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7/17
分享

那山那水那片情

文 / 陆相华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形象化表达,这两者绝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路子选对了就要持续走下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近日,我的新书《为了那片绿水青山》,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收录我近年来的报告文学作品17篇,其中有《为了那片绿水青山》《彩云之南醉宣威》《绿水青山带笑颜》《我和东涌有个约定》《晋里神游聚寿山》《百年沧桑王府井》《哈河古镇谱新篇》《为梦筑桥写华章》《临邑之城梦又新》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性理论和典型性论断。《为了那片绿水青山》这本文集里涉及的人物可谓“两山”理论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青山作证,大漠深处有盏灯

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非虚构叙事的方式书写题材、表现主题的。由此我们就需要考察分析报告与文学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及其联系的机理。这里既要固本守道,立定报告文学文体根与本的问题;又要开新求是,尊重并总结在新的文化生态中出现的创作新探索、新样态。以《为了那片绿水青山》为例,内蒙古敖汉旗是革命老区,又加上人多、地薄、水缺、风沙大等自然因素客观存在,敖汉旗从1988年就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7.2%。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经过近几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敖汉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依此打造了“世界小米之乡”“中国小米之乡”“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等殊荣。2002年,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敖汉旗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全国人工种草第一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

敖汉旗是我的故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怎样通过非虚构的方式讲述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我通过采访时任赤峰市政协副主席、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邱文博,男,蒙古族,1965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2002年,37岁的邱文博在敖汉旗任副旗长,4年后到巴林左旗任旗长,2011年又回到敖汉旗当旗委书记,总共在敖汉干了13年。邱文博对敖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敖汉这片土地……一个新时代焦裕禄的形象就在我的眼帘浮现。

“大漠无情,沙进人退;大漠有情,人进沙退。”“草死了,再种;树枯了,再栽。风沙大,人的决心更大。”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敖汉旗的许多山头、城镇,到处都书写着“林业是立旗之本”、“苦捱不如苦干”等宣传标语,敖汉旗采取全民动员、集中攻坚、推磨转圈、轮流治理的办法,全旗的劳动力每天出动劳动力十几万人,开展联村联乡大会战,一个流域一个流域地整体推进。最远的离工地40多公里,他们赶着驴车,起早贪黑,带上干粮,连续奋战。“新媳不省亲,嫁女犹回门。”从来没有什么事像治山会战那样牵动敖汉人的心。

“治沙,逼出来的选择!”以敖汉旗六道岭村为例,曾用8年的时间组织仅有的300余劳动力连年挖山,整地造林,挖鱼鳞坑13600亩,动土石方70万立方米,治理了30座山头、18条大沟。在大山的最深处,高山之巅,人们风餐露饮,土滚泥爬……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绿色接力,生态立旗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茫茫大漠,戈壁荒滩,敖汉人从未停止播绿种绿的步伐。敖汉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战歌。

30多年来,敖汉旗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义务投工投劳,开展了深入持久、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大决战,并成功地推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比较著名的有:“六道岭”的精神、“大青山”的气魄、“黄羊洼”的规模、“黄花甸子”的模式,以及“造林英雄”李儒、“绿树好汉”马海超、“沙漠之狐”孙家理、“绿色旋风”郑宪铭、“造田愚公”于久森等大批劳模人物,突出体现了敖汉旗的奋斗经验和“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敖汉精神。

脱贫攻坚是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当中非常重大的一个主题,同时也是作家创作中的重大主题。脱贫攻坚要实现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掉队的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我们也知道,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这是一场伟大的实践,现在正处在关键的时刻,这个过程当中在全国各地都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涌现出众多的时代楷模,非常值得作家们去认真书写。

几十年来,敖汉旗紧紧抓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建设主题,在自己信仰的旗帜上抒写着传奇。截至2019年底,全旗已脱贫15379户32903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现行脱贫标准,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99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8%。全旗还有未脱贫人口1951户4205人。2017年1月,敖汉旗代表自治区接受了国务院省际间脱贫成效考核验收,取得了优秀成绩。同年9月,在全区脱贫攻坚国贫旗县间交叉检查中位列全区A类第四。2018年,我旗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先进旗”称号。2019年1月,敖汉旗代表自治区接受国家2018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获得优秀等次。

