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如昌的头像

卢如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19
分享

红色龙车演绎美丽山村嬗变

                   

——福建省级革命基点村漳平市永福镇龙车村寻访记

                                          文/ 卢如昌   黄开鸿

车子从市区出发,一路向南,驱车51公里来到海拔800多米,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程,抵达革命基点村漳平市永福龙车村。在旭日照耀着一个小山村。微风拂开红色面纱。进入村口,村道旁路灯电线杆上军旗镶嵌着火炬的徽标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村里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实施中,放眼望去,原有高低错落不平、大小不均的田块,面貌而变得平整一新……,如今龙车村像一幅红绿相间的秀美田园画卷。

                                                  革命信仰底色,红色基因

         红色是永福龙车的底色、最鲜艳、最耀眼,红色是永福龙车人民的本色,“红”色革命精神已成为龙车发展的特色所在,更决定着龙车发展的亮色、成色。

一座红色革命纪念馆坐落在村中,这座纪念馆是原电影院改造而成的,外墙红色粉饰,由伍同志洪祥“龙车革命纪念馆”题写的馆名,在红色衬托下显得格外庄重、耀眼醒目。纪念馆内部空间虽不很大,但展版陈列的史料以实物、图片、文字说明为主。按时间顺序展示了漳平永福革命斗争的史实。

在永福镇党委宣传委员邓陈勇的引导下,我们参观龙车革命纪念馆,一进入馆内,我就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大厅正中“红色永福”映入我的眼帘,它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 大厅右侧悬挂“漳平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岩南漳县委在永福新坑村成立、漳平县第一个县中共地方组织龙车支部在龙车成立......”等九张响亮红色名片,红色永福在闽西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让我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激动。

随着邓委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一幕幕烽火连天重现场景,穿越时光隧道,仿佛把我们带到腥风血雨、难忘的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这里记载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荣桓、粟裕、邓子恢,方方、郭化若、张鼎丞、谭震林、魏金水、伍洪祥等老将军和老红军都在这块红土地纵横驰骋,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透视历史上的激荡风云这个纪念馆内展现了1919年到1949年永福人民,特别是龙车村人民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迹。1928年夏秋之交,漳平永福龙车村游宗汉、游祖辉、陈世鉴、游宗光、游首旺等一批热血青年,在龙岩后田做工期间,受到当地农民武装暴动的影响,很快提高了革命思想觉悟。经邓子恢、郭滴人等闽西早期革命领导人的介绍,游宗汉、陈世鉴等青年农民在龙岩后田加入共产党。1928年8月,邓子恢、郭滴人到龙车具体指导筹建党组织工作,成立了中共龙车支部,并建立了龙车革命赤卫队。

1929年朱德率领红四军军部和一、三纵队进驻龙车村。帮助中共龙车支部组建和扩大地方赤卫队伍,指导地方武装工作,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分田斗争。1930年,龙车暴委会改为龙车苏维埃政府,召开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率先领导发动群众开展分田斗争,呈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此后,龙车作为革命基点村,是红八团和岩南漳游击队的政治、军事集训基地。随后,建立革命根据地,成为闽西苏区的一个红色前哨阵地。

在这里的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包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端详一幅幅图片,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辉煌故事。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便得凝重和肃穆,我们的心也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福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清剿”,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永福人民紧密配合红八团、红九团,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事迹。1935年2月,红八团集中到龙车村头进行政治军事训练,认真总结了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保卫苏区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使部队在政治思想、军事技能和游击战术运用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反对敌人第一期“清剿”斗争取得胜利,起着重要作用。1935年4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张鼎丞为主席,邓子恢为财政部长兼民运部长,谭震林为军事部长,统一领导闽西南地区的游击战争。1935年6月,邓子恢回到永福检查工作,主持成立了岩南漳县委。1936年2月16日,岩南漳县军政委员会成立,魏金水任主席,陈朝盘任副主席,在龙岩、漳平、南靖开展游击斗争。

1938年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后,永福的革命力量仍然在发展着,经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严峻考验,赢得了“红旗不倒”的美誉。

