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1/15
分享

百年沧桑王府井

  / 陆相华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就这样写道:“因为在老北京,刹那与万古没有什么分别。别处的数百年,在北平只是几段瞬息的时刻,在其间,由祖父至孙子,生活的传统,绵延不断。因为在老北京,大家都能够等待,在等待中由少而老,但是百年如一日,虽说由少至老,实则从未变老。”提起北京城,没有谁不知道王府井的,可以说,王府井是北京的窗口,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街”。王府井居于繁华闹市,既有厚重古韵又时尚前卫;既蕴育众多中华老字号,又吸纳外来西方文化;既包容古老的商业文明,又聚集了全球知名品牌。古老的,随着岁月更迭,日见其沧桑;新潮的,追着时代的速度,愈加光彩熠熠。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文化、商业特征重叠累加,使“王府井”这块黄金宝地始终像磁铁一般汇聚了达官显贵与平民百姓需求,成为一个历久不衰的市井繁华之地。王府井,为辉煌的历史年轮,它有足够的资格自豪;王府井,为繁华的现实光环,它有无限的信心骄傲。

文:从历史走向未来

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乾隆京城全图》和民国二年《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对王府井的位置均有标注。王府井的“井”,于20世纪20年代被湮没,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时被发现,1999年9月9日进行了保护。“井”可以说是王府井大街的“根”。其实,王府井的历史当追溯到2500年前。1996年东方广场在施工时发现了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这也是在北京城中心首次发现了古人类生存的历史。清光绪11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数1258个,大多水质咸苦,只有极少数甘甜,能饮用的不多,而十王府井则在甘冽可用之中。在威莎(WEEKEND)店前有用铁链子圈起的井盖,记录着王府井得名的缘由。此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历有“十王府街”“王府大街”之称。

明代官书《明成祖实录》上说:“永乐十五年六月,于东安门下东南,建十王邸,通屋为八千三百五十楹。”10座王府竟然建有8350间房子,平均一座王府有835间房子,可见其规模庞大。按照此书所说,当时所见王府的位置在“东安门下东南”。东安门,它的位置在东华门的东边,如今已经见不到了。过去的老北京人都知道,北京有三道城墙:一是紫禁城,以东华门、午门、西华门、神武门为标志,形成东、西、南、北四门的长方形格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北京故宫;二是皇城,以东安门、天安门、西安门、地安门为标志,也形成了东、西、南、北的长方形格局;三是北京城,就是从明代以来的内、外城的格局。如今东安门已演变成今天王府井大街上的东安市场。据老北京们说,明代的十王府就在烤鸭店的帅府胡同到长安街一带,与史书上所说的在“东安门下东南”位置相差不远。从时间上看,至少到了明朝嘉靖皇帝的时候,这一带已经叫“十王府”或“十王府街”了。

王府井大街又叫“十王府街”或“王府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明朝皇帝朱棣要迁都北京,在北京大修土木,重新修建了北京城。当时的北京城,放弃了德胜门外的大片土地和北面健德、安贞二门、东面光熙门、南面隶清门,在北面砌上了一道城墙,并且重新修建了两个城门,就是今天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南面最初没有动,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上,只是到了后来的嘉靖皇帝时,为了北京城的安全,又在南面修建了一道外城,一直修到永定门。这样,北京城的建设就基本上完成了。由于清代沿用了明代北京城,除了在一些地方增修之外,北京的内城、外城等大的格局都没有改变。《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三年四月,新作公主府三所于诸王府之南。”明代皇帝在北京修建王府和公主府,可惜的是,我们今天一点也看不见明代王府的样子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王府井大街,其中的王府就是指明代的“十王府”。

