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3/18
分享

今夜银河万里星

□  陆相华

文学的存在,能以文本式的想象治愈人的焦虑。这几年,最能够聊以欣慰的事情,就是创办《故乡文学》微信平台,这是我用六年时间倾心打造的一个公益性文学平台,也是许多读者和作家的一个心灵居所。《故乡文学》平台创办至今,除了发布1000多万字的原创作品以外,还让我收获了上万的粉丝。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我竟然做起了直播。作为主播兼操盘手,搞得我心力憔悴。正当我这颗受伤的灵魂无处疗伤的时候,六大本装帧精美的纯文学刊物《银河》杂志寄到了我的案头。其中主要的栏目有纪实小说、散文阅读、诗词专栏、美术摄影等,无边的夜色,和着雨水的缱绻,阑珊着梦境的缤纷,《银河》杂志就像一种神奇的天外之力,让我找到了一份久违的心灵慰藉与情感释放。《银河》杂志执行主编姚井东在微信里跟我说:“给我们写个书评吧!”我欣然应允。

《银河》杂志的主编是中共敖汉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郭玉玲,副主编是敖汉旗旗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相东,二位领导虽然未曾谋面,却也耳熟能详。更让我治愈的是《银河》杂志编委里的作家,大多是我们《故乡文学》编辑部里的作家,比如:于村、石柏令、朱树清、杨凤芝、吴肃、徐亚光、高天宏、崔振爽、梁国强等(以姓氏笔画为序),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犹如银河系里的满天星斗,闪烁着灿烂的光泽。

徘徊望北斗,明月照千峰

冬天的夜晚格外的黑,林树春睡不着了,睁着眼,听着外面的动静。劈头盖脸的山风呼啸而过,好像要将房巴掀翻似的。突然,风声里似乎有哔哔啪啪的着火声,还有马叫声、人喊声,林树春一激灵,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他蹿出屋,往远处张望,一道道山峁是黑的,天上没有一颗星星。林树春不放心,他爬上房顶,往四面望。夜色蒙住了大地上所有的光亮,放眼百里,漆黑一片……睡梦里,林树春的脑袋、脖子冰凉一片,他被冻醒了。土坯房不严实,半夜下的雪,从漏缝里往屋钻,无孔不入,落在了林树春的被子上、脸上……

“纪实小说”栏目,是一份杂志的重头戏,《银河》杂志也不例外。《就恋这一把把黄土》,是内蒙古著名作家王樵夫老师的一篇非常有分量的报告文学。因为我是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所以我对王樵夫先生的这篇报告文学有一种无法掩饰的喜爱。王樵夫先生用电影镜头切换的方式,讲述了“北疆楷模”林树春的故事。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画面感也非常强烈,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反衬、对比、民歌等多种写作手法,把敖汉旗大黑山林场防火瞭望员林树春同志那种“爱绿护绿确保青山永绿”的朴素而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怨无悔的忘我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北疆楷模”发布厅给林树春的致敬词一样:28年前,你临危受命,走遍人迹罕至的大山。一句“我去”,成了你一生信守的诺言。从此大黑山顶多了一双警惕的眼睛。百万亩林海,你一寸一寸地瞭望,一万多个日夜,你分分秒秒地守候……

“就恋这一溜溜沟沟,就恋这一道坎坎;就恋这一把把黄土,就恋这一座座茆山……”28年来,一口井、一头驴、一个望远镜、万亩林海,构成了林树春的瞭望岁月。在海拔1000多米的大黑山顶峰防火瞭望台,高山上的房子换了一次又一次,使唤的毛驴换了一头又一头……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就恋这一把把黄土》这篇报告文学,从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到作者在选材上的慧眼慧心,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发现,把“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敖汉精神融入其中,使作品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忠实《白鹿原》,再到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农村题材的创作空间不断打开。社会变迁为农村题材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也推动着文学手法的创新。

