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收录了鲁迅前后十三年陆续完成的八篇神话历史小说。在序言中,虽然作者认为这些作品“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这些作品仍然在思想上达到了某种高度,阅读完这些作品,我也更加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性格。
《补天》原题《不周山》,作为本书的首篇作品,极大引起了我的兴趣。
文章开头便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天空画卷,描绘了一个瑰丽雄奇的神话世界。故事材料取自“女娲造人”与“女娲补天”。在序言中,作者解释了本篇文章意在写出人与文学的缘起,同时歌颂了女娲的创造精神与奉献精神。作者将女娲作为一个完满的人物加以塑造。故事中化用共工与颛顼的战争,批判了邪恶势力对文化的无耻践踏。原本女娲补天的故事似乎有些对生殖崇拜的宣扬,在鲁迅笔下,这一方面似乎被舍弃,转化为创造精神与对邪恶力量的批判态度。
《奔月》改编自“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逢蒙杀羿”等神话传说。
故事开篇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般的静谧安宁的气氛。之后走进主人公羿的生活,发现昔日英雄现今生活却过得十分清贫。他面临的问题不仅有无猎可打的困境,还有妻子嫦娥的抱怨和养家的压力。羿自己也追忆当年雄姿英发的自己,深感当今窘况,于是他远行数十里寻找猎物,却将母鸡错认成鹁鸪,赔偿了鸡主人许多物品。回家途中,羿又遭到自己的亲弟子逢蒙追杀,更体现出过时英雄生活的不如意。“逢蒙杀羿”这段情节源于高长虹写文章攻击鲁迅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高长虹一类人的讽刺与批判。
最终羿回到家,发现嫦娥已经吃了仙丹,飞到月亮上去了。然而文章末尾处却写羿毫不慌乱,反而计划清晰,给文章增添了一些趣味,也表现出羿的豁达,富有新意,丰满了羿的形象。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作品,它不但反映出现实问题,还灵活结合了不同神话故事,凝练成一篇小说,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第三篇《理水》同样是开篇交代背景:洪水泛滥,鲧治理无效被流放,其子禹被任命接替他的职务。文化山上的学者对此进行争论,丝毫不关心那些仍然处于饥寒中的人民。当朝廷派人来考察,学者代表向上谄媚,忽视下民真正的感受;而下民代表倒是很老实地面对官员。由此可见学者与下民的矛盾激化。作者借之讽刺在危难时机不问世事、只求虚浮之物、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所谓“学者”。当考察员返回水利局后,他们在局里大排宴席,那里充斥着酒肉的腐臭气息,全是官员将洪水抛之脑后进行的狂欢。此时一个“瘦长的莽汉”出场,他便是禹。在筵席上,对于治水,大家胡乱建议无果,禹坚持采用“导”的方法治水,终成大业。
文章的结尾很耐人寻味。文中提到,禹吃喝不讲究,却阔绰于祭祀和法事,平时穿衣服衣服是随便的,但在上朝、拜客时又穿漂亮衣服,不禁让人思考——在禹功成名就,地位直线上升之后,他是否也变得像其他官员一样生活奢靡而爱面子呢?我想,这更多可能是他对社会风气的顺从,毕竟禹在自己的生活里可以保持本心。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改编是,在“大禹治水”原故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情节,在《理水》中像是吐槽家常一般从禹妻子口中说出,又可以从她言语的粗鄙上看出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趣味。
《采薇》内容源于《史记》中七十列传的首篇《伯夷叔齐传》。故事原本讲述了身为辽西孤竹君之子的伯夷、叔齐二人,由于武王伐纣,认为他无仁无义,上谏被阻,计划出走,隐于深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以明心智,作歌吟之。二人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司马迁极力赞颂了伯夷叔齐高风亮节的崇高品质。而在鲁迅的《采薇》中,他们兄弟二人在世人眼里却是愚钝的忠诚。他们忠于先王的规矩,不希望看到交锋,然而当时的社会,讨伐纣王已是民心所向,周武王的行为也正好响应了民众的呼声。可伯夷叔齐却因此不愿作武王的臣民,动身前往华山,欲寻一处清净之地。