永福镇党委宣传委员邓陈勇详细的讲,我们认真聆听着:1935年8月,红八团和龙岩游击大队又开到龙车村进行第二次集训,进行较大规模的部队军事训练。1936年春节,红八团、龙岩游击大队和岩南漳游击队集中到龙车进行第三次军队整训。红八团和游击队在龙车进行三次整训,给地方党组织和龙车村周围群众给予极大的精神鼓舞,激发了当地群众革命热情,许多青年农民踊跃参军。龙车村男女老少纷纷前往慰问部队,为部队补充给养提供所需物质。龙车革命纪念馆和龙车英雄纪念碑记载了革命烈士名单就有74名,还有从龙车村走出去的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牺牲的无名英烈上百名。从永福镇参加红军长征就有一个团,都牺牲在“湘江战役”之中。

我们观看了纪念馆内的展览图片和文物,站在革命遗址前,肃立在英雄纪念碑前,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觉得,革命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艰苦的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更是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展现,这种精神所蕴含的坚定的信仰和坚忍不拔的意念,是值得我们敬佩和传承的。

追溯红色历史,感悟革命情怀。永福这块红色土地,留下了光荣传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熠熠生辉的一页。

                                                    留住红色记忆,初心不变

永福龙车村,是省级革命基点村,曾是(龙)岩南(靖)漳(平)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素有闽西红色革命的“小莫斯科”之称。漳平第一个党支部、第一次农村武装暴动、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都诞生在这里。这里曾经成为革命志士的活动区之一,也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烧杀迫害,为革命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该村在当年战斗中壮烈牺牲的73烈士,胡少海军长长眠于此。新中国成立以来,龙车村人民始终保持着老区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自强不息,不断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努力建设自己的幸福美好家园。

作为永福有31个革命基点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红色热土。丰富的红色资源、众多的革命遗迹旧址群,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永福镇党委书记刘瑞华勾画了发展规划,他介绍说:以“红色永福·红旗不倒”为主题,龙车村完成“两纵一环一基地”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即沿村主干道实施民房立面改造、“空心房”整治,沿龙车溪实施水岸长(花)廊,打造环龙车建设自行车环赛道、红色教育旅游基地。

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打造红色经典已形成永福镇党政领导的共识。红色资源激发干事创业初心,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永福镇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涵,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延伸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积极挖掘龙车作为闽西革命“小莫斯科”的资源与内涵,全力打造龙车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以“红色教育+红色旅游”模式,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永福镇掀起了保护红色文化新热潮。漳平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游氏宗祠”、龙车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凤岐堂”、龙车革命纪念馆修缮改版、龙车革命纪念碑广场提升工程等4处重点革命旧址修葺一新。目前龙车红色教育旅游区一期工程建设已竣工。

龙车革命纪念碑,矗立在永福镇龙车潭头自然村大寨山巅之上,修建通往山顶公路、烈士纪念碑广场,用于举行较大规模的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每逢清明、七一”党的建立纪念日,不断有党员干部和游客前来瞻仰。在一个个英烈名字面前驻足,把一支支鲜花轻轻摆放在纪念碑前,默默凭吊。

永福龙车村初心不变,朱德旧居“沂远宅”、“白皮红心”楼远堂”、邓子恢旧居、岩南漳军政委员会、红八团整训旧址、战壕、红军洞等遗址群遗址群已完成规划设计,也正在抢修中。旅游公厕、农家乐。逐步完善游客服务设施,龙车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选址意见书等前期工作,可谓望2-3年建成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党校,争取党性教育学员到龙车学习。2018年以来有100多批,10000余人次到龙车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已初步具备现场教学点功能,龙车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被列为龙岩市文化旅游提升工程。

“保护好红色文化,就是留住了红色永福最鲜明的底色,也是留住永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我们加强项目策划,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将龙车规划成为综合性乡村休闲旅游区和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完成龙车村乡村振兴初步规划,加强龙车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永福镇宣传委员邓陈勇说。近年来,在当地老区办、老促会、党史部门和文史学者的帮助下,挖掘整理永福当地红色革命素材,收集历史红色革命文物,还计划拍摄与永福有关革命题材的纪录片、微电影,创作红色文学、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子孙后代铭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借助文学、网络宣传载体提升知名度,非常有意义!