《老磨盘上的岁月》是作家刘梦琼的一部反映乡村巨变的一部小说。其中的人物错综复杂、人物众多:有“我”“我的父亲”“我的大伯”“我的爷爷”“我的奶奶”“大栓”“大妮”“二娃子”,还有天津下乡的知青“长毛”“翟静”等,时间跨度较长,从故事以家族命运兴衰为主线,以“大妮与长毛”,以及“翟静和二娃子”之间的爱情纠葛为副线,后来,二娃子带领村里的年轻人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几年后又成立了建筑公司。翟静眼界开阔,对二娃子全力支持,还接待了第一批来自天津的游客。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刘梦琼的小说文字功底扎实,底蕴深厚,有时代气息。互助组成立后,曾经救过父亲命的小黑马也要交公。黑马跟了父亲多年,从来没有分开过。父亲见黑马留不住,就一头扎在炕上,他的精神彻底垮了。

几个人把黑马硬往车辕子里塞,黑马狂暴地尥蹶子,踢飞了马套,吓得人们不敢靠近。李青山拽着马笼头,黑马昂起头把他抛起来摔在地上。李青山跳起来一把薅住马鬃,抱住马脖子大喊:“你们这帮孬种,上手啊!”大栓蹿到跟前拽住马缰绳,大伯脱下汗衫蒙住马眼睛,一帮人马塞进了车辕子,扣上夹板……李青山举起镐把使劲砸在马屁股上……黑马拉着车,载着李青山和大栓,跃进湍流不息的腾克力河。李青山死了,死得比黑马还惨……一幅贫困、饥饿、萌芽,以及“极左”狂魔交织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银河》杂志还收录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小小说。改革开放40年,内蒙古小小说创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杨庆发的《收场》,张国星的《好面》,赵海杰的《回家》,杨凤艳的《依靠》,梁忠升的《憨老三》,高韵升的《长调婚礼》,精心雪的《楼兰劫》等都具有小、新、巧、奇等特点。即:从一个侧面捕捉生活现主题,反映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新鲜的感觉,构思精巧,力求在时间、场所、人物尽可能地压缩,集中,结尾出奇制胜,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绝。

比如,杜景礼老师的小小说《冯笑脸》,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冯笑脸本名冯木,因不爱说笑,村里人都管他叫冯木头,可他有一手绝活——能把席子编出笑脸来,十里八乡闻名。别人想学,怎么也学不会。一入冬,冯木头就动工了,前院儿的三嫂子排到了第一家。冯木头一来,三嫂子乐得合不拢嘴。三嫂子笑,冯木头不笑,就那样木木地干活,编织笑脸。冯木头先选材料,从三嫂备好的秫秸秆里,把匀称、中正、笔直的秫秸选出来;再修秸秆,要用刀削皮,把秸秆荡得平平的;然后劈篾子,提一把自制篾刀,从秫秸底部劈开,刀进八分,左手捏篾,右手挺刀,“吱——”“吱——”“吱——”一刀一米,三刀到头,滚圆的秫秸秆分成两个半圆;最后是开瓤,把半圆弧的秫秸用水泡一泡,让席篾子变软,用顶针做的圆篾刀楔进秸、瓤之间,手拉刀拽,洁白的秫秸瓤儿被分离出来,软软的,像棉花条,荡在冯木头的身畔,舞来摆去……

杜景礼老师的作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比、反衬等多种修辞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优秀的民间艺人形象。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我是写散文为主的作家,所以我对《银河》杂志收录的“散文阅读”栏目比较关注。散文随笔,首先就是要有素材,素材主要来自于生活的点滴见闻感受。如果你认真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东西,你可以叙事,可以梳理,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写起来比较自由。