王府井大街南抵长安街,北至五四大街,全长约1.8公里,是老北京商业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过去,北京的水井很多,1949年以前,老北京带“井”字的胡同竟有87条之多。“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Hudag,意为“水井”。我们叫了几百年的“胡同”是从蒙古语水井一词转变而来。明代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记载,当时的十王府旁边有一个“甜水井”。清代人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中注明“王府街”有“二井”。如此说来,王府街确实有“井”,那么,王府井的“井”到底指的是哪一口呢?《王府井的传说》中有过这样的描述:王爷府中有一口水井,井上有一座精巧玲珑的亭子,井口是一块大石头凿出的圆孔,井沿很高,井南就是王府大院。据此推断,王府井的“井”,曾是人民日报的旧址。从1949年1月31日起至19世纪80年代,范长江、邓拓等文化名人均在此办公。一个远离市井气息、充满文士风骨的记忆,就这样烙印于时光之轮。

盛:从时间走向空间

“车如流,客满满,兴冲冲。观光到太庙,逛街王府井。”王府井的兴旺是从清末开始的,这与临近东江米巷使馆有关。王府井商业区从商店到货物都具洋式特点,洋货从这里流通传入寻常百姓家。光绪年间,东安门外的御道改修成马路,因为靠近东安门,人们称它为东安市场。东安市场原是清政府赐给降将吴三桂的封地,吴三桂起兵叛清后,这片封地逐渐成为八旗兵神机营练马场。清朝中叶以后,这里又成了一片空地。东安市场早期的民风、民俗可以从张希广的《东安市景图》中看到,该图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东安市场商业活动的经典瞬间。东安市场占地面积三十亩,两旁的摊贩集中到这片空地上做生意,来来往往,十分活跃,其中有穿西装皮鞋者,也有穿长衫马褂者,爱喝牛奶咖啡的不少,钟爱豆汁的也不乏其人。随着东安市场与王府井大街的繁荣,这里便成了北京的繁华之地,车马云集,人声鼎沸,艺人如蚁,游人如鲫。而更多的北京人则聚集在了天桥,观赏着廉价的表演。

一座城市的成长与演变,离不开建筑的源起与兴盛。1955年9月25日,号称“新中国第一店”的百货大楼迎来了开业典礼。开幕式刚刚结束,顾客就如潮水一般涌入货场,全天累计达到16.4万人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百货大楼每天都是人挨人、人挤人,售货员没有一天能按时下班的。一到节假日,店前就会排起购物的长队。到了第二年,百货大楼愈加鼎盛,商品种类达到了两万多种。当时北京人有句话: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顾客依然摩肩接踵。二楼鞋帽柜台前常年都装着铁杠子,就是怕挤坏了柜台。生意火,销售业绩也噌噌地往上冒。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几千万元。在此后的若干年里,王府井这条商业街,始终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新陈更替。在商品奇缺的计划经济年代,买东西免不了要排队。无论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是新“三大件”(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排队购物成了王府井大街上的一景儿,很多长队,一排就是整整一宿。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府井大街新华书店门口上又多了一条长队。还不到开门的时间,书店门前已人头攒动,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有。王府井书店那单薄的四层小楼,承载了一代人的求知热情。1994年11月13日,王府井书店里被挤得水泄不通。夜幕渐垂,书店全体店员穿戴整齐,列队店中,向来往顾客行礼致敬。这是王府井书店最后一天营业,和它相伴相生的,是王府井大街浴火重生的六年改造。王府井大街的整治规划,将其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商业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整治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从金鱼胡同到与长安街相界的南口,810米长略呈波浪形的大街两侧分布着12个大型商场,除原有的百货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穆斯林大厦、外文书店、协和商场、新东安商场外,还新建了百货大楼新楼、东华服装、明辉大厦、好友世界、丹耀大厦、东方广场等六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务综合性商厦,大型商场一条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1999年9月11日19时30分,写着“王府井”仨字的70平方米紫铜巨匾揭开幕布,百年老街迎来了新生。重建后的王府井改成了步行街,全聚德、东来顺、瑞蚨祥、四联美发、中国照相、亨得利钟表店……原先搬走的老字号一家家地全回来了,东华门的小吃还是那么地道。一座座生动的铜像回顾了尘封的京城旧事。崭新亮相的王府井大街,在古朴典雅中透着一股京味儿。重新修建的这座天主教堂成了街上一处难得的景观。独具慧眼的新人们,迅速地把这座罗马风格的天主教堂变成了拍摄婚纱照的不二宝地。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游客多达百万人次。与此同时,西单、建外、亮马河等一家家商场风生水起,赛特商圈针对的是京城首批白领和驻外人员,燕莎价位虽高,却也有人捧场,对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西单则成了必选之地。历经百年沧桑,王府井大街仍是北京人心中的那条“金街”。

