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06
分享

彩云之南醉宣威

/ 陆相华

“彩云之南,山高水清;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彩云之南的宣威是云南省级园林城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为云南省曲靖所辖县级市。宣威市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富源、沾益接壤,西与会泽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威宁、水城相连,市内总面积为6075平方公里。宣威市政府距曲靖103公里,距省城昆明240公里,是出入云南的重要交通要道,被称为“滇东北大门”。宣威碧水蓝天,美丽丰饶,乌蒙山脉绵延南北,境内傍林带浅,层峦叠翠,显示着浓浓的高原的风情。宣威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每年三、四月份,满山的火红的桂鹃花如潮水般开放,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秋冬时节,桦叶变黄,层林尽染,一个个平坦的河谷坝子上五谷飘香,绚丽多彩,有着江南的风韵与气质。宣威城内街道纵横,楼宇错落,风光旖旎,白云悠悠,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和谐美善,充满着勃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宣威市又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主题,开创了生态文明的新格局。

站在宣威城市的制高点,鸟瞰宣威,“美轮美奂”的美奂公园大气磅礴,尽收眼底,尚善塔、永福塔融入浓浓的绿色水韵之中,成为宣威城市中心的点睛之笔。美奂公园是宣威市近年来的的重点实事工程,是宣威市民休闲娱乐的不二选择。宣威风景名胜很多,比较著名的还有:东山公园、宛水公园、来宾龙洞、庙山森林公园、大响水等。

“三月三,上东山。”东山风景区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宣威人都从四乡八镇来赶庙会,庆祝祖师圣诞,积淀成了宣威百万人民的习俗,极富地方特色。东山顶有平地万顷,四周峰峦起伏,随季节变换,可观云海、旭日、冰凌、雪景等美丽的自然景观。山中有玉美人、倒洒金钱、赤霞屏、归鹤洞、碟大天、活佛洞、雨珠崖等天然景观。山中有一古刹名叫松鹤寺,始建于明初,是滇东北佛教文化重地。松鹤寺前临悬崖,后依碧峰,南北青山环抱,以大雄宝殿为主,沿中轴线建有中殿、前殿和照壁,祖师殿两侧建有斋房,中殿前面的左右两侧建有晨钟、暮鼓楼。“澄池常将云烟洗,老柏不惧雨雪磨。”寺内数亩古柏,参天蔽日,大多为乾隆年间所植。“巍然松鹤寺,突兀一古梅。”天王殿与知趣亭相连的小院,有一株古梅,有人说它是南北朝时期的遗物,1500多年了,品种为“红怀抱子”。这棵古梅树,堪称松鹤寺的“镇寺之宝”,千百年来,看惯了春花秋月,阅尽了人间沧桑。

“几弯河水引鱼跃,片片沧浪寄新景。”宛水公园在宣威城南端,因其玉立于弯弯曲曲绕城为流的西河之滨,故名宛水公园。公园四周垂柳环抑,红墙围绕,清波片片。绿树成荫的条条堤埂,把碧荡蓝天的湖水分成若干块片,堤埂上有道道跨水而立的小桥,像洞开的深宫里的园门一样,把各片湖泊连成一气。各片水域之中,有匠心巧凿的假山、亭台、鹤群、龙身等各类主题。堤岸上面,醉月楼、怀谷亭、乐芳亭、思源亭、观鱼亭……飞角盖翠,相互掩映,有着“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的园林韵律。

荡舟其间,水明心旷,别有洞天。来宾龙洞又名龙凤洞,位于城北三十余公里,龙洞中洞深760米,包括龙洞、凤洞和海子洞。漫步洞中,景随步移,一步一景,美不胜收。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龙洞内发现了古犀牛化石及部分陶片;凤洞以奇、险、怪为特点。海子洞尤为独特,洞内地势平坦、造型奇特、面积宽敞、适于行走,洞内有沙滩、暗河等,出口处与龙洞庙、龙洞、凤洞相连,下方有龙洞水库,群山环绕、曲折蜿蜒,周围生态状况良好,水道与海子洞相连。穿过龙洞,便见一村庄,那村庄的名字就叫“桃源”。洞外青山绿水,洞内泉水叮咚,钟乳石洁白透明,形同蚌仙撑伞,貌似金蟾戏水,栩栩如生,维妙维肖。有一长约十五米的石幔,似一帘飞瀑从天而降,有“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壮观;而“仙树瑶台”胜似蓬莱仙境,凝神屏息,好像有仙乐声从远处飘来。