我收到的三期(6本)《银河》样刊中,除了收录了我的散文《牛运如斯》《柳塘如梦柳如烟》《放羊的哥哥在山坡》以外,我还看到了许多熟悉的作家作品,比如:田国瑜老师的《敖汉明珠龙泽湖》,关显锋的老师《积肥往事》,高韵升老师的《日照金山》,马文兴老师的《野草礼赞》,程宇环老师的《家庭账本》,杨占鹏老师的《丁香花开的日子》,邹存杰老师的《怀念赶马车的日子》,梁国强老师的《未名屋记》,高宏飞老师的《二中大院》,杨凤芝老师的《只道寻常日》,杨锴老师的《我爱家乡的小蒜》,钟凤学老师的《农家院里的格桑花》,白凤学老师的《古园拾梦满庭芳》,高玉兰老师《我的乌兰牧骑情结》等。

我的散文《牛运如斯》,主要讲的是我初中休学时候放牛的故事通过父亲的买牛,我放牛,买牛,杀牛以及我从休学,放牛,上学,把牛的命运与我们家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记得那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牛被杀的时候,人们先是看着牛觉得可怜,也有些人把脸背过去,甚至流下了眼泪。然而等牛杀好以后,牛肉、牛头、牛腱子、牛肋条、牛肠子、牛肚子、牛血等都分给了各家各户。人们吃着牛肉馅饼,啃着牛排,喝着牛杂,咂着白酒,讲着一些与牛无关的荤素,仿佛牛只是人生的佐料,只有吃的时候,才产生兴趣……

《柳塘如梦柳如烟》《放羊的哥哥在山坡》这两篇散文被收录到我的散文集《我的平凡的世界》,主要怀念和和父亲在一起割柳条以及和放羊的哥哥在一起度过的一段段美好时光。

白凤学老师的《古园拾梦满庭芳》(以下简称《古园拾梦》)这篇散文,在我们《故乡文学》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白凤学老师是我初中语文教师,也是我当年的班主任。《古园拾梦》一文,从一个教师的视角记录了古鲁板蒿中学当年盛况,全文共11000多字,读来朗朗上口,堪称“古中记忆”之经典。那一年,白凤学老师还给我们押中作文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材料作文),在教育界引起很大的轰动。白凤学老师的《古园拾梦》中一段描写学校开学的场景:

那时候,古鲁板蒿东西南北四条街真可谓车似长龙人如海。那年代很少有机动车,基本都是畜力车,驴车马车骡子车,还有自行车,车连车,车挤车,车车满载。车上拉的全是学生用品,行李,衣物,米袋子,书箱子,车前车后全是人,人驾车,车载人,人声鼎沸。尤其是正街号的“南北国道”,一时间交通堵塞,人喊马嘶汽车鸣,好不热闹……尤其是后勤处,人山人海,大包小包,肩扛的,背背的,二人抬的,前呼后应,摩肩接踵,男女老少,你呼我喊,再加上大小车辆,各色牲口,鞭子响,吆喝声,沸沸扬扬,好一幅忙碌繁荣的景象。如果能从空中航拍,那场面一定不亚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

《我的乌兰牧骑情结》是高玉兰老师的一篇散文佳作。敖汉乌兰牧骑是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三下乡先进集体,建队6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和民族政策,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扎根基层,服务农牧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创作演出的《大漠绿海》《少年英雄赖宁》《托起明天的太阳》《大漠绿魂》《赵锦堂》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表彰和奖励,曾受到李岚清、李铁映、布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是一支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精品优先、砥砺前行的优秀文艺队伍。高玉兰老师退休以后,正月初八那天突然接到队长电话,说要有排练,为了迎接正月十五的元宵晚会。高玉兰老师二话没说,正月初九上午八点半准时参加排练的故事。文章以此为引线,回忆多年的乌兰牧骑情结。其中有演出的喜悦,也有排练的泪水,读来让人感动。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乡土文学体现了中国作家对故土家园的深挚情感,守望传统人伦文化的真诚态度。对于今天的每一位炎黄子孙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最大的梦想,而乡愁就是我们梦想的深沉底色。

