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晓红的头像

罗晓红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6/23
分享

一幅徐徐展开的秀美画卷

文/罗晓红

秋天,虽不像春天一般百花盛开,朝气蓬勃,也不如夏日枝繁叶茂,激情澎湃,但它有独特的秋色和诱人的果实奉献给人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作为川渝作家环保行的见证者,在阳光洒满大地的秋日,我像一个背着行囊去采摘生态环境保护果实的行者,去了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等的密切联系,去看生态环境守护者们平凡的工作日常,去感受这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巨大变化。车窗外,天空蓝得迷人,一团团棉花似的白云欢快地变幻着造型,仿佛有无穷无尽的故事向我讲述。

船载着我们驶进武胜的太极湖,放眼望去,湖水清澈,辽阔的水面烟波浩淼。湖的两岸,青山如黛,农舍、蓝天和峰峦倒映在湖中,宛如画家用彩笔调出的美丽风景画。站在船尾,轮船犁出的浪花展开“翅膀”,像巨型凤尾,美轮美奂。而风,悄悄把远处的船和云朵吹走,又把太极湖的往事和历史吹了回来。

“井径东川县,山河古合州。木根拏断岸,急雨沸中流。关下嘉陵水,沙头杜老舟。江花应好在,无计会江楼。”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游历太极湖,写下了《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当代著名诗人梁上泉赋诗:“天生太极东西关,一览三图互入环。天下奇观若如此,阴阳鱼跃碧波翻。”无论古今,太极湖都充满了诗意,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最美篇章。说起太极湖的前世今生,当地人非常自豪,他们甚至把“千里嘉陵,武胜最长”直接改成了“千里嘉陵,武胜最美!”

嘉陵江挟秦陇风雪一路奔腾,进入广安蜿蜒117公里,沿东关沱、西关沱,左环右绕,千回百转,形成了三个阴阳鱼互相环抱的“天设地造、举世无双”的河曲地貌,盘曲而成阴阳太极图形。西关为阳鱼,东关为阴鱼,阴阳相抱,天造地设。武胜的先民们在三个太极地貌较大的太极之阴鱼鱼眼处,构筑了汉初古城,并在阳鱼鱼眼处厚葬了筑汉初古城之汉王雍齿。修建东西关电站时,拦河筑坝,截江成湖,旅游胜景太极湖由此而成。

美丽如画的太极湖,有万千动人的传说,无数神奇景观点缀在绿树密林之间,奇山异水之上。石锤石鼓的传说感天动地;汉初古城遗迹,默默锁定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巍巍大坝犹如长龙卧波,人造船闸恰似鬼斧神工。狮子山、太极岛上,云蒸霞蔚。置身其间,有“人在画中,岁月不知晓”的飘然之感。

特别是在石龙河与嘉陵江的汇合处,那里的“沙燕闹春”可真是一处绝妙的自然风景。介绍这一处景点时,陪同我们的工作人员脸上流露出骄傲的表情。“你们春光明媚之时来看嘛,山岩处的燕穴密密麻麻,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成千上万的燕子忙忙碌碌地觅食,又有不计其数的燕子叽叽喳喳在阳光下嬉戏私语,就像一幅动态水墨图。”

这里水碧山青,正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燕影婆娑的奇观。生态河流美,滋养着沿江人民生生不息,嘉陵江沿岸生态肥美的滩涂地,也让两岸百姓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从船尾走回船头,举目远眺,想象着春天里,两岸盛开的桃花在枝头怒放,像一片片粉红的胭脂,把富饶的山河染成了一团团云霞;那盛开的梨花,一簇簇绽满枝头,玲珑纤丽,如云似雪,好像是一朵朵白云从天空中飘下来;那金灿灿的油菜花,像一层金黄色的巨型地毯,向远处延伸,一直伸向天边,菜天相连,该是多么壮观秀美的风景啊!

