凉菜?像我的老家位于湘西南,在雪峰山下,生活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居民,不吃凉菜。而到中原,听说凉菜是他们的特色。坐在身旁的刘公,家谱记载是刘备后裔,见我对凉菜充满好奇,马上解释,说没有凉菜润嗓子,不管吃什么大菜都感觉乏味,必先上几道凉菜开胃,然后进入主题——喝酒。

我是客人,用他们的话说必须用最隆重的礼仪接待我,让我好好感受一下传承千年的中原文化与待客之道。

曹公开了一瓶酒,52度那种。我确实属于不喝酒的人,便拼命地跟曹公说:“开一瓶便够了。”曹公一边倒酒一边说:“哥,中,中!”在中原人眼里,一个“哥”字,一个“中”字,似乎可以回答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而他自己,拿着二锅头,说这才“中”,能体现男人风范。

像我,生活在南方,纵使不喝酒,也知“自古无酒不成宴,三杯过后尽欢颜”。而在中原,自古便有“三杯表敬意”的传统,认为三杯最吉利、最圆满。第一杯表示敬意,第二杯表示好事成双,第三杯表示无三不成礼。三杯过后,我想我们可以随意了吧?结果,依照年龄顺序,最大的哥先敬我。我以为只喝一杯,基于礼仪,一饮而尽。刘公又给我倒了一杯酒,说:“弟,这是第二个,你得喝。”我便端起酒杯回敬刘公。刘公说:“弟,不中。”旁边的孙公,据说是孙权后裔,出来解释,说中原人敬酒,不喝酒,这是待客之道。我惊诧了,难道有这规矩?其他兄长纷纷附和,说中原敬酒就这样,并且说山东人敬酒也有这规矩。遥想当年,我出差济南,朋友说请我喝酒,搬着一箱酒赶往我入住的酒店,把我吓得魂飞魄散。面都不敢见,偷偷找辆的士,跑到机场躲酒去了。而今,在中原大地,又遇到此等礼遇,着实把我吓怕了。

刘公毕竟是文学界的老前辈,知道体惜年轻人。便跟我说,如果确实喝不了,后面就随意一下。也许因为刘公同意我随意了,其他人也不再刻意强求我把三杯酒喝完。只是,每人敬我三巡,不知不觉,扎壶中的酒便全喝到肚子里了。突然想起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是啥?实指夏朝国君,其实借指酒也!中原是中国酒的发源地,一部豫酒史,半部国酒史。再追溯历史,漯河贾湖人在9000年前便掌握了酿造酒精饮料的技术。在如此悠久酿酒历史的地方喝酒,他们的酒文化已经形成体系,没有一定的酒量,想全身而退,真的很难。

当然,现在中原人敬酒也比以前文明许多,规矩许多,至少不再强制灌酒了。据说若干年前,来到中原,要么不端杯,端了杯,不管能不能喝,他们会找一万个理由让你喝,喝到排山倒海,喝到不醒人事,喝到灵魂出窍。否则,就不“中”。

他们知道我真不喝酒,今晚喝了这么多,已经给足大家面子,便不再劝酒。各自找 “哥”或“弟”喝酒,喝一个,喝两个,喝三个。说明一下,中原人喝酒不叫一杯、两杯、三杯,叫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我在想,我们从事文字工作,遇到中原作者的文章,是改成“杯”还是保留“个”呢?

南方人在酒桌上不谈生意,不聊正事,就聊天。而中原不一样,酒桌上,发现他们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在找“哥”或“弟”说事。因为是方言,我听得不大清楚,只是在杯觥交错时,敬酒者会表达诉求:“哥(弟),这个酒我喝了,中不?”被敬酒的人或许酒壮英雄胆,很豪气地回答:“中!”而到南方,真要谈业务,办事情,到办公室喝茶,在大脑特别清醒的前提下回答“中”还是“不中”。能办则办,不能办,绝对不打马虎眼。而在中原的朋友告诉我,黄河两岸的人,很多事情是在酒桌上办成的,必须喝,喝出质量,喝出高度,喝出感情,事情就成了。否则,不中!

当然,说到此处,很多人会觉得中原人胡吃海喝,铺张浪费,与厉行节约的传统背道而驰。其实,非也!他们会量力而行,只是面子上的功夫一定要做足,这是地方文化所决定的。他们赴会,通常自带酒水,就是怕请客的人破费,这在南方是不可思议的事。

此时,我才知道曹公为什么要约这么多朋友陪我喝酒,原来是想帮我在中原成就一番事业。可是,畏酒之人,纵使他们很热情地招呼我多喝几个,眼冒金花,欲言又罢,无法尽兴。我想去酒店休息,可是,曹公说,还有一道菜,让我尝尝,是给尊贵客人的特色菜。待菜上桌,是一条鱼。在南方,鱼代表年年有余,吃一口,便可走。可是,在中原,鱼这道菜很讲究,与酒结合在一起,叫“鱼头酒”。既然叫“鱼头酒”,又得有仪式感,鱼头敬三杯、鱼尾陪四杯,这样转圈,彻底把我整趴下了。

迷迷糊糊,我见曹公仍在开酒瓶,我便说:“哥,不能再开了,已经喝了好几瓶啦。”曹公说:“哥,就一壶,我们继续,中不?”我不中,他们纷纷附和:“中!”后面,我悄悄买完单,去酒店休息了,真不知道他们喝到什么时候。只是此番中原之行,彻底让我长了见识,在历史悠久的中原,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事。如果要问鼎中原,可说就是一壶酒。至于壶大壶小,自己决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