庙山森林公园位于宣威市城南2公里处,总面积4001亩,植有藏柏、柳杉、云南松等多种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葱葱,俨然一道绿色屏障。大响水位于城西5公里,因两座山峦间有一清泉倒挂而下其响声如雷而得名。水落处有一石潭大约五六米,水经石潭小驻而悄悄溢出,轻轻向下流去,两岸青山,对峙如屏,山上林深草密,山花如火,兼有鸟鸣蝉叫,是人们踏青避暑的好去处。而山下的大响水山庄、启宛山庄,可歌可舞,为这一自然景观凭添许多情趣。

杜鹃花是宣威的市花。宣威市中心耸立着一座巨大的杜鹃花雕塑,它体现了宣威人对杜鹃花的热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城里乡下,杜鹃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展现了宣威人热情似火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大绿山上的杜鹃花开得不同于别处,万亩杜鹃恰恰就开在茫茫云海之中、高耸入云的风车脚下。大绿山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山上的杜鹃花迎风怒放,卓然旖旎,含情脉脉。春天的山,只能用生长和绽放来装饰。满山坡的花,辽阔悠长,举目难清,像是那些我无法抓住的幸福。五月的天,天高云淡,暑气侵衣,行云流水、晴翠烟岚,满眼的杜鹃花独树一帜,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落英缤纷,有红的、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熏染着阳光的芬芳,随风潜入你的鼻翼。放眼绿山,星星点点,成焰成霞,仿佛觉得这一树的花是专门为我而开,一朵朵,一树树,或是临水,或是依山,在山尖,山腰,山脚,欢欢喜喜地吹着喇叭。找一个山坡静静地坐下来,听一段流水的声音,品一场鸟类的欢聚,忆一些残红落花的美好诗句,好想自己也幻化成一朵杜鹃,飘落在清澈的溪水里……

“宣威”之名,源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王朝南征军于今城中大令卡设的宣威关。意为宣播朝廷威德,以资震慑。宣威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融合得比较早的地区,红军长征两次经过宣威。这块红色的土地养育了周建平、徐文礼、徐文烈、浦在廷等将军,邓小平夫人卓琳,科学家张福学和外交家宴爱廷等乌蒙骄子。独特的文化思想酝酿了地道的文化资源,保留了祖先的遗迹,特别是这里的古迹与民俗,无疑是专家、学者、游客探奇寻古、考察求知的好景观。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与贵州省水城县坪寨乡、都格镇交界处。大峡谷山势巍峨,河谷幽深,崇山峻岭,依岸对列,峰林怒拔,千岩竞秀,云腾雾绕,水流湍急,是探险的天堂,是观光的胜地。峡谷两岸悬崖峭壁上生存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金雕,幽深秀丽的官寨沟、光怪陆离的溶洞、倒挂依壁的老树、色彩斑斓的悬崖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成为尼珠河大峡谷中独有的景观。大峡谷中坐落着尼珠河自然村(海拔1100米),山村在高山断崖的映衬下,显得宁静安然,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村庄依山傍水,橘树成林,老农在田间地头忙碌,村旁靠山脚处有一棵要12个成年人才围得拢的菩提树,枝繁叶茂,洒下一地荫凉,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这是滇东北地区最恢弘、最秀美、最神奇的大峡谷,是徒步探险、生态观光、漂流攀岩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尼珠河以其独特的景致吸引着各地游客。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在尼珠河大峡谷北岸,数条溪流汇成三道绝美的瀑布从落差约500米的悬崖上以雷霆万钧之势,注入尼珠河,极为壮观。一条体态丰腴,形如贵妇;一条身段婀娜,似雾似线;一条飞花溅玉,玲珑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远眺其如白练倒挂,悬空坠落。三条瀑布在这样的高度倾泻而下,实为一奇观。尼珠河的下游的奇石谷绝对是旅游界意外的震撼,成千上万吨的巨石成千上万地躺满一河,绵延数公里,而且每块石头都丑到千疮百孔、美得千姿百态,在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女娲补天的远古蛮荒时代。在尼珠河峡谷内,生长着一棵千年菩提古树,堪称树王。树干粗壮有力,胸围10.5米;树枝非常繁茂,覆盖面积将近2亩;树根非常发达,突出地面的板状根就有近1米高。就是这样一棵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黄葛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尼珠河畔,守望着奔腾不息的尼珠河水,无私地护佑着虔诚的尼珠河人,护佑着尼珠河的一花一草、一果一蔬,远道而来的游客,均要到树下一睹其芳容。