近年来,武胜发挥“拥江临湖”优势,让沿岸居民既“种庄稼”也“种风景”。武胜人在嘉陵江两岸植树造林,种植桃树、油菜和葵花,让嘉陵江一年四季都风景如画。当地环保人更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他们将嘉陵江流域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确保生态优先;他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分类有序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他们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体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警长+检察长”责任体系,从2017年至今累计巡河12万余人次,协调解决河湖突出问题620余个;他们把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打捞清理得干干净净,让河湖水清澈如镜;他们用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去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他们发扬“用双脚丈量河流”精神,守护着秀美嘉陵江,筑起了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他们巧用心思,花大力气,以治理促发展,让嘉陵江出川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部分时段水质达到Ⅰ类;他们给了长江最清的一江水,给了嘉陵江最美的一段江……

作为“最美基层环保人”,广安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的常晓飞感触很深,他说,“在基层,环保人工作干得很辛苦,但碧水长流、鱼翔浅底、河畅岸绿的美景多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提高了,环保铁军的责任和担当得到了肯定,这个时候是环保人最幸福的时刻,也是当代基层环保人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所在。”

长期生活在长江边的重庆作家文猛实地参访后,感慨道,“嘉陵江清着她的清,绿着她的绿,浪着她的浪,一江清水流到长江,三峡工程,江湖巨变,不变的是江的清,江的绿,江的势,江的魂,这是不争的事实,嘉陵江前方是长江,长江前方是大海,大海前方是天空,生生大江,生生不息。”

如果说太极湖地灵水异,神奇莫测,自然生态环境浑然天成,尽显秀丽之美,那位于重庆合川的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和东津沱滨江公园,不但体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精神,更成为了城市最灵动的美景。

城在水中,城水相依。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的合川,水系发达、河溪纵横,河流总流程达1647公里。合川区临水而建、因水而兴,三江六岸岸线总长为454.34公里,丰富的水资源是合川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天然“底色”。近年来,合川将岸线清理整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让三江岸线既成为防汛抗洪的重要防线,又承载生活、生态、景观功能,一副山水相接、岸绿景美的滨江廊道画卷正徐徐展开。

“沿江尽绿洲,平岸秋色秀。”合川古为巴国别都,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因三江汇流而得名。据《合川县志》记载:“赵家渡是合川至成都古驿道上的第一个渡口”,可谓历史悠久,而在小安溪流域赵家渡段,一座体现“人水和谐”理念的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则修建在合川涪江三桥和涪江四桥之间。街区入口一块巨大的褐色石头上刻着“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公园内,罗汉松、香樟、龙眼、栾树等树木以及色叶丰富的开花植物,将整座公园装扮得清新亮丽,让人赏心悦目。

沿着长长的滨江栈道,漫步赵家渡水生态公园,仰望天空,云朵悠然移动,一群群飞鸟列队飞过。远看江边,那里另有一片天:云影在江中徘徊,两岸的水草、树影倒映在江水中,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迷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我一直认为,这样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只存在于古诗词里,看着眼前的景象,时间仿佛静止下来,有一刹那我忘了自己身在车水马龙的县城之中。

踩着一排长长的石梯来到江边,发现有人正捡起地上的石块,玩着打水漂的游戏。他把身子一侧微微下蹲,右手用力猛地一挥,石头便飞快地旋转着,一跳一跳的,贴着水面向远方飞去,激起一串串小浪花,然后又腾空而起,飞舞着,落到几米外的水里,最后沉了下去,泛起一圈圈涟漪。看江边的人玩得兴起,我也拾起一块石头,眼睛瞄着前方的水面,双腿微曲,倾斜身子,把石头扔了出去。结果石头绕出一道弧线,只听见“扑通”一声,就直直坠入河中。同伴大笑不止,也弯下腰,随意捡起一块小石头朝河面甩去,那石片像一只矫健的飞鸟,在河面上一连溅起八九朵水花,滑出一连串漂亮的弧形才沉了下去。玩得兴起,捧起江水泼洒到同伴身上,嘻嘻哈哈的大笑声,仿佛把我带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在江边,合川区水利局的李达明给我们介绍起这座美丽的亲水公园。毋庸置疑,这个公园他无比熟悉,也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是当年赵家渡生态堤防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谈到公园的前世今生,身材微胖,身着深色西服的他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对他而言,这座公园就像自己的艺术品,每一处,都付出了心血去雕琢。这座亲水公园,其实是一项生态堤防工程,堤防位于合川城区涪江右岸,上起沙湾河出口,下至涪江三桥,不但获得市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奖,更是获得过水利工程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过去的赵家渡就是涪江岸边的荒滩,岸边荒草丛生,一到汛期江岸就被洪水淹没,污泥遍地。后来,合川启动了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项目,共治理河道2355米,新建生态堤防1919米,新建穿堤排洪箱涵4处,防洪标准由过去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被问及工程建设时,李达明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以前的堤防工程一般都采用“钢筋砼、高挡墙”护坡的固有模式,而赵家渡生态堤防工程则摒弃了这个传统,采用抛石+格宾石笼网护面的方式,达到稳定岸坡目的。特别是施工时采取的石笼网措施,不但起到了岸坡保护的作用,还为水生植物、鱼类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场所。石笼网就是用钢丝装载鹅卵石作为护面,网中的鹅卵石之间存在缝隙,能给鱼儿产卵提供空间。

