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国之前,很多朋友跟我讲,说德国是一个“慢生活”国家,让我好好体会、好好品味、好好感悟,会有非同寻常的收获。
经过长达十三小时的飞行,横跨欧亚大陆,距离9500公里,终于抵达法兰克福机场。前来迎接我们的老刘是个“德国通”,他说自己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来德国学习机械技术,因为喜欢这里的“慢生活”,与世无争,不急不躁,自己就留下来了。
他跟我们说,如果孩子在德国读小学,你会觉得太多不可思议。诸如老师会带学生去森林里看蚂蚁搬家,会带学生去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会让学生观察同一片树叶在春夏秋冬的变化。如果换成我们的家长,可能会投诉老师,说浪费孩子成长的宝贵时间,应多教知识,多比赛,多培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可是,德国就是这样,小学阶段没有硬性的学习任务,学会生存,学会玩耍,遵循孩子天性,尊重教育规律。相比我们的孩子,不是呆在教室里做作业,就是上各种辅导班,没日没夜,没完没了,让小宝贝们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他坦承,小学阶段,德国的小孩考不过我们的孩子,像奥赛这种智力大比拼,他们没有优势。只是,他们保持天性,快乐学习,在探索自然的奥秘中逐步领先我们为作业忙碌的孩子。差距在小学阶段拉开了,到初中、高中、大学,拉开得更远。有时想,我们焦虑什么?我们害怕什么?分数、成绩、排名、身份、地位、欲望……在社会的旋涡中无法自拔。他们没有这些评价指标与规则,没有这种内卷环境与氛围,只是希望在探索与玩耍中度过童年,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哪里考虑从小就要胜人一筹。
同时,聊到高考,聊到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感觉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甚至宣称:“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只是,回到今天,纵使考上985、211、双一流,真能改变命运吗?别说本科毕业,就是硕士、博士毕业,依旧让无数人迷茫。德国人是慢性子,高中毕业后不是急着去读大学,而是步入社会,寻找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工作与历练中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去报什么专业、选什么大学。德国大学是开放式的,任何人可以申请。至于能否毕业,就看自己造化。像海德堡大学,淘汰率达到70%,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们的大学毕业证含金量不高吗?加上德国人务实,推崇学徒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与学习中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我们显得太急躁,把大学学业集中在几年时间完成,以为几年时间可以成就一生。其实错矣,大学只是起点,未来还有无数挑战。在德国,有的人读了一辈子大学,却毕不了业,也不影响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对我们来说,没有那纸毕业证,如何找工作呢?
当然,讲到德国的“慢生活”,必须提他们的经济收入,其实也是一个字——“慢”。很多人以为德国的工薪阶层收入高,其实非也。除非企业高管与公司老板,其他人的收入并不高,平均工资约3000欧元,扣除税收,到手约2000欧元。2000欧元看起来不多,我们很多企业员工也可以拿到。只是他们生活成本低,住宿、交通、生活等家庭开支占工资收入约50%,剩下50%可以用于体育运动、旅游观光或其他开支。用老刘的话说:“德国人不只是慢,而且很懒。”不难发现,在德国几乎没有人愿意加班。下班时间一到,哪怕工作没有干完,照样去享受生活。工作之余,要么发呆,要么旅游,要么爬山,要么锻炼身体。总之,他们喜欢“慢生活”,喜欢享受孤独。别说工薪阶层,就是路边乞丐,每天乞讨时间不超过7小时。只要时间一到,一分不多,立马下班,去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而超市、商场,到了周六周日及非上班时间,统统关门歇业。他们不允许5+2、白+黑、24小时营业,不允许价格战、拉锯战、淘汰赛。归根结底一句话:“要命,不要钱。”反思我们,一天24小时太少,一年365天不够,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效率,扩大产能,把同行引入内卷大战,把社会拖入焦虑泥潭。
德国之所以能享受“慢生活”,远不止上面这些。像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完善,可以说,老百姓的生老病死都由国家负责,不用担心孩子哪天没钱读书,不用害怕自己无钱吃饭,更不用畏惧自己没地方居住,哪怕失业了,政府仍要提供保姆般的关怀与安置。除非自我沉沦,才会流落街头。否则,失业救助金也够老百姓有尊严的活着。因为社会福利好,加上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他们还有必要疯狂竞争吗?
另外,在德国存钱是不可理喻的事。他们的观念很简单,有钱就花,享受生活,绝不亏待自己。“把身体养好,要跟保险公司比命长,看谁耗过谁。”与之相比,我们的老百姓除了疯狂挣钱,拼命存钱,有多少人敢大把花钱?谁又敢指望别人养活自己?
不知不觉,在德国呆了八天,回国前夕,看到一群父母带着小孩去郊外旅游,走路不紧不慢,说话温文尔雅,躺在草坪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让我好生羡慕。远眺夕阳下的余光,我当时想,我们物质水平也很高了,可否放慢生活的节奏,也像德国人一样无忧无虑地过上“慢生活”呢?人的一生,需求不多,只要能安稳过日子,其实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