《银河》杂志,还收录了部分外省作家作品。比如,张淑兰老师的《枕着波涛忆童年》。张淑兰老师是山东日照市石臼人,是我们《故乡文学》平台里的优秀作家,她的文字细腻,感情真挚。《枕着波涛忆童年》,这是一篇描写作者家乡日照的散文,文笔非常优美。日照,即日出东方,儿时记忆里,“我”家门前是辽阔无垠的大海,村后是雄伟壮观的奎山,大海无限宽广深邃,每到涨潮时,站在海边,迎着凉爽带有咸味的海风,你会看到大海的气势磅礴,翻滚的浪花,像千军万马直冲海岸,澎湃激荡的海浪,伴着洒脱的海风呼啸声,像战场上的勇士们冲锋陷阵冲天的呐喊……每当退潮时,大海又变得像个温顺的羔羊,朵朵细小的浪花,像顽皮的孩子,互相拍打着,欢唱着,伴着空中海鸥自由盘旋的高叫声,慢慢地,渐渐地,远远地退去,不远处的海面上,会现出一块块高低错落的红色礁石,杂乱无章地洒落在滩涂上。

细细倾听,阵阵松涛声,带给“我”思索的感动和无尽的遐想。时光荏苒,一半怀念,一半沧桑,岁月无痕,时间带走了童年,带走了单纯,留下的是记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繁荣于唐朝;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昌盛于宋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极高水平。2023年7月18日,敖汉旗被中华诗词学会认定为:“中华诗词之旗”。敖汉旗是文化大旗,厚重的史前文化享誉海内外,是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拥有中华龙的发祥地、中国玉文化的源头、中华祖先崇拜的发端地、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域、世界旱作农业的起源地等重要文化定位。多年来,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中华诗词之旗”建设工作,始终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宗旨,依托厚重的历史底蕴、延续的人文传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培养发展了一支实力雄厚的诗人团队,创作了一批诗文精品,打造了众多诗人亮相的舞台。

“诗词曲赋”是《银河》的一个重要栏目,在“诗词曲赋”这个栏目里,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诗人作家:崔庆爽老师、杨占鹏老师、姚井东老师、高凤军老师、王文东老师、文凤江老师、刘一瓶老师、梁国强老师、李鹏林老师、周鹏江老师、时柳老师、董连辉老师、林玉鸣老师、王贵老师、王相东老师、马文兴老师、贺献仁老师等,这些诗人的作品或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都显示出作家比较扎实的炼字功底。

“悠然信步远城东,迎风吹面绿色风。望眼凄凄芳草地,香尘片片野花丛。枝头俊鸟开心语,池上新荷倚梦融。一缕诗情闲作意,采春人醉在春中。”这是李晓梅老师的《采春》。“子规声里柳如烟,花不常开月未圆。媪妪提箩寻苋菜,皤翁摆酒祭车蚕。江南处处愁梅雨,漠北家家看麦田。若是人生能小满,劝君不必太求全。”这是杨占鹏老师的《小满》。李晓梅是抒怀,杨占鹏是写意。两首诗都与季节有关,各有千秋。诗歌是一种能够集中地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情感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不像小说或戏剧那样注重情节的曲折、细节的刻画,典型人物的塑造、典型环境的渲染等,它主要靠抒情的力量来感染人、打动人,在强烈的抒情中含蕴着思想的启迪。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比较婉约细腻的当属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那句情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银河》杂志刊发的词也不少,其中有周鹏江老师的《鹧鸪天·游张家界》:“鬼斧神奇雕大庸,人间胜景印仙踪。孤峰若笋亲云脸,峡谷如丝缠翠屏。花木特,兽禽崇,黄石寨旅览心惊。幽雄险秀堪观止,醉美风光满目呈。”表达了词人对张家界秀美风光的啧啧赞叹。徐春梅的《喝火令·和时柳》:“莫道关山远,经年友谊深。喜逢一抱醉天真。聊起小词清句,心羡眼前人。巧笑堪比花艳,欢欣比蜜醇。共邀明月待新晨。月下吟风,月下醉红尘。月下放怀弥漫,妙语动心音。”表达了词人与词人之间谈笑言欢,妙语动心音的真挚情感。