合:从古今汇聚中外

王府井这条大街,它是商业化和古典元素完美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王府井大街的古老建筑和四周的商铺交相辉映,为这条大街带来了很大的名气,也招揽了许多的游客。改扩建以后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已成为北京城中最耀眼的平台。在这条街上的许多老字号商铺,它们都非常具有历史代表性。在这里,有着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店以及名店的故事。比如,始创于1902年的“同升和鞋店”,是北京著名商标,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真、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制作皮鞋。建华皮货服装公司的前身为德源兴,其“雪花牌”、“雪龙牌”都是优质产品或著名商标。承古斋原名崇古斋,由宣统皇帝之老师书法家陆润庠题写匾额。盛锡福始创于1911年,其帽子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陈毅以及朝鲜金日成主席、印尼苏加诺总统、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国家领导人、外国政府首脑都曾在这里订做过帽子。有“中华第一涮”之美称的东来顺,更是我国清真菜系的特色代表。

王府井大街,在国外又称“莫里逊大街”。莫里逊为澳大利亚籍英国人,在1897年,莫里逊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办事处的记者,1912年,莫里逊受邀担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袁世凯当上皇帝以后,为了感谢魔莫里逊,就把莫里逊居住的王府井大街改为莫里逊大街,并在街上立起了英文路牌。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位于东单三条至金鱼胡同段,紧邻天安门广场,可谓寸土寸金,涵盖了各种高端奢侈品品牌和各种北京特色美食。王府井大街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游人如织,1号观光巴士每天有条不紊的运行着,载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游览着北京天安门故宫前门等核心景区。许多中外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全聚德烤鸭等北京老牌美食,还可以轻松购物体验北京大都市的时尚和繁华。王府井步行街两边是各种老牌百货大楼,风格以“新潮现代”为主,而中间的主街十分宽敞,地面由花岗岩铺成。步行道旁边也很贴心的设置了座位供游人休息,许多国外留学生也把这里当作他们游玩的首选之地。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城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街,这条街上有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条大街保留着最古老的特色。吉祥大厦落成以后,商业街也有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场所。街道上几个《都市风情》雕塑小品,也让人想起了老北京的生活,由板儿车,想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由卖艺想起了日渐消失的北京特有的韵味,旧时代维持生计的艰辛没有了,市井间的融融温清却也冷淡了。而就在与王府井大街相交的灯市口大街有老舍纪念馆,在这里看到老舍各个时期的作品。《五牛五福》的雕像取材于古代名画《五牛图》,《五牛五福》,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的结合,正好与王府井大街的气质相符。五头如真牛般高大的庚彩铜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姿态毕现,颇具神韵。五牛元素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五牛即五福,象征着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成,祈望五福临门、国泰民安。《五牛五福》为王府井增添了些许文化气息和喜庆气氛。