后来听说了武王将要“归马于华山之阳”,二人不禁怕了起来,这使人感到强烈的反差感:战胜敌人本来是件好事,然而在鄙夷武王的二人眼中,这竟成为了他们转身去到首阳山的理由。途中碰见的小穷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中假道德的人——先搜刮钱财,临走又问两位老人“您不喝茶了么”这样虚伪的场面话,配上刚刚搜身完的场面可谓是十分滑稽,实是幽默。到了首阳山,伯夷叔齐二人就采食薇菜。时间长了,这件事还在当地传开了,人们纷纷前往观看,对此的评价也各有不同:有当他们是名人的,也有称之为怪物、古董之类的。首阳村的小丙君非常否定伯夷叔齐二人的做法,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吃的薇菜,按说也算是“周粟”罢了。这并没有传到二人耳边。知道小丙君家的阿金姐前往,以此言奚落二人,他们才转过弯来,索性绝食了,终死在石洞里。在我看来,鲁迅并没有称道伯夷叔齐在《史记》中被描述的那样高风亮节,他们反而是木讷、愚忠的。他们一味拥护先王而不知变通,将自己困死在所谓的信仰囚笼里,作者借小丙君的话强烈批判了二人思想的落后与局限性。在鲁迅生活的年代,社会上有诸如伯夷、叔齐之流,同样也不缺乏那些得过且过、苟且偷生的人。这也许就是作者暗示的,当时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弱点也在于此。
在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他认为伯夷之类是“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人,声称韩愈的《伯夷颂》是“颂错了”。现在看来是非常清醒的。在《采薇》中,伯夷、叔齐死后无人过问,恰恰反映了他们的所谓抗争和风骨的无意义和作者对二人的否定态度,他们的做法是不被提倡的。
《铸剑》原题《眉间尺》,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等古书中记载的“三王冢”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
在某天夜晚,主人公眉间尺抓住了咬锅盖的老鼠,其母在此时醒来,叹道眉间尺父亲之仇无人能报,引出了故事主线。原来在十多年前,眉间尺的父亲被国王要求铸造一把宝剑。他早料想到献剑之后必会殒命,于是铸造了两把宝剑,将其中一把雄剑藏匿在家附近,把雌剑献给国王。眉间尺的父亲叮嘱其母,若是自己未能归家,就使儿子取得雄剑为自己报仇。眉间尺得知这一切,便很快动身前往刺杀国王。可道路曲折,他好不容易走出城,却从一个过路人口中得知计划已经败露,无奈听从了过路人的计划,遂自刎,使其替自己报仇。过路人将眉间尺的头带给国王,用计把国王的头颅砍下,而后也自刎——三个人的头便都落在金鼎里,互相撕扯打杀。待群臣将三头捞起来,已经无法分辨出哪个才是国王的头了。最终在国王下葬那天,眉间尺、过路人与国王三个人的头颅都放置于灵车上的棺材里。本文将埋葬的结局略去,在送葬的途中结束,还描写了道路上百姓对国王之死的悲愤,使文章更佳戏谑荒诞。文中夸张到脱离现实的还有后段“三头大战”这一高潮,它将三者之间的冲突推至顶峰。之后的“辨头”“送葬”等情节延续了高潮所带来的冲击,使人久久不能脱离出来。鲁迅将对国王这样黑暗、暴虐、无道的一类人的评判寓于简单却又暗藏玄机的复仇之中,极其巧妙又动人心魄。虽然后半段尽显荒诞,但这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暂时的黑暗已被消灭,但无知的群众仍处于愚昧的悲伤中。在最后一段,宫中臣子却是“装着哀戚的颜色”,说明不仅人民从无知中尚待解救,上层的那些“正派人物”实际上并非道德的正人君子,各自心怀鬼胎,他们是旧社会残余的邪恶势力,虽独自造不成重大影响,在得道(即封建领导即位)时往往会很大地危害到人民。
《铸剑》就像一首辛辣的讽刺诗,在批判黑暗无道势力的同时也宣扬正义迟早会到来。
《出关》同样属于历史题材,改编自《庄子》《史记》等著作,又是一篇历史与虚构出色结合的故事。
开头,老子接见前来问道的孔子。后者烦扰于传道不得,老子点了他几句,说明要领悟道的本质,对于道,不能阻塞它,且孔子研究的六经也只是对道的践行而非道本身,故不能传授出道来。孔子听了沉默起来,几分钟后离开。老子送别时的话“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让人感到熟悉,这正与《采薇》中伯夷、叔齐二人遇见的拦路人送走他们时的话语一致,给人联想,颇有生趣。孔子再去见老子已是三个月后,那时的孔子已经想通了道的真谛,二者对话后沉默许久,之后孔子离开。老子意识到孔子与自己的道不同,担忧会难免与他针锋相对。为了保全自己,老子被迫出走函谷关。到了关口,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没有一个办法”。此时遇见几位官员,他们将老子请去讲学,留下讲义并领了报酬,便继续出走了。