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7/23
分享

谁在东江撩起了浪花

/ 陆相华

佛说:“今生所有的遇见,皆是前世未了的缘。”佛还说:“有缘无缘,皆是注定;缘深缘浅,皆是天意。”我和李婷相识于网络,不知这算不算遇见,也不知这算不算缘分。那时候,我还是《海风》文学季刊华东理事会的主席,刚刚筹办各项事宜,正是缺少人手。突然有个女子加我微信,问我有没有副主席的名额,上来就跟我要“官职”的还是头一回遇到我当即让她填写一张表格。不一会,表格和照片就通过微信发给了我。我认真地看了一下她的简历:李婷,广东省东莞市人,籍贯,广西北流市。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先后在《西部散文选刊》《东方散文》等报刊发表作品200多篇。曾在全国各种文学大赛中荣获等级奖项20余次,其中,散文《水般的母亲》在首届“海河杯”全国文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畹町感怀》在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惜才如命的我,当即任命李婷为《渤海风》华东理事会副主席,并报总部颁发聘书。

我与李婷虽说未曾谋面,但我相信她一定是个策划的高手。因为我们网络相识没过多久,李婷副主席就给我寄来了两本共40多万字的散文集《圭江流韵》和《彭蠡流韵》。开始的时候,我并未认真阅读,毕竟我也是见过一些风浪的人。而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换,我发现她的朋友圈已有好多人在给她写书评了,而且水平很高。我只好赶鸭子上架,两本书评合在一起写了一篇《娉婷无穜迹,闻名不相识》。因为此,我还落下了眼病。眼睛一疼,妻就挖苦我说:“眼睛疼别跟我说,给李婷写稿写的。”

近日,我从内蒙古呼伦贝尔采风回来,李婷的新书《东江流韵》又如鸿雁一般寄到了我的案头。说实话,我手里有几万字的大稿急于出手,只好趁着自己分内写作的间隙,还有趁妻不在意的空档,来完成李婷副主席的新书评论。《圭江流韵》《彭蠡流韵》《东江流韵》可以说是李婷的“流韵三部曲”,因为她出生在广西,婆家在江西,自己的小家在广东,《东江流韵》这本书主要收录李婷和家人在广东生活的所见所闻。

李婷的散文集《东江流韵》共分为香都流韵东莞寻古惠穗印象悠然行走琴瑟乱琴五个部分,近60篇文字。读李婷的作品,就是读她的家乡,读她的经历,读她的苦衷,甚至是读她的灵魂。严格意义上讲,东莞应该是李婷的第二故乡,因为李婷的爱人是江西人,李婷的婆家是广西人,李婷应该是一个新的东莞人。或者说东莞是李婷和她爱人的福地是见证他们爱情的地方。因为他们在这里相识、相亲、相爱,并且收获了爱情。作为一个新的东莞人,李婷见证了东莞改革开放奇迹的同时,也吸纳了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从《东江流韵》以及其他一些文字来看,写作只是李婷的业余爱好而已。因为她平日里在经营一家茶行的同时,还还从事一些慈善公益、心理咨询以及家庭教育等工作。

作家李婷的新书《东江流韵》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个人。因为自然的变化,一切也在悄悄变化着。”东莞的名山很多,有观音山,水濂山,银瓶山,黄旗山。黄旗山又名祖山、主山、镇山、文笔峰、朝山……哪一座山没有故事,又有哪一座山不让人发出慨叹呢?

《凝碧拥翠的观音山》是《东江流韵》这本书的开篇,观音山,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历史悠久,山势雄伟,林木茂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有对观音山瀑布的描写,可见李婷笔下的功力。对于“我”来说,走南闯北间,领略的瀑布不下几十处,然而,却都不如观音瀑布群能震撼“我”心:置身其中间的“我”,似乎有一种误入天宫仙境之感,眼界大开。瞧这边,银链飞落,声如天籁;看那边,水流赛老君白须,随风飘洒,这几道水流好像心头有火急大事,急匆匆飞身直跳,一不小心,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溅,如珠撒玉般晶莹可爱。恍然间,李太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吟唱,便在耳畔响起……