《银河》杂志还收录了不少剧本,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就有《大漠绿魂》。《大漠绿魂》编剧为朱嘉庚、马文波。2019年8月我曾受邀参加“赤子峰会 • 老大归来”乡友聚会,并在敖汉旗会议中心观赏了《大漠绿魂》这部精彩剧目,并以《大漠织锦绣,绿海染旗魂》为题,在内蒙古《赤峰日报》整版刊发。该剧以敖汉人民几十年如一日治沙过程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着力塑造了以铁钢、宝文华、李大耙为代表的三代治沙人百折不挠的感人形象,讴歌了蒙汉“一家亲”的民族精神,艺术地再现了“全球环境500佳”、“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的敖汉旗,治沙造林的艰辛历程。整个剧情跌宕起伏,高潮不断,感人肺腑,讴歌了“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敖汉精神;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大漠绿魂》是第十五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导演奖、表演奖获奖作品,是第二届内蒙古地方戏曲展演优秀剧目奖、编剧奖、作曲奖、表演奖、新人新作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奖作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获得了优秀剧目奖。

“蓝蓝的天空上雄鹰在飞翔 / 燕北长城内外石榴花开放 / 古丝绸之路驼铃依稀在回响 / 我的家乡令人神往 / 神奇的土地上黍粟多芬芳 / 呼图歌沁送你吉祥安康 / 各民族兄弟一起团结欢唱 / 血脉相连更有力量 / 同呼吸 /  我们共命运 / 籽籽相拥筑牢家园魂 / 同呼吸 我们心连心 / 奔向未来前程似锦……”《共命运,心连心》是王相东作词,李祥林作曲的一首民族歌曲,我还特意扫描二维码试听一下,歌曲气势恢宏,悠扬悦耳的旋律,慷慨激昂的歌声,展现出各族同胞幸福美好生活的画卷,表达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共命运,心连心》这首歌词形象贴切、寓意深刻,饱含期望、意境深远。“燕北长城内外”,史料记载,战国时期横贯于敖汉旗的两道长城——燕北内、外长城的走向,歌词中指“敖汉旗”。被誉为“八千粟”的敖汉小米,如同曾经辉煌的丝绸、瓷器、茶叶一样,沿着“草原丝绸之路”传到了亚欧两大经济圈。“呼图格沁”也称“好德歌沁”,蒙语为“丑角”之意,因其带有喜剧色彩的滑稽表演得名,是产生于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的一种集歌、舞、戏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距今已有200年历史。“籽籽”指“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各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玉宇涵秋景,银河彻晓明

“银河之美,若出其中。星光璀璨,若出其里。”好的文学评论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从创作的角度而言,文学评论本身也是一种文体,好的文学评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风格,评论者可以在评论中享受文本快感的同时,也在抒发着评论家的阅读体验。因为我是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会员,所以《银河》杂志“文艺评论”栏目里的作家作品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银河》杂志此前已经发表过我给编剧作家那日娜的电影《诺恩吉娅》写过影视评论《老哈河水长又长》以外,如今,姚井东先生给我寄来的三期《银河》杂志还有我给石柏令导演的微电影《春妮的故事》写的影评《血染青山化春泥》,我给高天宏先生《闲人漫笔续集》写的书评《赓续人生别有天》。

那日娜电影《诺恩吉娅》的剧本和电影,我都看过了,不知什么原因,到现在还没有公映,我咨询了几次,说是“龙标”没有申请下来。那日娜,蒙古族,1966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人,现居北京。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那日娜谈吐优雅、才华横溢,骨子里飘逸着蒙古族女性特有的豁达与自信。2019年8月,我和那日娜在敖汉的一次笔会上相识。那日娜说:“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无法将历史存留和铭记的民族,亦是悲哀的民族。所以,用文字或光影记录下历史,使经典永恒,是每一个有良知的蒙古人最终的追求和信仰,是他们心中牢不可破的民族图腾。”那日娜的电影剧本《诺恩吉娅》,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塞外烟云。通过《诺恩吉娅》电影剧本的徐徐展开,我仿佛发现那日娜与《诺恩吉娅》电影中诺恩吉娅的身世有着多重映射,也让人感受到那日娜创作剧本的投入与真情。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微电影时长在半小时左右,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石柏令先生导演的微电影《春妮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后的敖汉旗(原新东县杨家沟)一带。16岁的儿童团长春妮组织儿童团机智勇敢,巧妙地利用“调虎离山”的方式引蛇出洞,解放军一举歼灭国民党特务。春妮的人物形象纯真美丽,敢于斗争,追求进步,敢于牺牲。春妮在牺牲前的最后一刻,举手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人物形象瞬间高大,成为永恒。