                                                     乡村经济振兴,绿色发展

       流水潺潺、绿树成荫、满目葱茏、鲜花遍地……走进龙车村,处处生机勃发,在龙车触目所亦是花的世界。

龙车村海拔1000米,高海拔、低纬度是种植高山花卉的一大优势。龙车花农大多种植蟹爪兰、瑞香、富贵籽、茶花,比镇里的提早一两个月上市,往往都能卖个好价钱。龙车有一家种花专业大户李顺金,他在革命纪念馆旁建有一个花卉大棚,里棚种植了8万多盆君子兰和2万多盆蟹爪兰,长势极佳。一年仅花卉一项创收20多万元。当地种植的富贵籽、瑞香、蟹爪兰、宝莲灯、茶花、长春藤等花卉可比其它产地的提前一个月上市,抢占市场的先机,常常能卖个好价钱。龙车村种植欧洲月季也是一大特色,这种花适应性强,繁殖快,且花色品种多,45天一周期,时间较短,产出效益快,填补了6-10月间花卉市场的空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蔬菜瓜果也是龙车主打绿色产业。放眼望去,瓜果飘香生机盎然。龙车村的果蔬有大棚种植,也露天生长;有芹菜、葱,黄瓜、佛手瓜……品种多样。各种蔬菜种植要根据的生理特性、土壤要求、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如种植芹菜,一年可种植三茬,蔬菜长势好的,每户年收入10多万元。

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龙车村果疏专业合作社便应运而生,将以芹菜、韭菜等为主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直接与市场对接,为莱农提供了产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了菜农与市场的有效衔接。目前,全村种植蔬菜2000多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5万元,远高于全镇平均水平。现在,蔬菜、花卉发展特色化、规模化、区域化趋势明显,成为龙车村农业生产的新亮点,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永福素有全国著名花乡的美誉,也是全国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之称。永福镇坚持产业为根,支撑高质发展,做强花卉、高山反季节蔬菜,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绿色发展的主旋律。

                                             红色生态旅游,前景看好

        保护和传承红色精神,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修路建馆上。永福镇以红色精神指引乡村振兴的道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施红色资源+绿色生态,撬动“美丽经济”,乡村经济振兴再出发。

永福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是永福的特色和亮点,当前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恰逢其时、恰逢其势,前景看好。

如今,永福统筹全镇域旅游创建与红色旅游发展,在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上下功夫,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度假、精品民俗、教育培训、推进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研学旅行等相结合,主动融入闽西、全省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努力打造地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标杆。

“红色底色的擦亮,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带给永福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已成为一张靓丽名片。让红色人文旅游美丽的美丽的美丽的景观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镇党委刘书记生动描绘乡村振兴的图景。

山清水秀、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这是龙车创建美丽乡村的写照,也是龙车贯彻生态兴则发展兴的缩影,生态红利让龙车发展更具活力。

作为漳平城区饮用水水源地,龙车村紧抓漳平市“农村治水、城市治气”机遇,从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入手,把文明乡风建设贯彻到水源地保护上来,成为漳平市第一个“无猪村”。近年来,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时间节点目标有序推动项目建设。投入1200多万元新修一条6米多宽村道路,建设标准化公厕,投入5万元建设三格化粪池,投入65万元建设村主干道亮化和路口景观提升工程,投入20万元完成污水处理工程,投入10万元建设垃圾收集处理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书记游林洲深有感触地说: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天空湛蓝如洗,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我们村民的居住环境也变好了,

龙车村被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示范村,以典型引领全镇土地平整项目推进,该项目设计规模3800亩,总投资3000万元,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800亩,可为漳平市争取耕地指标调剂使用费2亿元。

走进龙车村只见田间地头,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生态良好,这是成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邓委员告诉说:龙车村通过平整土地、修机耕道、整边沟、砌水槽、建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把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建成集中连片、便于灌溉保收的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完工后,将极大改善该地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生态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和支撑。

龙车村核心示范片所在的村头自然村132户农户成立龙车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经镇村干部多次入户解释,均自愿以土地实物出资加入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经营土地流转、旅游观光等业务,合作社收益的53%由社员按一定出资比例分红,收益的30%作为自然村村民全体分红(含无地、老弱病残人员),同时提取收益的5%作为村集体收入,其余部分作为办公经费和公益基金,目前已与十方控股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积极争取对接政策。争取到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交通三产道路、旅游红色景点、文物修缮、老区建设等项目政策倾斜,永福镇坚持资源集中,强化要素保障,落实资金拼盘。利用国土的土地整理、空心房整治等政策,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实现土地生财,做活土地文章。

永福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贯穿创新发展理念,重点围绕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永福龙车苏区村,参观革命纪念馆,瞻仰革命纪念碑,缅怀先烈感党恩,重走当年红军路,探访革命遗迹遗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从过去“藏在”深山的革命基点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红色生态旅游村,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带给永福镇龙车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红色生态旅游将成为一张靓丽片。若干年后这个被誉为闽西革命的“小莫斯科”红色山村破茧成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