李婷笔下的黄旗山更是出神入化,蔚然大观。黄旗山在古代的历史地位是很高的,曾有岭南第一名山的美誉,这主要是因为过去陆上交通艰难,到广东来多由水路,在珠江口入,先到的第一站当然是东莞,而这黄旗山是东莞附近的最高山,当然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必登之处。在家门口施展才华的机会,李婷怎么轻易放过。《巍然大观的黄旗山》中这样写道:敞开着闭锁一冬的心房,意气风发的朝着旗峰之峰奋力攀登。也许是去触摸那美好的民间传说,也许是去感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意,抑或什么都不是,就是在幽静的氛围中嗅着清新的空气发个呆,顺其自然地落尽跌落进“庄周梦蝶”的无我境地……两句话中先后用了“敞开”“闭锁”“触摸”“感知”“跌落”多个动词,把登上这一劳累的情景,写活了,写暖了,从而抓住了写读者感情的心扉。

冯骥才说:“留住古村落就是留住乡愁。”东莞的古村落也有很多,比如下坝坊、塘尾村、南社区、贝丘村等,这些古村落有的是上千年,有的长达几百年,有些村落祠堂,书院,店铺,古榕,村墙,古井,巷道,民居等依旧完好,有些村落却逐渐消失,怎样留住古村落,留住乡愁,是一件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大事。纵观作家李婷的散文集《东江流韵》,她不但是一个书写者、记录者,还是一个守望者、传承者。李婷的语言极具带入感和融入感,她对这些古村落记录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传说和故事。有时候觉得她是一个出色的画家,又觉得她像一个天生的歌者,读着读着,就会沉浸其中。

下坝坊,始建于明代,是隶属于坝头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或许有水的缘故,这个岭南水乡中的古村充满着灵气,尤其是春来细雨时节,淅淅沥沥的如麻雨脚从未断绝,谱写出一曲曲的情感诗歌。细雨或在村口池塘的水面上戏耍,演绎着”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画面;或在鲁氏祠堂青灰色的屋顶跳跃,在青砖绿瓦上绽开着朦胧的水花;亦或洗刷着古老的粗壮大榕树,哼唱着“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曲调……“我”之所以频频光顾此地,并非因为它迷人的诗情画意,而是它的美丽转身。它由明、清、民国一路走来,浑身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传统村落凝聚着亲缘、血缘,是宗族、民间信仰和乡规民约的联系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根脉。李婷在《南社村:守望精神的家园》中的有着对于老榕树和民居的描写:村头的粗大老榕树绿意葱郁,丝毫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它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着我。每每来到东莞茶山的南社村,这棵守望家园的小叶榕,总是给我一种回家的亲切感。“我”喜欢这里的环境,成了这里的常客。“我”不仅仅熟悉了街巷、河流、庙祠、宅院、石桥,也熟悉了淳朴善良的村民,还有那些游走的土狗、悠然的鸡鸭。每到南社村来,“我”总爱沿着这条有着六百年历史的碧波河塘来回闲逛上两趟……“我”每一次与南社地相见,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回归自然地享受……

传统村落的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从乡土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朴实乡民,从传统民俗到社会规则,众多的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富有冲击力的文化物证。

惠州古城,一个邂逅浪漫和灵感的地方。对于李婷来说,惠州古城的记忆不知有多少次让她怦然心动。二十多年前,李婷跟丈夫就是在这里相识相恋,她们曾在风光旖旎的西湖边,举着雨伞一起游走于古香古色的老街,她们古城边上手牵手在波浪滚滚的东江边上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西湖西山的四洲塔不但是惠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李婷和丈夫爱情的见证,金带街中的小巷还仿佛听过她们的窃窃私语……读了李婷的《惠州古城重游记》,让人一下子想起了白居易的阙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

 

一座城市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惠州是李婷是李婷人生的转折之地,是她的福地,也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就是在此完成了工作、安家、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那段经历甚至与千年之前的苏大才子的经历有点雷同:“都是漂泊之人,都是在此,安家落户,且爱好文学,。不同的是他为官,我为民;他是贤人,我是闲人。虽说我没有他的才气,自称为他的粉丝却是毋庸置疑的。”看似自嘲,李婷的她在《拜谒惠州东坡祠》中却是一篇不错的佳作,尤其是对东坡的诗词还是捻熟于心,顺手拈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树影栏边站,波光版底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方吟啸且徐行”……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 李婷的新书《东江流域》不仅有山水、老街、古村、古巷、古城、古祠,还有古炮台、古战场。