王府井对于北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街道,它可以代表北京的文化传承。在繁华的北京王府井商业区,一座别开生面、规模宏大的建筑, 以其独特的风姿引起国内外宾客的普遍兴趣,这便是北京穆斯林大厦。当今北京的穆斯林已有二十多万。改革开放以来,前来北京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各国穆斯林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北京穆斯林为了尽自己的东道情谊,便提出了筹建穆斯林大厦的设想。穆斯林大厦于1986年开始筹建,经过四年的精心施工,1990年仲夏竣工,并在11届亚运会开幕前夕正式开业。穆斯林大厦共十层,高47米,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大厦的每一层的建造都是由少数民族的提议而采纳建造的,每个窗户都是用茶色的,显得非常的别具风情。在这座繁华的商业街里,穆斯林大厦每天都会吸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观赏购物,整座大厦的外面都是棕红色的,非常的显眼,这座大厦的最前面还有一幅很古老的老北京风格的海报,可以体现出这座大厦是有多么的与众不同。

张:从品牌走向连锁

名牌之所以成为名牌,是因为它是消费者心目中广为传播、备受赞誉、可信度高的品牌,是因为它是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矗立着一位普通售货员的塑像,那就是张秉贵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他生前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就是要为了目睹他那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张秉贵被誉为“燕京第九景”,是首都人民群众对张秉贵售货艺术的美誉。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上世纪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破格录取。张秉贵同志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没有怠慢过任何人。

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是树的根的话,那么品牌文化就是魂。“一团火”精神,是王府井百货企业之魂,是中国商业追求自我完善的象征,被树为商业的旗帜。多年来,王府井百货培养出以张秉贵为代表的7位全国劳动模范、数十位全国商业系统和北京市的模范。“一团火”精神,已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个世纪以来,以先进的理念、骄人的业绩,使企业获得国家及地方的各类荣誉300余项,是当之无愧的荣誉企业。王府井百货集团是中国零售业综合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企业之一。多年来,王府井百货荣获的荣誉有:全国红旗单位、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城市商业服务文明经营示范单位、 中国零售百强企业、全国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全国连锁经营30强中,王府井百货位居百货业连锁企业第一位。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现已成为国内专注于百货业态发展的最大零售集团之一,王府井百货已成为“王府井”品牌与内涵的承载体。

品牌文化的塑造通过创造产品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高层次的满足、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消费者心灵深处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自2010年以来,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已成功举办五届,逐步成为“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品牌盛会。多年来,王府井大街通过搭建国际友城和国内外著名商业街区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了国内外高端品牌汇聚。本届品牌节涵盖国际交流、评选发布、文化艺术和品牌展示四大板块活动,其中多种活动均为王府井国际品牌节首次引入。比如,中华老字号技艺展、故宫文化主题文创展、纪念张秉贵诞辰一百周年活动及“宝力豪健身形象大使”王府井选拔赛总决赛等活动。其中,中华老字号技艺展以“弘扬文化 传承技艺”为主题,组织同仁堂、全聚德、东来顺、商务印书馆、北京剧装厂、大北照相、吴裕泰等10余家老字号企业进行品牌推展,充分展示北京中华老字号的非凡匠心和工匠精神。

如果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无法估量的。伴随着王府井百货在全国的迅速发展,一团火精神撒播到中华大地。王府井百货已与100多家家重点品牌企业及众多功能资源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与雅诗兰黛、兰蔻、迪奥、香奈儿、SKⅡ等一批一线化妆品牌、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功能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目前,“王府井”已在全国运营多家大型百货商场。包括:北京的北京市百货大楼、东安市场、长安商场、双安商场、大兴王府井,以及天津西青精武镇王府井、广州王府井、武汉王府井、成都王府井、包头王府井1、2号店、重庆王府井1、2号店、长沙王府井、呼和浩特王府井、洛阳王府井、西宁王府井、乌鲁木齐王府井、太原王府井、昆明王府井、株洲王府井、兰州王府井、抚顺王府井百货、焦作王府井百货、鄂尔多斯王府井、成都2店王府井、唐山王府井、大庆王府井、福州王府井、西安王府井……