岁月无声,青山作证。如今,敖汉旗早已脱离了贫困旗县序列。目前,敖汉旗有林面积572万亩,森林覆盖率44.07%。曾经的不毛之地,泛起了一片片生命绿洲。10年前栽植的樟子松荫翳蔽日,20年前造的防护林名副其实,敖汉人付出了无比的艰辛与智慧的汗水……

彩云之南,碧水蓝天歌也美

在报告文学写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一些主题写作中,题材选取、视角选择等显现出同质化、雷同化的现象。在报告文学写作中,事实是要件,但成为要件的事实必须具有书写价值。而在报告文学的书写中,作家就像玉石的雕刻师,只有好的玉石才能雕刻出富有价值的艺术品。好的玉石,就是好的题材,而且是新质题材。新质题材是具有时代价值、历史意义的。报告文学作家应当锐敏于时代的观察和历史的勘探,从中发现、选择具有时代性、历史性、人性价值的初始性、独特性的题材,并由此获得具体的、丰富的、具有某种异质性的存在,最后以富有表现力的叙事加以展呈。

以《彩云之南醉宣威》为例,宣威是云南省级园林城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为云南省曲靖所辖县级市。宣威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富源、沾益接壤,西与会泽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威宁、水城相连,是出入云南的重要交通要道,被称为“滇东北大门”。宣威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每年三、四月份,满山的火红的桂鹃花如潮水般开放,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秋冬时节,桦叶变黄,层林尽染,一个个平坦的河谷坝子上五谷飘香,有着江南的风韵与气质。宣威城内街道纵横,楼宇错落,风光旖旎,白云悠悠,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和谐美善,充满着勃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宣威市又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主题,开创了生态文明的新格局。

同样是写绿水青山,《彩云之南醉宣威》与《为了那片绿树青山》这两篇报告文学,无论是写法上,还是题材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那片绿树青山》是写自己的故乡,题材比较熟悉,而《彩云之南醉宣威》则是写他乡,这就是新质题材,对于报告文学写作者来说,其中所包含人物事件都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事实、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彩云之南醉宣威》这篇报告文学,我采用了游记的方式进行写作的,所以更加注重当地的人文历史,风情风貌。

“宣威”之名,源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王朝南征军于今城中大令卡设的宣威关。意为宣播朝廷威德,以资震慑。宣威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融合得比较早的地区,红军长征两次经过宣威。这块红色的土地养育了周建平、徐文礼、徐文烈、浦在廷等将军,邓小平夫人卓琳,科学家张福学和外交家宴爱廷等乌蒙骄子。独特的文化思想酝酿了地道的文化资源,保留了祖先的遗迹,特别是这里的古迹与民俗,无疑是专家、学者、游客探奇寻古、考察求知的好景观。

杜鹃花是宣威的市花。宣威市中心耸立着一座巨大的杜鹃花雕塑,它体现了宣威人对杜鹃花的热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城里乡下,杜鹃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展现了宣威人热情似火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大绿山上的杜鹃花开得不同于别处,万亩杜鹃恰恰就开在茫茫云海之中、高耸入云的风车脚下。大绿山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山上的杜鹃花迎风怒放,卓然旖旎,含情脉脉。春天的山,只能用生长和绽放来装饰。满山坡的花,辽阔悠长,举目难清,像是那些我无法抓住的幸福。五月的天,天高云淡,暑气侵衣,行云流水、晴翠烟岚,满眼的杜鹃花独树一帜,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落英缤纷,有红的、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熏染着阳光的芬芳,随风潜入你的鼻翼。放眼绿山,星星点点,成焰成霞,仿佛觉得这一树的花是专门为我而开,一朵朵,一树树,或是临水,或是依山,在山尖,山腰,山脚,欢欢喜喜地吹着喇叭……

主题创作是报告文学创作的重点和热点,它是时代生活的一种召唤,也是报告文学作家使命之所在。有价值的主题报告文学,是以特异性、典型性的题材及其具体内容表现时代重大主题的。传统的云南山歌是比较纯朴、带有美好生活向往的,存在于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中,山歌内容反映了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作,婚姻爱情观的原始表现。我在《彩云之南醉宣威》这篇报告文学中,紧紧抓住民族山歌这一民族特色,进行了细腻的描写。