赵家渡生态堤防工程是和赵家渡水生态公园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统一建设的,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投资,缩短了工期,还实现了防洪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因为生态堤防工程和公园同步设计、施工,公园的景观布置也层次分明,除美观外,更具有层层拦截、降低雨水冲刷力的作用,加上整个工程绿化率超80%,几乎没有裸露地表,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风险。公园建设时,不扰动临江地貌,保证了沿江驳岸原生态,并且公园依山就势,在岩壁区域修建了悬空栈道,构建起一条沿江生态景观长廊,在不破坏岸线的情况下,提升了亲水性,让居民在休闲漫步的同时,离一波碧水的距离更近。

赵家渡水生态公园的巧思让人惊叹,东津沱滨江公园也让人印象深刻。从过去的滨江不见江,到现在的近水也亲水,合川打造三江最美岸线背后,正是当地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交出的生态答卷。其实,岸线和功能区的关系,就像项链及镶嵌其间的珍珠。为了把滨江岸线这条城市项链“串”得更长,建设者们开动脑筋,下了一番功夫。在合川城里,西起南屏嘉陵江大桥,东至重棉四厂,占地约495亩的东津沱滨江公园以前是天然的湾区,虽然人文历史厚重,地势平坦,但这一片原生态的江岸区域,放眼望去只能看见光秃秃的土堆和一片片丛生的杂草。为了有效利用存量土地,提升生态环境,有“城市客厅、市民中心”之称的东津沱滨江公园便应运而生。

东津沱滨江公园所在的区域是合川三江交汇后第一个弯道,有合川第一湾的美誉,也是古城合川八景之一“东津渔火”旧址,历史底蕴深厚。嘉陵江、渠江、涪江在合州鸭嘴汇合向东流去约2公里,转弯处形成一个回水沱,因此名为“东津沱”。过去,这里渔船云集,白天热闹非凡,上行的纤夫们拉着纤绳,喊着一声声整齐有力的号子,那号子又像是潮水,拍打着江岸。在声声号子中,渔船参差不齐地消失在江面上,渐渐远去,而那声声号子也随着波浪逐渐消散,隐藏在江水的哗哗声中。下行的船夫们摇着橹唱着欢乐的歌曲,嘹亮的歌声仿佛能穿透云霄。暮色苍茫时,积蓄了一天力气的渔舟又争相竞发,船上的渔火倒映江面,也跟着沱湾的微波起伏荡漾。远远看去,船上灯光点点,忽明忽暗,闪烁在微波细浪之中,岸边光影与天上皓月繁星交相辉映,构成了东津渔火的别致风景。因草街航电枢纽建成,蓄水导致嘉陵江水位上涨,东津沱水湾便不再如以前波涛汹涌,暗潮涌动,但宽阔的江面碧水苍茫、波光浩渺,更增添了江城灵韵景象。