人生如戏,一张面具万千颜色,悲喜都在幕后,不与外人知。高天宏先生的《闲人漫笔续集》,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缓的笔调来记述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挚诚怀念,寄予了对现实的深沉思考。个人认为,高天宏的《闲人漫笔》有点像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别有一番味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银河》杂志“艺术评论”栏目的评论作家作品不少,比如:徐亚光《别构一种灵奇》,梁国强《虚静之境》,葛学文《生活的苦海,文学的甘泉》等,这些文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结构,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理论阐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

徐亚光先生在对陶建群《别构一种灵奇》一文中指出,淡淡思绪弥漫下的小巷,醇醇的乡愁、雨打芭蕉声声滚落、小巷记忆深处远方的风、久别的古巷等等让“我”想起了“美在意象”,意象是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雨春就创造了这样的一个美感意境,美感是一种经验,而在《雨春》这首诗中,这种经验就归结于诗句之首:春的风情 / 在于雨春。画面中呈现理性,是《雨春》别构一种灵奇的突出所在,也是特点所在。美感是一种经验,意象之美就在这现象中呈现了。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像”,另一方面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在《雨春》中我们体会到这种意境。

《虚静之境》是梁国强先生对徐亚光先生散文集《人文的行走》的精彩评论。梁国强先生说:“印象中的亚光是公务员队伍里的作家、诗人,也是深谙国学的、政史的学者。《人文的行走》以敖汉的考古学发现为基础坯料,以哲学的思维、美学的目光、文学的笔触,在以文化和文明的名义层面上跨界行走,打磨出”人文系列“新品类,品味起来,颇有嚼劲。

葛学文先生《生活的苦海,文学的甘泉》是一篇为红山诗社九人诗文选所作的序文。其行文流畅,情深意笃,对诗社九人的诗作均有点评,并在结尾处发出慨叹:自媒体时代,纯粹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奢侈的,诗人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在学与思、读与写的关系上,在量与质、雅与俗的选择上,在形与意、理与情的表达上,都有进一步修炼和精进的空间。“我”谨以一名读者的名义,向每个人的坚守致敬,为每个人的精彩喝彩。唯愿我们的文字,给美好的年华一份真诚,给冷漠的人际一股暖流,给庸常的岁月一缕波澜。葛学文先生的慨叹也似乎说出了我的心声。

“玉宇涵秋景,银河彻晓明。”由中共敖汉旗委员会宣传部、敖汉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银河》杂志还设有彩页插图,其中有书法、美术、剪纸等许多内容,更加丰富了杂志的阅读性和观赏性。

《银河》杂志执行主编姚井东,还向笔者透露,《银河》是开放式办刊,明年是《银河》创刊20周年。《银河》杂志的20年,应该是党刊姓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20年;《银河》杂志的20年,应该是砥砺奋进、踔厉奋发、字句峥嵘的20年;历经20年来的刀剑合璧,融媒一体,《银河》杂志依旧如日中天、银河彻晓,不得不说,这是文学界的一个奇迹。兴奋至极,特赋小诗一首,以添薪火:“玉龙得雨此刊成,二十春秋播盛名。党性党风为挈领,民生民瘼最关情。高文彩笔群星灿,大策方针一月明。前途广远开新宿,遥祝银河万里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