马帮里粗犷的山歌是赶马人走不动时的希望和精神的动力。马帮驮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在崎岖的山路上踢踢踏踏地走过,一会儿成“之”字型,一会儿成“人”字型,远远望去,煞是威风。这些年,汽车开进了这块贫瘠的土地,马帮也越来越少了,可乡亲们始终忘不了曾经相依为命的马匹,曾经风雨兼程的马帮。“古驿道上鞋崴破,小妹得闲做双来”的高亢,引来甜甜的“鞋子破了给妹说,连夜点灯连夜托。连夜点灯连夜做,不放情哥打赤脚”的回声。“桃花溪水出半岩,千里路上恋妹来。”赶马人的山歌,句句饱满的言辞,诠释着生活和爱的光芒。悠悠荡荡,荡荡悠悠,千年马帮的铃声是宣威人奋进的号角,千年马帮驮过宣威人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忧伤。

宣威,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一代又一代赶马的人唱着山歌,把宣威的历史驮向未来……

临邑之城,生态优先久为功

报告文学,作为事实的文学,它所报告的其一是事实,其二是有价值的事实,其三是丰富饱满有表现力的事实。丰富饱满有表现力的事实,自然无法在书斋中闭门造车,它需要经由作者深入的采访、扎实的田野调查、必要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储备等,才能积累获得。报告文学是行走者的文学,是不图省事偷懒、舍得下苦功夫者的文学。报告文学的说服力和根本伦理首先在于报告,要准确有力地呈现事物和事件的肌理。现在很多报告文学抒情太多,甚至主要靠抒情,材料反正就是这么多,然后酱油醋葱姜蒜全倒上。这种无物虚空的报告文学缺少非虚构的力量,自然也无法召唤起读者的阅读热情。

以《临邑之城梦又新》为例,我在这篇报告文学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与数据,通过四个部分进行报告,尽管抒情文字少了一些,总比那种那些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抒情要好得多。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又称“林邑之城”意谓“林中之城”。近年来,郴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努力打造“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率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郴州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机制。具体做法是:一要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好“普惠发展先行区”,让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百姓生活更幸福。二要突出重点,明确方位。要紧紧抓住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及源头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生态产业发展、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六大任务”,三要紧扣“水”主题 ,找准护水、治水、用水、节水的最佳结合点,全力做好“水”文章;四是强化“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壮大绿色经济。

“创新郴州”为郴州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动力,也涌现一大批创新成果,使郴州成功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与此同时,郴州市还荣获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普先进基地、中国最佳管理城市、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级市案例)十佳城市等国家级殊荣……

报告文学过去被人们称为“文艺的轻骑兵”, 者主要说的是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而随着文体的与时俱变,一份有分量的报告文学则更加侧重专题性,阶段性的总结成果,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明显弱化。所谓新闻结束的地方,是报告文学写作开始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有这样的意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报告文学的写作从更多地关注题材的新闻性,移位至更多地挖掘并呈现新闻背后深部的信息,为步履匆匆的时代存录值得人类记忆的种种史志。有一句话叫“今天的现实可能就是未来的历史”,若干年之后,如果历史学家回过头来查看“新时代”这一阶段中国的发展史,我觉得报告文学作品可能是最直接和直观的史料。

我的《临邑之城梦又新》这篇报告文学虽然时效性不是很强,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我对于郴州的创新实践,却也付出了长时间的关注。

郴州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地带的郴州,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8个、湿地公园4个、地质公园1个,还有苏仙岭、东江湖等风景名胜100多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郴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湖南“生态强省”战略部署,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全面参与的大环保格局,全面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郴州市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生态文明改革,着力补齐生态环保短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绿色家园,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被一些地方视为“奢侈品”,当下,它们却成了郴州人民的“日用品”。多年来,郴州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并入选“全国50大氧吧城市”。

为梦筑绿,高山仰止写华章

文学来源于生活。在报告文学这里,不仅如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的文学性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作品所书写的非虚构的人物、事物、事件等。我们不要以为只有虚构才能生成文学性。这既不符合文学史的全部存在,也忽视了文学性生成的多种可能。现实和历史本身酿造着文学性的元素。生活是无法彩排的舞台,其中的不确定性演绎出的种种出人意料又客观自在的故事性、戏剧性和传奇性等,其文学性效果决不亚于通常的虚构想象所得。在非虚构类作品的创作中,题材事实与文学性具有直接的关联。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文学性元素构成了作品文学性的重要基础。这种文学性的前置或内置,正是报告文学文学性生成的一种特异性。因此,报告不只是报告,报告也是文学的前提。