簸火梯田是喜欢田园风光,爱好徒步旅游及摄影者的最佳去处。簸火梯田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簸火村。这里景色秀丽、如诗如画,梯田整齐有序,线条丰富多彩。簸火梯田线条形状以曲线为主,曲线赋于人们一种动态美,尤其是那些长长的曲线和波浪线,使人联想到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飘落的彩带。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簸火梯田奇特的自然景观。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婆娑竹影,身临其境如入世外桃源;满坡的梯田,波光粼粼,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架直上云霄的天梯,一派美不胜收的壮丽画卷;日落时,山村、树林、牧童披着金色的纱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让人赞不绝口,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来,油菜花开,如厚厚金毯铺满山;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排苍穹;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白雪皑皑,若环环白玉砌云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普立“石林”位于普立村西南面与宝山镇交界处的群山中。这里野花遍地,环境清幽,山鸟和鸣,一座座灵秀的小山头,相互牵连又相互独立,更为奇特的是在每座小山顶上,密集地分布着形态各异、高低不一的石柱、石门、石屏。每片小石林均有各自的不同的特征,有的宽厚敦实,蹲踞山巅,冷眼看世间;有的疏朗娟秀,玲珑小巧,形态妩媚;还有的笔直挺拔,高大威猛,直刺苍穹……像天庭群仙,像古堡幽城,像远古怪兽……灌木与“石林”相互依存,相互守候,还有一些生命力极强的灌木从石缝中长出,极力向上舒展着枝叶,演绎一出美妙的“木石情缘”。在普立境内,有着大小数十座奇诡、幽邃、凝固而又恢弘壮丽、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地下水晶宫。洞顶的“水晶灯”在手电的照耀下熠熠发光,洞内幽深莫测、曲折回环,钟乳造型奇特、琳琅满目,宛如一座巨大的水晶宫。其白色透明的碳酸钙结晶组成的奇景形象逼真、色彩纯净,石笋、石柱拔地而起,石幔、石帘倒挂如林,钟乳石星罗棋布,变化万千,有的像苍龙、有的像利剑,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青花,有的像婴儿,有的本身就是一副壁画。

“听了九十九个姑娘的歌声,还有一个姑娘在等待。见了九十九个美丽的寨子,还有一个寨子在等待。满山花儿在等待,美酒飘香在等待……”

山歌,是深藏在土地里的宝藏;山歌,是千年的飞来神树被风抚弄的奏响;山歌,是最接近鸟语的歌唱,是最能直译歌者的心声。宣威市可渡河畔的杨柳镇,被誉为“中国山歌之乡”,一年一度的赛歌汇地点就这里。直接歌唱茴香的不是山歌,山歌只把田间地头的根部一季一季地准时唱响。山歌是古驿道旁的辘轳从水井里旋转起来的一桶一桶的原汁原味。把山歌蒸发的,不是汗水,是八月桂花树下鼓荡的血液;把山歌飞扬起来的,不是交响乐,是四月斜风细雨里的牧童横在牛背上的短笛;把山歌传承的,不是文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耕夫。山歌,大庭广众之下不吭一声,而在大山里激扬。即使被请进摇滚的歌厅,山歌也只能躲进羞涩的角落,繁华的都市找不到朴素的山歌。在充满泥土气息的田野,山歌咀嚼自己像脉管一样律动的河流;在发锈的犁铧掘不开历史板结的土地时,山歌找到了自己不需治疗的伤口。

“心约中国山歌之乡,共品千年古道之美。”马帮里粗犷的山歌是赶马人走不动时的希望和精神的动力。马帮驮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在崎岖的山路上踢踢踏踏地走过,一会儿成“之”字型,一会儿成“人”字型,远远望去,煞是威风。这些年,汽车开进了这块贫瘠的土地,马帮也越来越少了,可乡亲们始终忘不了曾经相依为命的马匹,曾经风雨兼程的马帮。“古驿道上鞋崴破,小妹得闲做双来”的高亢,引来甜甜的“鞋子破了给妹说,连夜点灯连夜托。连夜点灯连夜做,不放情哥打赤脚”的回声。“桃花溪水出半岩,千里路上恋妹来。”赶马人的山歌,句句饱满的言辞,诠释着生活和爱的光芒。悠悠荡荡,荡荡悠悠,千年马帮的铃声是宣威人奋进的号角,千年马帮驮过宣威人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忧伤。可渡河畔,赶马人唱着山歌,把外地的丝织品沿着古驿道运到边疆,又把宣威火腿沿着古驿道运出山外,远销东南亚。

宣威,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一代又一代赶马的人唱着山歌,把宣威的历史驮向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