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兴华的头像

罗兴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1/15
分享

闲话“地气”

昨夜闲阅《剑南诗稿》,读到《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的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学业应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艺术作品是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是扎根在生活里的,是接“地气”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生活,艺术就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是没有生命力的。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马是世界上最善跑的动物之一。在形容马奔跑时,我们总爱用“飞奔”这个词。其实,不管马儿跑得多么快,它都没有“飞”起来,因为它始终保持有一条腿不离开大地。

有人用高倍摄像机摄录马儿奔跑时的步态,发现马儿与其他四足动物的步态有明显的差别。一般四足动物奔跑起来,前面两足大多同时落地,而马儿不是,它的前面两足落地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同时,它的后面两足与前面两足也存在着延迟的时间差。也就是说,马儿在奔跑时,它的四个足落地的时间是不同的,并始终保持有一个足踏在大地上。

人们都知道马儿善跑,而且在奔跑时很少见它摔倒,就是因为马儿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步态稳健,才能从大地上不断获取前进的力量。不管跑得多快,也不把自己悬空起来。在这方面,我们很多人都不如马。一些人一旦功成名就,就失却初心,把自己无限拔高,悬空起来,对人对事对物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结果因此而栽了跟头,所以会有人“出道即巅峰”。甚至有些人除了成名作,再无建树。文学史上,“江郎才尽”较有代表性。

说起江淹,首先想到的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别赋》。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其题材和主旨在六朝抒情小赋中堪称新颖别致。一篇《别赋》,奠定了江淹的文学地位。

江淹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曾经连续在南朝宋、齐、梁三朝做官,担任过许多官职。他年轻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由于父亲去世早,所以很小的时候,他就上山砍柴,靠卖柴供奉母亲。尽管条件艰苦,江淹仍然发奋读书。由于他刻苦自学,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和诗篇,世人读了,个个称赞,他的名声就传扬开去,最终江淹受到朝廷的器重。

可是到了晚年,江淹的才思大大减退,写出的文章平淡,没有文采,诗篇也再没有佳句出现。人们都摇着头说:“江郎才尽了。”其实探究原因,大概是江淹后来做了大官,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去认真写诗著文吧。而且在他享有盛名以后,地位变了,生活富裕了,也就不再刻苦学习,自然就大大退步了。说到底,是功名利禄、富贵荣华架空了他,作品不再接“地气”,内容形式虚化,出不了好作品,自然“江郎才尽”。

希腊神话中有一巨人名为安泰俄斯。根据神话,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居住于利比亚。

安泰俄斯力大无穷,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是不可战胜的;他从来也不会感到疲劳,他的身体一接触到大地就能吸取大地母亲的力量。

他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幼狮,并以杀人为乐。在他盘踞的地盘上,人畜都不能幸免于难。每当外乡人从海上或陆地来到利比亚,他就强迫外乡人和他决斗,并将人置于死地,然后将死人的头骨用来装饰他在海滨为其父建造的神庙。

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来到了安泰的地盘。众神交给他一个任务,即消灭海边和个条道路上伤害人畜的一切怪物。当赫拉克勒斯和安泰较量时,双方都为对手的力量所惊讶。尽管赫拉克勒斯不断的将安泰击倒在地,但每次大地母神盖亚都会使安泰重新恢复力量。最后,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安泰不断得到力量的秘密,他抓住这可怕的巨人,让他双脚离地,紧紧的把他勒在怀里,最后终于把他勒死了。

这个故事通常用来象征一个人的力量必须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否则就会失去根基。其实,安泰的命运对于文艺创作的启示也不言而喻。这就是上文说到的艺术源于生活。这里的生活其实就是“地气”,只有取之于生活,接通了“地气”,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拥有打动读者、流传后世的底气。

柳青为写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品,到长安县落户,开始了在长安县长达十四年的生活。将自己融入生活,最终才有了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式巨著,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创业史》横空出世。

《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在《创业史》这部长篇小说中,柳青将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无论是在柳青本人的创作道路上还是在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它都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柳青的《创业史》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如果柳青没有十四年的农村生活,是绝写不出这样宏伟的长篇巨著的。

在古人眼里,立言甚于立命。提笔之际,首先想到的便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先训,他们所追求的往往是“一字千金”。所以有“诗必穷而后工”之说,有“功夫在诗外”之说。阅读这样的篇什,会让人感觉到每一个文字的后面都必然饱浸着心血和风霜,都必然贯通着中华民族的汩汩血脉和浩然地气。

因此,不管是司马迁,还是曹雪芹,他们的鸿篇巨著,字字珠玑,无不与彼时彼地的生活密切相关,无不与他们无时无刻不吸入“地气”相关。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可以“吹尽狂沙始到金”,漫过千百年的历史风沙,栩栩如生、鲜活地来到我们的面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