我的新书《为了那片绿水青山》这部文集里还收录了《为梦筑桥写华章》这篇文章,这是写给我们母校箭桥中学的一篇纪实文学。众所周知,写一个学校的纪实文学是很难的,一些能够值得提炼出来的总结比较少,而且阅读的人又是老师,意思就是说,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很难,挑中间的毛病和容易。为此,我紧紧抓住学校坐落在高山上这一显著特点进行报告。开头就借用了华坪女高的那首歌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新世纪之初,在内蒙古敖汉旗新惠城区西南的一面山坡上巍然耸立起一座现代化的高级中学,这所高中的名字叫箭桥中学。占地面积约180亩的箭桥中学规划整齐,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错落有致,是一个求知求真的理想之地。校园中间绿化带里生长着各色有名和无名的花草,宛如一个偌大的百花园或者百草园。那些风姿绰约的花朵躲在翠绿的叶子下面,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这些花儿绚丽夺目、姹紫嫣红,就像天上的朝霞;这些花儿含苞欲放、分外妖娆,仿佛在悄悄地诉说着箭桥中学曾经的往事。微风吹过,又送来了缕缕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箭桥中学的图书馆、咖啡吧交相辉映,透露着一股股浓浓的人文气息。站在教学大楼上放眼望去,宽敞漂亮的体育场馆和紫红色的橡胶跑道更是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远足向上的力量……

我们身处一个文体变革的时代,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已经在彼此兼收并蓄和取长补短,报告文学如何能独居一旁?是否可以运用散文化笔法描写环境、叙述事由和烘托氛围?因为我除了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我在《晋里神游聚首山》中就采用了散文的写作手法。

聚寿山,地列豫冀晋三省通衢之宝境,虎踞晋南屏翰之颠岭。从山西晋城出发,沿晋济高速公路驱车行驶,约10分钟便进入泽州县晋庙铺境内,然后顺着203国道再行15分钟,一幅巨石雕刻的“聚寿山”标识便映入你的眼帘。

聚寿山一带的范谷坨、大池头、瓦窑、龙道掌、韩家庄等村,都是建在有山泉的地方。这里水环山绕,青山秀美、溪流多姿、泉水丰富,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夏秋之季,步入游龙谷,只见泉水从岩洞与沙硕中涌出之后,汇聚成溪,在地表静静地流淌。它是那么清澈,又是那么亲切。掬一把饮入口中,清冽甘甜。河边水草丰美,柳枝摇曳,山花芳菲,让人陶醉。在古代,这里的山泉水源充足,流量大,且以出水奇特而著称。有的泉水从山腰的石缝中喷涌而出,顺山崖而泻,喷珠洒玉,形成白练;有的泉水自山脚下的石洞喷涌而出,远看像白雪皑皑的山岭,近看似亿万明珠抛洒蓝天;有的飞泉沿山崖而下,用瀑布将下边的石洞封锁,形成奇特的水帘洞;有的泉水从河床冒出,出水时带着沙硕有节奏的跳跃,水珠飞溅,十分壮观。由于近年来地下水位下降,这道靓丽的风景已经消失,只有在多雨的季节才可一览游龙谷泉水的美丽风姿。

由于该书耗费了我巨大的精力和心血,我深知写作报告文学的不易,写作报告文学需要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担当精神,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确实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

当下的报告文学写作,大致出现下面三类情况:其一,因为情愫发自内心,写作者全身心投入。这种情不自禁的热爱,会诱发一生的认知和思想,它们彼此碰撞交融,使写作者沉浸于感性创作的忘我境界,妙笔生花。比如我的《椰风海韵琼崖美》,是我去海南旅游回来一蹴而就,写出来的一篇佳作。其二,接受委托,规定某个时间、某种扶持力度完成一部反映某项内容的报告文学作品。比如,《哈河古镇谱新篇》《绿水青山带笑颜》这两篇报告文学就是受人之托,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其三,对某些题材,虽然始终激发不出情怀,但经过认真采访,深入挖掘,通过丰富的文学手段和艺术性弥补情感方面的缺失,客观地反映出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维持住报告文学的文本特征,同样也能获得不错的阅读感受。比如,我的《百年沧桑王府井》《大上海的城中遗韵》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青山有情常怀绿,杏花报恩舞缤纷。”我的报告文学文集《为了那片绿水青山》能够顺利出版,需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谢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殿华教授,他多次打电话对此事进行关怀与指导,还有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策划编辑人员对本书的精心编排与校对,同时,我还要感谢关心、支持和鼓励我的所有同仁,非常感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