槃:从店商走向电商

“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如破竹,发展速度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对传统零售业市场亦造成巨大冲击。”不知从何时起,旅游、购物都不再挤到拥挤的市中心去了,居住地附近的各种档次的商场商厦、超市,使人们享受到了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好处。百货业遭受夹击进入寒冬,王府井百货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把握产业规律,及时调整战略,将企业带向腾飞的过程。分析人士认为,王府井集团总部调整大幕拉开应该为2016年。专注百货业态发展的最大零售集团王府井集团近日宣布合并市场部、电商公司和全渠道项目组,成立全渠道中心。不少企业都在向全渠道和以顾客需求为主进行转移。整合渠道市场部、电商公司和全渠道项目组组成全渠道中心后,王府井集团调整的方向继续向基层下沉,并向资源管控转型。原市场部的职能将从平面化向移动端转移;原电商公司职能将从经营实体向服务实体门店转移。全渠道中心的成立将提高顾客经营能力,实现线上线下顾客的充分互动。

在转型这条路上,王府井百货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期间也不断调整方向,从PC端到移动端,从模仿电商到认准全渠道,从迷茫到坚定,成为中国传统百货公司转型的典型代表。早在2007年,该公司就开始尝试电商,将旗下的北京双安商场作为试点。初步的电商尝试令王府井百货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在实现技术、运营方式、营销手段和客户群体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为此,王府井方面专门成立了电商公司去负责线上业务。2011年,王府井百货子公司之北京网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由此成立,承担该公司的电商业务。王府井百货先是在2011年至2013年建设了一个PC端的线上商城,2014年-2015年,该公司又果断转舵,为旗下各个门店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号和微信商城。经过多年的运作,王府井百货认为,线下实体店仍有难以取代的价值,自己的优势和重心仍在线下,要点是线上线下做好融合,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客户。为此,全渠道王府井百货正式实施全渠道建设理念。

“从经营商品向经营顾客转型,其核心就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决定王府井集团买什么、卖什么。”王府井百货作为国内大型百货零售集团,主要资产和业务集中在百货业态上。王府井提出了全渠道业务转型的大战略,旨在整合集团旗下所有百货门店、网上商城、电商平台、推广合作方以及供应商等多方的产品、渠道和用户资源,统一规划集团的服务体系,逐步建成统一品类管理、统一商品管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支付管理、统一物流管理、统一服务管理、统一组织架构和统一考核等集中统一管理的业务模式,最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成立全渠道中心后,集团将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向经营顾客进行深耕。提高渠道建设能力,通过移动支付、数据分析等手段,有效跟进新技术应用;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力度,与实体店资源有效结合,实现重点突破;实现组织机构创新,与实体店、合作方,实现有效融合,发展新型组织。王府井商业模式的演变,将为我国民族百货零售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首客首享”是首旅集团在今年初推出的集团客源共享大数据平台,依托线下“食、住、行、游、购、娱、文”等产业板块,其中包括了全聚德、东来顺、首汽约车、康辉旅游、北京野生动物园在内的众多集团内部企业,以及部分首旅集团系统以外的企业品牌。据悉,王府井梦工厂位于首客首享“品牌墙”文化板块,首期建立品牌信息点3个,包括王府井梦工厂百货大楼店、王府井梦工厂双安商场店,以及王府井梦工厂长安商场店;首期上架商品11件,包括以京味文化为核心的梦八件系列原创产品9件,以及签到即可免费体验的权益类产品2件。根据首客首享安排,王府井梦工厂其他各类原创品也将陆续上线。根据首旅集团开展的集中调研思路,王府井集团将深入挖掘商业平台价值,实现客源与资源共享,构建“生活方式服务生态圈”。笔者认为,王府井未来将有更丰富的跨界互通方式,丰富平台内容,服务顾客的消费升级。