陪同人员告诉我们,东津沱滨江公园以“百里三江城,合州第一湾”为主题,以疏林草坡、花带、观景平台、园路、江景为主要景观元素,以贯穿东西方向的4米宽自行车道为道路骨架,配置景观园路、下沉式演出广场、景观喷泉等配套设施,着力凸显休闲、观赏及游乐特色。公园的建设很有特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一条横向贯穿整个公园的飘带道路,根据其地形高差以及基地特征,打造出2.2公里的渔火长廊;下层为沿江岸的滨江驳岸道路,有效的连通了文峰塔公园滨江岸线道路,从而将合川“三江六岸”景观融为一体,遥相呼应。漫步在公园红黄相间的人行步道上,像踏着一道道彩色霓虹。公园内,江园相伴,景水相依,园里鸟语花香,江中倒影涟漪,局部大斜坡一片片绿色草坪、花灌丛树影婆裟,炫丽多彩的景观长廊,一应俱全的休闲游乐设施将公园与自然高度融合,让人恍如处在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山水之间,畅享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趣。

站在公园的观景台上,两岸鳞次栉比的楼房、一路飞奔的汽车尽收眼底。一些前来游玩的市民架起支架兴奋地拍摄短视频,江畔盛开的鲜花、恢弘大气的水秀舞台、水碧如洗的江面,赏心悦目的江岸风景,都成了他们镜头中最珍贵的素材。

在当地人眼中,涪江的江景绝对是最美的。特别是夜晚,华灯四射,处处流光溢彩,文峰古街灯火通明,文峰塔倒影在江面,江中行驶的客船,像一幅流动的画,一帧立体的景,一曲迷人的交响。

“以前就想着去外地打工,现在家乡建设得这么好,我就留在家乡工作啦!你看,我家就住在江对面,在自家窗台端着茶,就可以欣赏公园风光,晚上和一家人到公园散步,健身,真是幸福感爆棚啊。”自称老杨的市民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指着对面的房子,眉飞色舞地给我们介绍周边的一草一木。“从前这里是烂土堆,现在成了亲水休闲公园。不但有渔人码头、阳光草坡、野花草甸,还有露天水秀表演区、运动健身区。这里生态环境好了,每年冬天,一群群红嘴鸥在江面嬉戏,在天空飞翔,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过去只想着能吃饱饭,填满肚子就行,没想到我们这代人能享受到这样舒适的生活,真是托国家的福哦!”说这话时,老杨眼里依稀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潼南因水而生、因水而秀。悠悠涪江一水穿城,千年古刹佛音袅袅,人工运河波光粼粼,湿地公园鸟语花香,古老与现代在这里激荡,让我们遇见了最美的潼南。

印象最深的,是潼南大佛寺湿地公园,它像旷野大地上散落的露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这座公园于2019年建成,位于涪江流经重庆潼南区中心区域两岸,南侧紧邻大佛寺,地处潼南城市形象展示的核心区域,是高密度城市中难得的滨河滩涂绿洲,也是潼南第二大湿地公园。公园以“江舟花堤悠悠走,三千须弥漫漫寻”为愿景,把潼南历史悠久的航运文化、以大佛寺为基础的佛教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面积达99公顷的湿地公园,用了一种类似荷花叶脉的肌理,控制公园全局。水泡湿地重复出现,配置上各种乡土植被,形成了旷野大地,而一颗颗散落在公园内,由银白色金属材料构筑的露珠状装置,使这个湿地公园“大中见小”,让人流连往返。

步入大佛寺湿地公园,石板步道、景观亭、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在整个湿地区域依次展开,形成了“小桥流水”的美丽意境。人行步道之间的池塘绿草茵茵,碧波荡漾,大片芦苇随风摇曳,水鸟碧波戏水,绿色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公园内林木葱郁、鲜花盛放、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丛林。徜徉在园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身体也格外的骄健和轻盈。

恰逢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前来观景、散步、聊天聚会的市民络绎不绝。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蹦蹦跳跳,嬉戏打闹,银铃般的笑声在园中回荡;大人们则闲庭信步,享受着天然氧吧清心润肺的惬意。

“这个公园生态环境特别好,特别是夏天,分散在园内的大小池塘里那一株株盛开的荷花,娇羞地绽放于水面,荷叶间,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还有的小荷尖尖,露出鹅黄的花蕊和嫩绿的莲藕;有的则含苞待放,摇曳于风中。粉红色的花蕾、零星点缀在池塘的绿叶中,显得格外娇羞可爱。娇艳的花朵、碧绿的荷叶轻轻摇曳,真是美不胜收。”