沙角炮台位于广东珠江沙虎门海口沙角山,是鸦片战争古战场。沙角炮台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据水师提督关天培的《筹海初集》记载,沙角炮台长139米,炮洞11个,配大小铁炮11门,炮台正门配炮1门,另铸250公斤生铁炮1门备用。台上建有神堂、官厅4间,官房3间,兵房17间,还有火药库等设施,均青砖结构,基础、垛口、炮洞、台面为花岗石砌筑。沙角山与大炮台形成了第一道军事防线,被誉为“粤还第一重门户”。读了李婷的《沙角炮台,不可忽略的古战场》一文之后,穿越时空,仿佛触摸到了百年前中华民族渗血的伤痕,也仿佛听到了看到广东军民在炮台下英勇抗击的历史回声……

读李婷的《东江流韵》就像欣赏一部春江水暖的情诗,一会是寻幽怀古揽胜壮美诗篇,一会是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一会又是民族风情的浅吟低唱,字里行间总会给你一些出人意料的惊喜。

时值柔媚清朗的春日,满山遍野的采茶姑娘正在娴熟地采摘茶叶。你看那“扭”“拨”“捏”“摘”“搁”地柔美动作,完美地表现出了凤凰装地风韵,张扬出《打徨舞》地无尽魅力,吟唱出盘瓠后裔地青春旋律。沐浴着和煦地春风,聆听着茶园响起的深沉《盘古歌》,是谁人用智慧拉开了时代的大幕?沉浸于信仰于图腾结合的景象,欣赏着自然纯净的金黄翠绿,幻想着纯洁的美妙,漫溢着莹澈透明的汁液,犹如娇嫩春芽的清新淡雅,还似茶香的清幽雅致,成了一曲独特的“山哈”抒情诗……寥寥几笔,竟把畲家茶园的情景勾勒得如此美妙。《畲家茶道韵味香》一文,借景抒情,借茶园美景,讴歌了一位美丽善良,多情善感的雷大嫂,也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李婷的《东江流韵》收录的文章内容不限于广东辖区的素材,她把一部分从广东出发,到外地采风的素材也收录其中。这样不仅丰富了本书的题材,也该读者增添了视野的宽度。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双流区西南部边缘,距离双流国际机场几十公里。这里的景观看点星罗棋布,以水串联的景点比比皆是,古街、古庙、古碾、古码头、古战场、古衙门随处可见。李婷笔下的黄龙溪是在这样的:“咿咿呀呀”的陈家水碾,将“我”带到了婆家彭泽的茅湾碾米作坊;溪流浣衣的农家村姑背影,留给我几多猜测;形似盘龙欲飞的千年乌柏树,挂满了美丽的传说;而傍水而筑的临江吊脚楼,彰显着古蜀民居“干栏”特色的同时,又隐匿着多少秘密呢?这样不受拘束的文字,却是最能抵达读者心灵的深处……

佛说:今生的遇见,皆是前世的缘。因为缘分有深有浅,缘深不离不弃;缘浅说走就走。能够相遇是缘分,还能够相守是幸运。”《邂逅墩上人家》中的墩上施家,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古村落,说的是李婷老师婆家的一个村子。其中有一段情景描写很是撩人心扉:村口成片古树林立,蔚然大观,四面峰头簇拥,层峦叠翠。村内两河交汇,四季流水淙淙,鱼虾嬉戏,养育了一代代施家族人。置身古韵弥漫、层峦叠嶂、鸟语花香,多想掬一杯清泉,浸一壶香茗,揽一缕清风,扫除尘世的一切烦忧。李婷的散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便是生命其中的一朵花或一根草,一条街或一条巷,都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一种诠释。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这样一段情,似深似浅,似长似短,都在红尘里缠绵不清,或牵挂一时,或牵挂一生。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70后”女作家,李婷老师的作品文风细腻,彩韵飞扬,摆脱传统女性的束缚与禁锢。李婷老师的为人干净利落,温柔娴雅正如东江岸边一朵奔涌的浪花,低调,务实,静水深流期待李婷老师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在等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