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书可以买而读之,也可以“非借不能读也”,我个人喜欢买而读之。
买书有个有趣的现象,是买一个作家的书,因为涉及到别的作家或者他们的作品,然后又去买他们的书,我有部分书就是这么买回来的。比如茅盾和巴金,买他们的书,就能引出一些其他作家。茅盾原名沈雁冰,据说“茅盾”这个笔名最初写作“矛盾”,他的作品放在叶圣陶主编的一个刊物上,叶圣陶先生看百家姓中没有矛姓,便改“矛”为“茅”,“茅盾”这个笔名由此而来。巴金是个追求光明的作家,看了由他的小说《家》改编成的同名电影,也知道了孙道临和黄宗英这两位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演技一流,角色刻画得很到位;黄宗英演技好,人漂亮,还有才,她不演电影以后,成为一位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她的《小木屋》就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名篇。他们二位,我买了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和他的一套《茅盾散文速写集》,买了巴金的《家》和他的《巴金散文精编》《巴金小说》等。
由他们二位引伸出的一些现当代中国作家,如叶圣陶和夏丏尊等,也买了一点他们的书,买得比较多的,是沈从文,除了零零星星地买,还买了一套由花城出版社和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的《沈从文文集》。那是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在北京实习,有天在西单的一个书店看到这套书,一共十二册,包含了沈从文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文论,当时就想买,但书多不好带,就没在那儿买。实习结束后,立即跟出版社联系邮购这套书,了却了一桩买书的心愿。
几十年来,我每年都买一点书,从未间断,进入书店,总能呆上大半天,不买一两本书就很难走出去,就会有一种失落感。打开电脑,也总是先上网上书店,一看也差不多要看上大半天,有合适的,很多时候都是忍不住要下个单。多年买书,也买出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买书不能犹犹豫豫,犹犹豫豫就容易与想买的书失之交臂。上高中时,我在新华书店看到一套《鲁迅全集》,大约二十多元,这对小孩来说,不是小数目,我多次进出书店,看了又看,不知道看过多少回了,等到下定决心要买时,书已不在架上。后来又看到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不到二十元,也不是小数目,又是看了又看,又是失去了买的机会。这是我唯一一次在同一件事上犯两次错误,教训是深刻的。二是买书不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我就因为名人推荐买回一些书,有的根本读不进去,不仅浪费钱财,还浪费宝贵的时间。现在出版社出版各类图书,多如牛毛,好坏参差,读一本不好的书,白白浪费时间不说,还错过读一本好书的机会。三是买书不要只为装点门面,附庸风雅,有人买了很多名贵的豪华精装本,根本就不读,有的甚至连塑料薄膜包装还没拆开,就搁置在橱柜上,当作陈设与装点。因此买书,为读而买,是一个基本的要素。藏书家当然可以例外。
二
中国人读书,历史久远,竹简也好,卷轴也好,以至于造纸术的发明也好,都是读书的很重要的媒介,历代先贤更是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典故,“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牛角挂书”,等等等等,就很形象地刻画出中国人刻苦读书的顽强精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试问国外,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既是读书人的修养,也是读书人的气节。读书能使人思考,能促人进步。历史上禁书,禁读书,为什么屡禁而不止,因为束缚人的行为容易,禁锢人的思想难上加难。春秋战国时期,围绕读书,出现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人类自有书籍起,读书学习和探索真理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最根本的原因。
在经济建设刚刚兴起的那段时间,人们首先考虑的可能是物质上的利益,还有可能因为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弱化了对读书的热情,有人因此就以为,中国人可能不怎么读书了。追求物质,是因为我们过去太过于贫穷,需要快马加鞭地赶一赶,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她的人民是不会那么轻易就放弃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读书的这个习惯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有个曲曲折折的,对其它事可以看得开,对读书这个事,也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我偶尔会去书店看看,享受一下那里的书卷气息。每次进入书店,都看到不少人在里面搜书寻书,寒暑假更是熙熙攘攘——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中老年读者,拥挤在摆放着各种中外书籍的台柜前,形成一幅幅令人鼓舞的读书画面,看到那样一幅幅画面,谁敢说中国人不读书了?
社会上流行过所谓的“浅阅读”一说,大概是指读些没有什么思想深度的快餐式的东西。我们不否认“浅阅读”的存在,但是“浅阅读”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我们不能只看到“浅”的一面,甚至于只拿“浅”来做文章,而忽略了许多“深”的东西。
读书是很私人的事,一个人爱不爱读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至于有多少人在读书,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就能统计得了,也没有必要去做些无谓的“调查”,更不应往自己同胞身上泼冷水,总感觉中国人在读书上退步了,没有外国人那么高的热情,希望在那儿都能看到国人手里拿着一本书,时刻都在专心阅读。这样的要求,不切实际。
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非读书不可,也不必要求人们在出行时都非带上书不可。只要你读书,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家外,能有个安静的环境最好,而这样的环境,也不一定非要到公共场所去,在大庭广众之下摆出一个读书的架式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