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文化学者余秋雨所说的名言,已成为当地旅游品牌的响亮名片。细思之,此话正是对都江堰、青城山自然人文风景特征的真实写照,又是対当地风景区文化内涵的高度概括。
以前只听说拜天拜地、拜神拜佛、拜皇帝拜父母的,极少听人说拜水的。而都江堰为什么值得天下人来祭拜,其实是拜李冰父子造福于民不朽功德的。面对这一浩大的水利工程和奇迹,人们不得不景仰李冰父子科学治水的伟大精神,不得不感叹他们疏堵有度、导流有方、变害为利,竟把桀骜不驯狂野奔腾的岷江治理得如此驯服顺遂,成为沃泽成都平原3000多万亩土地的母亲河。那么2200多年前,李冰父子和他的工友们是靠什么来实施这一伟大工程的?深究起来,确有很多历史原因和当时必备的条件,大而言之有秦国的经济实力,用当今话讲,叫综合国力作后盾;有李冰父子的胆识、智慧、勇气,担当和组织能力,还有日夜奋战这一水利工程的劳苦大众;小而言之,得力于竹笼、杩搓、羊圈这三种普通工具。李冰父子和他的工友们在开挖河床、淘石、筑坝、砌堤、围堵、疏浚等劳动过程,都是用这三种常用工具的。
何为竹笼?就是用竹筋、竹篾、竹条编成的大大小小的竹兜,置于水中,装进去大小石头,然后又用竹篾裹死笼口,将散乱之石聚拢为一体,数百上千斤一笼,成千上万笼“巨石”码在一起,成为中流砥柱或河中长堤。而竹笼石一侧又被高高低低的杩搓支撑,成为竹笼石的靠背,咬合为一体,增强抗洪能力。杩搓的做法也很简单,懂得木工常识的人都会做,以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来加工的。一般选用碗口粗的杉木,锯成一米长的两截木头,当中偏上位置斜切锯成凹槽,两木凹槽吻合,中透方孔,再用一粗硬木棒,契入方孔,三块木头木棒通过卯榫咬合,就成了三角形的杩搓,客家人把它叫木杩,抵住竹笼石,一排排一层层相互咬合,形成强大抗力,足可砥砺狂狼洪峰冲击。若以简单做法,那更省事省力,即用三根长度相等的木头,在中心位置用竹篾或葛藤绑扎牢固,形成简易的三角支架。
羊圈其实就是长方形木框,不是用来圈羊,而是用来装裹大小石块,聚石成坝,与竹笼、杩搓作用一样。羊圈四角可用卯榫咬合,也可用竹篾藤条绑牢层层木头码成的石墙体。裹拢大小石头,有如铜墙铁壁,任凭再威猛的浪头也奈何它不得。这三种治水物件都是就地取材的毛竹、木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再生资源。李冰父子和他的工友们利用这竹木资源创造了这一伟大奇迹。
提及成都文明,有人说自然源头是都江堰,文化源头是成都市中心的宽窄巷。笔者则不以为然,其中包含有农耕游牧文明,商业文明的自然之源和文化之源头都是因都江堰之源酿就产生的。因为宽窄巷只有三、四百年历史,三百多年前清朝满蒙子弟及眷属驻扎在成都而留下的古宅老巷。这些兼具南北方民居风格,其间雕梁画栋、勒石嵌字,人物花卉等人文内涵,无不是都江堰这一巨脉水源养育丰盈起来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包含四大部分:渠首工程居其首位,而渠首工程中又含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和内江总干渠。
鱼嘴,实为岷江出山口河床中间顺水而筑的矮堤坝,如一条鲨鱼半露鱼脊贴游水面逆流而上,到头部酷似鲨鱼嘴缄默其口,拨浪分流。仿佛要狂妄冲刺高山峡谷间的雪山源流,咬住那急流汹涌的野性。这道鱼嘴石堤长约1000米,其功用在于达到“无坝引水”、“自然分水”和“自动排沙”的作用。其位置恰好处在江中黄金分割线。有了它,不用闸门就可以自动调节内、外两条江水的流量。达到旺水期外江分成六成,内江分四成;枯水季节则内江六成,外江四成,形成洪而不涝,枯而足量。
宝瓶口是渠首工程的第二大工程。功用在于从内江引水,和飞沙堰结合,控制进水量,达到防洪排沙的目的,因其功能神奇,所以古人就把它称作“宝瓶口”,实为重要的分水口,为中下游千百支流的瓶颈。它就像一张巨网的纲领,往成都平原一撒开,就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乃至形成无数河渠网络,漫布于广阔平川。网格般的河渠湖汊分流的汪汪碧水,来自这宝瓶口一江洪流。宝瓶口两岸呈倒梯形,北边为虎头岩山体崖壁,南边为离堆山壁岸。当年施工时,硬是把虎头岩山劈为两半,被劈开的另一部分岩壁山体就叫离堆山。宝瓶口与飞沙堰相呼应,将飞堰分流的水量顺利引入宝口直至总干渠。江水注入宝瓶口之后的河床就叫总干渠,这总干渠的流量分流成成都平原的庞大水系。
飞沙堰为渠首第三大工程。为了更有利于泄洪排沙,李冰父子和他的工友们在金冈堤与人字堤之间修了一条泄洪道,因具备泄洪排沙之功效,所以叫飞沙堰。即运用离心率的科学原理,利用水流拐弯冲力,把沙石自然排向外江。当时实施这一次工程,以至历朝历代遵循“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则,直到现在水上作业,仍然离不了这三种物件。
都江堰这一江水,几千年来一直沃泽滋润成都平原大地的万千生命生生不息,五谷杂粮生生不息,树木花草生生不息。李冰父子的雕像虽然仅仅矗立在庙堂之上,高台咫尺之间,但他们的精神却化作了这千山万水的树木花草。我仿佛听见这大片松林竹海的涛声,与河渠纵横的波涛相呼应,在天地间奏响千古不绝的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