跑:从地上走向地下

前不久,王府井地下“挖”出个“老北京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和平菓局联合王府井百货大楼,打造国内首家场景沉浸式体验空间。和平菓局位于百货大楼地下二层,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半个世纪前的“北京城”在这里浓缩。沿着楼梯来到地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砖堆砌起的围墙。往东边走,是休息用餐的和平小吃街,北京的特色小吃排成一溜,服务员身着上世纪的服装迎接着每一位游客,这里的木桌、木椅,颇有过去年代的气息。这里有京味糕点荷花酥、牛舌饼,也有京味小吃爆肚、炒肝儿、卤煮、豆汁儿、焦圈儿,还有京味十足的炸酱面。北边有邮局、副食店、粮油店,南边有照相馆、药铺、旧书局。和平菓局里再现了北京旧时的街道和胡同,一辆旧式绿皮火车可以上去坐坐,老站台、老站牌、老信号灯等设施,依稀清晰,似乎又很遥远。王府井将不单纯是一条承载商业传统的大街,而是集商业、服务、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商业区域。”

“深挖历史内涵,强化空间引导,让游客在逛街的同时能够感受历史的脉动。”王府井区域内共计35条胡同街巷,每一个胡同名字的背后都记录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比如:位于东黄城根北街的亮果厂胡同,是以明朝亮果厂定名的。亮果厂是保存干鲜果品的地方,专供明皇陵贡品之用。而大、小纱帽胡同则得名于服装鞋帽的作坊。东安市场以北至灯市口叫八面槽。八面槽的由来是这样的:明初这里有一个御马草料场,即今天的大、小草场胡同。草场有个大马槽,马从四面八方都能吃到草。因此人们就管这条街叫八面槽。《燕京岁时记》中说:“灯归城内,市归琉璃厂矣。”明代每年正月初八至十八为灯节,百官放假十天,白天为市,夜晚放灯,灯市合一。这就是灯市口的由来。明代王府井地区已有锡蜡胡同(今锡拉胡同)、麻绳胡同、烧酒胡同(今韶九胡同)、金鱼胡同、干鱼胡同(今甘雨胡同)、翠花胡同、取灯胡同,清代又出现了黄面胡同、黄米胡同。从这些名称中可以想象当时这一带的商业状况。

商业记忆是王府井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新中国城市生活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资匮乏的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代,王府井成为“富足”“喜庆”乃至“奢侈”的代名词。第一双球鞋、第一本字典等童年回忆和婚生嫁娶等人生大事,也在无数老北京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幸福滋味。从极具历史价值的北京第一代无轨电车“小京一540”投入运营,到北京昔日最优秀、最主力的电车“BD562”退役,王府井大街上的这两条公交车风景线折射着北京电车的光辉历程。如今熟悉的电车与具有空间实体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同,这些故事、记忆虽然广泛地见于史料、书籍、网站,但在体验上多少存在断裂感——追溯历史的人,并不身处历史的发生地,历史的发生地,也找不到相关的线索。如果能将其与物质空间良好结合,便于人们睹物思人,更好地展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那么王府井大街必将受到更多人士的追捧。

所有伟大的故事,永远矗立在时代与个体的交汇点,在变与不变的轮回中,唯一永葆青春的只有年轻人奔跑的姿态。商业步行街一般立足于城市的传统商业地带,是城市的商业发祥地,它拥有着最久远的历史和最丰富的记忆,浓缩着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见证着一座城市重要转折的历史事迹。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发展的缩影,一些百年老街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浓缩了中国商业的兴衰,更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商业文化,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历经百年沧桑,王府井大街已成为中国商业街的领跑者。通过对王府井商业传奇的探寻,我们可以鉴证:这些百年来,千年来兴旺之地就是存在城市中的锦鲤,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他们总是能够奋楫扬帆,破浪前行。这其中固然有着一些共同的风水基因,然而,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其中的人为因素。我们也衷心地祝愿王府井大街能够穿越百年时光,朝着梦想和希望奔腾……

2019年10月上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