陪同我们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湿地公园丰富的植物群落,不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控环境污染、清除污水中的“毒素”、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建造大佛寺湿地公园时,就重点考虑了植物的多样性。除了为荷花营造约8000平方米的水生种植区,还为蓝花楹、池杉、杞柳、粉黛乱子草、地涌金莲、无患子等约50余种地被植物保留了17万平方米的地被种植区。每年七月至十二月,公园内都有不同种类、不同花色的鲜花交相辉映,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以前这个地方是河道滩涂,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遍地都是杂草,让人根本看不上眼。现在鸟语花香,我们经常都会来这里转转。”在潼南人眼中,这里像变魔术一样,仅一年的时间,一个原来毫不起眼的地方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一座风光旖旎的湿地公园。更令人赞叹的是,公园底下埋着密密麻麻的排水管道,这些排水管道不仅为园内大大小小的湿地导入涪江之水,循环往复,灌溉植被,形成水漫湿地之景,还能为栖息在湿地公园的鸟类和鱼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设计师运用与洪水相适应的弹性设计,保护了动植物生存环境,并挖掘地方文化,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湿地景观,重新激发了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让人们在大自然里,找到了最质朴的快乐。

走出大佛寺湿地公园,我发现,这里只是潼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那一座座具有休闲、游览、健身、娱乐功能的公园,一个个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人,扮靓了潼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森林是地球之肺,河流是大地的血液。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曾经,潼南的“血液”就出现了问题。为解决双江古镇河道污水渗漏、河道岸坡积淤、边坡滑坡阻塞河道的情况,潼南区积极开展实施潼南双江古镇景区浮溪河、猴溪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稳定岸坡、改造污水管网及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重新构建了健康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在提高河水系自净能力、改善河道水体水质、加强岸坡稳定的同时美化双江城镇环境,为居民打造出景美水绿的生态环境。

涪江支流的猴溪河,绕双江古镇潺潺而过。漫步河边,只见河水清如明镜,在和风的吹拂下,漾起层层縠纹。不少市民和游客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畅谈闲聊,或驻足拍摄美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映入眼帘。

“以前猴溪河的水质太差了,就像一条臭水沟,经过的时候都能闻到臭味。而且河水污浊,河面上还飘着死鱼、塑料袋和乱丢的垃圾,现在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在河边,当地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以手为瓢,捧起河水贴近鼻尖仔细嗅闻。“你看嘛,水质非常好,没有任何异味!”他告诉我们,“自从加强生态清淤与河道、河岸垃圾清除,建立河长制河流保洁长效机制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河水清澈了,水也不臭了!”

在了解到涪江潼南段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获评2021年重庆市美丽河湖;琼江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经验做法曾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被《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刊登推广并入选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时,作家们感叹道,没想到潼南的生态整治工作抓得这么细致。

四川省眉山市作协副主席、散文学会会长张生全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走进潼南以来,看到的都是清澈平静而又宽阔的涪江水面,涪江两岸面积开阔的有机蔬菜,以及诸多景观错落有致的湿地公园,湿地公园里还有很多享受慢生活的市民,一切都显得岁月静好。不得不说,这些年来,潼南的生态保护确实做得非常好。哪怕涪江是一条脾气暴烈的苍龙,涪江人也用科学的手段把它驯服,让它像江里的其它鱼虾一样,悠闲自在地遨游,和人类相互依偎,共同享受和谐幸福的生活。”

听完陪同人员的讲述,看着微风低拂过水面时,江水上那一条瞬间即逝的狭长银色薄箔,我陷入了沉思。以前习惯了优良的空气,优美的自然环境,就觉得是理所当然。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走访,我也很难了解到在享受这些优质环境的背后,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牺牲。

守一方风清月朗,护一城山清水秀,“守护”二字虽短,责任却非常重大。环保人为岁月守护生态环境,为生活铸就美好,每一个人都在生态环境领域,以赤诚之心守护着生态之美。四川作协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刘裕国说出了我一直想说的话:“一路走来,一路感动。当我们抬头望望一碧如洗的天空,看看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的产业园,呼吸清纯的空气,脑海里总会浮现亲眼见证的生态环境建设者和守护者们忙碌而忘我的身影。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为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而负重前行,他们和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