当地的官员却只想着用老子的讲义卖钱,实是对道的践踏与物化。这也反映了作者身处年代,知识只值用来营生而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求道者本少,然得道者更鲜。老子用自己清净无为的态度面对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作为统治者象征的一众官员在本质上不顾民生,老子只草草留下五千字讲义敷衍了事,正是对他们无道行为的蔑视,然而人民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不到拯救。虽然孔子走的是政道,他也未必能够改善当下的环境。统治其实就是几派相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知哪一派才是真正的所谓“救世主”。文中写孔子得道,老子知道,社会却是失道的。作者对此也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态度。
《非攻》改编自《墨子》,融合了其中多个不同篇章的情节和对话。在此文中,人物形象多通过对话塑造和体现。
故事开头描写儒派的公孙高与墨家的墨子争论“战与非战”和“斗与非斗”,把墨字提倡“非功”的这一和平理念的形象立住,也为后文墨子游说做了铺垫。他听说公输般要怂恿楚王攻打宋国,于是踏上了反对战争的游说之途。墨子首先到达宋国,便感慨宋国之光景,而楚国还要前来进攻,墨子见到其弟子曹公子,听了他的一番演讲便离开了,到下午又遇见弟子管黔敖,询问了防守事务,又叫他提醒曹公子不要故弄玄虚,而后便动身前往楚国。与宋国截然相反,楚国的社会风貌良好,被治理得井然有序。墨子找到公输般,在谈话中,他了解到公输般是“义不杀人的”,便与其讲些不可攻宋的道理。公输般却愁于不可收手,墨子便亲自前去说服楚王。在楚王面前,墨子巧用皮带和木片的游戏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之后墨子与公输般去吃饭,在饭桌上聊到行义,让公输般认为“敲碎了”他的饭碗。可以看出,他是唯利是图的,心里并不在意他人,造工具却不管用途,仅仅为了保住工作,这也是作者意在批判的一类自私自利之人。饭后,墨子返回自己的国家,本文结束。
相比本书的其他几篇小说,《非攻》是较好理解的一篇,体现了作者对于反战、和平的歌颂和向往,也批判了诸如曹公子一类人的虚伪,还有对公输般一类人的鄙夷。就像作者在一篇杂文中提到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墨子同时也是作者寄于理想的化身,作者借墨子之口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起死》故事材料源于《庄子·至乐》。原文讲述了庄子前往楚国的途中,看到一个骷髅,感慨万千。夜晚,骷髅入梦,并表示不愿复生,死后的世界才是极乐之地。在《起死》中,庄子使司命复活了所遇的骷髅,然而得知其名为杨大,已死了五百多年了。杨大不但不感激庄子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反而污篾他偷了自己的衣服和物品。庄子欲呼来司命使杨大复死,却不能实现,情急之下,庄子吹向警笛,引来巡士,后者上来便要抓住庄子,但得知其身份后,将事务一并忘了,反过来斥责杨大,放庄子走了。故事以杨大与巡士的纠缠作结。
此文中,杨大和巡士均是作者要批判的对象。杨大复活却毫无感激,反映了在作者身处时代里,社会上的一类现象:人们歌颂死而厌恶生。这正是当时社会环境导致的。人民利益得不到关切,生活十分痛苦,毫无希望。庄子劝说杨大时,论述的“有衣”与“无衣”的关系却不能为杨大所理解与接受,这正是当时统治者的空话对人民的负面影响,也让人民愈加否定生的意义。还有巡士在得知庄子身份前后态度的变化,正体现了官员一类人阿谀奉承,不顾事实的扭曲形象。这也使故事情节充满了荒诞。另外,此文在形式上不同与其他七篇小说,全文以对话和情景构成,动作描写也贯穿全文。这篇文章让我不由想到前不久读过的戏剧,富有画面感与空间感,这又为故事增添了许多生动活跃的趣味。
读完《故事新编》,我实在惊叹和佩服鲁迅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不但将古典题材古为今用,又赋予这些故事许多深刻意义和讽刺意味。在幽默风趣的故事中,鲁迅先生含蓄又深沉而强烈地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邪恶势力,也揭露了当时残酷的现实生活。他的清醒实属让我崇拜和向往。这是我脱离课本后首次精读鲁迅先生的著作,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会更多阅读他的作品,希望能从中学习,更希望能了解鲁迅先生的为人,走近他的刚正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